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_第1页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_第2页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_第3页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_第4页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CATALOGUE目录01两宋政治概述02两宋军事制度及战略03崇文抑武方针及其影响04宋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05两宋时期的内政与民生06两宋灭亡原因探讨与启示01两宋政治概述宋朝历史背景及政治制度宋朝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制度宋朝实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等机构,加强皇权。科举制度宋朝沿用并发展了隋唐的科举制度,使更多士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行政区划宋朝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并设通判等官职以监督地方官员。北宋时期,国家领土相对较大,包括中原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南宋时期,领土缩小,主要局限于江南地区。北宋的政治中心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则转移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北宋时期,军事力量相对较强,但南宋时期,由于领土缩小和军事制度的改变,军事力量相对较弱。北宋时期,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化繁荣;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文化相对衰落。北宋与南宋政治特点对比领土范围政治中心军事力量政治氛围重要政治人物及其影响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宋朝的统治基础。02040301宋理宗南宋时期的皇帝,在位期间推行“永历”改革,试图振兴南宋,但最终未能实现。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推行变法以富国强兵,对宋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岳飞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其忠勇精神深受人民敬仰,成为后世抗金英雄的代表。01020304北宋时期,王安石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状况,推行一系列变法,包括青苗法、市易法等。政治事件与变革王安石变法南宋与金朝订立的和约,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并每年纳贡。绍兴和议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宋朝。陈桥兵变02两宋军事制度及战略军事法规与军纪严明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法规,以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如《武经总要》、《武经七书》等。枢密院与“三衙”分立枢密院负责军事决策,而“三衙”则分别统领各军,实现了统军与调军的分离。兵种构成与军队编制两宋时期,兵种繁多,包括步兵、骑兵、水军等,同时军队编制也日趋复杂,出现了军、厢、队等编制。军事制度演变与特点北宋与辽国在经过长期的战争后,于澶渊签订了和约,此后两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澶渊之盟西夏建国后,与北宋进行了多次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最终西夏向北宋称臣纳贡。宋夏战争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使得边疆地区得到了相对的稳定,但同时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导致内政不稳。战争影响北宋与辽、西夏战争概况南宋与金朝战争及和议南宋初年,岳飞等人率领军队抗击金朝入侵,收复大片失地,但最终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岳飞抗金南宋与金朝在经历长期的战争后,于绍兴签订了和议,南宋向金朝称臣并支付岁币,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绍兴和议南宋与金朝的战争和和议,使得南方地区得到了相对的稳定和发展,但也加剧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战争与和议的影响澶州之战、鄜延之战、顺昌之战等都是两宋时期著名的战役,这些战役对于两宋的疆域变化、军事制度以及民族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役除了上述提到的岳飞外,还有王彦超、狄青、韩世忠等,他们都在两宋的军事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军事人物著名战役与军事人物03崇文抑武方针及其影响军事制度实施“将从中御”策略,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进一步抑制武将。北宋初期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宋朝,为防武将跋扈,开始推行崇文抑武政策,杯酒释兵权。后续强化历代宋朝皇帝沿袭这一政策,通过科举选拔文官,逐渐削弱武将权力,形成文官体制。崇文抑武方针的提出与实施教育倾向重视文学教育,科举成为主要入仕途径,士人阶层扩大,文人地位提高。学术繁荣文人阶层壮大,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宋代理学兴起,文化艺术繁荣。社会风气尚文轻武成为社会主流,文人士大夫阶层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影响深远。民间文化市民文化兴起,宋词、话本等民间艺术形式繁荣,反映社会风貌。崇文抑武对方针社会文化的影响武将地位下降及文官掌兵现象武将边缘化武将地位逐渐下降,军事才能被忽视,文官开始掌握军权,统率军队。文官掌兵实例如范仲淹、王安石等文官曾受命统兵,但往往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军事体系调整为弥补文官掌兵的不足,宋朝设立了枢密院等机构,加强军事指挥和调度。武将忠诚问题武将地位下降,导致部分武将忠诚度降低,军队内部矛盾加剧。方针的利弊分析与历史意义利崇文抑武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跋扈和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同时,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文人地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01弊长期崇文抑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外战争频繁失利,如靖康之难等。同时,文官掌兵也加剧了军队的腐败和无能,使得宋朝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处于被动地位。02历史意义崇文抑武政策是宋朝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暴露了军事上的弱点和弊端。这一政策的实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情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0304宋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与辽朝的外交政策及澶渊之盟辽朝崛起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与宋朝形成对峙局面,后来双方逐渐开始和平交往。澶渊之盟1004年,宋辽两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签订和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赠辽岁币银绢三十万两匹,双方互不使用战争手段。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外交政策宋朝在与辽朝交往中,采取了防御为主、和平交往的外交政策,通过赠予岁币、开展贸易等方式维持和平关系。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位于今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对宋朝构成威胁。西夏建立西夏多次进攻宋朝边境,宋朝也多次派兵征讨,但双方胜负参半,未能彻底征服对方。外交斗争1044年,宋夏双方签订和约,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赠给西夏银绢茶叶等物品,双方保持贸易往来。此后宋夏关系相对缓和。和议达成与西夏的外交斗争与和议010203金朝崛起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与宋朝保持友好关系,后来逐渐崛起并进攻宋朝。与金朝的外交关系及影响外交策略宋朝在面对金朝威胁时,采取了联金灭辽的策略,但未能有效遏制金朝的扩张。1127年,金朝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南宋与金和议南宋建立后,与金朝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和议。1140年,双方签订和约,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进贡大量银绢等物品;金则允许南宋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此后南宋与金长期保持和平关系。反思与启示宋朝的外交策略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外交,但也要注重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成效显著宋朝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与辽、夏、金等周边国家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为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屈辱外交宋朝在外交中多次以屈服和妥协为代价换取和平,尤其是与金朝的和议中,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被视为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军事软弱宋朝在外交上的软弱表现也反映了其军事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无法有效保卫国家安全。宋朝外交策略的评价与反思05两宋时期的内政与民生内政改革及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裁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政体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节度使权力;改革官制、精简机构。司法改革重视法律建设,加强司法公正,减少冤假错案。军事改革实行将兵法、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推广占城稻等水稻良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维护。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印刷业等发展迅速;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创新。城市商业繁荣,打破了市坊界限,出现了夜市、晓市等;海外贸易兴盛,主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南方逐渐成为经济重心,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文化繁荣理学兴起,重视气节、强调责任使命,成为后世思想基础;宋词发展达到顶峰,散曲等新的文学形式出现。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等领域。艺术瑰宝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体现了宋代审美情趣和时代风貌。教育普及书院制度的发展,私学兴盛;教材多样化,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算学、医学等实用科目。文化繁荣与教育普及情况01020304民生状况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城市贫民阶层扩大,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表现为农民起义和民间反抗活动的增多。民族矛盾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和战争,加剧了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激烈,导致政局动荡不安。民生状况及社会矛盾分析06两宋灭亡原因探讨与启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北宋时期经济繁荣,但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加剧。这些因素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政治腐败与内忧外患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盛行,官员贪污成风,导致国力衰弱。同时,面临辽、西夏、金等外族威胁,军事失利加剧了北宋的灭亡。军事制度与军队战斗力北宋时期,军事制度存在严重弊端,如兵将分离、军队战斗力低下等。这导致在战争中难以有效抵御外敌入侵。北宋灭亡原因剖析南宋建立后,政权一直不稳固,内乱频发,导致国力衰弱,难以抵御外敌入侵。政权不稳与内乱频发南宋在军事防御上相对薄弱,同时在外交上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导致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军事防御与外交失误南宋时期,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如土地兼并、官员贪污等,这些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