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学》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许智高等教育出版社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蒋黎云拔罐疗法与护理
拔罐疗法的定义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作用,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罐具常用罐具有竹罐、陶罐、玻璃罐、真空抽气罐等。
一2025/3/134
罐具罐具
真空抽气罐
二拔罐法
一)拔罐方法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常用操作方法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等。
(1)投火法将纸片或95%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吸附在施术部位。施投火法时病人应根据被拔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使罐体横放,以免因燃烧物落下而烫伤皮肤。
(2)闪火法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快速绕1~3圈,立即退出,迅速将罐吸附在施术部位。
(3)滴酒法向罐内洒入1~3滴95%酒精或高度数白酒,摇晃罐体,使其在罐内壁均匀分布,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火罐吸附在施术部位。此法操作时不要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灼伤皮肤。
(4)贴棉法用指甲大小的薄棉片蘸取少量95%酒精,贴在罐体内壁的中下部,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火罐吸附在施术部位。
2.水罐法此法一般使用竹罐。先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分钟。然后用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使之吸附在皮肤上。
3.抽气罐法
是利用机械抽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施术部位的方法。
三拔罐法的应用
1.留罐
定义:留罐又称坐罐,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方法。
五留罐时间留罐时间应视被拔部位肌肉的厚薄及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在腰背部等肌肉丰厚处可留罐10~15分钟;胸腹部及上肢等肌肉浅薄处可留罐5~10分钟;额、面等处可拔3~5分钟。气候炎热季节不同,留罐时间酌情增减。
六走罐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须选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凡士林或刮痧活血油等润滑油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体,上下反复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为度。
闪罐
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针罐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起针。
针罐
针罐法
七拔罐法的作用本法具有消肿止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
八拔罐法的适用范围本法适应范围广泛。如各种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痛经、头痛、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神经麻痹、软组织损伤、丹毒、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
九注意事项拔罐的部位罐的选择(种类\大小)水泡的处理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孕妇的禁忌Thanks!《中医护理学》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许智高等教育出版社院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蒋黎云刮痧疗法与护理刮痧疗法的定义刮痧法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硬币、瓷匙、小蚌壳、铜钱银元、有机玻璃扣、小陶瓷酒盅、水牛角等特制的刮痧板,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一二刮痧介质
介质的作用:为了减少刮痧时的阻力,保护皮肤和增强疗效,在刮痧时常使用介质。
介质的种类1.油剂:常用香油及其它植物油或正红花油等。2.水剂:常用清水或凉开水,发热时可用温开水。3.特制刮痧剂:用多种中药加工而成的专用刮痧介质,如刮痧活血油等,具有活血行气、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等作用。三
四
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位,消毒施术部位。用适宜刮痧介质,从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刮动。刮具与皮肤之间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用力要均匀,由轻而重,不可忽轻忽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刮拭面应尽量拉长。刮痧时要顺一个方向刮动,不要来回刮。刮至至皮下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为止。
操作方法刮胸部时注意沿肋间神经呈弧形刮动,动作要缓慢柔和,如刮头、额、肘、膝及小儿皮肤时可用头发、麻团、棉纱线等进行刮痧,以防损伤皮肤。刮痧顺序一般是先刮头颈部、背部,再刮胸腹部,最后刮四肢和关节。
五
刮痧法适用范围
本法适应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痧症”(即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感受疫疠之气所致发热,头昏,胸闷,腹痛、腹胀、呕吐,晕厥等病证),还能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头痛、哮喘、各种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消化不良、痛经、小儿惊风、神经麻痹、软组织损伤、丹毒、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
刮痧法作用
本法具有调整阴阳、疏经活络、扶正祛邪等作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室温适宜2.要注意双手清洁,勤剪指甲,刮痧前后均用温水洗净双手3.操作前可在刮痧的部位涂抹刮痧油或按摩膏,以减少摩擦的阻力,保护皮肤。
护理及注意事项4.对年老体弱者,不能用力过大;患有严重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的人,每次刮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5.操作过程中手法要规范,轻重要适宜,用力要均匀
护理及注意事项
6.操作过程中手法要规范,轻重要适宜,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7.劲部、腋下、腰际等处均有淋巴分布,操作手法宜轻柔,勿强力牵拉,以免引起淋巴回流受阻。
8.刮痧时操作者手上佩戴物件,如手表、手链等应取下来,并放松肩膀,心无杂念,全神贯注操作。护理及注意事项9.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或神志不清脉沉伏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刮痧,迅速让患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让其饮用一杯温糖水,并注意保暖,及时报告医生,或对症处理。
护理及注意事项10.刮痧部位皮肤表面出现红、紫、黑斑或疱的现象,临床称为“出痧”,是一种正常的刮痧反应,数天即可自行消失,不必作特殊处理。刮痧后,尤其是刮痧后1~2天内出现被刮拭的皮肤部位轻度疼痛、发痒、虫行感、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情况,亦属正常现象。11.每次刮痧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要超过50分钟。
护理及注意事项12.刮痧后若出汗要及时擦拭,并应避风稍作休息。
13.刮痧后应嘱患者喝一杯温水,禁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胃肠功能,闭邪于里。
14.将使用过的刮具清洁、消毒、擦干备用。Thanks!《中医护理学》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许智高等教育出版社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讲教师:蒋黎云推拿疗法与护理推拿的定义推拿又称按摩、按跷、矫摩、案杌等。推拿疗法是医护人员运用双手(或其他部位)和一定的器具,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
常用推拿手法
(一)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肘附着在体表一定部位作直线或环转移动,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的一类手法,称摩擦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
1.摩法
本法分掌摩和指摩两种。常用推拿手法
【动作要领】
掌摩法是用掌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有节律的环旋运动。
指摩法是用示、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常用推拿手法擦法动作要领用手掌的掌根、小鱼际或大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或循经络的循行方向,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手指自然伸开,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着力部位要贴在患者体表的治疗部位,上臂主动,带动手掌作上下或前后往返移动,掌下的压力不宜太大,但推动的幅度要大。常用推拿手法3.推法
本法分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种。【动作要领】
用指、手掌、掌根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按经络的循行方向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常用推拿手法4.搓法【动作要领】
以两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移动,称搓法。
【要求】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动作要流畅自然。
常用推拿手法
5.抹法
【动作要领】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左右或弧形移动,称为抹法。
常用推拿手法(二)挤压类手法
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对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着力进行按压或对称性挤压,称挤压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和踩跷等法。本类手法适用范围广泛,操作时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由轻到重,循序渐进。
常用推拿手法1.按法有指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三种。
【动作要领】
用拇指腹或指端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用肘尖按压体表,称为肘按法。
常用推拿手法2.点法
有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动作要领】
拇指点是用拇指指端点压体表。屈指点有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点压体表。常用推拿手法3.捏法
分三指捏和五指捏两种。
【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与其它手指夹住肢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挤压,并可沿其分布或其结构形态辗转移动的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操作的为三指捏法,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操作的为五指捏法。
常用推拿手法【附】捏脊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的皮肤,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捏提腰骶部皮肤和肌肉,沿脊柱向前缓缓推动,每捻三下提一下,直至大椎,如此反复2~4遍。
常用推拿手法4.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
【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捏提。
常用推拿手法5.捻法
【动作要领】
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作搓揉动作。
【要求】
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常用推拿手法6.踩跷法用单足或双足着力踩踏在一定部位,作揉压或弹跳等动作的操作方法称踩跷法。“踩跷”是一类以足代手操作的独特的按摩套路,在此介绍的是其中以脚“压”为特点的一种操作方法。常用推拿手法(三)振动类手法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称振动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抖法、振法等。主要是以强力、静止性用力带动患者肢体作小幅度的振动。常用推拿手法1.抖法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关节有松动感。
常用推拿手法2.振法
【动作要领】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作小幅度连续性的快速的振颤样动作。用手指着力称指振法,用手掌着力称掌振法。
常用推拿手法(四)叩击类手法
用手指、手掌、拳背、掌侧面,或桑枝棒叩打体表,称叩击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拍、击、弹等手法。使用手法时要垂直性用力,动作要平稳、柔和,切忌粗暴。伴随操作常发出有节律的叩击声。常用推拿手法
1.拍法
用虚掌拍打体表一定部位的操作方法,称拍法。
常用推拿手法2.击法击法是用力较重的一种击打法。医者用拳背、掌根、侧掌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叩击体表一定部位的操作方法。
常用推拿手法【附】桑枝棒制法用细桑枝(粗约0.5cm左右)十二根去皮阴干,每根用桑皮纸卷紧,并用线绕扎,然后把桑枝合起来先用线扎紧,再用桑皮纸层层卷紧并用线绕好.外面用布裹紧缝好即成.要求软硬适中(即具有弹性),粗细合用(即用手握之合适),粗约4.5~5cm,长约40cm。
常用推拿手法3.弹法
【动作要领】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的指甲,用力将被压手指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常用推拿手法(五)摆动类手法以指或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摆动动作,称为摆动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缠法、滚法、法和揉法等。本类手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腕和前臂的动作保持协调一致,深透力强,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常用推拿手法1.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自然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指间关节做屈伸活动。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摆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常用推拿手法2.滚法【动作要领】
用小鱼际侧掌背部以一定的压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要摆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
常用推拿手法3.法手握空拳,以食、中、环、小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腕部放松作均匀的前后往返摆动,使拳作来回滚动状操作称为
法。常用推拿手法4.揉法【动作要领】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全掌、或手指罗纹面等部位着力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的方法。用大鱼际操作的称大鱼际揉法;用掌根或全掌操作的称掌揉法;用手指罗纹面操作的称指揉法。常用推拿手法(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对关节作被动性活动的一类手法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本类手法主要包括摇法、背法、扳法、拔伸法。
常用推拿手法1.摇法用一手握住(或扶住)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做缓和的回旋转动的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动作要领】(1)颈项部摇法
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医者站于其身侧,用一手扶住患者的头顶,另一手托住下颌,作左右旋转摇动。要求患者放松颈部,医者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不可超过颈项的生理活动范围。
(2)肩关节摇法
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肘部或握住手腕部,作环转摇动的操作手法。
(3)髋关节摇法
患者仰卧,髋膝屈曲。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两手协同作髋关节环转摇动。
(4)踝关节摇法
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足趾,作左右旋转摇动。常用推拿手法2.背法
【动作要领】
医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用双肘弯挽住患者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脚离地,以扩大患者腰椎间隙,再快速伸膝,同时以臀部着力颤动或摇动患者腰部。
常用推拿手法3.扳法
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一定部位,使被扳动关节旋转或者伸展的操作方法称为扳法。常用推拿手法【动作要领】
(1)颈项部扳法:操作时有两种方法。
①颈项部斜扳法:患者坐位,头部略向前屈。医者一手扶住患者头顶部,另一手托住下颏部,两手协同,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感到有阻力)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快速扳动。
②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坐位,颈前屈到某一需要的角度后,医者在其背后,用一肘部托住其下颏部,手则扶住其枕部(向右扳则用右手,向左扳则用左手),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作颈项部向上牵引,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作扳法。
常用推拿手法(2)胸背部扳法
①扩胸牵引扳法: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医者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作扩胸牵引扳法。
②胸椎对抗复位法: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医者在其后面,用两手从患者腋部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后,并握住其前臂下段,同时医生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脊柱,嘱患者身体略向前倾,医生两手同时作向后上方用力扳动。
常用推拿手法(3)腰部扳法
①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曲,医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作相反方向的缓缓用力扳动,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增大幅度的扳动,此时常能发出“咯咯”声。常用推拿手法②腰部旋转扳法直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医者用腿挟住患者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医生侧的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弯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前屈到某一需要角度后,一助手帮助固定患者下肢及骨盆。医者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脊椎的棘突(向左旋转时用右手),另一手勾扶住患者项背部(向左旋转时用左手),使其腰部在前屈位时再向患侧旋转。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再使其腰部向健侧侧弯方向扳动。
常用推拿手法③腰部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托住患者两膝部,缓缓向上提起,另一手紧压在腰部患处,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常用推拿手法4.拔伸法
拔伸即牵拉、牵引之意。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的方法,称为拔伸法。常用推拿手法【动作要领】
(1)头颈部拔伸法:患者正坐。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顶在枕骨下方,掌根托住两侧下颌角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两手用力向上,两前臂下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使头颈部向上拔伸。
(2)肩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用双手握住其腕或肘部,逐渐用力牵拉,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者令一助手帮助固定患者身体),与牵拉之力对抗。
常用推拿手法拔伸法(3)腕关节拔伸法: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其手部,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逐渐牵拉。
(4)指间关节拔伸法:用一手握住被拔伸关节的近侧端,另一手握住其远侧端,两手同时作反方向用力牵引。
常用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有力
持久
均匀柔和深透一(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农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凉茶市场消费规模调研与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27人笔试备考有完整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北京昌平招募储备专技人员及工勤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全球物联网传感器行业2025年技术壁垒与创新突破研究报告
-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战略研究报告
- GB/T 41-20161型六角螺母C级
- FZ/T 64076-2019建筑包覆用非织造布
- 论文写作讲座课件
- 西门子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 中国园林史全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 雕塑基础教学课件
- 生理学(全套课件)
- 汉书-张骞传课件
- 市政道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
- 练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绕口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