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 第一单元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d_第1页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 第一单元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d_第2页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 第一单元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d_第3页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 第一单元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d_第4页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 第一单元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一《华清池边的危机》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传为佳话。每年冬季,唐玄宗都会带着杨贵妃前往华清池温泉度假。华清池的温泉池水清澈,热气腾腾,周围的宫殿金碧辉煌,歌舞升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享受着人间的极致奢华,每天都有无数的乐师、舞女为他们表演,整个宫廷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危机正在悄然降临。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莲花汤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四课新课标: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一·安史之乱1、背景: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20,归纳安史之乱的背景。材料一:“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zhūn)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tǐng)、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李林甫以奸邪惑上意,加之以国忠,故及于乱。”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政治腐败: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一·安史之乱1、背景: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20,归纳安史之乱的背景。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材料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②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俞为紧张。1、背景:2万2.4万7.3万7.5万3.09万6.47万3.75万9.14万5.5万1.54万开元年间十大节度使及其兵力统计“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材料四: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一·安史之乱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20,归纳安史之乱的背景。2、含义:(安禄山)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旧唐书·安禄山传》史思明(703—761)今辽宁人,突厥族。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王世贞安禄山(本名:康轧荦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大燕皇帝,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曾做过牙郎。他秉性机灵,虽胖却以骁勇闻名。他经常贿赂唐朝官员为他说好话,因此取得唐玄宗的喜爱信任,自此平步青云。755年,他发动安史之乱,一路进逼至洛阳,唐玄宗被迫出逃。安禄山次年建立了燕政权,年号圣武。他身体越来越胖,失明后性情暴躁,于757年被其子所杀,安史之乱平定。史思明追谥其为光烈皇帝。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一·安史之乱3、过程: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唐玄宗与陈玄礼率一部份禁军南逃入川(成都),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兵变)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唐肃宗。763年安史之乱平息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燕政权。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一·安史之乱4、影响:材料三:比较一下安史之乱前、后期唐朝统治局面的变化。材料二: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北自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材料一: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效战国……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②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①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一·安史之乱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地方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1、背景:(1)中央:统治腐朽;宦官专权;(2)地方: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朝廷已经无力控制藩镇。(3)人民: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农民起义874年,王仙芝在今河南起义2、概况: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阅读教材P22,归纳黄巢起义的概况。①领袖:②经过:③结果:④影响:黄巢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被朱温等人联合镇压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3、唐朝灭亡:朱温(852—912)朱温的传奇人生参加起义军875年同州防御使882年投降唐军882年篡位建后梁907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在位六年,被亲子朱友珪弑杀,享年六十一岁,庙号太祖。标志: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十国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天下乱。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五代十国:(1)五代: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2)十国: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巧助记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十国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天下乱。2、特点:吴杨行密淮南节度使南唐李昇宁国节度使、大元帅吴越钱镠镇东军节度使前蜀王建西川节度使后蜀孟知祥剑南两川节度使楚马殷武安军节度使、天策上将军闽王审知武威军节度使南汉刘䶮清海军节度使南平高季兴荆南节度使北汉刘知远朱州节度使后梁907-923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923-936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936-946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后汉947-950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951-960郭威邺都留守(1)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实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2、特点: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南方:政权并存,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政权分立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周世宗改革使政权强大起来,为日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从国家角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从个人角度,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907年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618年唐高祖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灭亡在唐朝兴亡的学习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知识拓展课堂小结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时间:755—763年背景:开元末年后,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节度使制度导致“外重内轻”黄巢起义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后梁,唐朝灭亡时期:907—960年特征:政权分立。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763年,北方少数民族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影响:唐朝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背景:唐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实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链接中考1.(2024年甘肃兰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写到:“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释。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首咏史诗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2.(2024年四川眉山)学习历史离不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只解决“真伪”问题,而价值判断是对事物的美丑、善恶、好坏、进步或落后等进行评价。下列属于价值判断的是(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安史之乱DD链接中考3.(2024年江苏苏州)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A.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C.政权频繁更迭民不聊生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4.(2024年黑龙江绥化)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巨鹿之战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天京事变BC链接中考5.(2022年贵州黔西南)诗史互证。下面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开明到专制 D.由繁荣转衰落D6.(2022年甘肃金昌)“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D链接中考7.(2022年甘肃天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