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_第1页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_第2页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_第3页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_第4页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活动准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活动过程:一、导入,让孩子自己发现探索怎么样罐子会有声音。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3、老师带了好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用耳朵去找找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找好了带回座位上。(让孩子自己体会声音)二、通过听声音,引导幼儿分辨罐子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1、老师摇一摇罐子,大家来听一听罐子里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大家来为罐子里的东西找朋友啊。玩游戏: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1)老师叫一个学生摇罐子,大家通过罐子的声音来分辨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2)老师摇罐子,谁是我的朋友?你是我朋友吗?(让学生自己分辨声音)(三个好朋友坐在了一起,分成一组)(3)最后三个幼儿分成一组,好朋友坐在一起2、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以及特点。(1)罐子里面有米宝宝,核桃宝宝,红豆宝宝。(2)你们刚刚拿的是什么宝宝?自己拿回自己的罐子宝宝。三、引导幼儿再次巩固罐子里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老师举出不同的卡片,不同组进行回应摇罐子.(通过老师唱歌,加快速度,摇罐子)四、延伸探究活动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篇二」(一)内容简介黑乎乎的夜晚,鼹鼠爸爸准备睡个好觉。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各种各样的声音吵醒了鼹鼠爸爸,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呢?是门铃、窗户、风、溪水、草儿吗?原来是春雨,滴答滴答……这就是春天的声音!(二)主题分析故事通过讲述鼹鼠爸爸在一个春雨的夜晚,找寻各种声音的来源,让孩子感受了春雨中各种不同的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孩子的视野带入大自然。(三)情节分析黑漆漆的夜晚,窗外一片静谧。一个深墨绿的窗户,一瓶不知名的黄色小花,看到这样的画面,小读者的心顿时安宁下来。鼹鼠爸爸胖胖的身躯,挤在一张窄小的床上,充满喜剧效果的画面,又抓住了小读者的视线。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有趣又多变的各种声音,调动了小读者所有的听觉细胞,也引发了大家和鼹鼠爸爸一样的好奇心。在和鼹鼠爸爸一起找寻各种声音来源的过程中,小读者知道了大自然中各种事物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最后和鼹鼠爸爸一起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春雨让不同的事物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原来这就是春天的声音。鼹鼠爸爸听着春雨声,慢慢睡着了。相信小读者在这样的夜晚也会遐想联翩吧!(四)角色分析故事的开始与结束,鼹鼠爸爸小小的眼睛一直迷迷糊糊的,那是春日特有的慵懒的睡意;结束时是鼹鼠爸爸找到答案后,在春雨叮咚中心满意足的惬意。鼹鼠爸爸在一路的倾听与寻找中,小小的眼睛却瞪得滚圆。截然不同的神情、身影里,是鼹鼠爸爸在捕捉春天的声音。(五)图画分析1、画面的色彩整个故事的画面运用了水彩晕染的表现手法,一如春雨中烟雨迷离、花影无踪的朦胧,让我们的心中、眼里充溢了美的感受。无论是粉米色、粉蓝色、粉绿色的色彩,静态的美与各种声效的动态之美,似对弈、又似携手,将小读者带入了春天特有的韵味里。图画中蕴藏的细节在图书的第2面和第22面,同样的窗口却给人不同的感受:深墨绿的色彩、黄色的小花,将人带入春夜的安宁;一盏煤油灯,黄黄的光线也照亮了窗口,照亮了窗外的雨丝。细细品味,春天的声音可以是宁静的,也同样是热闹的鼹鼠爸爸那副可爱的小眼镜,前后始终展现着各种姿态、却不在鼹鼠爸爸的鼻梁上,唯有当鼹鼠爸爸去寻找春天的声音时,才正儿八经地戴着眼镜。小小眼镜,也传递着鼹鼠爸爸不同的状态。(六)语言分析故事中文字不多,充盈全文的是“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呼呼呼呼"等这些多变的象声词、叠音词。“沙沙沙……×××,是你吗?”这种句式在文中反复出现,有趣的词语与句式,足以引发孩子学习的愿望。(一)活动设计11、设计意图可爱的鼹鼠爸爸在下着春雨的夜晚忙活了一个晚上,他听到了“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呼呼呼呼”等这些声音,他在马不停蹄地寻找答案:“××××……××,是你吗?”。春雨下在门上,会有叮咚叮咚的声音;春雨下在窗户上,会有咣当咣当的声音。春雨还会下在哪里呢?我们也来找一找、听一听、问一问。2、活动目标(1)仔细倾听故事中鼹鼠爸爸的话,能对象声词感兴趣。(2)尝试找找、说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3、活动准备图画书《春天的声音》和教学课件(PPT)场景图片:雨中的大型玩具、木质平台、雨伞、树木等

表示胜利的一段音效4、活动过程(1)导入故事,引发兴趣①出示第2面:一这是什么时候?②出示第3~4面:一鼹鼠爸爸在干什么?(2)欣赏故事,感受理解①出示第5面,结合音效:一这是什么声音?一门铃响了,会是谁呢?②出示第6~7面,结合音效:一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会是谁呢?一鼹鼠爸爸是怎么问的?③出示第8~14面:一鼹鼠爸爸又听到了哪些声音?一他是怎么问的?(感受“××××……××,是你吗”的句式)小结: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鼹鼠爸爸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他在不停地问,想要找到答案。④出示第15面:一鼹鼠爸爸忙了大半夜,也没找到答案,他准备去睡觉了。⑤出示第16面:一看看,他又怎么了?这回会听到什么声音呢?⑥出示第17~21面:一这是谁的声音?一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一你来问问,你听到的声音是不是春雨的声音?(运用句式问得好的幼儿,就可以播放胜利的音效)小结:原来鼹鼠爸爸听到的那么多声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真好听!这可是春天的声音!(3)找找、看看,大胆表述一春雨下在门上、窗户上……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春雨还会下在哪里呢?(幼儿自由表述)出示场景图片:一春雨如果下在这些地方,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你来问一问。(幼儿自由观察、运用句式表述)一谁来问一问?(邀请个别幼儿表述,表述完整的幼儿可以播放胜利的音效)(4)活动延伸一春雨还在下,会下在哪里呢?(二)活动设计21、设计思路在一个春日的夜晚,鼹鼠爸爸被好听的声音惊醒。叮咚叮咚、哗啦哗啦……就像一首首优美的音乐,感染了鼹鼠爸爸的身与心。好听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呢?鼹鼠爸爸去找、去问,他发现窗户、溪水……都像一个个音乐家,能演奏出这些动听的音乐。你愿意做一个小小音乐家吗?一起来演奏春天的歌曲吧。2、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不同物体发出的动听声音。(2)尝试用小乐器敲敲打打,表现简单的节奏。3、活动准备春天的声音》图画书和教学课件(ppt)4、活动过程(1)引发兴趣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封面)故事的名字叫《春天的声音》。一你听到过春天的声音吗?一你还听到过哪些好听的声音呢?(2)欣赏故事①出示第2~11面:一鼹鼠爸爸准备睡觉了,可是为什么又不睡了?一他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来学一学。(出示图片“门、窗户、风、小溪”,鼓励幼儿学着说说)一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这是门、窗户、风、小溪演奏出来的,好听吗?一他们演奏的时候,像音乐家一样,都看着书的。(出示节奏谱)看着书演奏,声音会很好听。(3)大胆表现①介绍乐器:小铃、沙球、小鼓一你想做一个音乐家吗?我们也来看着书演奏。一找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一你的乐器能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呢?试一试。一现在开始做音乐家了,看着书,你演奏出的音乐会更好听。(播放PPT,节奏谱会随着乐曲的进行而变色,便于幼儿跟着打节奏。)②请个别幼儿表演。(4)活动延伸出示第12面~结束:一原来春雨也是音乐家,我们和她一起演奏吧。(三)活动拓展1、在教室的活动区域和家里,提供各种场景图片,鼓励幼儿运用“××××……××,是你吗”的句式学习说话。2、提供各种小乐器,鼓励幼儿根据节奏谱敲打节奏。(四)阅读区的活动在阅读区投放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图片,尝试将故事继续讲下去,讲述属于自己的《春天的声音》的故事。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篇三」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寂寞”、“孤零零”,学说短句:“我来陪陪你”。2、运用探究、表演等方法,感受小动物与老公公之间的情感。3、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时的愉悦心情,学习关心别人。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PPT课件。2、鸟、猫、蛙、狗、羊、公鸡、马等叫声音频。配套课件:中班语言课件《最好听的声音》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PPT课件,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1、教师:这个小院子里住着谁?找一找,有没有住着其他的人?老公公一个人住在院子里,他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他不高兴?(丰富词汇:孤零零)2、教师:老公公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小院子里很不快乐,你有什么好办法使老公公快乐起来呢?3、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使老公公快乐,下面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老公公是怎么快乐起来的?(三)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1、教师:图上有哪些小动物?是怎么唱歌的?2、教师:从故事中的哪些话可以听出来老公公很快乐?小鸟和其他小动物看到老公公很高兴,它们自己觉得快乐吗?为什么它们也会觉得很快乐呢?3、教师:帮助和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一说?(四)集体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边出示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五)表演故事。教师扮演老公公,幼儿自选角色,创造性的进行故事表演游戏。活动延伸语言区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听。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中班幼儿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讲”,本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篇四」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讲述故事。2、通过听、说、模仿、游戏等形式来感受“最好听的声音”。3、在声音中体验亲情、感受妈妈对孩子爱的情感。活动准备:课件、粮仓场景设置、花猫头饰活动过程:导入环节,激发兴趣。1、播放音频:引导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听到的声音。)2、师:这些声音好听吗?可是什么样的声音才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吧!一、欣赏理解,简单讲述(一)分段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1、聆听鸟妈妈心中最好听的声音——鸟宝宝的啄蛋壳声①鸟妈妈来了(出示图片)老师来问问鸟妈妈:鸟妈妈,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呢?结合课件播放录音第一段,提问:鸟妈妈说什么声音最好听呀?鸟宝宝啄蛋壳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引导幼儿学说:又小又细又清脆的“笃笃笃”的声音。②为什么鸟妈妈觉得鸟宝宝的声音最好听?2、模仿狗妈妈心中最好听的声音——小长毛狗的歌声①出示长毛狗图片,引导个别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问问长毛狗妈妈:“长毛狗妈妈,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结合课件播放录音第二段,提问:长毛狗妈妈觉得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他儿子的歌声是什么样的?(引导全体幼儿学唱)②分角色练习对话。1)请2个小朋友来模仿长毛狗和小长毛狗。2)引导幼儿分组分角色用好听的声音表现出妈妈和孩子的对话③为什么长毛狗妈妈觉得狗宝宝的声音最好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