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EJCCCSEXXX-XXXX彩票自助终端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彩票自助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彩票自助销售终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1-2020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2-2012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和定义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10-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37-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T2423.3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GB/T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5271.14-2008信息技术词汇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GB/T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GB/T9254.2-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916-2022识别卡物理特性GB/T15120.1-2013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GB/T15120.2-2012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低矫顽力GB/T15934-2008电器附件GB/TGB/TGB/TGB/T16649.1-200616649.2-200616649.3-200616649.4-2010识别卡识别卡识别卡识别卡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用于交换的结构、安全和命令GB16999-2010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2T/EJCCCSEXXX-XXXXGB17625.1-2022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T18313-2001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噪声的测量GB/T18455-2022包装回收标志GB/T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JR/T0025.6-2018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6部分:借记/贷记应用终端规范SJ/T11364-201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中国金融IC卡试点PSAM卡应用规范(V2.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彩票自助终端lotteryself-serviceterminals是一种专门用于彩票销售和相关服务的自助式设备,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支付技术和彩票业务逻辑,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彩票购买体验。4技术要求4.1设计原则4.1.1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根据应用的场合分别具备防盗、防尘、防淋、防振等功能,保证人身安全;b)配置的密封装置及门锁应耐久、安全、可靠,对异常情况有报警及日志记录功能;c)硬件系统和各模块单元的逻辑设计应尽量采用统一的校验等技术,并有适当的逻辑预留;d)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检功能;e)框架和机柜应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防止由于空间变动、部件变松或位移造成的终端内部零件全部或部分损坏,并应防止和减少部件发生电击和人身伤害的可能性。4.1.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软件设计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b)除应用软件外,还应配备完善的测试或诊断软件;c)对同一系列的产品,软件应遵循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和向下兼容原则;d)应用软件需保密的参数与文件及数据传输过程中需保密的数据,均应经过数据安全模块处理;e)软件的文件技术规范及文字集中的编码、字型等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4.2外观与结构外观和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a)外形结构尺寸由产品规范规定,应符合用户要求;T/EJCCCSEXXX-XXXX3b)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污染等;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磨损;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机箱和窗口的表面结构必须坚固、耐用,具备耐褪色、防划、防切削和防锈能力;c)柜体采用耐磨、耐蚀、耐污材料,易于表面清洁;表面平整,无毛刺和锐角,不伤害用户;d)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键盘、开关及其他活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可靠;e)外观应有明显的体彩或福彩指定的品牌标志,标志和整体色调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f)在显著位置标示“禁止未成年人购彩”文字。4.3功能和配置4.3.1功能4.3.1.1硬件功能硬件功能应包括交易、安全和管理等功能。4.3.1.2软件功能软件功能一般包括:a)系统运行控制;b)网络通信;c)维护、测试;d)故障诊断;e)参数配置。注:除以上功能外,通过配置控制软件的参数或与用户进行联合研发,4.3.2配置4.3.2.1硬件配置硬件配置见表1。表1硬件配置√√√√-√--√√√√-T/EJCCCSEXXX-XXXX4表1硬件配置(续)----√-4.3.2.2硬件设备的基本要求4.3.2.2.1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模拟正弦波输入,可电池启动;b)具有电池稳压功能(AVR);c)具有输出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d)具有全天候防雷击、噪声及突波保护。4.3.2.2.2终端控制模块多媒体计算机类型、主要配置和性能有产品规范规定。4.3.2.2.3显示模块防刮、防尘、防水,显示器的规格、种类及分辨率等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4输入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触摸屏输入:具体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但不得用于支付密码的输入;b)条码识读模块:维条码识别至少支持“Interleaved2of5(交叉25码)”、二维条码识别至少需要支持“DataMatrix”“QR”“PDF417”,支持同时扫描2个DataMatrix条码;c)密码键盘(如有):采用不少于16键的防损金属键盘,具备拆封自毁功能;密码键盘安装位置满足用户隐蔽操作要求,保证用户输入密码过程安全。4.3.2.2.5监控模块彩票自助销售终端的摄像机镜头应确保记录用户的主要业务操作,但不得摄入输入键盘的操作动作。本机保存至少30d的监视录像。4.3.2.2.6打孔、切角、回收和打印模块兑奖后的彩票需要打孔、切角、回收或打印“已兑奖”等标记处理(至少具备其一),打孔直径不小于5mm,切角斜边长不小于10mm。4.3.2.2.7卡处理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T/EJCCCSEXXX-XXXXa)磁卡处理符合GB/T15120.1-2013、GB/T15120.2-2012的规定;b)接触式IC卡处理符合GB/T14916-2022、GB/T16649.1-2006、GB/T16649.2-2006、GB/T16649.3-2006、GB/T16649.4-2010的要求;c)非接触式IC卡读写模块应符合JR/T0025.6-2018的要求。4.3.2.2.8PASM卡模块PSAM卡应符合《中国金融IC卡试点PSAM卡应用规范(V2.0)》要求。4.3.2.2.9数据安全模块具体参数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10彩票出票模块每个出票模块均应支持体彩、福彩常用规格的彩票,票盒至少可以放置2叠彩票,具体参数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11通信模块具体参数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12多媒体模块具体参数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13声光报警模块具体参数由产品规范规定。4.3.2.2.14人体接近感应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感应人体接近状态,并通知设备启动/关闭屏幕或切换应用画面、广告画面;b)感应距离应不小于0.5m;c)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s。4.3.2.2.15协助提示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够对模块操作起到明显提示作用;b)协助提示灯光柔和不刺眼;c)无串光现象。4.3.2.2.16凭条打印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宜采用热敏式打印;b)应具备缺纸检测功能;c)应具备切纸功能;d)宜具备标记检测功能;e)宜具备防堵纸功能。T/EJCCCSEXXX-XXXX64.3.2.2.17现金处理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a)鉴伪功能应符合GB16999-2010的规定;b)应能处理目前国内流通的人民币;c)纸币接收模块支持第四、五套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d)纸币接收模块的钞票箱需带有独立的锁具,保证资金安全;e)纸币找零模块支持10元找零,钱箱容量≥500张;f)硬币接收模块支持第四、五版1元人民币硬币;g)硬币找零模块支持第四、五版1元人民币硬币,钱箱容量≥500枚。4.3.2.2.18锁具模块彩票自助销售终端的机柜钥匙应实现1对1的开锁方式。4.3.2.2.19其它部件模块具体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但性能应确保彩票自助销售终端功能的实现。4.3.2.3软件配置4.3.2.3.1软件配置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系统,具体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a)操作系统;b)控制软件;c)应用软件;d)检查程序;e)远程管理;f)故障诊断软件;g)驱动程序。4.3.2.3.2应用软件在用户购彩、结算、兑奖等交易的全过程中提供全面、准确、易懂的指示信息,保证用户顺利完成自助交易。4.4安全要求4.4.1产品安全应符合GB4943.1-2022的规定。4.4.2监控报警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现金低于设定金额、处于票箱中的彩票张数低于设定数量、打印纸张低于设定数量或其他参数超过阈值时,即开彩票销售终端应能及时向后台管理系统报警;b)本地事件、安全和设备状态信息应有日志记录。4.4.3数据通信彩票自助销售终端与后台的数据通信应采用加密传输。4.4.4电线组件T/EJCCCSEXXX-XXXX7应符合GB/T15934-2008的规定。4.5接口4.5.1硬件接口硬件接口的基本要求包括:a)具备通过社会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实现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的功能,至少支持移动、电信、联通中一种通信网络;b)在利用社会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数据通信应符合TCP/IP协议和相关标准的规c)其他接口,如IC卡或磁卡读卡机、票据打印机、网络接口等部件的接口,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5.2软件接口软件接口应符合国家对软件接口标准的相关规定,具体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4.6电源适应性对于交流供电的产品,应能在AC187V~253V,50Hz±1Hz条件下正常工作。4.7噪声空闲时声功率级应≤55dB(A),工作时声功率级应≤75dB(A)。4.8环境适应性4.8.1气候环境适应性气候环境的严酷等级、试验后的检验项目及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气候环境适应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温度:1)工作温度:0℃~40℃;2)贮存运输:-20℃~55℃(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产品);f)相对湿度:1)工作:2090%;2)贮存运输:2093%;g)大气压:86kPa~106kPa。4.8.2沙尘室外式彩票自助终端销售机应在表2的规定条件下正常使用。表2沙尘相对湿度/%4.8.3水试验水试验严酷等级应满足表3的要求。T/EJCCCSEXXX-XXXX8表3水试验14.8.4振动采用扫频试验测试其对振动的适应能力,应满足表4的要求。表4振动要求24.8.5非重复性冲击对非重复性冲击的适应能力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非重复性冲击4.8.6重复性冲击对重复性冲击的适应能力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重复性冲击4.9电磁兼容4.9.1发射限值应符合GB/T9254.1-2021的规定。在产品规范中应规定选用A级或B级所要求的发射限值。4.9.2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9254.2-2021的规定。T/EJCCCSEXXX-XXXX4.9.3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GB17625.1-2022的规定。4.10可靠性采用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MTBF)衡量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MTBF)的m1应大于3000h。由产品规范规定具体m1值。4.11维修性平均故障维护周期(MTTR)应小于30min。4.12限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T26572-2011的要求。4.13卡号屏蔽彩票自助销售终端凭证宜将持卡人关注的内容醒目标识,具体位置不作要求。对涉及现金和账户变化的异常情况,宜打印凭证,以方便客户。交易凭证打印的卡号,应隐去卡号校验位前四位数字。5试验方法5.1试验环境条件除气候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和安全试验外,其他试验应在下述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2575%;c)大气压:86kPa~106kPa。5.2外观与结构用测量、目测及手触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5.3功能与配置依据附录A的原则与要求,按产品规范中要求,采用模拟系统软件在测试环境下联机运行检测,逐项检查4.3中各项。5.4安全要求5.4.1产品安全按GB4943.1-2022的规定进行。5.4.2报警监控采用模拟系统软件在测试环境下联机运行检测。5.4.3数据通信采用模拟系统软件在测试环境下联机运行检查。T/EJCCCSEXXX-XXXX5.4.4电线组件按GB/T15934-2008的规定进行。5.5接口通过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交换,交换的数据应准确无误。5.6电源适应性按表7组合对受试样品进行试验,每种组合运行检查程序一遍。表7电源适应性123455.7噪声分空闲、工作两种情况,按GB/T18313-2001的规定进行。5.8环境适应性5.8.1一般要求5.8.1.1试验方法的总则和名词术语应符合GB/T2421-2020、GB/T2422-2012的规定。5.8.1.2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应统一按5.2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并运行检查程序,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规范中予以说明。5.8.2温度下限按GB/T2423.1-2008“试验Ad”进行。5.8.3温度上限按GB/T2423.2-2008“试验Bd”进行。5.8.4恒定湿热按GB/T2423.3-2016“试验Cab”进行。5.8.5沙尘按GB/T2423.37-2006中的规定对受试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受试样品按照表2的规定值进行试验,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5.8.6水试验按GB/T2423.38-2021中的规定对受试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受试样品按照表3的规定值进行试验,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T/EJCCCSEXXX-XXXX5.8.7振动5.8.7.1试验要求按GB/T2423.10-2019“试验Fc”进行。受试样品应进行初始检测,在不工作条件下,按表4的规定值,分别对三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振动试验。5.8.7.2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试验按表4给定的频率范围,在一个扫频循环上完成。试验过程中记录危险频率,包括机械共振频率和导致故障及影响性能的频率(后者仅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受试样品应进行一次附加的不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响应检查,并记录共振频率。5.8.7.3定频耐久试验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记录的危险频率进行定频试验,如果两种危险频率同时存在,则不得只选其中一种。若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无明显共振频率或无影响性能的频率,或危险频率超过四个则不做定频耐久试验,仅做扫频耐久试验。5.8.7.4扫频耐久试验按表4给定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为一次循环。按表4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样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5.8.7.5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此项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对于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受试样品应做此项试验。做过扫频耐久试验的受试样品,可将最后一次扫频试验作为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本试验后需将记录的共振频率与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记录的共振频率相比较,若有明显变化,应对受试样品进行修整,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而这种修整必须在该批所有产品上进行。试验结束后,进行最后检测。5.8.8非重复性冲击按GB/T2423.5-2019“试验Ea”进行。受试样品需进行初始检测,安装时需注意重力影响,按表5规定的值,在不工作条件下,分别对3个相互垂直轴线方向进行连续冲击3次(总共18次)。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5.8.9重复性冲击按GB/T2423.5-2019“试验Ea”进行。受试样品需进行初始检测,安装时需注意重力影响,按表6规定的值,在不工作条件下,分别对3个相互垂直轴线方向进行冲击。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5.9电磁兼容5.9.1发射限值按GB/T9254.1-2021的规定进行。5.9.2抗扰度限值按GB/T9254.2-2021的规定进行。5.9.3谐波电流T/EJCCCSEXXX-XXXX按GB17625.1-2022的规定进行。5.10可靠性可靠性试验按GB/T5080.7-1986进行,可靠性鉴定和可靠性验收的试验方案由产品规范规定。5.11维修性按以下方法进行试验:a)在测试环境下,测试整机所有模块均可拆卸并更换;b)测试易损件从拆卸到更换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小于规定时间;c)测试各个模块从拆卸到更换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小于规定时间。5.12限用物质的限量按GB/T26125-2011的规定进行。5.13卡号屏蔽检查交易凭证打印的卡号,校验位的前四位数字为****号表示。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检验项目按表8进行。表8检验项目1√√√2√-√3√-√4√-√5√-√6√-√7√※√8√-√9√-√√-√√※√√-√√-√√-√√-√√※√√※√T/EJCCCSEXXX-XXXX表8检验项目(续)√-√√-√√-√√-√√-√√-√√-√√-※√-√√-√√-√√--√--√-※√--√--√--√-※√--√-※√-√6.2定型检验6.2.1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6.2.2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部门或由经认可的质量检查单位负责进行。在主要设计、工艺、原材料、元器件及零部件变更后或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均应重新进行定型检验。6.2.3定型检验中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样品数按表9的规定,其余检验项目的样品数为1台。表9可靠性试验抽样样品数3958T/EJCCCSEXXX-XXXX6.2.4定型检验中的各检验项目故障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B。除可靠性鉴定一项外,其余项目均按以下规定进行。6.2.5检验中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应停止试验,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改进后重新进行该项试验。6.2.6若在以后的试验中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在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提出故障分析报告,纠正后重新进行定型检验。6.2.7检验后应提交定型检验报告。6.3逐批检验6.3.1逐批检验由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6.3.2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时,进行全数逐批检验。出现不合格时,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一项不合格时,该台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返修后进行重新检验。在逐批检验中的外观结构检验和功能和配置检验两项,允许按GB/T2828.1-2012进行抽样检验,由产品规范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6.4周期检验周期检验的内容包括:a)批量生产时,一般每批均应进行抽样检验;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抽样检验;当主要设计、工艺及关键元器件、原材料改变时,应进行定型检验;b)抽样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或由经认可的质量检查单位负责进行,根据订货方的要求,生产方应提供近期抽样检验报告;c)抽样检验样品应在逐批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其中可靠性验收项目的样品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试验样品数为1台,而周期检验中的功能和配置、外观和结构这两项的检查,允许按GB/T2828.1-2012进行抽样检验,产品规范中应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d)抽样检验中,检验项目的故障判据和计算方法见附录B;除可靠性验收试验外,其余项目的故障处理按表8的规定进行;检验中出现的故障或任一项通不过时,应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除B.3中d)外,修复后应重新做该项检验;之后,再顺序做以下各项检验,如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查明故障原因后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在经修复后,应重新进行抽样检验;在重新进行检验中,又出现某一项通不过时,则判定该产品通不过抽样检验;抽样检验中经环境试验的样机,应印有标记,不准作为正品出厂;检验后提交抽样检验报告。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7.1.1产品标志7.1.1.1产品应具有相应的中文标志与提示。并应在产品醒目的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名称等项。其标志应简明、清晰、端正和牢固。7.1.1.2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的标识应符合SJ/T11364-2014的规定。7.1.2包装标志T/EJCCCSEXXX-XXXX7.1.2.1包装箱外应标有制造商名称、制造商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并喷刷或粘贴符合GB/T191-2008规定的“易碎物品”“怕雨”“向上”“禁止翻滚”等储运图示标志。包装箱外喷刷或粘贴的标志不应因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而褪色。7.1.2.2产品包装的回收标志应符合GB/T18455-2022的要求。7.2包装7.2.1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检验合格证以及有关的随行文件。产品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2008的要求。7.2.2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2008中的有关规定。7.3运输包装后的产品应能以任何交通运输工具和方式运送到任何地点,在长途运输时不得装在敞篷的船舱和车厢,中途转运不得存放在露天仓库中,不允许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的物品同车装运,产品不允许经受雨、雪、液体物质的淋洗与机械损伤。7.4贮存贮存时应放在原包装箱内,仓库内不能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并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和强磁场的作用。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10cm,距墙壁、热源、冷源、窗口、空气入口至少50cm。若无其他规定时,贮存期一般应为六个月。若在生产厂存放超过六个月,则应重新进行逐批检验。T/EJCCCSEXXX-XXXX(规范性)检查程序编制原则与技术要求A.1检查程序编制原则编制检查程序应符合以下规定:a)本附录提出的检查程序是由制造商提供的,用以检查产品内部的各个可测硬件组成部分的综合检查程序。可以作为生产单位产品的自行检查,也可以交付用户作为产品验收的工具;b)检查程序应能运行于通用的系统平台,可以根据生产单位的实际环境自行开发;c)检查程序应安装简单、使用方便;d)检查程序在满足A.3检查程序要求的条件下开发,编程语言不作规定和限制。A.2检查程序结构检查程序可由一个或几个检查模块组成。如有必要可以采用本地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判据和测试结果。A.3检查程序要求检查程序的技术要求:a)应提供清晰、简洁、明确的操作界面适应不同的用户方便地进行操作;b)在运行的过程中,应实时明确地提供被检测部件的名称和检测内容,在检测完毕时,应能给出明确的故障发生位置和说明;c)应以书面或者以软件帮助的方式提供检查时的操作流程;d)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硬件配置情况按单项、多项或者混合的方式进行硬件测试;e)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硬件配置情况按单部件检测、多部件混合检测的方式进行硬件测试;f)至少应能检测到产品内部硬件主要功能,以保证基本正常工作时不发生故障,确保产品最低工作要求;g)根据需要可实时存储检查的结果;h)根据需要可打印测试的结果;i)在可靠性鉴定或可靠性验收时,根据需要可提供连续运行的检查程序;j)不应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