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行政法治_第1页
第十章-行政法治_第2页
第十章-行政法治_第3页
第十章-行政法治_第4页
第十章-行政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行政法治一、行政法治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二、行政立法的涵义与实践三、我国行政立法的类型四、我国行政立法的权力配置五、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一、行政法治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行政法治的涵义行政法治的历史发展1、行政法治的涵义行政法治:通过行政组织结构法治、行政职权法治和行政行为法治,将行政权严格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行政法治的要点:

行政权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

——有法可依;

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

——有法必依;

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必究。行政法治的依据:权力行使者必须要受权力所有者的约束,而法治是最明确、最严格、最有效的约束。行政诉讼体现了行政法治的哪一个要点?

如果认为政府颁发的规范性文件违法,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行政法治的历史发展专制政体:

行政权至上——“无法无天”。唐太宗李世民

自由资本主义:

政府的一切活动均应置于严格的制定法之下,无法律即无行政——“政府法治主义”。

以法律限制君王权力的原则最早由孟德斯鸠所阐述

垄断资本主义:

行政权扩张,政府被授予广泛的委托立法权和自由裁量权;同时坚持对行政权的立法、司法控制。当代:

适应政府改革,强化公共部门的责任和服务意识,强调对政府行为的绩效与结果的控制。二、行政立法的涵义与实践行政立法的涵义行政立法的实践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其称谓1、行政立法的涵义行政立法:经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有关公共行政事务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行政立法与其他行政管理文件:

“红头文件”。

《某某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与《某某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哪一个是行政立法?哪一个是“红头文件”?《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于1998年6月7日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5号发布,根据2012年5月1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征管暂行规定〉等23件市政府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第3次修改。杭州市区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杭政办〔2011〕1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区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2、行政立法的实践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立法权专属于议会。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府的委托立法(受权力机关委托)出现,并呈现出急剧扩张的趋势。我国:行政立法成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3、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其称谓国务院:

——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部门规章;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地方政府规章。较大的市:1、省会市2、经济特区市3、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较大的市:

青岛大连宁波唐山邯郸包头大同鞍山抚顺本溪吉林齐齐哈尔无锡苏州徐州淮南淄博洛阳佛山曾申请成为“较大的市”,积极争取地方立法权。

名次城市GDP总量/亿元省内排名

1广州13551.2112深圳12950.0823成都8138.9414武汉8003.8215杭州7803.9816青岛7302.1117南京7201.5728大连7002.819沈阳6606.8210宁波6524.7211济南4812.68212哈尔滨4550.1113长春4456.6114西安4369.73115厦门2817.073

2012年15个副省级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情况如下:

副省级市都有行政立法权吗?

第八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三、我国行政立法的类型职权立法授权立法1、职权立法职权立法:行政机关依据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职权所进行的立法。职权立法的特点:执行性;补充性;具体化。职权立法不能创设实体上的权利与义务。国务院民政部2、授权立法授权立法: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专门决议的授权,就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

如《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的只能制定法律的某些事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等),可以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如《公务员法》第19条规定:“公务员职位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四、我国行政立法的权力配置我国的立法体制最高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配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配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三月二日1、我国的立法体制立法体制:哪些机构有权就什么问题立法。立法体制的类型:

一元单层立法体制——只有最高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

一元多层立法体制——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都享有立法权;

复合单层立法体制——最高立法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司法机关都享有立法权;

复合多层立法体制——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享有立法权。我国属于哪一种立法体制2、最高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配置国家专属立法权中可以授权行政立法的事项:国家主权的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其他。国家专属立法权中不可以授权行政立法的事项: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诉讼和仲裁制度。3、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配置三级行政立法体制的效力等级:

宪法与法律

行政法规

↓↓

省级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

省地方政府规章

设区市地方性法规

设区市地方政府规章谁有权撤销“设区的市地方政府规章”?五、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法治政府的含义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的主要内容法治行政的必要性1、法治政府的含义合法行政:任何行政行为都要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依据,法无明文即无权。合理行政: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自由裁量应符合法律的目的,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应必要、适当。程序正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遵循公开、知情、回避等原则。高效便民: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诚实守信:全面、准确、真实地发布信息,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决定。权责统一: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必须承担相应责任。2、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的主要内容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行政组织法治:行政机构的设立、职能、职权配置、编制、管理幅度与层级等有法可依,依法进行。行政职权法治:各项行政权力都来源于法律,杜绝公共权力部门化甚至个人化。行政程序法治: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程序合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应当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3、法治行政的必要性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决不是不受约束的人治);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市场规则);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约束公共权力,保障公共利益)。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要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修改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为什么要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第十三条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至三年。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1月21日国务院转发、公安部发布)东莞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可以成为地方政府规章吗?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7号)现发布《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三年九月四日

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第一条为了教育、挽救卖淫、嫖娼人员,制止性病蔓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制定本办法。第九条收容教育期限为六个月至二年。收容教育日期自执行之日起计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一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卖淫、嫖娼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