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有人)2.其人弗能应也(回答)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用在首句,引起议论)4.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拜见)(于是,就)5.孔指以示儿曰。(给……看)(说)6.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听见)7.为设果,果有杨梅。(摆设)8.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坚固)(没有什么东西)(穿透)二、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4.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5.为设果,果有杨梅。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三、结合《自相矛盾》一文,说说寓言的特点。1.寓言的故事都非常短,都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寓言中的人物都很好笑,如《自相矛盾》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开始说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后来又说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穿不透。这句话本身就互相抵触。四、根据文言文内容,回答问题。1.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造句示例:我们在写作文或说话时,语句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2.在《自相矛盾》一文中,这个楚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呢?因为他急于将自己的矛和盾卖出去,最好能卖个好价钱。3.你觉得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卖东西会产生什么后果?他的东西不但卖不出去,而且他还失去了信用。4.在《杨氏之子》中,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两人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五、阅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那个人不能回答的原因是因为他说话自相矛盾。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张口结舌六、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甚聪惠(智慧)为设果(介词,替)2.“孔君平诣其父”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