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噪声一、单选题1.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D.
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通常人们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属于从产生这一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A.
学校门口禁止鸣笛
B.
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
C.
炮兵发射“声波炮”时佩戴耳罩
D.
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5.宁波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
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6.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A.
B.
C.
D.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8.
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
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
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10.下列对各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超声波是指频率不超过20000赫的声波
C.
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
D.
“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11.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声音的强弱是认定噪声的重要指标。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度的等级,零分贝是人们刚刚可以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强度,也叫听觉下限。根据所学知识,较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声音强度的等级应是(
)。A.
50dB-70dB
B.
30dB-40dB
C.
90dB左右
D.
MOM左右二、填空题1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了噪声。禁止鸣笛
高速路旁隔音墙甲
乙13.
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___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14.
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________
的作用.食物也是一种“燃料”,不断地在人体内释放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能,使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是摩托车发动机引擎后端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四、实验探究题16.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①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②噪声诊病。科技人员研制出一种激光听力诊断器,先让装置发出微弱短促的噪声波,使人的耳膜振动,然后由装置中的微型电脑根据回声,把有关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师诊断。此法测试快速,对人体无害且不痛不痒,很适合儿童诊病。③噪声武器。目前已研制出一种“噪声弹”,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噪声波,麻痹人的中枢系统,使人暂时昏迷。该弹可以用于对付恐怖分子,特别是劫机犯等。(1)噪声被利用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为乐音。因为噪声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选填“无”或“有”,下同)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而乐音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2)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发现,对人类来说,噪声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选项A说法不正确;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选项B说法不正确;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选项C说法不正确;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分析】掌握响度、声速、噪声以及次声波的相关知识。2.【答案】D【解析】【解答】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C错误;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从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等方面对选项中的内容做出分析与判断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B、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设立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蝙蝠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音量调节旋钮可以调节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4.【答案】A【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③防止噪声入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学校门口禁止鸣笛,属于防止噪声产生,故A符合题意;
B.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属于防止噪声入耳,故B不合题意;
C.炮兵发射“声波炮”时佩戴耳罩,属于防止噪声入耳,故C不合题意;
D.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属于阻断噪声传播,故D不合题意。
故选A。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噪声强弱的单位和减弱噪声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音的传播,故A错误;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B正确;
CD.隔音板利用声音的反射阻断噪声向某个方向的传播,故C、D错误。
故选B。6.【答案】C【解析】【解答】由A、B和D三个声波的c波形图可以看出,发声体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是乐音;而由D图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发声体的振动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属于噪声。故选C【分析】发声体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是乐音;发声体的振动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属于噪声。7.【答案】A【解析】【解答】A.声音时有物体真的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如果声音在传播和接收两部分有问题,单单物体振动,没有介质传播,是不可能听到声音的;物体振动还可能发生超、次声波,这些也是人耳不能听到的,所以说法不成立,不对,故C错误;D.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分析】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8.【答案】B【解析】【解答】解:A、因为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宇航员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正确.B、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道路两旁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故选B.【分析】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C、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9.【答案】B【解析】【分析】此类试题属于环保类试题,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对噪声的防止。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来考虑。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解答】“海绵”沥青可减轻道路的振动,减少噪声,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可使汽车产生的噪声在道路之间来回反射,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故选B。10.【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二者不对应的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低于人的听觉下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11.【答案】B【解析】【分析】噪音级即描述噪音大小的等级分类,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较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声音强度的等级应是30dB~40dB,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12.【答案】300;能;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解析】【解答】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则;又因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中,所以能听到;图甲是禁止鸣笛的图标,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图乙中的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已知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13.【答案】声源处;3×108【解析】【解答】解: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答案为:声源处;3×108.【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4.【答案】大气压;内【解析】【解答】解: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大气压;食物所提供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人体需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微电网2025年稳定性控制与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报告
- 2025届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食品饮料包装行业2025年环保包装材料市场前景展望
- 2025焊接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居间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轮胎购销合同范本
- 2025企业标准设备采购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年中国主轴电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智能停车系统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2025年项目建议书
- 长三角城市圈房地产市场分化态势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工程部部门岗位职责
- 中国芳香植物资源
- (完整版)语文作文纸方格纸模版(两种格式任选)
- 录播教室装修技术方案
- AB 753变频器简单操作培训(参数拷贝)
-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完整版)
-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妈祖文化旅游地产发展研究莆田妈祖文化旅游地产发展条件及思路研究
- 《分子生物学》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
- 起诉状侵犯隐私权
- 阿育吠陀体质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