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 编制说明_第1页
火龙果 编制说明_第2页
火龙果 编制说明_第3页
火龙果 编制说明_第4页
火龙果 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龙果》(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介(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是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中国—东盟农业标准比较研究及示范推广》的任务之一。2013年提交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书,2013年获得国家标准立项(国标委综合(2013)90号计划编号为20131522—T—442,项目名称是《火龙果》。本标准由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提出,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要起草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州大丘有机农产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儋州双玉农业庄园、武鸣县润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云南省元江县金地热带水果发展有限公司。(二)起草过程(1)成立编制小组《火龙果》国家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了编制工作方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东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并就编写进行了任务分工。(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工作组于2013年开始对该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并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开始了本标准的编制起草工作,同时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对火龙果相关标准参考资料进行搜集和研究。(3)形成标准工作组讨论稿2014年9月~2014年12月召集火龙果种植企业对火龙果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相关项目进行检验,共收到4份的检验报告及1份企业标准。工作组于召开了多次工作组研讨会,针对标准及编制说明提出修改意见,如:建议编制说明增加火龙果标准国内外现状;本标准参考CODEXSTAN237火龙果法典标准作为参考标准,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火龙果市场,火龙果规则等级,外观缺陷、质量等级要求等,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对于火龙果的卫生指标,建议参照相关的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议增加火龙果的特征指标,如可溶性固形物等。经过多次修改形成标准工作组讨论稿。(4)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2015年11月9日,在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召开了《火龙果》国家标准起草研讨会。与会人员对《火龙果》国家标准(工作组讨论稿)逐条逐款进行了认真讨论。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结构及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台湾引进火龙果进行试种,之后国内其他省份也相继引种,目前广东、广西、贵州、海南、福建、云南、四川等很多省份均有种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火龙果种植面积达26万亩。火龙果植株极耐干旱,在温湿度适合的地区抗病虫力强、耐粗放管理、投产早、产量大。火龙果果实营养丰富,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火龙果全身都是宝,可加工成果汁、过久、制罐和制果酱,可远距离鲜销,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降血脂、养颜减肥、抗肿瘤等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十分畅销,火龙果市场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我国尚无火龙果的国家标准,仅有三个相关行业标准:NY5255—2004《无2公害食品火龙果》、NY/T750—2011《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范》。另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有CODEXSTAN237—2003《火龙果法典标准》。以上4个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规定的内容以及对火龙果的要求见表1。表1火龙果相关标准对比表CODEXSTAN237—2003《火龙果法典标准》NY5255—2004《无公害食品火龙果》NY/T750—2011《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适用范围经处理包装后供消费者(Cactaceae蛇鞭柱属(黄皮白肉)和量天尺属(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各商业品种的火龙果,不包括工业加工用火龙果无公害食品鲜火龙果绿色食品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包括火龙果白肉火龙果流通的经营和管理,其他品种火龙果的流通可参照执行规定内容质量规定、大小规定、容许度规定、摆放规定、标识规定、污染物、卫生等无公害食品火龙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运输和贮存火龙果的商品质量基本要求、商品等级、包装、标志和流通过程要求质量要求指标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感要求、微生物要求感官、安全指标(铅、镉及4种农药残留)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的要求、感官、理化指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感官)产品分级情况无分级无分级对白肉火龙果分为3个等级由表1可以看出,3个行业标准各有不同的侧重点,NY5255—2004仅适用于无公害食品火龙果、NY/T750—2011仅适用于绿色食品火龙果,这两个标准未对火龙果作分级要求,SB/T10884—2012则侧重于火龙果的流通要求,虽然对火龙果进行了分级,但未对火龙果的理化、卫生指标作要求。CODEXSTAN237—2003虽然对产品做了分级,但是不太适用于我国水果市场的分级,同时,该标准对火龙果的污染物的要求符合《食品及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法典通用标准》(CODEXSTAN193—1995)中最大限量的规定,农药残留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的规定,火龙果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通则》(CAC/RCP1—1969)等的规定,这些对于我国企业和相关部门来说,指标不明确,操作性不强。可见以上标准均不能完全直接指导鲜食火龙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我国火龙果生产企业参考标准各不相同,火龙果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火龙果国家标准迫在眉睫。编制适合我国火龙果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可以剔除病虫果和机械伤果,减轻危险性病虫害在销售地的传播;可以淘汰不合格产品,降低不符标准水果的等级,最终实现按质定价;有利于生产者包装运输、减少在贮运中的损失、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果质量和经济收入;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简化贸易环节、降低交易风险等;有利于提高火龙果果树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促进火龙果产品标准化及产业发展。3三、制定标准的原则与依据(一)本标准依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二)本标准按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1、科学性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专家座谈法、现场调查、试验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标准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2、客观性因各地从事火龙果种植的企业水平和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研究小组充分考虑了各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标准内容切合大多数企业生产实际,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对企业所采用的具体生产方法做过多要求。3、可操作性标准中所涉及的操作流程清晰,量化指标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法、要求易于操作,对于火龙果生产企业能够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四、本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火龙果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鲜食火龙果。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7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其中,第3章给出了火龙果的非正常的外来水分、成熟度的定义;第4章规定了火龙果的基本要求、等级要求、质量容许度、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第5章规定了火龙果的基本要求、等级要求、质量容许度、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试验方法;第6章规定了火龙果检验规则中的组批、抽样方法、检验分类、判定规则;第7章规定了火龙果的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五、标准条文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说明本标准充分注重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及协调统一性,在切实可行的前提下,测定方法标准尽可能采用现行国内通用的国家标准。(一)术语和定义确定了火龙果的非正常的外来水分和成熟度的定义。无非正常的外来水分是火龙果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标准里需明确其定义,在本标准里是指:雨淋或用水冲洗后在果实表面留下的水分,不包括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轻微凝结水。成熟度也是火龙果质量要求里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标准里是指:果实成熟的程度。果实完成生长发育阶段,体现出应有的色泽、风味等固有的基本特征,适应包装和运输的品质要求。(二)基本要求及检验方法基本要求是指所有等级的火龙果均应符合的要求。参考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范》、CODEXSTAN237—2003《火龙果法典标准》对火龙果的基本要求,确定了火龙果的基本要求,包括:色泽、风味、口感、形状使用目测、品尝等方法检验,机械损伤、腐烂、畸形、果柄、切口、非正常的外来水分、病害、虫害使用目测方法检验。其中病虫害的检验方法为:果实外部表现有病虫害症状或外观尚未发现变异而对果实内部有怀疑者,用小刀进行切剖检验。如发现有内部病变或虫害时,应扩大检果的切剖数量进行检验。(三)等级要求及其检验方法参考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范》,将火龙果分为3个等级: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每个等级均含成熟度、新鲜度、完整度的要求,同时还分别对红皮白肉单果重和红皮红肉单果重。成熟度的要求参照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范》的要求;新鲜度、4完整度与SB/T10884—2012略有不同。其中,新鲜度增加了果皮和叶状鳞片具有本品种典型的红色的要求。另外,参考从化市联盟技术规范DBL440184/T5—2014《火龙果质量等级》,对三个等级的火龙果的单果重分别作了不同要求,具体见表1。表1单果重要求红皮红肉/(g)质量等级各指标的检验方法:将样品置于自然光下,通过目测法、鼻嗅法、口尝法检验样品的成熟度、新鲜度、完整度,其中完整度的缺陷面积用皮尺测量,单果重量采用分度值为0.1g的电子称称量测定。(4)质量容许度及其检验方法参考CODEXSTAN237—2003《火龙果》,制定了火龙果三个等级的质量容许度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等品:按重量计,允许不符合该级别要求的火龙果为5但要符合二等品的要求。二等品:按重量计,允许不符合该级别要求的火龙果为10但要符合三等品的要求。三等品:按重量计,允许不符合该级别要求的火龙果为10但不包括出现腐烂或任何其他变质现象。质量容许度的检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每批受检样品抽样检验时,将不符合单果重要求的火龙果做各项记录。不合格率以X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1)式中:X——不合格率,单位为%;m1——不符合单果重要求的样品个数,单位为个;m2——检验样品的总个数,单位为个。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出的不合格率按照质量容许度的要求判定是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四)理化指标及其检验方法参考NY/T750《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制定了火龙果的三个理化指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食率可反映出果实的饱满度,也可作为鉴定果品质量的指标之一。可食率按照NY/T750规定的方法测定。参照三家企业的对火龙果可食率的检验数据及相关标准的对可食率的要求(见表2)确定了火龙果可食率。表2火龙果可食率指标比对(%)DBL440184/T5—2014—5广西钦州海南儋州(白肉)61.7海南儋州(红肉)云南金地(白肉)云南金地(红肉)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和水果的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按照NY/T750规定的方法测定。参照三家企业的对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的检验数据及相关标准的对可溶性固形物的要求(见表3)确定了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参数为≥11%。表3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指标比对(%)DBL440184/T5—2014(红皮白肉)—DBL440184/T5—2014(红皮白肉)—广西钦州可滴定酸与糖一样,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对于鲜食水果,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可滴定酸按照GB/T12456规定的方法测定。参照三家企业的对火龙果可滴定酸的检验数据及相关标准的对可滴定酸的要求(见表4确定了火龙果可滴定酸的参数为≤6.0。表4火龙果可滴定酸指标比对(%,以柠檬酸计)DBL440184/T5—2014—广西钦州—(五)卫生指标火龙果中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见表5)。农药最大6表5火龙果中污染物限量及测定方法12表6火龙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测定方法12345678978(六)检验规则规定了组批、抽样方法、型式检验、交收检验、判定规则的具体要求。1、抽样方法参照GB/T8855—2008《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对木瓜、香蕉、梨、苹果等样品的取样为3kg,确定了火龙果的实验室样品取样3kg。2、交收检验按照标准中制定的质量要求,规定: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者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项目包括基本要求、等级要求、标识和包装;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由交易双方根据合同选测。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交收。3、判定规则参考DBL440184/T5—2014《火龙果质量等级》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当同一批次果实全部质量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按等级划分判定为符合的等级合格。2)当理化指标有不合格项目时,应在原检验批次中抽取双倍样品分别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项为合格,否则判该项为不合格。3)当基本要求、等级要求、质量容许度、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4)标识、包装不合格时,允许整改后重新申请复检一次,以复检结果为准。(七)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1、参考DBL44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