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了解旅游景观的两大审美形态。2.理解并驾驭旅游景观的主要审美特征。3.运用图表归纳推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培育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支配、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调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旅游景观的形象美。(×)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3.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4.下列不属于自然美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A.形象美B.色调美C.古建筑美D.朦胧美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C)A.形象美B.动态美C.色调美D.朦胧美[问题探究]读教材P32图3.1、图3.2,探究下列问题。(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________。(2)峨眉之秀反映了哪些自然美?答案:(1)形象美(2)形象美、色调美、动态美。[总结深化]形象美、色调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阔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美感特征美感形成举例形象美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地貌是构景基础,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不同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色调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调图案,且随时间而改变自然景观四季的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为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等朦胧美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烟雨中的山水风光,云蒸雾腾[学法指导]正确理解色调美和朦胧美(1)对于色调美的理解,要从“丰富”和“富于改变”两个层面去绽开理解。“丰富”是对应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而言的;“富于改变”则侧重于一地在不同时间段内(如一日或季节等)的色调展示。(2)朦胧美呈现给游客的是一种不拘细微环节的整体美。[对点演练]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读以下两幅景观图,回答1~2题。1.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主要描绘出峨眉山的()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朦胧美2.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风味,旅游者能深切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正是旅游景观的()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朦胧美解析:1.A2.D第1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美。第2题,细雨迷漫中的西湖,在游人眼中就像一幅水墨画那样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凸显出景观的朦胧美。《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家喻户晓。据此完成3~5题。3.上面题刻最有可能位于()A.泰山B.峨眉山C.武当山D.华山4.上题中的山如同天柱拔起,有的绝壁几乎与地面垂直,如斧劈开一般。这体现了该山形象美的哪个特征()A.雄B.奇C.险D.秀5.该山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火山解析:3.D4.C5.C传闻中沉香的母亲被压在华山下,“自古华山一条路”,以险著称,属断块山。[总结深化]人工美是由人类创建的全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例如,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等。详细如下表所示:类型美感形成举例古典园林美园林是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它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美感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古建筑和古遗迹美通过立体和平面结构图,运用线、面、体在时空空间绽开运动过程,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故宫、大小雁塔民俗风情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民俗和风情也是迥然不同的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雕塑艺术美雕塑表现出纪念性、象征性、立体性等关系特征《家破人亡》、《逃难》书画艺术美人造景物上著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更具有审美意义岳阳楼楹联[学法指导](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主要是美在形式,美在千姿百态,而其人工美则美在内涵。(2)名人轶事和民间传闻不是人工美的表现,但它们可以给风景增加传奇的情趣,丰富审美内涵(精神美)。[对点演练]读下面四幅图片,完成1~2题。①武夷山②苏州园林③泰山石刻④热带雨林1.上述景观中能体现人工美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上述景观能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B2.B第1题,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突出强调“是人类所创建的”。第2题,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和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成为大自然的缩影,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种各样房屋的出现,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在我国西南坎坷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立楼房——竹楼。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放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楼层分堂屋、卧房、廊和晒台四部分。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1)请说明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________美,属于建筑类中的________________。(3)能反映图中景观所在地区民俗风情美的事物现象为()A.骆驼赛跑B.登山滑雪C.泼水节D.青稞酒、献哈达解析:该题通过竹楼考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西南地区气候湿热,而高脚竹楼有防潮、防涝、凉快通风的作用。竹楼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其独特的结构蕴涵着丰富的人工美。此处景观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当地的傣族泼水节,体现了民俗风情美。答案:(1)西南自然环境气候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形式起到防潮、防虫、防洪、凉快通风的作用以适应当地湿热环境。(2)人工民居(3)C1.“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是描述自然景观的()A.形象美B.动态美C.色调美D.朦胧美解析:选A“雄、奇、险、秀、幽”反映的是自然景观的形象美。2.歌曲“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辨别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下列自然景观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是()A.宏伟险峻的华山B.北京香山红叶C.烟雨迷漫的西湖D.钱塘江大潮解析:选C歌曲反映的是朦胧美,烟雨迷漫的西湖展示的是自然景观的一种朦胧美。3.华山五大峰中的中峰又名玉女峰,旁边有引玉亭,并有“吹箫引凤”典故的流传,作用是()A.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奇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B.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C.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D.文学艺术形式渲染人文景观解析:选A“吹箫引凤”是一个神话传闻,其作用在于渲染自然景观,并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游人的感染力。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的是自然景观的()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朦胧美解析:选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强调的是一种动感的美,属于动态美的范畴。5.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设计师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打造出集交通、观光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彩虹飞来为天桥,巨龙卧波笑海风。”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大桥之美属于()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人工美解析:选D这一设计属于人工设计之美,巧夺天工。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华山②黄山③庐山④峨眉山(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调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景观的是________。(3)在四幅景观图中,因“佛光”而著称的是()A.①B.②C.③D.④(4)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秀”字著称,山上大量的庙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旅游景观的审美形态上看,属于________。解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形象美、色调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2)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答案:(1)②(2)③(3)D(4)人工美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5.12地震使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受到严峻破坏,但灾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投入复原重建资金30亿元,使“都江堰安稳无恙,青城山照旧漂亮”。据此回答1~2题。甲都江堰二王庙乙青城山1.位于都江堰主景区的二王庙(图甲),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具有()A.色调美B.动态美C.古建筑和古遗迹美D.民俗风情美2.“青城天下幽”(图乙),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自然美中的()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朦胧美解析:1.C2.A第1题,二王庙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古代建筑。第2题,青城山山林茂密,绿树葱葱,清静幽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3.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调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D“惊鹊”“鸣蝉”“蛙声”等词语都体现了声音的美感,惊飞的鸟雀体现了动态美,明月体现了色调美,综合一幅画体现了形象美。4.下列关于人工美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水、花、木体现人工美B.山上建亭、水上架桥只是为了供人欣赏C.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的审美状态D.自然美与人工美是截然分开的解析:选C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山、水、花、木反映出自然美,园林中人类创建的山、水、花、木反映出人工美。山上建亭、水上架桥不仅具有好用性,也具有审美意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很多自然风景区的特色,体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5.以下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①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峨眉秀②香山红叶③烟岚云霞④飞流直下三千尺⑤疑是银河落九天⑥松涛亭⑦听泉亭A.①——视觉美B.③④⑤⑥⑦——动态美C.②③⑤——色调美D.⑥⑦——听觉美解析:选C①是不同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形象美;②③体现了色调美;④主要体现了瀑布的动态美;⑤是将瀑布比方成银河,主要体现了瀑布的色调美;⑥⑦中的松涛和泉水的奇妙声响产生了听觉美,并不是松涛亭、听泉亭有听觉美。6.下列关于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美和人工美都随季节改变而改变B.名人轶事和民间传闻呈现出的人工美,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起到了渲染作用C.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只是为了欣赏D.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和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解析:选DA项自然美往往随季节改变而改变,而人工美很少随季节改变而改变。B项名人轶事、民间传闻不属于人工美。C项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不仅有审美意义,更有好用性。7.如图是南水北调源头——国家水利型景区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大坝从旅游景观审美形态上看属于()A.人工美B.自然美 C.自然美和人工美D.没有美的享受解析:选A丹江口大坝是人工建筑,具有人工美的特征。故选A。8.下列景观中既有古建筑美,又有民俗风情美的是()A.丽江古城B.孔庙、孔府、孔林C.承德避暑山庄D.武当山古建筑群解析:选A丽江古城位于云南,以古老、纯朴的民族建筑、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所以丽江古城既有古建筑美,又有民俗风情美。故选A。结合下列四幅图片,回答9~10题。甲四合院乙福建土楼丙傣家竹楼丁窑洞9.上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关于图中民居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B.乙反映出当地温凉潮湿的地理环境特点C.丙须要依山傍水建立,房屋多为坐北朝南D.丁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了建筑的美学价值10.“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是对图丁的正确描述,其特别建筑景观的形成,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黄土的直立性B.当地气候C.当地地形D.当地风俗习惯解析:9.A10.A民居建筑往往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体现,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乙为福建土楼;丙为傣家竹楼;丁多见于黄土高原,充分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的特点,可以说是就地取材的结果,同时冬暖夏凉,适合人类居住;甲为我国北方的四合院,既适应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的气候,又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二、综合题(共50分)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珍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壮美山河的象征。黄山集泰山之宏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秀丽于一体,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天下。材料二黄山自古著名,很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阁,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海拔1340m的半山寺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休憩,欣赏风光。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均有突出的美学特征。(1)黄山奇、青城幽、峨眉秀、华山险。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这些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______。(4分)(2)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_______美;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____________美;流水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_______美。其中______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8分)(3)下列美感特征中,随天气改变而改变明显的是(4分)()①色调美②形象美③动态美④朦胧美A.①②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地貌。第(2)题,无论自然奇景还是人文胜迹,无不蕴涵着美。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之大成,具有形象美、动态美、色调美、朦胧美等多种美感类型。作答时应依据详细状况作出正确推断。第(3)题,阴晴雨雪的天气改变会导致自然景观的色调改变,烟雨云雾的朦胧美也会随天气的改变而改变。答案:(1)地貌(2)形象色调动态形象美(3)B12.在安静的莱芒湖(又名日内瓦湖)边,洁白的勃朗峰下,坐落着全世界最漂亮的城市——日内瓦。莱芒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最大湖泊,面积达580km2,湖水澄澈湛蓝,其出口处为罗讷河,澄澈的河水流经日内瓦城市中心。很多精致的建筑散布在湖边。日内瓦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阳光明媚,天清气爽,四季宜人。(14分)(1)分析材料中所描述的日内瓦主要表现出哪些审美特征。(10分)(2)房屋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种各样的房屋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又无不渗透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欧式建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解析:日内瓦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有阿尔卑斯山的形象美、日内瓦湖及勃朗峰的色调美、罗讷河水流的动态美。人工美主要是散布湖边的精致建筑呈现的。答案:(1)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形象美),勃朗峰、日内瓦湖的湖光山色(色调美),罗讷河的水流(动态美)等;人工美主要是指瑞士的很多知名国际组织的建筑景观所呈现的美学价值。(2)人工美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武夷山主要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