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探析》6200字_第1页
《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探析》6200字_第2页
《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探析》6200字_第3页
《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探析》6200字_第4页
《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探析》6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水厂工程计算案例分析综述1.1机械混合池近期设计1座机械混合池,设计规模为4.0万m³/d,水厂自用水系数取5%,混合时间30s。(1)混合池容积Q=40000×1.05=0.486W=0.486×30=14.58设计俯视尺寸为正方形,边长2.0m。所以有效水深H=4.15m,设计超高取0.40m。实际混合池高度等于4.15+0.4=4.55m。挡水板设计挡水板共4块。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30m和0.15m,挡水板底部距离池底0.50m,距离自由水面0.50m。搅拌器搅拌器分为两层4块叶片,每块叶片宽L=0.30m,半径r=0.70m。下层叶片距池底0.90m,两层叶片间距1.85m。搅拌功率P=m式中,P——搅拌功率,Wm——叶片块数CD——绕流阻力系数γ——水的重度,9800N/m3ω——桨板旋转角速度,rad/sL——桨板宽度,mr——桨板外边缘半径,m取搅拌器边缘线速度v=3.5m/s,则旋转角速度ω=3.5/0.70=5rad/s。表5-1绕流阻力系数CDr/L<11~22.5~44.5~1010.8~18>18CD1.101.151.191.291.402.0取CD=1.19,则P=选用电机功率=1.2P=6.42kW,设计中配备变频搅拌机,功率为7.5kW。搅拌速度梯度G=P式中,G——水流速度梯度,s-1P——耗散在水体上的功率,WV——反应池容积,m³μ——水的动力黏度,Pa.s取20℃时水的动力黏度μ=1.0×10-3Pa.sG=1.2折板絮凝池近期设计1座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与混合池合建,设计规模为4.0万m3/d,水厂自用水系数取5%,絮凝池分隔为可独立运行的2组,每组2.0万m3/d。絮凝池有效水深取3.6m,超高取0.4m。为确保絮凝充分完整进行,取水力停留时间20min。每组池流量=絮凝池容积W=60QT=60×0.243×20=291.6m³公式(5-3)絮凝池面积F=291.6/3.6=81.0m2设计反应池的长16.2m,那么每组反应池宽B=5m。则絮凝池的实际尺寸为L×B×H=17.0m×10.5m×4.0m,折板的最小设计要求夹角90°,宽度设计为500mm。1.2.1第一段絮凝设第一段絮凝区底部通道宽为1.6m,峰速v1取0.30m/s,则满足设计要求的峰距b1:b谷距b2为:b2侧峰边距b3为:b3=侧边谷距b4为b4=中间部分谷速v2为:v侧边峰速v01为:v侧边谷速v02为:v(1)中段部分第一段絮凝区的水头损失为:ℎ1=中部阶段絮凝区的水头损失:ℎ2公式(5-8)本设计采用6个渐缩和6个渐放,所以每格水头损失:h=6×(0.0032+0.0036)=0.0408m侧边段部分ℎ01=ℎ公式(5-10)则侧边段的水头损失为:h(3)进口处和转弯处的水头损失进水流速v3取0.3m,则第一段转弯中:v第二段转弯中:v则每格进口及转弯损失h00为h公式(5-11)(4)总水头损失综合絮凝区设计要求每格总损失:∑ℎ=ℎ+ℎ公式(5-12)第一部分的总水头损失:H1=3×∑h=3×第一部分设计的停留时间:T1=第一部分设计的平均G1值:G1=γH1.2.2第二段絮凝与上述计算的第一段絮凝的计算方法类似。结果如下:通道宽度:采用2.0m中段部分的最高峰速值v1采用0.2m/s中段部分最低流速值v2=0.12m/s侧边段的最大峰速值v01=0.43m/s侧边段的最低流速值v02=0.25m/s第二段絮凝区的总水头损失H2=0.271m第二段絮凝区的停留时间T2=4.12min第二段絮凝区的平均速度梯度G2=103s-11.2.3第三段絮凝与上述计算的第一段絮凝的计算方法类似。结果如下:通道宽度:采用3.0m中段部分的最高峰速值v1采用0.15m/s中段部分最低流速值v2=0.09m/s侧边段的最大峰速值v01=0.35m/s侧边段的最低流速值v02=0.22m/s第二段絮凝区的总水头损失H3=0.12m第二段絮凝区的停留时间T3=6.17min第二段絮凝区的平均速度梯度G3=56s-11.3沉淀池本设计近期采用1座平流沉淀池。沉淀池与清水池、折板絮凝池合建,设计规模为4.0万m3/d,水厂自用水系数取5%,絮凝池分隔为可独立运行的2组,故n=2,每组2.0万m3/d。根据设计标准,沉淀所需的时间采用1h到3h,本设计取沉淀时间T=1h。水流的平均速度一般为10~25mm/s,故本设计水流平均流速取v=14mm/s。1.3.1池体尺寸每组沉淀池流量=单组池容积W:W=QT=0.243×1×3600=874.8m³(公式5-16)沉淀池长度L:L=3.6vT=3.6×14×2=84m(公式5-17)每组沉淀池宽B:絮凝池宽度为10.5m,则沉淀池宽应该和絮凝池宽度相同,即也为10.5m。池体墙壁厚度为125mm。两组沉淀池中间设计用导流墙隔开,导流墙厚度取350mm。故沉淀池的宽度为9.4m,每组宽度4.7m。沉淀池有效水深H:H=W/LB=874.8/(84×4.7)=2.22m(公式5-18)不符合3.0~3.5m的要求,因此设计取3.0m,超高取0.5m。沉淀池净尺寸为L×B×H=84m×9.4m×3.0m沉淀池实际尺寸为L×B×H=84.3m×10.5m×3.5mL/B=84/9.4=8.94>4,长宽比大于4:1,因此符合设计要求L/H=84/3.0=28.0>10,长深比大于10:1,因此符合设计要求1.3.2水利条件复核沉淀池的水力半径:R=W沉淀池中水流的弗拉德数:Fr=v2介于1×10-5~1×10-4的范围中,因此符合设计要求。1.3.3进水穿孔墙沉淀池的进水采用布孔进水的方式,进水面的墙壁厚度为300mm,长度为9.4m,高度3.5m。进水布孔总面积A:小孔的进水流速采用v0=0.10m/s,则面积为:A=Qn小孔的个数N计算如下:小孔采用尺寸为12cm×12cm的正方形,则小孔个数:N=AA设计取170个小孔的布置:小孔一共设计分为5排,每排24个,每个小孔间距200mm,则所有小孔所占的长度为:B’=24×120+23×100=7480mm最外围的小孔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d=垂直方向的小孔距离设计为200mm,则所有小孔所占高度H为:H=5×120+4×200=1400mm1.3.4出水渠设计沉淀池末端出水采用不锈钢穿孔集水槽集水。设计中取集水槽的长度与单组沉淀池的宽度接近,即4.7m。间距2m,共20条,每组沉淀池各10条。每条流量q=0.243/20=0.0122m³/s集水槽起始位置的水深约等于槽宽,则B=0.9q0.4在集水槽的两边设置d=25mm的小孔用于进水,设计小孔的淹没深度0.45m,则:每个小孔的流量为q集水槽开孔个数(单边)=0.01222×0.00122沉淀池的水经过集水槽后流入出水渠,从出水渠中间设置的出水管流入滤池。设计出水渠的宽度为1.5m,则出水渠的水深H=3集水槽内出水设计为自由跌落。出水渠宽度设计为1.5m,水深0.3m。1.3.5沉淀池排泥设计沉淀池排泥采用刮泥机,底部设计排泥槽。污泥通过刮泥机进入排泥槽后到达排泥管。排泥的放空时间取6h,则排泥管直径d:d=0.7BLH根据沉淀池的实际布局情况,设计取排泥管直径为200mm。排泥设备选择:2台水下刮泥机,B=9.4m。平流沉淀池出水后通过连接出水渠的尺寸为DN800管进入V型滤池。1.4滤池V型滤池按近期4.0万m3/d规模设计,,布置形式为中间布置管廊,两侧布置滤池,预留其中一侧用于远期滤池的建设,水厂自用水系数取5%。冲洗时间共计t=1+6+5=12min=0.2h,冲洗周期取T=24h,设计滤速v=8m/s。1.4.1池体设计设计水量QQ=1.05Q’=1.05×40000=42000m³/d=0.486m³/s(2)滤池工作时间T’=24−t(24/T)=24−0.2×(24/24)=23.8h(公式5-25)(3)滤池面积F=Q/(vT’)=42000/(8×23.8)=220.59㎡(公式5-26)(4)滤池分格滤池格N设计取5格。每格滤池单床长度为L单=8.18m,宽度为B单=3.0m,则每格滤池面积f=2L设计中取50㎡。滤池占地的总面积为:F’=Nf=5×50=250㎡(公式5-28)修正滤速为v=Q/(T’F’)=42000/(23.8×250)=7.06m/h(公式5-29)校核强制滤速v强=vN/(N−1)=7.06×5/(5−1)=8.82m/h则设计滤池平面尺寸为39.5m×11.68m。(5)滤池高度的确定池内超高设计为H5=0.3m,滤池的有效水深为H4=1.48m,滤料的厚度H3=1.2m,滤板厚度H2=0.05m,滤板下部的高度H1=1.0m。则滤池的实际高度H:H=(6)水封井的设计滤层材料采用均匀石英砂。滤层的水头损失计算如下:ΔH清其中运动粘度取0.0101cm2/s,滤料孔隙率取0.5,过滤速度取8m/h,滤料颗粒的球度系数取0.8。则:Δ每座滤池流量Q单=vf=8×50=400m³/ℎ=0.11m³/s水封井堰上水头计算如下:h水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取0.2m。则反冲洗后开始过滤时水头损失计算如下:ΔH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堰底板和滤池底板相同,那么水封井出水堰顶标高+1.55m,则水封井的高度为:H反冲洗结束后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出0.072+0.52=0.592m。1.4.2反冲洗反冲洗泵房与V型滤池合建。反冲洗的三个阶段分别为:a.气洗+扫洗冲洗时间为:1min,气洗强度为:15L/s·m2,扫洗强度为:2L/s·m2;b.气水反冲洗+扫洗冲洗历时:6min,气洗强度为:15L/s·m2,水洗强度为:3L/s·m2,扫洗强度为:2L/s·m2; c.水洗+扫洗冲洗时间为:5min,水洗强度为:5L/s·m2,扫洗强度为:2L/s·m2。(1)反冲洗用水流量Q反。此时反洗强度是最大的,则反冲洗用水流量Q反冲洗时,扫洗同时进行,其流量为:Q反冲洗的流量为:Q反=(2)反冲洗配水。反冲洗水管径为DN500mm,则流速为:v水支(公式5-34)流速符合标准的要求。反冲洗水通过配水方孔的流速v水支取0.6m/s,则配水支渠的面积计算如下:A小孔=配水支渠两边各设置14个配水方孔,总共28个。相邻两个小孔的间距0.48m,每个小的面积:A结合布局情况和空间位置,小孔设计为尺寸0.1×0.1m的方形,则反冲洗水过孔流速修正为v(公式5-36)(3)反冲洗用气量Q反气。气洗的强度最大时的流量q气=15L/(s.㎡),那么反冲洗用气量:Q(4)配气计算。反冲洗供气管设计取管径为DN300mm,则管内的气流速度计算如下:v气干气洗的供气孔位于滤板的下方,设计布气孔的间距取580mm,与布水孔一致,单床共计36个。根据相关设计标准,设计气洗供气经过小孔的流速取1.5m/s。配气支渠的截面积计算如下:A气支单个小孔面积为:A小孔的直径为:d每个小孔的供气量为:Q1.4.3设备的选型设计安装3台反冲洗水泵。因为本设计为近期规模下的水厂,为了适应远期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包括水量、水指的变化,故在主体构筑物的设备中应当加大投资,在常规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比选。经过综合考虑,反冲洗水泵型号选用GLF200K-18型不锈钢卧式离心泵(Q=430m³/h,H=16m,N=37kW),该型号泵的特点是:1.采用不锈钢泵头,耐酸碱强。2.对输送介质的适应性极强,可以适应远期的水质变化。3.二级节能,能耗小。设计安装3台鼓风机。传统设计使用较为常见的是罗茨鼓风机,但为了配套远期另一侧滤池的建设,决定设计使用KG/KGV160-18型无油螺杆鼓风机(Q=1398m³/h,N=75kW)。这种鼓风机对比传统罗茨鼓风机的特点是:1.由于采用了螺杆式,基于螺杆转子的内压缩特点,相对于传统罗茨鼓风机而言从0.5BAR压力开始能耗减少约25%,在压力大于0.8BAR压力下能耗减少大约35%。2.进气的过滤精度可以达到15um,压力损失不超过500Pa。3.电机启动的转矩大,效率高,比功率小。且电机在中高温时可长期运行,防护等级为IP54。设计安装2台空气压缩机,为滤池的气动阀门提供气源。选用ADV-11型永磁变频螺杆式空压机(Q=0.90~1.80m³/min,Pn=0.7MPa,N=11kW)。1.5清水池清水池叠建于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下部,近期共设1座清水池,设计反应沉淀池下部清水池调节容积为供水规模的9.0%。1.1.1清水池有效容积清水池调节容积W1W安全用水量W2W2消防用水量W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当相同时间时可能发生的火灾次数2次时,那么每次灭火所用水的量为45L/s,假设火灾的持续时间为2h,则W则W=W1.1.2清水池尺寸清水池的尺寸设计为:L有效水深为3.8m,超高0.3m,在清水池内设置导流墙。1.1.3管道布置(1)进水管根据流量为Q=0.486m³/s,本设计考虑到水力和经济的各种因素,决定采用DN1000的钢管,对应流速v进=1.02m/s,1000i=1.03,符合要求。(2)出水管根据相关设计标准,出水水管管径决定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Qh=40000×1.3=52000m³/d=2166m³/h。根据水力计算,出水管管径设计尺寸为DN1000,v=1.26m/s,1000i=1.58。出水管连接至阀门井,设计阀门井的尺寸为L×B×H=3.4m×2.6m×1.55m。(3)溢流管为了让水流稳定且畅通,降低水头损失,设计决定采用管径尺寸为DN900的溢流管,连接溢流井。溢流井长4.05m,宽1.8m,高2m。(4)检修人孔为了后期检修保养方便,设计取检修人孔两个。1.6二级泵站1.6.1尺寸设计二级泵站土建按8.0万m3/d规模设计。根据管网平差计算再结合可门港地区其他水厂的供水平衡分析,设计扬程取为38m。泵房长度为33.7m,宽度10.4m,高度13m。泵房通过两根DN600和一根DN700的吸水管与吸水井连接。吸水井的体积按水泵吸水水力条件及输送泵在5min内通过的流量设计,尺寸为21.88×1.48×6.1(H)m,分为两格。1.6.2设备选择设计种二级泵房的送水泵采用EBARA公司的IFW型单机端吸泵(最大流量Q=1800m³/h,最大扬程H=150m,最大工作压力1.37MPa)三台,两用一备。该型号水泵的特点是:1.低NPSH性能,即汽蚀余量较低。2.机械密封配置较好,轴承强度高,适合不同介质下的工况要求。3.零部件互换性强,过流部件的强度较高。4.适用的温度范围-50℃~200℃,能应用的范围较广。1.7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为:W1=在公式中,根据处理的水量为1749.6m³/h,则设计药剂投加量30mg/L,混合比例取5%,投加次数n取2次,则W设计取有效高度h0=2.5m,超高h’=0.2m,则溶解池的实际高度为:H1=设计溶液池平面为正方形,则溶液池的长宽分别为L1=则溶液池每格的实际尺寸为L4.8溶解池溶解池体积W则取溶解池尺寸L放空时间取t=10min,则放空流量q通过水力计算,设计取放水管管径d0=300mm时的流速v0=0.38m/s。在池底设一根管径为d=100mm的排泥管。1.9搅拌与投药设备1.9.1搅拌设备为增加溶解速度及保持均匀的浓度,设计采用机械搅拌设备,在每个溶解池设置一台搅拌机,查阅《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根据溶解池尺寸L21.9.2投药设备本设计投药流程为药剂在溶解池中溶解后,用耐腐蚀液下提升泵输送至溶液池。溶液池内的溶液通过计量泵输送至投药点,最后再通过隔膜式计量泵控制投加。本设计中,在充分考虑本水厂的设计情况过后,确定每天投药次数1次,则投药量q计算为:q=W1设计取5台电动加药折桨式搅拌机(N≥4kW),2台耐腐蚀液下泵(Q=12m³/h,H=12m,N=1.1kW),2台隔膜式计量泵(Q=1200L/h,H=3bar,N=1.5kW)1.10药库设计前面的设计中混凝剂选用的是聚合硫酸铝(PAS),消毒药品选用为成品次氯酸钠。根据相关的厂家提供的资料大概得知每袋PAS质量W=25kg,尺寸大约为0.5m×0.3m×0.15m。聚合硫酸铝的保质期大约为2年。药剂的最长存放时间按t=15d设计,药剂的堆放后的最大高度取H=4.0m,混凝剂的最大投加量μ=30mg/L。聚合硫酸铝药剂的数量为:N=Q×24×μ×t当孔隙率取0.3时,有效堆放面积A为:A=NV设计次氯酸钠堆放面积与聚合氯化铝相同。1.11排泥水调节池排泥水调节池按远期8.0万m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