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法规手册TOC\o"1-2"\h\u26929第一章三农产品市场概述 3129191.1三农产品市场定义与特点 398171.1.1三农产品市场定义 3252181.1.2三农产品市场特点 345491.1.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59421.1.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4209671.1.5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4293701.1.6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183691.1.7市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 425494第二章三农产品市场准入与许可 4151111.1.8主体资格 42171.1.9产品质量要求 492531.1.10产地环境要求 542021.1.11生产技术要求 5275991.1.12市场经营行为 5207221.1.13许可证申请 5296381.1.14许可证审批 5112621.1.15许可证有效期 568921.1.16许可证变更 6231151.1.17许可证注销 6161041.1.18许可证监督管理 64953第三章三农产品质量监管 640611.1.19质量标准 6273231.1.20质量检测 6284301.1.21生产环节监管 7206701.1.22加工环节监管 759841.1.23销售环节监管 764861.1.24违规行为 818091.1.25处理措施 817273第四章三农产品价格监管 872101.1.26概述 8195331.1.27价格形成机制要素 885601.1.28价格形成机制特点 9299121.1.29概述 9142991.1.30价格监管政策内容 9220311.1.31概述 9104711.1.32价格违规处理措施 915991第五章三农产品市场秩序监管 10205291.1.33概述 10280841.1.34市场秩序维护措施 10325791.1.35概述 1196641.1.36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措施 1152441.1.37概述 1116921.1.38市场违规行为处罚措施 111652第六章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与配送 1242751.1.39流通渠道概述 12284981.1.40流通渠道类型 12192831.1.41流通方式 12163561.1.42配送服务基本原则 12143071.1.43配送服务规范 12165151.1.44违规行为分类 13163121.1.45违规处理措施 1330215第七章三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 13311691.1.46监管目标与原则 13295191.1.47监管体系构成 14200631.1.48监管内容 1492681.1.49监管措施 14294691.1.50监管内容 14176231.1.51监管措施 1517715第八章三农产品市场监管体制 152341.1.52监管机构 15201781.1.53职责划分 1513761.1.54监管机制 16197351.1.55监管手段 1639061.1.56评价指标 16108811.1.57评价方法 1627248第九章三农产品市场违规行为法律责任 1643011.1.58法律责任的定义 17229541.1.59法律责任的特征 17163571.1.60法律责任的种类 17114431.1.61违法行为概述 1786941.1.62违法行为法律责任 171501.1.63法律责任追究 1854231.1.64法律责任执行 1817125第十章三农产品市场政策与扶持 18164981.1.65政策背景 1861921.1.66政策目标 18129201.1.67政策内容 1818031.1.68财政补贴政策 19182371.1.69税收优惠政策 1952051.1.70金融支持政策 19280821.1.71技术培训与推广 1988621.1.72政策实施 19307191.1.73政策评估 19第一章三农产品市场概述1.1三农产品市场定义与特点1.1.1三农产品市场定义三农产品市场是指以农产品为交易对象,以农民、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消费者等为主体,进行农产品交易、流通和消费的场所或渠道。三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1.1.2三农产品市场特点(1)季节性强三农产品市场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农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三农产品市场在农产品丰收季节供应充足,而在农产品短缺季节则可能出现价格上涨、供应紧张等现象。(2)地域性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三农产品市场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品种、产量和质量各具特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市场。(3)产业链较长三农产品市场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构成了一个较长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三农产品市场的运行和发展。(4)政策影响大三农产品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国家在农业、农村、粮食等方面的政策调整,都会对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粮食收购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等。(5)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使得三农产品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性的特点。第二节三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1.1.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三农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品种日益丰富,市场交易活跃。1.1.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三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市场格局。农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市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市场功能不断完善。1.1.5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三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1.1.6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大对三农产品市场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等,为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1.7市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三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市场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健全,有效应对了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第二章三农产品市场准入与许可第一节市场准入条件1.1.8主体资格(1)三农产品市场准入主体包括从事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2)主体应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1.1.9产品质量要求(1)三农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不得含有违禁药物、有害物质等。(2)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应具备相应的质量检测设施和技术人员,保证产品质量。1.1.10产地环境要求(1)三农产品产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得受到污染。(2)产地环境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1.1.11生产技术要求(1)三农产品生产者应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保证农产品安全、优质。(2)产地应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1.1.12市场经营行为(1)三农产品市场经营者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2)不得从事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二节许可证申请与审批1.1.13许可证申请(1)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单位或个人,需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许可证申请。(2)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许可证申请表;(2)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3)产品质量检测报告;(4)产地环境评估报告;(5)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1.1.14许可证审批(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请材料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2)审批通过后,颁发相应的三农产品市场准入许可证。第三节许可证管理1.1.15许可证有效期(1)三农产品市场准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2)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持证人应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许可证。1.1.16许可证变更(1)持证人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变更时,应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2)变更申请应在变更事项发生后的15日内提出。1.1.17许可证注销(1)持证人不再从事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的,应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注销许可证。(2)原发证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手续。1.1.18许可证监督管理(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三农产品市场准入许可证的监督管理,保证许可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对违反许可证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第三章三农产品质量监管第一节质量标准与检测1.1.19质量标准为保证三农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质量标准涵盖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具体内容包括:(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定了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2)农产品营养品质标准:规定了农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例和品质要求。(3)农产品外观品质标准:规定了农产品的外观、色泽、形状等指标。1.1.20质量检测(1)检测机构:我国设立了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机构应具备国家认可的专业资质,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测。(2)检测内容:农产品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检测;农产品营养成分检测;农产品微生物指标检测;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检测;农产品外观品质检测。(3)检测流程:农产品质量检测应遵循以下流程:样品抽取: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比例,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抽取样品;检测分析: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报告:向有关部门和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提供检测报告。第二节质量监管措施1.1.21生产环节监管(1)生产许可:对农产品生产者实行生产许可制度,保证其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2)生产记录:要求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肥料、农药等情况。(3)技术指导: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指导,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1.1.22加工环节监管(1)加工许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加工许可制度,保证其具备合法的加工资质。(2)加工过程监管: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的监管,保证加工工艺、设备、环境等符合质量要求。(3)加工产品质量检测:对加工后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1.1.23销售环节监管(1)销售许可:对农产品销售者实行销售许可制度,保证其具备合法的销售资质。(2)销售过程监管:加强对农产品销售过程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不受损害。(3)销售产品质量检测:对销售过程中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第三节质量违规处理1.1.24违规行为(1)生产环节违规:使用禁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2)加工环节违规:违反加工工艺、设备、环境等要求;(3)销售环节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虚假宣传等。1.1.25处理措施(1)责令改正: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改,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罚款:对违规行为进行罚款,提高违法成本;(3)没收违法所得:对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4)吊销许可证:对严重违规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吊销相关许可证;(5)追究刑事责任:对构成犯罪的生产、加工、销售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章三农产品价格监管第一节价格形成机制1.1.26概述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在市场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三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过程。建立健全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27价格形成机制要素(1)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三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供求平衡时,价格相对稳定;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2)政策调控: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三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以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产品市场稳定。(3)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三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4)流通环节:流通环节中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也会影响三农产品价格。(5)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三农产品价格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进口农产品。1.1.28价格形成机制特点(1)多因素共同作用:三农产品价格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2)市场主导:市场供求关系在三农产品价格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调控为辅段。(3)价格波动较大:受季节性、气候等因素影响,三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第二节价格监管政策1.1.29概述价格监管政策是指为了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对三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和管理的政策。价格监管政策主要包括价格支持、价格干预、价格补贴等。1.1.30价格监管政策内容(1)价格支持政策:通过制定最低收购价、目标价格等手段,保障农民基本收益。(2)价格干预政策:当市场供求失衡,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采取临时性措施,如限制出口、增加储备等,以稳定市场价格。(3)价格补贴政策:对低收入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给予价格补贴,降低其生产成本。(4)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5)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第三节价格违规处理1.1.31概述价格违规处理是指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的过程。价格违规行为包括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1.1.32价格违规处理措施(1)行政处罚:对价格违规行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对因价格违规行为给消费者、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对严重违反价格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价格行为。(5)宣传教育: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价格法治意识。第五章三农产品市场秩序监管第一节市场秩序维护1.1.33概述三农产品市场秩序维护是指各级监管部门对三农产品市场交易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保障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1.1.34市场秩序维护措施(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三农产品经营者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经营者具备合法资质,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2)加强市场监管。对三农产品市场交易活动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发觉和处理市场秩序问题。(3)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强对三农产品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垄断、恶意炒作等不正当价格行为。(4)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反映的问题。(5)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三农产品经营者真实、全面、准确披露产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6)严格市场监管执法。对市场秩序维护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依法追责。第二节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1.1.35概述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查处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1.1.36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措施(1)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查处工作提供线索。(2)加强执法检查。定期开展市场执法检查,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3)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法律依据。(4)联合执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5)加大处罚力度。对查处的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形成震慑。第三节市场违规行为处罚1.1.37概述市场违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行为。对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1.1.38市场违规行为处罚措施(1)明确处罚标准。制定具体的市场违规行为处罚标准,保证处罚工作的公平、公正。(2)实施分类处罚。根据市场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影响,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3)加强处罚执行。对市场违规行为处罚决定进行严格执行,保证处罚效果。(4)建立信用体系。对市场违规行为实行信用记录,对严重失信的经营者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5)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市场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预防市场违规行为。第六章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与配送第一节流通渠道与方式1.1.39流通渠道概述三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商品流通路径。主要包括生产者、流通企业、销售商、消费者等环节。流通渠道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1.1.40流通渠道类型(1)传统流通渠道:包括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2)现代流通渠道: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3)跨区域流通渠道:涉及跨省、跨地区、跨国界的农产品流通。1.1.41流通方式(1)实物流通:即农产品的实体转移,包括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2)虚拟流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产品的信息交流和交易。(3)直接流通: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如农民直销、社区团购等。第二节配送服务规范1.1.42配送服务基本原则(1)安全:保证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农产品受损、变质。(2)及时:按照约定时间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满足消费者需求。(3)高效: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透明:公开配送信息,让消费者了解配送进度和状态。1.1.43配送服务规范(1)配送企业资质:配送企业应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具备相应的配送能力。(2)配送车辆:配送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3)配送人员:配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遵守职业道德,保证农产品安全配送。(4)配送流程:明确配送流程,保证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管。第三节流通与配送违规处理1.1.44违规行为分类(1)流通环节违规:包括生产者、流通企业、销售商等在流通环节的违规行为。(2)配送环节违规:包括配送企业、配送人员等在配送环节的违规行为。1.1.45违规处理措施(1)对流通环节违规的处理:依法对生产者、流通企业、销售商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2)对配送环节违规的处理:依法对配送企业、配送人员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或取消配送资格等。(3)对严重违规行为的处理: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流通与配送企业,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4)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如发觉流通与配送环节存在违规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要求赔偿损失。第七章三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第一节安全监管体系1.1.46监管目标与原则三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体系旨在保证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监管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各环节的风险防控,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综合治理,协同监管: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监管格局。(3)严格执法,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开展监管工作,保障执法公正、公开、透明。1.1.47监管体系构成(1)监管:在三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监管工作。(2)企业自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3)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发挥舆论监督、群众举报等作用,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二节食品安全监管1.1.48监管内容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食品原料质量监管:保证食品原料来源合法、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格原料进入食品生产环节。(2)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保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3)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加大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假冒伪劣、过期食品流入市场。(4)食品销售环节监管:规范食品销售行为,保证食品销售场所卫生、设施完善,防止食品安全发生。1.1.49监管措施(1)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2)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对农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检,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3)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维护食品安全秩序。第三节非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1.1.50监管内容非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防止不合格投入品流入农业生产环节。(2)农业生产环境监管:保护农业生产环境,防止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3)农业废弃物处理监管:规范农业废弃物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1.51监管措施(1)制定相关法规:完善非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2)加强监测预警:建立非食品农产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觉和处理安全隐患。(3)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4)加强执法检查:对违反非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第八章三农产品市场监管体制第一节监管机构与职责1.1.52监管机构我国三农产品市场监管体制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构成。各级地方也设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共同负责三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工作。1.1.53职责划分(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三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指导地方监管机构开展工作。(2)农业农村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对三农产品中的食品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4)地方: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工作,落实国家政策,开展具体监管行动。第二节监管机制与手段1.1.54监管机制(1)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监管工作有法可依。(2)政策引导:通过产业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三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3)监管协调: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果。1.1.55监管手段(1)行政许可:对三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保证市场准入秩序。(2)监督检查:对三农产品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违法行为。(3)技术支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三农产品市场数据库,提高监管效率。(4)社会共治: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第三节监管效果评价1.1.56评价指标(1)市场秩序:评价三农产品市场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2)产品质量:评价三农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食品安全:评价三农产品中的食品安全状况,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1.57评价方法(1)监管效能:通过监管机构办理的案件数量、处理结果等数据,评价监管效能。(2)社会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社会各界对三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满意度。(3)风险评估:对三农产品市场风险进行评估,为监管工作提供依据。第九章三农产品市场违规行为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概述1.1.58法律责任的定义三农产品市场法律责任,是指在三农产品市场运营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旨在保障三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和国家的合法权益。1.1.59法律责任的特征(1)法律责任的强制性:法律责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2)法律责任的规范性:法律责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违法行为进行规范。(3)法律责任的补偿性:法律责任旨在恢复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1.60法律责任的种类(1)刑事责任: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对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第二节违法行为法律责任1.1.61违法行为概述三农产品市场违法行为,是指在三农产品市场运营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2)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农产品;(3)违反农产品质量标识规定;(4)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5)不正当竞争等。1.1.62违法行为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第三节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双向拉伸尼龙薄膜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矿井通风智能监控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赣州市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广东中山东凤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剪辑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监测监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持协议书 英文
- 基础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场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生关于国家安全的认知与教育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
- 病案管理委员会议内容
- 计量实验室规划
- 《塞万提斯》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无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
- 《建设监理规范用表》新规范表格版
- 项目支出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