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模块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模块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模块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模块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模块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广东广州调研)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植物,它们属于多个种群;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的树木只是群落的一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下列关于种群及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只能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B.可以根据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D.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且K值逐渐增大解析样方法也能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J”形增长无K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3.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解析甲国家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乙国家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丙国家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比例适中,数目接近,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乙、丙、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当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过程中,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竞争越来

越强C.依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解析当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仍增加,故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

“S”形增长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

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在第1~3年间,由于λ基本等于1,所以种群增长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但出生率不一定相同,A项错误;在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先增加得快,后增加得慢,约在第5年中期达到K值,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B项正确;因为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大于1,因此第3年末种群数量小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C项错误;野兔的种群数量应该在第5年中期达到K值,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

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

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

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7.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C.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8.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营养关系B.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D.温带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因季节变化而体现出群落的季节性√解析高山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9.研究人员调查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发现生物群落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有害昆虫时常暴发,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泥鳅、田螺等动物逐渐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长期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群落演替B.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C.群落中信息传递可调节青蛙和有害昆虫间的种间关系D.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所致,A错误;因农田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B正确;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其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0.做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上述现象中不包括A.种间竞争

B.互利共生C.种内竞争

D.种内互助√解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此时乳酸菌之间表现为种内互助,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表现为种间竞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说明乳酸菌之间存在种内竞争。故B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1.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

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

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不同地段的不同种群分布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d段是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发生变化,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以下对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B.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C.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解析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小,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其中的初级

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B.生物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只有鹰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中只体现了2种成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A项错误;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B项错误;鹰和食虫鸟都处于最高营养级,C项错误;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4.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长期坚持吃素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小D.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

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所固定的能量相同,则理论上吃玉米的人(处于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处于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但是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中所含有能量的多少,A项错误;“吃素”即以第一营养级生物作为食物,这样可以获取最多的能量,充分利用了粮食中的能量,B项正确;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C项错误;重金属离子会沿着食物链(网)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重金属离子积累越多,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5.如图表示能量金字塔(①为第一营养级,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其原因之一是A.与消费者不同,生产者不需要更多的能量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第二营养级比第一营养级具有更多的食物D.在金字塔塔尖的生物不需要这么多能量√解析每个营养级都会进行呼吸作用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每个营养级剩下的能量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6.朱鹮是濒危动物。朱鹮的食物

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碳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行为

信息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形

增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在食物链中,碳元素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被利用,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所以,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1.5÷20%÷20%=37.5kg(干重),C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7.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位于食物链的第三

营养级B.B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

它提供物质和能量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含碳有机物又是能量的载体√解析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B.次级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就从非生物环境输入到了

生物群落√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A错误;动物的摄入能=同化能+粪便能,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9.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狼根据鹿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鹿B.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光波长的刺激才能萌发C.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

引蛾幼虫的天敌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0.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

定性逐渐降低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

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不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物的种类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1.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遭病虫害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

水土流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的总和B.通过正反馈调节可以使受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C.全球人口应该在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情况下保持平衡D.全球变暖使热带疾病传播范围扩大√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A错误;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受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正反馈调节会加速水体的污染,B错误;全球人口应该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情况下保持平衡,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B.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我国北方地区变湿润C.臭氧保护生物免受短波辐射伤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D.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硫氧化物有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A错误;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城市被淹没,但不会导致北方地区变湿润,B错误;臭氧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伤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硫氧化物有关,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4.“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并清除其他树种

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湿地公园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差,A错误;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湿地公园在能量上不能自给自足,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25.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农

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

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解析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如图所示为某地区20年间兔子和狐狸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已知该地区兔子的主要天敌是狐狸,而狐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兔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物甲和乙分别是兔子和狐狸,请写出该判断的两点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兔子的个体小并且所处营养级低,蕴含的能量多,所以个体数量较多2627282930非选择题解析①兔子和狐狸之间为捕食关系,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的数量增加,由此可判断生物甲为兔子,生物乙为狐狸;②兔子个体较小,所处营养级较低,并且蕴含的能量较多,所以兔子的个体数量也就较多,由此可判断生物甲为兔子,生物乙为狐狸。2627282930非选择题(2)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利用该方法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大,请写出导致结果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兔子的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比较广,所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由于标记物易脱落、标记的个体易被捕食等,往往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标记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标记的个体易被捕食等2627282930非选择题(3)狐狸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而兔子同样能依据狐狸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现象可反映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现象可反映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627282930非选择题27.(10分)DDT是一种杀虫剂,也是一种农药。下图是某草原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的DDT含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食物中有害物质浓度越高,同时自身越难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有害物质积累起来。食物链不仅是DDT等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也是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的通道。代谢排出有害物质物质循环2627282930非选择题(2)生态金字塔除用图中的生物量单位表示外,还有用____________单位表示。(3)该草原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由于________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分布不均,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动。数量或能量水平降雨量2627282930非选择题28.(10分)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现象。生产者分层解析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2627282930非选择题(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解析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和美化环境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2627282930非选择题(3)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该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抵抗力解析该水域受到污水的干扰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2627282930非选择题(4)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性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______J的太阳能。1200解析食草性鱼类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480-240=240(J),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可知,要满足食草性鱼类正常生长,至少需要藻类固定的太阳能为240÷20%=1200(J)。2627282930非选择题2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