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皖) 153-2023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 _第1页
JJF(皖) 153-2023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 _第2页
JJF(皖) 153-2023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 _第3页
JJF(皖) 153-2023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 _第4页
JJF(皖) 153-2023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2023-01-09发布2023-03-01实施JJF(皖)153-2023归口单位:安徽省热工计量技术委员会JJF(皖)153-2023JJF(皖)153-2023I (2) (2) (2)6.1校准环境条件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2校准方法 7.3数据处理 8校准结果的表达 附录A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 JJF(皖)153-2023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71-2010《国家计量JJF(皖)153-20231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校准规范试验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试验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JJF(皖)153-20232试验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点二氧化表1试验箱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技术要求参数名称技术要求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湿度偏差湿度均匀度5.0%RH(20℃)二氧化碳浓度偏差二氧化碳浓度均匀度注:以上指标要求不用于合格性判断,仅供参考。JJF(皖)153-20233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标准一般应选用多通道二氧化碳浓度显示仪表或多路二氧化碳表2测量标准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测量范围技术要求1温度测量标准0℃~100℃分辨力:不低于0.01℃最大允许误差:±(0.15℃+0.002|t|)2湿度测量标准10%RH~80%RH分辨力:0.1%RH最大允许误差:±2.0%RH3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标准0%~30%分辨力:0.1%最大允许误差:±0.5%注:|t|为温度的绝对值,单位为℃。表3试验箱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参数校准项目项目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二氧化碳浓度参数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湿度偏差-+-湿度均匀度-+-二氧化碳浓度偏差--+二氧化碳浓度均匀度--+注:校准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参数时,应在20℃条件下进行。JJF(皖)153-2023414门5门温度传感器数量及布放位置示意图69门ABAECDC门门门图2湿度传感器数量及布放位置示意图abaecdc门门门图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数量及布放位置示意图JJF(皖)153-20235按照7.2.2、7.2.3规定布放温度传感器,将试验箱设定到校准温度,开启运行。当试验箱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记录时按照7.2.2、7.2.3规定布放湿度传感器,将试验箱设定到校准温度、湿度,开启运行。当试验箱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湿度,记录时间间隔为按7.2.2、7.2.3规定布放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将试验箱设定到校准温度、二氧tmaxtmaxtStmintmintS(2)tu(timaxtimin)/n(3)n——测量次数。hmaxhmaxhShminhminhS6△hmn——湿度下偏差,%RH;hm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湿度,%RH;hmin——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低湿度,%RH;hs——试验箱设定湿度,%RH。7.3.2.2湿度均匀度试验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30min内(每2min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中实测最高湿度与最低湿度之差的算数平均值。式中:△h,——湿度均匀度,%RH;hmax——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湿度,%RH;7.3.3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处理7.3.3.1二氧化碳浓度偏差△cm-一二氧化碳浓度上偏差,%;Cm一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二氧化碳浓度,%;Cmin—一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Cs——试验箱设定二氧化碳浓度,%。7.3.3.2二氧化碳浓度均匀度试验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30min内(每2min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中实测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与最低二氧化碳浓度之差的算数平均值。式中:△c——二氧化碳浓度均匀度,%;Cimax——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二氧化碳浓度,%;Cimin——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n——测量次数。78校准结果的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应。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晶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性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由试验箱的使用情况、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决定,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试验箱的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JJF(皖)153-20238仪器名称记录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送校单位校准地点标准器信息标准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日期JJF(皖)153-20239℃次数实测温度值123456789123456789最大值最小值上偏差下偏差均匀度温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温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5门6978门门5门6978门门1423第2页/共4页%RH次数实测湿度值123456789123456789最大值最小值上偏差下偏差均匀度湿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湿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E门门E门门ADBC第3页/共4页%次数实测二氧化碳浓度值123456789123456789最大值最小值上偏差下偏差均匀度二氧化碳浓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e门门e门门adbc第4页/共4页B.1温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B11241243门6798门5门B.2湿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B2E门E门ABDC门B.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布点示意图B3e门JJF(皖)153-2023门校准参数温度/℃湿度/%RH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上偏差下偏差均匀度温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湿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二氧化碳浓度偏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JJF(皖)153-2023后,开始记录试验箱的温度示值及各布点温度,记录时tmaxtmaxtStmax和tS相互独立,因而得:21C.4.1被校仪器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表C.1温度测量结果测量次数123456789温度/℃20.0020.0320.0119.9920.0220.0420.0320.0120.0320.04JJF(皖)153-2023sxxix2n10.02℃则,u1=0.02℃C.4.2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u20.003℃C.4.3标准器校准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u3U/k0.08/20.04℃C.4.4标准器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u40.06℃表C.2温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温度测量重复性0.02u2标准器温度分辨力0.003u3标准器温度校准结果0.04u4标准器温度稳定性0.06温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计算由于u1、u2、u3、u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按下式计算:JJF(皖)153-2023试点要求布置。试验箱湿度设定值:70%RH,开启运行。待试验箱达到湿度设定值并稳定后,开始记录试验箱的湿度示值及各布点湿度,记录时hmaxhmaxhShmax——湿度上偏差,%RH;hmax和hS相互独立,因而得:1hmax2hsD.4.1被校仪器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70%RH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测量结果见表D.1,标准偏差s用下式计算:表D.1湿度测量结果测量次数123456789湿度/%RH70.270.470.170.070.170.370.270.470.570.3JJF(皖)153-2023sxxix2n10.20%RH则,u1=0.20%RHD.4.2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 3u20.050.03%RH 3D.4.3标准器校准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u3U/k1.6/20.8%RHD.4.4标准器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 3u40.50.29%RH 3表D.2湿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RH湿度测量重复性0.20u2标准器湿度分辨力0.03u3标准器湿度校准结果0.8u4标准器湿度稳定性0.29湿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计算由于u1、u2、u3、u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按下式计算:ucuuuu0.9%RH取包含因子k=2,湿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为:Ukuc1.8%RHJJF(皖)153-2023按照本规范对二氧化碳浓度偏差的校准要求,将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标准的传感器按照规范图3测试点要求布置。试验箱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20%,开启运行。待试验箱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测定仪,二氧化碳浓度指示分辨力:0.1%,校准结果扩展不确定cmaxcmaxcScmax——二氧化碳浓度上偏差,%;cmax和cS相互独立,因而得:21E.4.1被校仪器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20%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测量结果表E.1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结果测量次数123456789二氧化碳浓度/%20.220.120.220.220.120.020.120.220.220.1JJF(皖)153-2023sxxix2n1E.4.2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