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九课辉煌绚丽的文学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志向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奇丽的语言,闪烁着南方楚文化的秀丽色调。该作品是(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2、下列对《诗经》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的诗歌D.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3、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楚辞

B.汉赋

C.乐府诗

D.宋词4、有学者说,汉赋多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无不与君主的举止进退有关,体现着“君德”“君威”。这表明汉赋(

)A.体现了仁政理念 B.宣扬了礼治思想

C.继承了楚辞艺术 D.蕴含了批判精神5、我们通过探讨唐代诗人和诗篇发觉: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A.实现了三教合一 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 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6、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改变C.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7、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探讨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状况,可以用于历史探讨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运用C.唐诗是原始的干脆资料,最适合用来探讨唐代历史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探讨8、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词的旺盛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B.闻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

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9、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嘹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刘克庄意在说明辛弃疾词作(

)A.题材宽泛,艺术风格多样

B.慷慨悲壮,反映时代特征

C.豪气纵横,洋溢爱国之情

D.特性显明,集豪放词之大成10、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自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应有尽有11、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旺盛奠定了基础的是()A.魏晋志怪小说 B.宋词 C.宋代话本 D.元曲12、明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异兆、星相、神鬼、魂魄、痴傻、幻觉、梦境等神惊奇异和梦幻痴迷的描写,且在行文中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这种写作现象()A.表明小说是新的宗教迷信传播栽体B.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全部风貌C.说明小说作者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D.利于增加小说的生动性和阅读性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须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缘由。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相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代小说旺盛,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亲密,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运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学问,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行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载歌载舞,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周先慎《明清小说》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明代小说旺盛的缘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文学,考査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难度较小。由题干中“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和“闪烁着南方楚文化的秀丽色调”等可知,该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题干所述作品的特点不符。故本题选D项。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赋。依据所学可知,汉赋表现了两汉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故B项正确;A项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当时尚未统一,解除A项;乐府诗较为写实,不符合“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解除C项;宋代并没有实现大一统,解除D项。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及材料可知,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这体现出唐诗风格多元化的特征,C项正确。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文学形式是肯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存在落后和先进的说法,所以,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答案为D。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考查史学素养。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属于二手史料,经考证后可以作为探讨唐朝的史料,B项正确。A项错在“最能”,唐诗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探讨,解除。实物史料属于原始史料,最适合用来探讨唐代历史,解除C项,唐诗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探讨,解除D项。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嘹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说明辛弃疾的作品风格即豪放又婉约,即艺术风格多样,故A项正确;慷慨悲壮、豪气纵横、集豪放词之大成等只反映材料部分信息,故BCD错误。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自然”“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简单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敏捷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揭示小说与宗教迷信的关系,解除A;材料“奇妙怪异和梦幻痴迷的描写”,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全部风貌,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小说作者的文化水平,解除C;材料中小说充溢“奇妙怪异和梦幻痴迷”,满意了市民文化猎奇心理,利于增加小说的生动性和阅读性,故选D。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缘由:都市(城市)的旺盛;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消遣的须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须要。

2.趋势:从社会上层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渐渐世俗化、通俗化)。相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须要;肯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肯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主动参加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旺盛,市民阶层扩大。

2.满意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肯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学问水平。解析:1.材料第一句,可得出明代小说受唐宋文学发展的影响;据材料其次句,可知,当时的小说创作贴近生活,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