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指南 化学 》课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1页
《高考备考指南 化学 》课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2页
《高考备考指南 化学 》课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3页
《高考备考指南 化学 》课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4页
《高考备考指南 化学 》课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章复习目标核心素养广东命题趋势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2.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3.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常见酸、碱、盐的电离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5.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6.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能正确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关注物质的元素组成,包括分析物质类比以及依据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发展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物质转化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中提取证据,构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初步建立物质类别和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1.在2023年广东高考卷中,涉及本章的知识点较多,如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和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等;考查面广,有容易题也有控分题2.预计在2025年的高考中必将会延续对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特别是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综合考查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本节对应系统复习P1)栏目导航01必备知识关键能力03真题体验领悟高考02研解素养悟法猎技04配套训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1☞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同种元素由不同(或多)种元素

同种物质不同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化学物理(3)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4)同素异形体。不同单质化合物单质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确定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树状分类的关键。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共价电解质胶体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注意:气化和液化一般属于物理变化,但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化学4.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化学反应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数目

、__________、

、__________

按反应中______________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按反应的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无离子参加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

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纯净物,含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是混合物(

)(2)白磷、红磷和黑磷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3)在自然界中,非金属元素(C、Si、N、S等)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4)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5)汽油、食醋、漂白粉、小苏打中,只有小苏打是纯净物(

)

√×

×

×

××

×

×

突破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2023·广东惠州调研)孔雀石古称“石绿”,是铜的表生矿物[化学式Cu(OH)2·CuCO3],“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分子式C15H11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绿”耐酸、耐碱B.Cu(OH)2·CuCO3属于纯净物C.保存不善的国画,“水色”容易变色D.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A

【解析】石绿为碱式碳酸铜,能和酸反应,故不耐酸,A错误;Cu(OH)2·CuCO3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正确;花青为有机物,根据分子式分析,含有不饱和键,容易被氧化,所以容易变色,C正确;花青为有机物,能溶于有机溶剂,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D正确。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的组合是(

)组合甲乙、丙、丁、戊①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②常见合金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③基本营养物质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④腐蚀品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⑤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⑥弱电解质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C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乙烯、丙烯等)。(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C5~C11的烃)、植物油、胶体。(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Al、金属氧化物)。注意:CuSO4·5H2O、冰醋酸、冰水混合物有固定的分子组成,都属于纯净物。2.物质分类的四个“误区”(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①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②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如NaHSO4、CuSO4溶液呈酸性,Na2CO3溶液呈碱性,但这些物质均属于盐。(3)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4)误认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突破二

物质的性质及转化3.(2022·广东广州六校联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B.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C.水煤气、裂解气、焦炉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D.蒸馏、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D4.(2024·河南部分名校联考)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对应的单质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A.氧化钠 B.过氧化钠C.氯化亚铁 D.氢化钠【解析】O2和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A、B均错误;Cl2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Cl3,C正确;Na直接与H2反应得到NaH,D错误。C

5.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XY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XYZMAFeFeCl2FeCl3Cl2BCCOCO2O2CCO2Na2CO3NaHCO3NaOHD[Al(OH)4]-Al(OH)3Al3+CO2【解析】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A错误;Na2CO3与NaOH不反应,C错误;Al(OH)3与CO2不反应,D错误。B

☞知识点2分散系及其应用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将分散系分类,直观表示如下: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直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100nm

1~100nm

小于1nm

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不均一、不透明能否透过滤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沉淀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不能能能不能不能能2.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1)含义:当______________胶体时,在胶体内部可看到一条

的现象。

(2)应用:鉴别胶体与________。溶液光亮的“通路”光束通过3.Fe(OH)3胶体的制备(1)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氯化铁溶液红褐色

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2)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3)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4)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5)将含1molFeCl3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为NA(

)(6)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明显的光路(

)√×

×

×

突破

胶体性质、制备及应用1.已知NaCl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NaCl晶体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B.分散系②与云、雾为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C.分散系②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分散系①D.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B

【解析】分散系①是溶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A错误;分散系②是胶体,与云、雾所属的分散系类型相同,B正确;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C错误;分散系①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时,液体变为

色,得到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红褐Fe(OH)3胶体

逐渐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电泳(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形成红褐色沉淀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

电解质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使沉淀溶解渗析研解素养悟法猎技2☞核心价值篇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2.常考经典史籍材料(1)《本草纲目》记载:“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今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碱”指的是碳酸钾(K2CO3)。(2)《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的是石油。(3)《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4)《天工开物》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指的是CaCO3。(5)《新修本草》记载:“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绛矾”指的是FeSO4·7H2O。(6)《本草纲目》记载:“嘉州峨眉山出菩萨石,色莹白明澈。”“菩萨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7)《本草衍义》记载:“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此处涉及的精制砒霜操作方法是升华。(8)《本草纲目》记载:“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3.广东传统文化(1)广东醒狮。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2)广东剪纸。广东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佛山剪纸和潮阳剪纸。佛山剪纸手法上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为主,用料上大量应用铜箔、锡箔和银箔。潮阳剪纸最大的特点是“阴阳剪”,“阳剪”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线条粗犷有力,交替使用,粗细相破相助,极富特色。(3)广东凉茶。凉茶是汉族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而成,可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4)广东粤绣。粤绣,又称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传统刺绣工艺。粤绣是与苏绣、湘绣、蜀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5)广东粤剧。粤剧又称大戏或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题型一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及变化

(2021·广东卷)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解析】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D

“四步法”突破传统文化中物质组成及变化类题题型二传统文化中的操作与化学工艺

《本草纲目·水银条》引南朝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汉代长信宫灯就采用了鎏金这种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银能“消化”金银是形成了合金,合金熔点低于各组分熔点B.“鎏金”工艺使器物表面被黄金覆盖,可防止内部铜的腐蚀C.宫灯能有效防止烟尘是因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燃料燃烧更充分D.已知“金”的原子序数为79,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ⅠB族C1.《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

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C2.(2024·河南部分名校联考)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下列关于诗句中所提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原料高粱、谷物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红泥的颜色主要来自氧化铁C.乳和粥的分散质是蛋白质D.纯酒精比乙醇溶液杀菌效果更佳【解析】酿酒原料高粱、谷物等主要成分为淀粉,A错误;氧化铁为红色,红泥中含有氧化铁,B正确;乳的分散质为蛋白质,粥的分散质为淀粉,C错误;75%的酒精溶液杀菌消毒效果最好,D错误。B

3.(2024·湖南开学考)《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火燃釜底”的目的是蒸发结晶B.海水盐中含有多种杂质C.“盐锅”不可能是铝锅D.海水盐中不会含有碘元素D

【解析】“火燃釜底”会使水蒸发,从而使盐结晶析出,A正确;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电解质,“火燃釜底”过程中会与食盐一起结晶析出,B正确;铝的使用只有一百多年,C正确;海水中溶解有I-,D错误。4.铅霜(醋酸铅),又称为“铅糖”,其古代制法为“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糖”有甜味,可充当食品甜味剂B.“瓮”为铁质容器C.“经久成霜”是结晶的过程D.该制法以铅作正极,汞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解析】“铅糖”不可充当食品甜味剂,A错误;“瓮”是瓷器,B错误;铅比汞活泼,应作负极,D错误。C

☞核心价值篇价类二维图1.铁元素价类二维图

2.氮元素价类二维图

3.硫元素价类二维图

4.氯元素价类二维图

(2024·广东湛江开学考)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X,不可能生成YB.X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C.H2S与X反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N可由其相应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化合生成

D

【解析】由图中物质类型及化合价知X是SO2、Y是SO3、Z是硫酸、M是硫酸铜。S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SO2,A正确;SO2不能与BaCl2反应,B正确;由2H2S+SO2==3S↓+2H2O知,氧化产物来源于H2S,还原产物来源于SO2,故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正确;H2S与CuSO4溶液作用生成的盐是CuS,单质硫与铜反应只能生成Cu2S,D错误。1.(2022·广东广州六校联考)部分含N及Cl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可以通过a的催化氧化反应制备cB.工业上通过a→b→c→d→e来制备HNO3C.浓a'溶液和浓c'溶液反应可以得到b'D.加热d'的固态钾盐可以产生O2B2.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视角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图1是Fe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的F为硫酸盐,请写出由D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

(2)图1中的B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化合反应变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4Fe(OH)2+O2+2H2O==4Fe(OH)3

B8

真题体验领悟高考31.(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C

【解析】纤维素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正确;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错误;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正确。2.(2023·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C

【解析】“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原有的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铝,D正确。

D4.(2023·广东卷)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B.饱和CuSO4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C.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D.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解析】舞台上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共价键没有断裂,A错误;饱和CuSO4溶液可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硫酸铜,B错误;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呈现完美对称,C错误;晨雾中由于光照射胶体粒子散射形成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D正确。D

配套训练4(本栏目对应配套训练P1~2)[A组·基础练习]1.(2024·广东模拟)肇庆历史悠久,已经出土了丰富的文物,下列文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D2.下列叙述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以偏二甲肼为燃料B.载人宇宙飞船一般装有盛放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C.载人飞船的轨道舱壳体选用质量轻、超强耐腐蚀的新型合金材料D.“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利用不同的溶液和酸碱指示剂,变出漂亮的“五环”A3.(2022·广东汕头一模)“分类”思想能帮助我们寻找物质的通性,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NO、NO2为酸性氧化物B.NH4Cl、AlCl3为共价化合物C.氢氟酸、氢硫酸为强电解质D.84消毒液、洁厕灵为混合物D4.(2024·广东六校联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七号飞船外壳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航天飞船内安装盛有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

C.航天服壳体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因熔点比纯铝高而耐用

D.中国空间站存储器所用的材料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氮化硅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Na2O2与飞船内的H2O(g)、CO2作用可得到O2,B正确;合金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材料熔点低,C错误;石墨烯与金刚石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D正确。C

5.(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物质间纷繁复杂的转化关系是化学的魅力所在。下列选项中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C

6.国画《牧牛图》的颜料有“石色”“水色”。“石色”从矿物中提取,如石绿[化学式Cu(OH)2·CuCO3];“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分子式C15H11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OH)2·CuCO3属于纯净物B.“石色”耐酸、耐碱C.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D.保存不善的国画,其“水色”

容易变色B7.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均是由原子构成的B.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组成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D.纯净的硫酸是纯净物,而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A错误;氧气与臭氧混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一种,B错误;许多酸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Mn2O7、CrO3等,C错误;纯净的硫酸成分是H2SO4,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正确。D

[B组·提高练习]8.(2022·广东汕头一模)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传统文化化学知识A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焰色反应,化学变化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置换反应C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乌金为煤炭D中药铜绿制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实验操作:洗涤、溶解、过滤、蒸发A9.(2024·广东湛江摸底)打造特色产业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南九乡利用区域内溶洞大力发展旅游业,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河南中牟发展葡萄种植和酿酒业,葡萄糖可水解为乙醇C.广东电白依托大面积种植花生发展食用油产业,花生油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黑龙江安达市以奶酪为载体打造畜牧产业链,奶酪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A

【解析】溶洞形成与CaCO3+H2O+CO2Ca(HCO3)2有关,A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了,B错误;花生油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奶酪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D错误。10.(2022·广东清远联考)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WXYZ

ASS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