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顺序,感受溶洞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感受溶洞的神奇。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2.难点体会作者对孔隙描写的细致入微,感受孔隙的窄小。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指名回答)2.作者依次游览了路上、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出洞。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再次走进双龙洞,去领略它的神奇魅力。(二)精读课文,感受美景1.学习"路上见闻"部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看到了山上的映山红、油桐,还有粉红色的沙土,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作者对沿途风景的喜爱之情。重点读好描写溪流的句子,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表现溪流的不同状态。提问:作者描写路上的景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2.学习"外洞"部分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外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宽敞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洞很宽敞呢?("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式,感受外洞的宽敞。比如,可以和我们的教室、学校礼堂等进行对比,想象在外洞开会的情景。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外洞的宽敞气势。3.学习"孔隙"部分过渡:外洞已经如此宽敞,接下来作者要进入孔隙了,孔隙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孔隙的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出示重点句子:"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提问: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孔隙有什么特点?(窄小)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孔隙的窄小呢?("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模拟仰卧在小船里的感受,体会孔隙的窄小。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孔隙中的情景,感受那种压抑和紧张。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孔隙的窄小以及作者的紧张心情。注意语速要慢,语调要稍高,突出那种小心翼翼的感觉。思考:作者描写孔隙时,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先写孔隙的小,通过小船的小来衬托;再写乘船过孔隙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层次感和细腻感。4.学习"内洞"部分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思考:内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黑、奇、大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内洞很黑呢?("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引导学生通过"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等词句,感受内洞的黑暗。内洞的奇表现在哪里呢?("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双龙、石钟乳和石笋的样子,感受内洞景色的奇特。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然后展示一些双龙洞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内洞很大呢?("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外洞,想象十来进房子的大小,体会内洞的大。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内洞的特点。读描写黑的部分,语速稍慢,语调低沉;读描写奇的部分,要读出惊叹、好奇的语气;读描写大的部分,声音要洪亮。5.学习"出洞"部分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出洞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还是乘坐小船,经过孔隙,来到外洞,然后出了洞口。提问:出洞部分和进洞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进洞部分详细描写了孔隙的情况,出洞部分则比较简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突出重点内容。(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1.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2.提问:作者是如何把双龙洞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写作中,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呢?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我们在写游记或介绍一处景物时,可以先确定游览顺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描写景物的特点。描写时要注意观察细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印象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2.推荐阅读叶圣陶的其他作品,如《稻草人》《倪焕之》等,进一步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写作风格。(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领略了溶洞的神奇美景,学习了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写出精彩的文章。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大自然,去发现更多的美好。(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47自然段。2.仿照《记金华的双龙洞》,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要求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华双龙洞的神奇景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较好地掌握了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效果较好。但在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河池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摸底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航空旅游智能客服系统考核试卷
- 煤炭洗选厂信息化建设与数据管理考核试卷
- 硝酸钾生产过程中的能量优化与节约考核试卷
-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防治考核试卷
- 数据分析师的核心技能考核试卷
- 社会责任履行考核试卷
- 油气仓储与能源市场供需预测及分析报告考核试卷
-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五中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东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对策研究
- 船舶防污染基础知识培训
- 餐厅小院策划方案
- 氢氧化钠介绍msds
- 青甘大环线路线
- 电梯安装施工计划书
- 校内蜜雪冰城调查分析报告
- 脐带、胎盘蜕膜干细胞制备与储存协议
- 干冰传奇-科学实验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