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灸简易判诊与灸感反应企业使命:普及传播“艾”知识,提高发扬“艾”健康香港金筑品科技艾灸企业一、艾灸简易判诊
编号灸感判诊01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02四肢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03头玄脑胀肝火旺、阴阳失衡(急引火下行)04皮肤微痒、出汗提示我们体内有风症05疲乏无力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及时灸补,七天或七七之数可恢复)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06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07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08皮肤无热感患有寒痹,灸后穴位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09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风之先兆10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11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这都是郁气的外排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12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13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反应14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排淤血有关的反应二、艾灸的七种感觉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
胸腹腔脏器;(往下)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往周围)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循经络)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
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施灸部位不热,远处热)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
很热;(表面不热,内部热)第六:是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
热、重、痛、冷等;(非热感)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
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深透远传)
我们最期待出现的当然是第六、七种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比如腰痛艾灸肾俞穴或八髎穴,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或是酸、麻、胀、痛、冷、重等非热感觉顺着经络蔓延,可能会传导到委中穴或承山穴,这就是气至而有效;在《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可见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根据经验,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不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慢一些。
灸感的三个不同阶段:艾火循经→正邪相博→邪气外出三、全面认识灸感现象1、什么是灸感? 灸感,是被施灸时自我所感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经气反映的现象称之为灸感;灸感的发生是在艾火物理与药理的双重作用下,使体内的经气被艾火激发和推动,经气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病灶的邪气相搏,和邪气外泻而引发的一系列灸感现象,这些现象是艾火循环和经气与病气自身真实存在的体现;灸感的发生与否直接会关系到灸疗效果的好坏;2、灸感的分类:
灸感所表达出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九种现象,根据不同阶段时间施灸所表达出的不同作用可分三类:第一类:艾火循经: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应;因为火属于动性,有走窜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经所表现出的温热灸感也是动态的、多样性的,具有透热、传热、扩热三种形态;透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肌体的表层向深层穿透,具有灸前透后、灸后透前的作用;传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一定的经络或方向远端传递,具有灸上传下、灸下传上的作用;扩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身体的一点向周围扩散,有灸一点扩一片的作用;这三种温热形态的灸感出现,客人会感到温暖舒适,病感减轻;第二类:正邪相搏:艾火循经: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的正常反应;当艾火循经出现温热灸感时,会激发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遇到病灶的邪气时就会发生激烈的斗争,造成经脉、筋肉等组织紧张,致使气血循环发生波动,从而会在病灶或病灶所属的经络出现,麻、胀、酸、沉、痛的静态灸感;这种灸感的出现,表明了体内正气的生成和邪气相斗争的开始;第三类:邪气外出: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当艾火持续不断的熏灼相应的穴位,就会使气血加速循环而增强正气,将病灶或所属经络里的病邪之气排泄出去;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一丝丝寒凉的风气阵阵的排除,表明了体内的正气开始将邪气排出体外;3、灸感的引发:
引发灸感的存在和出现,必然受到环境,手法,病理,时间,个体等诸种条件和因素所影响;①、剌激量的蓄积:艾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如使火力中断,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有减弱、退缩而至消失;一般地则是剌激越强,时间愈长,剌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但有时也见有剌激的强度并不大,时间不太长,也能出现循经感传,在感传迟缓难以出现时,虽加强剌激,感传也是十分迟缓或难以发生;②、个人体质的不同:个人体质的不同,这对灸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正常人之中,灸感因人而异,因而才有“经络敏感人”之说;个体因素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同一性别,相等的年龄与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时间内用统一方式进行灸治,甲患者的各种传感则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则是及其迟钝或是难以发生;③、环境好坏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灸感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寒冷,喧闹,皮肤干燥,同时和别人交淡思想分散时,则灸感多迟钝或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④、病灶轻重的影响:灸感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史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病轻者灸感相应性也就增强和出现;病重久者则各种灸感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⑤、操作的手法与心态:操作者技法熟练,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灸感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四、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好转反应,而有的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
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彻底的排出就好了;5、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很暗深;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艾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7、发烧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8、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所以在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肌过饱、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光艾灸不锻炼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9、其他反应:
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10、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11、艾灸的走窜现象:
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12、艾灸的上火现象:
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13、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
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五、人体常见的四种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线下门店运营考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三维电子沙盘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放射科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 施工类框架合同范本
- 民航招飞考试题库及答案
- 楼房扩建合同协议书
-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的“都……了”结构解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探究
- 基于杭州岩土虚拟场地的地下隧洞开挖模拟一体化设计研究
- 基于杜邦分析法剖析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发展策略
-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动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方法:技术、应用与优化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4单元:面积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人教版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JJF 1975-2022 光谱辐射计校准规范
- 高二语文上册《老人与海》课文
- 布袋除尘器技术协议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绿色城市任务解读
- 产假申请复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