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手册TOC\o"1-2"\h\u20655第一章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3171841.1工程造价管理概念 3314091.2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 3161921.2.1保障工程投资效益 4102411.2.2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86721.2.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4208771.2.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4321581.3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原则 4203061.3.1科学性原则 47501.3.2全面性原则 4119371.3.3动态性原则 4219891.3.4严谨性原则 4100361.3.5协调性原则 419297第二章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536432.1预算编制基本流程 542162.1.1工程项目分析 5242072.1.2收集资料 557142.1.3确定预算编制范围 5265312.1.4确定预算编制依据 5117352.1.5编制预算 52442.1.6预算审核与调整 5230082.2预算编制依据与资料 5199742.2.1设计图纸 5214442.2.2施工方案 5161732.2.3材料价格 5239272.2.4预算定额 576032.2.5费用标准 655402.2.6政策法规 697532.3预算编制方法与技巧 6259392.3.1实量法 624422.3.2类比法 672072.3.3指数法 6142632.3.4模板法 6141432.3.5信息化手段 673442.3.6预算编制技巧 628715第三章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767843.1工程造价控制原则 7237153.1.1合理性原则 711603.1.2系统性原则 7278703.1.3动态性原则 7212423.1.4信息化原则 7178533.2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7140473.2.1预算控制法 774593.2.2目标控制法 7152423.2.3动态控制法 7128473.2.4成本分析法 8185353.3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 821043.3.1项目决策阶段 8119133.3.2设计阶段 86983.3.3招投标阶段 818953.3.4施工阶段 8126933.3.5竣工阶段 85787第四章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8226014.1招投标文件审查 8119524.1.1招投标文件合法性审查 8205034.1.2招投标文件合规性审查 9228444.1.3招投标文件合理性审查 992654.2招投标报价分析 9176194.2.1报价合理性分析 9934.2.2报价竞争性分析 9203804.2.3报价可行性分析 935114.3招投标合同签订 9316334.3.1合同条款审查 9303234.3.2工程量确认 9168134.3.3价格及支付方式确定 9206914.3.4合同签订 109107第五章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10293575.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原则 1060105.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 10312835.3工程造价动态调整策略 102140第六章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 11322146.1工程变更处理 11134986.1.1工程变更概述 1193476.1.2工程变更的分类 11185556.1.3工程变更处理流程 11124266.2索赔处理流程 12129656.2.1索赔概述 1268926.2.2索赔的分类 12322616.2.3索赔处理流程 1225296.3工程变更与索赔风险防范 12276546.3.1建立健全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制度 1212426.3.2加强合同管理 13192666.3.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1364786.3.4增强风险意识 133986第七章工程造价结算管理 13325157.1工程结算基本流程 1381037.2工程结算依据与资料 14327107.3工程结算争议处理 1411384第八章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15178298.1工程造价信息收集与整理 15186928.1.1工程造价信息的定义与分类 1531088.1.2工程造价信息收集 15279618.1.3工程造价信息整理 15215188.2工程造价信息发布与传递 1694718.2.1工程造价信息发布 16304128.2.2工程造价信息传递 16298828.3工程造价信息应用 1675228.3.1工程造价信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617298.3.2工程造价信息在行业管理中的应用 171428.3.3工程造价信息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174504第九章工程造价管理组织与人员配备 17170499.1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结构 1794559.1.1概述 18309269.1.2组织结构设置 18152919.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职责 18270799.2.1决策层职责 1891809.2.2管理层职责 18283869.2.3执行层职责 1841429.2.4支持层职责 1868169.3工程造价管理培训与考核 1940939.3.1培训 1947969.3.2考核 1917467第十章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192370910.1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19224910.2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9832010.3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20第一章工程造价管理概述1.1工程造价管理概念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价格等要素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监控与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最大化。工程造价管理涉及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多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预算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管理、变更签证管理、工程结算等。1.2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1.2.1保障工程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项目投资、成本、价格等要素的有效控制,降低工程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1.2.2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有助于发觉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2.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通过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1.2.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造价管理有助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合理确定工程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1.3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原则1.3.1科学性原则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以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进行项目投资、成本、价格等方面的决策。在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1.3.2全面性原则工程造价管理应全面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包括项目投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全面分析,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性。1.3.3动态性原则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循动态性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成本、价格等要素,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1.3.4严谨性原则工程造价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1.3.5协调性原则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的协同工作,应遵循协调性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第二章工程造价预算编制2.1预算编制基本流程2.1.1工程项目分析预算编制前,首先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项目性质、规模、工程内容、建设标准等,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信息。2.1.2收集资料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价格、设备参数等,为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持。2.1.3确定预算编制范围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内容,明确预算编制的范围,包括土建、安装、装饰等工程。2.1.4确定预算编制依据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确定预算编制的依据,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等。2.1.5编制预算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确定的预算编制范围,采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2.1.6预算审核与调整预算编制完成后,进行预算审核,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如有需要,根据审核意见进行调整。2.2预算编制依据与资料2.2.1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包括建筑、结构、安装、装饰等专业图纸。2.2.2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为预算编制提供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2.2.3材料价格材料价格是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包括主材、辅材、设备等价格。2.2.4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包括各类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2.2.5费用标准费用标准包括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等,为预算编制提供费用参考。2.2.6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范,为预算编制提供法律依据。2.3预算编制方法与技巧2.3.1实量法实量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量,再结合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进行预算编制。2.3.2类比法类比法是参考类似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对当前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确定预算编制的方法。2.3.3指数法指数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工程项目各项费用的指数,从而确定预算编制的方法。2.3.4模板法模板法是根据已完成的类似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制定预算编制模板,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2.3.5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如预算编制软件、数据库等,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2.3.6预算编制技巧1)充分了解项目特点和施工方法,合理确定工程量;2)合理选用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3)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预测材料价格变动;4)加强沟通协调,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第三章工程造价控制策略3.1工程造价控制原则3.1.1合理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即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合理性原则要求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3.1.2系统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即把工程造价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多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实现整体控制效果。3.1.3动态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即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动态性原则要求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密切关注工程项目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措施。3.1.4信息化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信息化原则,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信息化原则要求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应用,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2工程造价控制方法3.2.1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法要求在项目实施前,编制详细、准确的预算,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优化。3.2.2目标控制法目标控制法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目标控制法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目标。3.2.3动态控制法动态控制法是通过实时监控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动态控制法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造价控制策略。3.2.4成本分析法成本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变化规律,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成本分析法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3.3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3.3.1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投资规模等因素,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3.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应注重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成本。3.3.3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应严格遵循招投标法律法规,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中标价格。3.3.4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环节。在这一阶段,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3.3.5竣工阶段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在这一阶段,应认真做好工程结算,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第四章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4.1招投标文件审查招投标文件审查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招投标文件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以下是招投标文件审查的主要内容:4.1.1招投标文件合法性审查审查招投标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审批文件、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等。4.1.2招投标文件合规性审查审查招投标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行业规定和地方性法规,包括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投标资格、评标标准等。4.1.3招投标文件合理性审查审查招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技术规格、合同条款等是否合理,以及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技术规格是否满足项目需求。4.2招投标报价分析招投标报价分析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投标报价的合理性、竞争性和可行性。以下是招投标报价分析的主要内容:4.2.1报价合理性分析分析投标报价是否合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等各项费用的合理性。同时对比其他投标人的报价,评估报价的竞争力。4.2.2报价竞争性分析分析投标报价的竞争性,包括报价与市场行情、历史项目报价的对比。通过竞争性分析,评估投标人的竞争力和项目实施的可能性。4.2.3报价可行性分析分析投标报价的可行性,包括投标人的资质、技术能力、施工经验等。同时评估投标报价是否满足项目需求,保证项目顺利实施。4.3招投标合同签订招投标合同签订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合同条款、工程量、价格、支付方式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法律依据。以下是招投标合同签订的主要内容:4.3.1合同条款审查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合规,包括合同主体、合同期限、合同内容、违约责任等。保证合同条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4.3.2工程量确认根据招投标文件,对工程量进行确认,保证工程量的准确性。如有变更,应及时调整工程量,并办理相关手续。4.3.3价格及支付方式确定明确合同价格,包括合同总价、单价及调整方式。同时约定支付方式、支付期限和支付条件,保证项目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4.3.4合同签订在完成上述审查和确认工作后,双方按照约定的程序和期限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项目实施提供法律保障。第五章工程造价动态管理5.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原则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调整,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要求对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2)实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变动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和预测。(3)科学性原则: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4)合理性原则:要求在动态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5.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预算审查法:通过对预算的审查,发觉并纠正预算编制中的不合理部分,保证预算的准确性。(2)合同管理法:通过对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工程造价的稳定性。(3)变更管理法: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失控。(4)进度款支付法: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进度款支付,保证工程造价与工程进度相匹配。(5)投资控制法:通过对投资的监控,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内。5.3工程造价动态调整策略工程造价动态调整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预调策略: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和调整,保证预算的准确性。(2)过程调整策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保证工程造价与工程进度相匹配。(3)纠偏策略:发觉工程造价偏离预算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工程造价重新回到预算范围内。(4)总结评价策略:在工程竣工后,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进行总结评价,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5)信息反馈策略: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各方,以便于各方及时了解工程造价变动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第六章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6.1工程变更处理6.1.1工程变更概述工程变更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合同条款调整等原因,对原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工程量、工程价款、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的调整。工程变更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处理工程变更,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工程成本。6.1.2工程变更的分类(1)设计变更:包括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和业主提出的变更;(2)施工条件变更:如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3)合同条款变更:如合同工期、合同价款等;(4)其他变更:如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6.1.3工程变更处理流程(1)提交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应由相关单位或个人提出,并提交给项目管理机构;(2)审核变更申请:项目管理机构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核,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制定变更方案:针对变更申请,制定相应的变更方案,包括变更内容、变更范围、变更费用等;(4)变更方案评审:组织专家对变更方案进行评审,保证变更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执行变更:根据评审通过的变更方案,进行工程变更的执行;(6)变更费用结算:根据变更方案,对变更费用进行结算,纳入工程总造价。6.2索赔处理流程6.2.1索赔概述索赔是指合同当事人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的行为。索赔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合理处理索赔,有助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6.2.2索赔的分类(1)业主索赔:业主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2)施工单位索赔:施工单位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要求业主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3)分包商索赔:分包商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要求总包商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6.2.3索赔处理流程(1)提交索赔报告:索赔方应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索赔报告,说明索赔原因、索赔金额、索赔依据等;(2)审核索赔报告:项目管理机构对索赔报告进行审核,确定索赔的合理性和合法性;(3)索赔协商:双方就索赔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4)索赔处理:根据协商结果,进行索赔处理,包括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5)索赔费用结算:将索赔费用纳入工程总造价,进行结算。6.3工程变更与索赔风险防范6.3.1建立健全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制度(1)明确工程变更与索赔的职责和权限;(2)制定工程变更与索赔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3)建立工程变更与索赔的信息管理系统。6.3.2加强合同管理(1)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保证合同双方的权益;(2)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避免纠纷扩大;(3)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6.3.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1)强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执行力;(2)加强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3)提高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6.3.4增强风险意识(1)认识到工程变更与索赔的客观存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2)及时识别和评估工程变更与索赔风险,制定应对措施;(3)加强风险教育与培训,提高合同当事人对工程变更与索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第七章工程造价结算管理7.1工程结算基本流程工程造价结算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结算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收集资料:收集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合同、图纸、工程量清单、变更签证、验收报告等资料。(2)编制结算书: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工程结算书,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总价等。(3)审查结算书:由建设单位或专业审查机构对结算书进行审查,保证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合规性。(4)协商调整:根据审查结果,对结算书进行协商调整,达成一致意见。(5)签订结算协议:双方就结算金额、支付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结算协议。(6)支付结算款项:按照结算协议约定的支付方式,支付结算款项。7.2工程结算依据与资料工程结算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合同:合同是工程结算的基础,包括工程范围、工程量清单、单价、总价、付款方式等。(2)图纸:图纸是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3)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材料用量等。(4)变更签证:变更签证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合同内容的调整,包括工程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变更。(5)验收报告:验收报告是工程验收合格的重要依据,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验收。(6)计价依据:计价依据包括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规定、标准、定额等。工程结算所需资料包括:(1)合同及附件:包括合同文本、补充协议、中标通知书等。(2)图纸: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3)工程量清单: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材料用量清单等。(4)变更签证:包括工程量变更、材料变更、工艺变更等。(5)验收报告:包括工程验收合格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6)计价依据:包括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规定、标准、定额等。7.3工程结算争议处理工程结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争议:(1)工程量争议:双方对工程量的计算、确认存在分歧。(2)价格争议:双方对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存在分歧。(3)变更争议:双方对变更的工程量、价格、支付方式等存在分歧。(4)验收争议:双方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验收结果存在分歧。针对上述争议,处理方法如下:(1)协商解决:双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争议。(2)专家评审:如协商不成,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争议事项。(3)仲裁或诉讼:如评审结果仍不能达成一致,双方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争议。在工程结算争议处理过程中,双方应保持沟通,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证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第八章工程造价信息管理8.1工程造价信息收集与整理8.1.1工程造价信息的定义与分类工程造价信息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各种数据、资料和情报。根据信息来源、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工程造价信息可分为以下几类:(1)政策法规类:包括国家和地方关于工程造价的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等;(2)市场行情类: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人工、机械等价格信息;(3)项目资料类:包括项目概况、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等;(4)合同与结算类:包括合同条款、工程进度、变更签证、工程结算等;(5)项目管理类:包括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8.1.2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收集的信息应涵盖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保证信息的完整性;(2)准确性:收集的信息应真实可靠,避免误导决策;(3)及时性:收集的信息应与项目进展同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4)针对性: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收集的主要途径包括:(1)查阅政策法规、行业报告、市场调查等公开资料;(2)访问相关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等网络资源;(3)与行业专家、企业、供应商等进行沟通交流;(4)参与项目会议、培训等活动,了解项目动态。8.1.3工程造价信息整理工程造价信息整理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整理工程造价信息的主要方法包括:(1)分类:按照信息来源、性质和用途对信息进行分类;(2)筛选:剔除重复、过时、不真实的信息,保留有价值的信息;(3)分析:对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信息背后的规律和趋势;(4)处理:将整理好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形成有针对性的报告或建议。8.2工程造价信息发布与传递8.2.1工程造价信息发布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是指将整理好的工程造价信息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公布。发布工程造价信息的主要方式包括:(1)纸质文档:通过报告、简报、通报等形式,将信息以纸质文档的形式发布;(2)电子文档:通过邮件、企业内部网络等渠道,将信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布;(3)网站和社交媒体:在企业官网、行业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信息;(4)会议和培训:在项目会议、行业培训等场合,通过口头或PPT等形式发布信息。8.2.2工程造价信息传递工程造价信息传递是指将工程造价信息传递给相关单位或个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包括:(1)内部传递:在企业内部,通过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的传递;(2)外部传递:与外部单位或个人进行沟通、协作,实现信息的传递;(3)定期报告:定期向领导或相关部门汇报工程造价信息,以便决策者了解项目动态;(4)紧急通知:在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或紧急情况时,及时向相关单位或个人发送通知。8.3工程造价信息应用8.3.1工程造价信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程造价信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决策:根据工程造价信息,为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方案选择等提供依据;(2)成本控制: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3)合同管理:利用工程造价信息,对合同条款、变更签证等进行有效管理;(4)进度管理: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合理安排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5)质量管理: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保证项目质量符合标准。8.3.2工程造价信息在行业管理中的应用工程造价信息在行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制定:根据工程造价信息,为行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行业监测: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对行业动态进行监测,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提供数据支持;(3)企业评价:利用工程造价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市场竞争力等进行评价;(4)人才培养:根据工程造价信息,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依据。8.3.3工程造价信息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工程造价信息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通过收集和整理工程造价信息,为市场调研提供数据支持;(2)价格预测: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对建筑材料、设备等价格进行预测,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参考;(3)市场竞争力分析:利用工程造价信息,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经营策略调整提供依据;(4)投资风险评估:根据工程造价信息,评估项目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第九章工程造价管理组织与人员配备9.1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结构9.1.1概述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按照一定原则和程序设置的,具有明确职责、权限和协作关系的组织体系。其核心在于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9.1.2组织结构设置(1)决策层: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最高领导,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2)管理层: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等。(3)执行层: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操作,包括预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致谢范文7篇
-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全科医学综合知识应用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品科药物储存与配制操作规范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供水管网GIS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榆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4
- 怀化市鹤城区招聘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医针灸治疗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症医学气管插管困难病例分析答案及解析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第四讲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情况自查表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Scala基础语法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最新教学教程
- 冀朝铸传:第二章:偶像父亲冀贡泉第二节:鲁迅同室话友谊
- 危大工程和超危大工程范围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