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件 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_第1页
《电工技术》课件 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_第2页
《电工技术》课件 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_第3页
《电工技术》课件 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_第4页
《电工技术》课件 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训项目5一般电气线路及照明电路的安装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实训工单5.1

线头的加工工艺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一.训练目标1.学会使用电工刀和钢丝钳或剥线钳剖削各种导线。2.学会单股、多股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3.学会导线的绝缘层恢复。二.训练器材1.电工刀、剥线钳、钢丝钳各1把2.1.2m长的芯线截面积为BV2.5mm2(1/1.76mm)和BV4mm2(1/2.24mm)的单股塑料绝缘铜芯线各2根。3.1.2m长的芯线截面积为BV10mm2(7/1.33mm)和BV16mm2(7/1.7mm)的7股塑料绝缘铜芯线各2根。4.多种规格的塑料硬线、软线、护套线5.绝缘胶带(黄蜡带、黑胶布)各1卷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1.导线的认识(如图15-1所示)BV:

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单芯线;BVV:

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线,两芯线;BLV:

聚氯乙烯护套铝芯线,两芯线BVVB: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线,三芯线。

图15-1(图中分别是:BV、BV、BV、BV、BVV、BVVB)。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2.导线绝缘层的剖削(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①线芯截面在4mm2及以下的塑料硬线用钢丝钳剖削。根据线头所需长短,先用钢丝钳刀口轻轻切破绝缘层,然后用左手拉紧导线,右手适当用力捏住钢丝钳头部,用力向外勒去绝缘层,如图15-2所示。

图15-2钢丝钳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2.导线绝缘层的剖削(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②线芯面积大于4mm2的塑料硬线可用电工刀剖削绝缘层。根据所需长度用电工刀以450角倾斜切入塑料绝缘层,如图15-3(a)所示,接着刀面与导线成250角左右向外削去上面一层,如图15-3(b)所示。再将未削去的绝缘层向后扳翻并齐根切去。如图15-3(c)所示。

图15-3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2.导线绝缘层的剖削(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软线绝缘层只能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剖削,不可用电工刀剖削,其剖削方法同上。(3)塑料护套线的护套层和绝缘层的剖削用电工刀剖削塑料护套线的护套层。根据所需长度,将刀尖对准两股芯线的中缝划开护套层,如图15-4(a)所示。然后向后扳翻护套层,用电工刀齐根切去,如图15-4(b)所示。在距离护套层5—10mm处,用电工刀以450角倾斜切入绝缘层,其他剖削方法与塑料硬线剖削方法相同。

图15-4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1)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单股导线的直线连接有绞接和缠卷两种方法。截面积较小(6mm2)的导线,一般多用绞接法;截面积较大(10mm2)的导线,因绞接困难,则多用缠卷法。①绞接法把去除绝缘层及氧化层的两根线头的芯线成X相交,互相绞绕2-3圈,如图15-5(a)所示,再扳直两线头,如图15-5(b)所示,然后将每根线头在芯线上缠绕6圈,多余的线头用钢丝钳剪去,并钳平芯线的末端及切口的毛刺,如图15-5(c)所示。

图15-5单股铜芯导线的绞接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1)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单股导线的直线连接有绞接和缠卷两种方法。截面积较小(6mm2)的导线,一般多用绞接法;截面积较大(10mm2)的导线,因绞接困难,则多用缠卷法。②缠卷法缠卷法也称绑线连接法。先将两线端用钢丝钳稍作弯曲,相互并合,然后用直径约为1.6mm的裸铜线紧密地缠绕在两根导线的并合部分。缠卷长度视导线的粗细而定:导线直径在5mm以下时,缠卷约60mm;导线直径在5mm以上时,缠卷约90mm,如图15-6所示。

图15-6单股铜芯导线的缠卷连接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2)单股铜芯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①绞接法把去除绝缘层及氧化层的支路线芯的线头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使支路线芯根部留出3-5mm裸线,如图15-7(a)所示,接着将支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紧贴干线线芯密绕6-8圈,如图15-7(b)所示,然后用钢丝钳切去余下线芯,并钳平线芯的末端及切口毛刺。如图15-7(c)所示。

图15-7单股铜芯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2)单股铜芯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②缠卷法先将分支线做直角弯曲,并在其端部稍作弯曲,然后将两线合并,用裸铜导线紧密缠卷,缠卷5圈同直线连接,如图15-8所示。

图15-8单股铜芯导线分支连接缠卷法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

(3)多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多股导线一般分为7股和19股。首先把除去绝缘层和氧化层的芯线线头分成单股散开并拉直,在线头总长(离根部距离的)1/3处顺着原来的扭转方向将其绞紧,余下的2/3长度的线头分散成伞形,如图15-9(a)所示。将两股伞形线头相对,隔股交叉直至伞形根部相接,然后捏平两边散开的线头,如图15-9(b)所示。接着7股铜芯线按根数2,2,3分成三组,先将第一组的两根线芯扳到垂直于线头的方向,如图15-9(c)所示,按顺时针方向缠绕两圈,再弯下扳成直角使其紧贴芯线,如图15-9(d)所示。第二组、第三组线头仍按第一组的缠绕办法紧密缠绕在芯线上,如图15-9(e)所示;最后一组线头应在芯线上缠绕三圈,在缠到第三圈时,把前两组多余的线端剪除,使该两组线头断面能被最后一组第三圈缠绕完的线匝遮住,最后用钢丝钳钳平线头,修理好毛刺,如图15-9(f)所示。用同样方法做另一端。

图15-9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3.导线的连接

(4)多股铜芯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先把除去绝缘层和氧化层的两根线头分别散开并拉直,在靠近绝缘层1/8处将该段线芯绞紧,把余下部分的线芯分成两组(7股线分为一组4股,一组3股;19股线分为一组9股,一组10股)排齐,然后用螺丝刀把去除绝缘层的干线线芯撬分成两组,把支路线芯中4股的一组插入干线两组线芯中间,把支线的3股线芯的一组放在干线线芯的前面,如图15-10(a)所示。接着把3股线芯的一组往干线一边按顺时针方向紧紧缠绕3-4圈,如图15-10(b)所示。最后把4股线芯的一组按逆时针方向往干线的另一边缠绕4-5圈,剪去多余线头,钳平线端,如图15-10(c)、(d)所示。

图15-9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5.1线头的加工工艺三.相关知识4.导线绝缘层的恢复

在线头连接完工后,导线连接前所破坏的绝缘层必须恢复,且恢复后的绝缘强度一般不应低于剖削前的绝缘强度,方能保证用电安全。电力线上恢复线头绝缘层常用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带(黑胶布)三种材料。绝缘带宽度选20mm比较适宜。包缠时,先将黄蜡带从线头的一边在完整绝缘层上离切口40mm处开始包缠,使黄蜡带与导线保持55度的倾斜角,后一圈压叠在前一圈1/2的宽度上,常称为半迭包,如图15-11(a)、(b)所示。黄蜡带包缠完以后将黑胶带接在黄蜡带尾端,朝相反方向斜叠包缠,仍倾斜55度,后一圈仍压叠前一圈1/2,如图15-11(c)、(d)所示。

图15-11绝缘带的包缠5.1线头的加工工艺四.操作训练1.导线线头绝缘层的剖削(1)用电工刀剖削废塑料硬线、塑料护套线绝缘层。(2)用钢丝钳剖削塑料硬线和塑料软线绝缘层。注意:①塑料软线不可用电工刀剖削。使用电工刀剖削时,刀口向外不要伤手。②用钢丝钳剖削刀口切破绝缘层,注意掌握刀口力度,不要伤及线芯。5.1线头的加工工艺四.操作训练2.导线的连接(1)2根长1.2m的BV2.5mm2(1/1.76mm)塑料铜芯线作直线连接。(2)2根长1.2m的BV4mm2(1/2.24mm)塑料铜芯线作T字分支连接。(3)2根长1.2m的BV10mm2(7/1.33mm)塑料铜芯线作直线连接。(4)2根长1.2m的BV16mm2(7/1.7mm)塑料铜芯线作T字分支连接。注意:导线连接缠绕方法要正确。缠绕后导线要保持平直光滑、紧密整齐。5.1线头的加工工艺四.操作训练3.绝缘层的恢复(1)2根长1.2m的BV10mm2(7/1.7mm)塑料铜芯硬线直线连接的绝缘层恢复。(2)2根长1.2m的BV16mm2(7/1.7mm)塑料铜芯硬线T字分支连接的绝缘层恢复。注意:①380V导线绝缘层恢复,应先包缠2层黄蜡带,再包缠一层黑胶带。220V电压的导线绝缘层恢复,可先包一层黄蜡带,再包一层黑胶带。②包缠绝缘带时,要适当用力,不能太松,更不能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