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01考情解读复习策略:1.结合自己或家人的生活经验,讨论自愿、平等、诚信等民法原则,了解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2.以“公民民事权利的实现和保护”为例,探究公民人身权的保护。时政积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的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03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民法与民法典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不调整行政关系和刑事关系点拨拓展: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针对练习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间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问题适用民法调整的是(

)①某市城管部门对赵某乱停车的行为给予罚款②某县政府与某汽车经销商之间订立的汽车买卖合同③甲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漏水导致楼下住户家居损坏④进城务工的农民王某与其雇主个体户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争议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C①:某市城管部门对赵某乱停车的行为给予罚款属于行政法律关系。④:进城务工的农民王某与其雇主个体户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争议,属于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调整。03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2.民事法律关系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权利能力不等于行为能力点拨拓展: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自然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②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③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注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年龄和智力状态,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状态相符的民事活动(如乘坐公交车、购买文具等小额交易)。与其年龄、智力状态不符的民事活动效力待定,要经监护人的同意。针对练习陈某10岁的儿子独自购买了一部5800元的手机。陈某发现后,到店要求退款,遭商家拒绝,于是向消费者协会提出投诉。经消协调解,双方达成退货退款协议。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交易行为是无效的②监护人应当依法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③商家应遵守自愿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④消协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C①:张某的儿子10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5800元手机的行为,显然与其年龄不符,因而是无效的,但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交易是有效的,并不是其所有的交易都是无效的。④:消协作为调解机构,其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针对练习(2024·浙江·二模)书法家张某在参观小学生书法展览时,发现11岁的王某极具天赋。遂对王某表示愿意赠与其60万元,且要求该笔资金只能用于王某的书法学习,王某当场接受。其父母知悉后,明确表示拒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父母应维护王某的利益,赠与有效B.王某获赠属于纯获利益,赠与有效C.王某可以独立判断,赠与有效D.王某的父母可拒绝接受,赠与无效DAB:法律规定,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但案例中的60万元赠与是附条件的,所以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有效,AB说法错误。CD:案例中的60万元赠与是附条件的,该笔资金只能用于书法学习,而11岁的王某并不能独立判断,所以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有效,因此王某的父母可拒绝接受,赠与无效,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针对练习(2024·河南联考)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某校高三同学围绕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进行探究学习。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汽车被邻居不小心损坏——邻居B.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张某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乙的支付行为C.丙顶替同学上大学——人身利益D.丁将自家汽车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10万元CA.甲的汽车被邻居损坏,侵犯了甲的所有权,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所以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该是汽车。B.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张某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D.丁向银行贷款10万元体现的是债权关系,客体是行为。03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3.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①法中有德: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②德中有法: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力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03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链接高考(2023·湖北卷)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声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不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它要求在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时,方民事主体应以对待自己事务的注意来对待他方的事务,做到不欺不诈,不损人利己,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够得到自己应得的合法利益。甲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音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显然违反了该项原则,②正确。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甲、乙毗邻而居,甲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侵犯了乙的所有权,③正确。链接高考(2023·北京·高考真题)某居民去办理户政业务,因异地往返不便,一时难以提供相关证明。户籍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告知该居民可以采用“个人承诺”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续由派出所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最终手续得以顺利完成。北京市户政领域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情形中,承诺内容如下:

申请人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所需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完整。

申请人已经知晓告知的全部内容。

申请人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告知的违诺失信惩戒后果。

申请人所作承诺是申请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①申请人明确其承诺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了民事活动的自愿原则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有助于“告知承诺制”的落实④政府通过“减证”实现了便民利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D①:根据民法,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但该题是政府的管理,公民和政府不是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①不符合题意。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利与义务是相匹配的,权力与责任指的公权力,②说法错误。高考变式训练某日,韦某不慎坠河,陈某跳河施救。韦某获救,但陈某不幸溺亡。陈某家属因陈某死亡的赔偿等问题将韦某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韦某给予陈某家属适当补偿。以下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①韦某没有过错,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②该判决贯彻民法典倡导的公平、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③陈某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而韦某是该行为的受益人④陈某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都应依法获得补偿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C①:陈某跳河施救是见义勇为的行为,韦某没有实施侵权行为,因此不适用侵权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④:陈某的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主体应当首先是第一顺序继承人。03核心考点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一、生命健康俱可贵1.人身权利03核心考点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一、生命健康俱可贵2.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链接高考(2022·海南卷)张某饲养了一只宠物狗,拴在自家院内。小周(15周岁)路过时拿棍子戏逗,宠物狗受到惊吓挣脱绳子冲出院门,把路过的王爷爷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产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王爷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②王爷爷的身体权受到侵犯③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医疗费④王爷爷有权请求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其健康权受到侵犯,而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①②不符合题意。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小周(第三人)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或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③④符合题意。03核心考点——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点拨拓展:03核心考点——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二、姓名肖像受保护2.肖像权03核心考点——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权和荣誉权03核心考点——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三、名誉隐私不可侵2.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链接高考(2023·海南卷)小吴在某网络平台注册账号,经常上传一些生活照片和日常心得。某日,小吴登录账号时,看到评论区有些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其住址、家庭背景、电话号码也被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网民曝光小吴家庭背景的行为侵犯了小吴的隐私权②网民捏造事实攻击小吴人品,侵犯了小吴的肖像权③小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不是隐私,曝光这类信息不构成侵权④如果网民仅对小吴的日常心得发表不同看法,则不构成侵权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B②:网民捏造事实攻击小吴人品,侵犯了小吴的名誉权,而不是肖像权。③:小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属于小吴的个人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曝光这类信息属于侵权行为。(2023·浙江卷)即将参加高考的小白碰到麻烦事:楼上邻居家小学生每晚8点跳绳半小时;学校未经许可将其侧面照片用于招生宣传片,同学议论她爱出风头;妈妈怀疑她早恋,查看她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