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夫的故事教案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渔夫的故事32、《渔夫的故事》(开发型)教师陈建素学科语文执教班级四(5)教学时间2011年5月19日(第16周星期三)教学地点四(5)教学内容全文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型精读课文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渔夫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通过渔夫机智地制服魔鬼的记述,形象地告诉我们: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规矩、捞着、铁叉、恩将仇报”等生字词语,部分词语能结合语境,在复述中初步运用。2.利用鱼骨图梳理课文结构,简单分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学会抓要点复述。3.通过朗读、表演,进入故事中,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4.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目标1;五分钟】1、揭题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生:阿拉丁的神灯。师: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生:渔夫的故事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板书揭题。2、检查预习师:下面我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生词:规矩捞着锡封金币铁叉倒霉起誓笑逐颜开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开火车读齐读小结: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了生字词,你们很会学习。略读课文就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学懂,聪明的同学还会利用课文前面的略读提示呢。3、出示略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师:请大家翻到书本152页,一边默读,一边划出学习要求。师:谁来说说看,学课文时要怎么做?反馈后课件出示:a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b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阅读的体会,再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任务,借助鱼骨图来学习课文。二、借助鱼骨图突破重难点【目标2、目标3;二十五分钟】A、反馈“鱼身”梳理脉络师:课前已经让大家借助鱼骨图自学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个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分别是怎样的呢?指名两个学生。(交流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开头:捕鱼捞瓶发展:开瓶放魔高潮:诱魔入瓶结尾:投瓶入海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不仅情节完整,还一波——三折呢!师:你能围绕这几个词简单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吗?指名一生说师:经你这么一说,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你真棒!B、反馈鱼骨分析人物形象师: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故事的两个人物上面!1、感知魔鬼的“凶恶”:读了课文,这个魔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反馈:【样子凶恶】——他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头像……(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从外貌描写,我们感到魔鬼——非常可怕、恐怖、凶恶【本性凶残】——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从“立刻”一词我们可以看到魔鬼凶残的本性,因为对所罗门有所畏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邪性爆发】——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允许他选择怎样死。师:是啊,居然要杀救命恩人,这魔鬼的确——恩将仇报!【板书:恩将仇报】师:这恩将仇报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啊?我们来个合作吧——引读:在第一个世纪里,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1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解救他。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侯,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可是没有人来解救他。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可是整整过了400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他。他——非常生气,他想——师:魔鬼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啊?生:一开始他想报答救他的人的,可是因为整整400年都没有人来救他,所以他很生气很绝望,反而恨那些救他的人,要恩将仇报杀了他。师:是啊,恩将仇报的背后,是魔鬼“邪”恶的本性爆发了。【板书:邪性爆发】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赏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首先指导学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2、体会渔夫的智慧那么,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的第16——25段,划出有关句子,简单写写批注,能够有理有据地说说自己的看法。心理描写:☆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妖气。生:从这儿我感受到渔夫临危不乱,在可怕的魔鬼要杀自己时,没有被吓得丢了魂,反而很冷静地想办法。师:多么大胆的想法,可见渔夫——【板书:临危不乱】。语言描写:☆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生:我觉得渔夫很聪明,他想了一个很好的计策,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子里的,使魔鬼上了当。师:假装这个词用得妙,也就是说他是“将计就计”。师:像这样充满智慧的语言,你还找到了哪些呢?☆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生:渔夫的激将法用得十分巧妙,魔鬼肯定想:你不是不相信吗?我偏让你看看!这样一想,他就上当了。看,渔夫多么有智慧啊!☆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生:我补充。渔夫的智慧还可以从这里看出:当他收服魔鬼后,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换了别人,也许会犹豫,可渔夫坚决不为所动,令人佩服。师:渔夫采用了将计就计和激将法,可见他是一个——【板书:足智多谋】的人!动作描写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封上。生:从这里我能看出渔夫非常冷静果断。师:渔夫果敢的动作,令人佩服!而你果敢的发言,也令我们佩服!小结: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就是靠着临危不乱、足智多谋和冷静果断,战胜了邪恶!可见他充满了【智慧】。3、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从渔夫身上,你还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的.多元解读,比如:a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付像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之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b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4、师:带着你们的感受,同桌合作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5、小结:这么有滋有味,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吧。看来,好的故事不仅要有曲折的故事情节,还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那么我们再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不仅要把故事情节讲清楚,还要把人物形象讲生动,比如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渔夫是如何用智慧战胜魔鬼就要重点讲,而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简单讲。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目标2;五分钟】
1、创设情境: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请借助鱼骨图同桌练练。2、请两个同学上台展示。师生评价。四、拓展阅读布置作业【目标4;五分钟】1、默读资料袋这篇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纪念碑。师: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我们心中跳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板书设计渔夫的故事渔夫聪明机智勇敢冷静……魔鬼凶恶残忍恩将仇报作业设计1、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2、思维训练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流畅地写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再讲给别人听。教学反思《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借事喻理的文章,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通过渔夫机智地制服魔鬼的记述,形象地告诉我们: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针对本课阅读教学的特点,主要设计自读自悟、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学的轻松有趣。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也是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在学生充分自学交流后,设计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的方式深化理解。一堂课就精要的内容让学生学得充分些,学得透彻些,远比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要有用得多。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二」张艳霞一、说教材《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说目标《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教学难点: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三、说教法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自己读悟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评价分析人物”、“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等方法进行教学。四、说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三、理清课文结构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四、分析人物形象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五、分析语言特色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六、分析“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1、讨论后指名回答:课文所写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2、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渔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七、明确主题思想指名回答:
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教师板书:正能压邪。八、课内思维训练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张艳霞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三」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2、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准备课本剧表演。相关课程标准陈述:“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评价任务:1、讲故事比赛,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讲出来。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一位的渔夫;一个的魔鬼。(2)渔夫和魔鬼的斗争过程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启示。3、放开想象,拓展思维,续写故事。教学过程一、简介作品,导入新课。“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有一个叫萨桑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因为痛恨王后对他的背叛,每天都迎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便把她杀了。丞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少女的生命,自愿嫁给了国王。她每夜都给国王讲故事……”。(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强调《一千零一夜》的相关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一千零一夜》,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3、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有表情地朗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4、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三、读一读,讲一讲(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出示题目,检查预习效果。让两名平时字词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结合板书情况强调易错的地方,小组内互批,改正并识记错误。“撒网”一词中的“撒”字是多音字,错误较多。《天方夜谭》的“谭”有写成“潭”的。2、自由朗读课文,开展讲故事比赛,理清故事情节。小组内互讲故事,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的比赛。要求:(1)口齿清晰,语言简洁,讲述流畅,不超过2分钟。(2)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完整。有的学生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故事:“渔夫打鱼捞出来一个黄胆瓶,打开瓶子放出里面的魔鬼,魔鬼不仅不感激渔夫反而要杀了渔夫,渔夫运用自己的智慧把魔鬼骗进瓶中,扔入了大海”。有的学生抓住渔夫心理变化来讲故事:“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四、读一读,品一品(分角色朗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1、弱小的渔夫却战胜了凶恶可怕的魔鬼,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斗争过程吧!(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你所扮演的是个怎样的人,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点出重点词,可以简单地写下词语。教师指导朗读:“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2)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演员――魔鬼:李振渔夫:朱正君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舞台监督――张潇誉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在表演中融入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通过道具、表情、肢体语言等把渔夫和魔鬼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台下掌声不断。(3)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生:“对人物的性格揣摩到位,表演到位,落落大方。但是对于课本还是不够熟悉,有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现象。。(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渔夫,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魔鬼?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朗读感受。生:从“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位勇敢自信的渔夫。……善良的渔夫,智勇双全的渔夫,沉着冷静的渔夫。生:从“我将立刻把你杀掉”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恩将仇报的魔鬼。……凶狠的魔鬼,愚蠢的魔鬼。2、教师点拨,择要板书:渔夫--诚实、机智、勇敢、善良魔鬼--凶恶、愚蠢、狡猾。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4、稍作思考,学生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5、学生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五、读一读,思一思(学有所获,获有所用)1、读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根据前面几个环节,很容易得出学习本文的启示。生: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2、出示图片(抢劫手机,小偷……),如果大家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本课所学知识畅所欲言。生:“拖延时间,等待最佳求救机会”“用手机拍下小偷的动作,再报警,铁证如山”“沉着冷静,斗智斗勇。3、师小结,出示“心中有正气,魔鬼远离你!心中有勇气,魔鬼也畏惧!心中有智慧,魔鬼没办法!我就是充满正气、勇气、和智慧的渔夫”。学生用充满正气的语调齐读。六、想一想,写一写任选一个题目,展开想象,续写故事。(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学生当堂完成,小组内选出优秀的班内交流并评析哪一例更合理。渔夫的故事教案「篇四」预习积累:1、给文段标上序号,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故事。2、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相关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一千零一夜》及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2、掌握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的方法。3、学习渔夫勇敢、智慧的个性,培养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经验。评价任务: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来。2、体会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这就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又名《天方夜谭》,它包括了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板书题目)解题:“渔”即打鱼。“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彻夜深谈。“轶(散失)事”即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展示并阐释学习目标。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辅导:探讨渔夫“喜悦惊奇――胆怯害怕――机智沉着――坚定勇敢”和魔鬼“恐怖胆怯――忘恩负义――得意忘形――反悔说谎”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读出众多“?”“!”的语气。渔夫的“简单些。”――胆怯、急切的语气。魔鬼的“问吧,说简短些。”――不耐烦的语气。三、探究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1、复述渔夫的故事。2、探究情节结构曲折的特点:开端(1-2):捕鱼捞瓶,好奇开瓶。发展(3-14):放魔出瓶,生死较量。高潮(15-22):诱魔入瓶,斗智斗勇。结局(23-24):扔瓶入海,战胜魔鬼。设计意图:一是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二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简要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四、学习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的方法:1、初识渔夫:“从前有一个老渔夫,靠打鱼谋生,供养一家五口。他每天照例只打四网。”“渔夫一见,喜笑颜开。”――贫穷、善良。“渔夫对着这么可怕的魔鬼,愣着不知如何是好。”――意外、慌张、胆怯、不知所措。“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诚实、善良。2、探究对魔鬼外貌描写的作用:似的头颅,似的手臂,似的腿杆,似的大嘴,似的牙齿,似的鼻孔,似的眼睛,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凶恶。让学生勾勒魔鬼的形象,体会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魔鬼的凶恶面目的作用。同时强化记忆排比句的顺序:头→手→腿→嘴→牙→鼻→眼(身躯→五官)。3、安排两个学生的角色对话与课本剧简单表演,探讨以下问题:魔鬼杀掉渔夫的原因讲得貌似有理(心理描写),如果前三个世纪有人救了他,魔鬼会兑现他的承诺吗?――不会,因为魔鬼的凶残邪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凶残狡猾,恩将仇报。“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对渔夫的心理描写,体现了渔夫机智的一面,人一定能战胜邪恶。“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体现了魔鬼的愚蠢、卑鄙的性格特点。“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渔夫等青烟全进了胆瓶,就迅速(动作利落)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骗鬼!”“我要把你扔(感情色彩明显,充满了愤恨)到海里……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待一辈子不可。(双重否定句式加强语势)……我还要……叫所有的人……立刻……让你永远……直到……”――体现了渔夫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嫉恶如仇,正义压倒了邪恶。课文题目改为《渔夫和魔鬼》好不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人公角度去思考,并且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设计意图:引导学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功力,并朗读巩固。五、拓展写作:任选一题,续写渔夫的故事(字数在300字左右):1、《渔夫回家》。(参考《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0题)2、《魔鬼向善》。(参考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六、字词训练:1、读准字音:渔yú夫锡xī封撬qiào起魔mó鬼耸sǒn桅wéi吻wěn唆suō弥mí漫丑陋lòu宝藏zàn塞sāi满披头散sàn发2、解释词语:【渔夫】打鱼的人。【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无恶不作】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下流无耻】卑鄙龌龊wòchuò,不知羞耻。【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也指矿产。【唆】(言语)繁复。也作嗦。【口吻】说话时的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七、布置作业:一个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一个无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请同学们课下收集、阅读《一千零一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是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揣摩语言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读出不同句子里众多的“?”“!”的语气,使对话有声有色。在课本剧表演中,曲折的情节和人物鲜明的对话更能激起学生观与赏的兴趣,愉悦中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燃气具出口市场格局与贸易壁垒应对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应用领域拓展与监管政策调研报告
- 2025-2030中国泌尿系统药物行业政策影响与市场需求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母婴用品社区团购模式用户黏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安防系统公共场所部署现状及升级需求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仓储设备市场需求及技术路线与行业解决方案优化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高血脂药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c1贺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营养师基础知识考核试卷:营养性疾病预防与治疗试题
- 企业名称ESG报告2025上半年实践报告家庭护理医疗器械
-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学设计)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025
-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课件
- 2025年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礼品包装品牌化运营策略及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营销渠道研究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 《家具与陈设设计》课件(共十章)
- 迪士尼电影讲解
- 2025至2030中国背光器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跨境交易信用风险传导路径-洞察阐释
- 影响力与ABC法则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