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驾驶与维护作业指导书The"AutomotiveDrivingandMaintenanceOperationManual"isacomprehensiveguidedesignedforindividualsandprofessionalsinvolvedinthe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vehicles.Itprovidesdetailedinstructionsonhowtosafelydrivecarsandperformessentialmaintenancetaskstoensuretheirlongevityandoptimalperformance.Thismanualisparticularlyusefulforautomotivetechnicians,drivers,andanyonelookingtoenhancetheirknowledgeofvehiclecareandsafety.Thismanualisapplicableinvariousscenarios,suchasautomotiveworkshops,drivertrainingschools,andpersonalgarages.Itservesasavaluableresourceforautomotivetechnicianstoreferencewhileperformingmaintenancetasksandfordriverstolearnthebestpracticesforsafedrivingandvehiclecare.Additionally,itcanbeusedasateachingtoolineducationalinstitutionsspecializinginautomotiv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Therequirementsoutlinedinthe"AutomotiveDrivingandMaintenanceOperationManual"includeathoroughunderstandingofvehiclesystems,properdrivingtechniquesforsafety,andtheabilitytoperformbasicmaintenancetasks.Usersareexpectedtofollowtheguidelinesmeticulouslytoensurethesafetyandefficiencyoftheirvehicles.Regularlyreferringtothismanualwillhelpusersstayupdatedwiththelatestindustrystandardsandbestpracticesinautomotivemaintenanceanddriving.汽车驾驶与维护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汽车驾驶基本知识1.1驾驶前的准备工作1.1.1检查车辆状况在驾驶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车辆外观: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损伤、划痕,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灯光是否齐全有效;液体检查:检查发动机机油、制动液、冷却液、转向助力油等液体是否充足,如有不足,应及时添加;电器设备:检查电瓶电压、发电机输出电压、各传感器及仪表盘是否正常工作;制动系统:检查制动片磨损情况,保证制动功能良好;轮胎:检查轮胎花纹深度,保证轮胎具有良好的抓地功能。1.1.2检查驾驶证及行驶证驾驶前,应保证携带有效的驾驶证及行驶证,以备查验。1.1.3了解车辆功能在驾驶前,应对所驾驶的车辆功能有充分的了解,包括车辆的最高车速、加减速度、油耗、制动距离等。1.2驾驶姿势与操作方法1.2.1驾驶姿势正确的驾驶姿势对于驾驶安全和驾驶舒适度。以下为正确的驾驶姿势:座椅调整:座椅应调整至驾驶员双脚能够轻松踩到踏板,且膝盖微弯;方向盘高度:方向盘高度应调整至驾驶员双手自然放在方向盘上,肘部微弯;靠背角度:靠背角度以驾驶员背部紧贴座椅靠背,且腰部得到支撑为宜;视线范围:驾驶员视线应能覆盖前方道路、仪表盘及两侧后视镜。1.2.2操作方法1.2.2.1发动机启动检查变速器是否置于空挡;按下启动按钮或旋转钥匙至启动位置;发动机启动后,等待怠速稳定,然后松开启动按钮或钥匙。1.2.2.2变速操作根据车速和路况选择合适的挡位;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器杆置于目标挡位;缓慢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适当加油,使车辆平稳起步。1.2.2.3制动操作根据车速和路况,提前判断制动时机;踩下制动踏板,同时观察前方道路情况,调整制动力度;待车辆减速至安全速度后,松开制动踏板。1.2.2.4转向操作握紧方向盘,保持稳定;根据转弯半径和速度,适当调整方向盘角度;转弯结束后,回正方向盘。第二章汽车驾驶技巧2.1基础驾驶技巧2.1.1起步技巧在起步前,应保证车辆处于停车状态,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将变速器置于空挡,拉紧手刹。启动发动机后,观察仪表盘,确认各项指标正常。将变速器挂入一挡,缓慢释放离合器,同时轻踩油门,使车辆平稳起步。2.1.2直线行驶技巧直线行驶时,应保持车身正直,视线放远,观察前方道路状况。双手握方向盘,力度适中,避免大幅度摆动。油门控制要平稳,保持车速均匀。同时注意观察左右后视镜,了解周围车辆动态。2.1.3转弯技巧转弯前,提前减速,观察弯道情况,保证安全。转弯时,内侧轮贴近弯道内侧,外侧轮远离弯道外侧。双手握方向盘,力度适中,避免大幅度摆动。转弯过程中,适当调整车速,使车辆平稳通过弯道。2.1.4倒车技巧倒车前,观察后方情况,保证安全。将变速器挂入倒挡,缓慢释放离合器,同时轻踩油门,使车辆平稳倒车。倒车过程中,注意观察左右后视镜,了解周围车辆动态。如需调整方向,应轻打方向盘,避免大幅度摆动。2.2高级驾驶技巧2.2.1节能驾驶技巧节能驾驶的关键是合理控制车速和油门。在行驶过程中,尽量保持车速稳定,避免频繁加速和减速。利用惯性滑行,减少油耗。同时合理使用空调,尽量减少空调开启时间,以提高燃油经济性。2.2.2雨雾天气驾驶技巧雨雾天气驾驶时,应减速行驶,保持安全距离。开启雾灯和近光灯,提高能见度。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以免发生侧滑。同时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防止积水、湿滑等危险情况。2.2.3高速公路驾驶技巧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应保持车速稳定,不要频繁变道。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路面情况。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应对,避免慌乱操作。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2.2.4山路驾驶技巧山路行驶时,应根据路况和坡度调整车速。上坡时,适当加大油门,保持动力输出。下坡时,利用发动机制动,避免长时间使用刹车,以免刹车片过热。同时注意观察山体情况,防止落石等意外情况。第三章汽车维护保养3.1日常维护保养3.1.1维护保养目的日常维护保养是指对汽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以保证汽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3.1.2维护保养内容(1)清洁:保持汽车外表的清洁,定期清洗车身、玻璃、轮胎等部位,防止腐蚀和损伤。(2)检查:检查车辆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3)润滑:定期更换润滑油,保持发动机和其他运动部件的润滑状态。(4)紧固:检查并紧固各部件的连接螺栓,防止松动。(5)电气系统:检查电气系统,包括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等,保证正常工作。3.1.3维护保养周期日常维护保养应根据车辆使用情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建议每行驶1000公里或每周进行一次。3.2定期维护保养3.2.1维护保养目的定期维护保养是指按照一定的周期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以保证汽车各项功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3.2.2维护保养内容(1)发动机系统:检查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等。(2)传动系统:检查传动系统的齿轮油、离合器、变速箱等,更换齿轮油、离合器片等。(3)制动系统:检查制动片、制动盘、制动液等,更换磨损严重的制动片、制动盘,补充或更换制动液。(4)转向系统:检查转向机、转向拉杆、转向柱等,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5)悬挂系统:检查悬挂系统各部件,更换磨损严重的减振器、悬挂臂等。(6)电气系统:检查电气系统,更换损坏的传感器、控制器、线束等。(7)车身及附件:检查车身及附件,更换损坏的灯具、雨刮器、保险杠等。3.2.3维护保养周期定期维护保养的周期应根据车辆类型、使用年限、行驶里程等因素确定。以下是一般建议的维护保养周期:(1)小型汽车:每行驶500010000公里或每半年进行一次。(2)中型汽车:每行驶1000015000公里或每半年进行一次。(3)大型汽车:每行驶1500020000公里或每半年进行一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驾驶员应灵活调整维护保养周期,保证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4.1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4.1.1询问法询问法是指通过与驾驶员或维修人员交流,了解车辆故障现象、发生时间、故障频率等信息,为故障诊断提供初步线索。4.1.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车辆的外观、声音、气味等异常现象,初步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4.1.3仪器检测法仪器检测法是指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车辆的各项功能参数进行检测,以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4.1.4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指根据汽车的结构原理,结合故障现象,通过逻辑推理,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找出故障原因。4.1.5试探法试探法是指在确定故障范围后,通过改变某些部件的工作状态,观察故障现象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故障部位。4.2常见故障排除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汽车故障及其排除方法:4.2.1发动机故障(1)发动机无法启动排除方法:检查电源系统、起动机、点火系统、燃油系统等,查找故障原因并修复。(2)发动机异响排除方法:检查发动机内部零件磨损、松动、断裂等情况,进行相应维修或更换。4.2.2传动系统故障(1)离合器打滑排除方法:检查离合器片磨损、离合器压盘损坏等情况,更换损坏部件。(2)变速器跳挡排除方法:检查变速器内部零件磨损、同步器损坏等情况,进行相应维修或更换。4.2.3制动系统故障(1)制动失效排除方法:检查制动液、制动片、制动盘等部件,查找故障原因并修复。(2)制动跑偏排除方法:检查制动系统两侧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4.2.4轮胎故障(1)轮胎磨损不均匀排除方法:检查轮胎气压、悬挂系统、轮胎定位等,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2)轮胎鼓包排除方法:检查轮胎帘线断裂、胎冠损伤等情况,更换损坏轮胎。4.2.5电气系统故障(1)发电机不发电排除方法:检查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充电指示灯等部件,查找故障原因并修复。(2)电瓶亏电排除方法:检查电瓶桩头、电瓶液位、电瓶电压等,更换损坏电瓶或充电。第五章汽车电路系统维护5.1电路系统基本知识5.1.1电路系统概述汽车电路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系统以及辅助电器设备等组成。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障汽车行驶安全、提高汽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1.2电路系统基本原理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学、电路学等基本理论。电源系统为汽车电路提供电能,启动系统用于启动发动机,点火系统负责点燃混合气,照明系统提供夜间行驶照明,信号系统用于传递驾驶员的操作指令,仪表系统显示汽车运行状态,辅助电器设备则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5.1.3电路系统主要元件电路系统的主要元件包括:电源(蓄电池、发电机)、控制器(开关、继电器)、执行器(电动机、电磁阀)、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器(线束、插头)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汽车电路系统。5.2电路系统维护方法5.2.1定期检查与维护为保证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与维护:(1)检查蓄电池电压、容量等指标,保证蓄电池功能良好;(2)检查发电机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保证发电机工作正常;(3)检查各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元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4)检查线束、插头等连接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5)检查电路系统中的保险丝、熔断器等保护元件,保证其正常工作。5.2.2故障诊断与排除当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诊断与排除:(1)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2)利用电路图、检测工具等,检查相关元件的功能及连接关系;(3)判断故障部位,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4)更换损坏的元件或修复故障部位,恢复电路系统正常运行。5.2.3预防性维护为延长电路系统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应采取以下预防性维护措施:(1)保持蓄电池清洁,避免腐蚀;(2)避免线束、插头等部件长时间受潮、受热;(3)定期检查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元件的功能,及时更换损坏部件;(4)加强对电路系统的保护,避免外部因素导致故障。通过以上维护方法,可以保证汽车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汽车的安全功能和驾驶舒适性。第六章汽车发动机维护6.1发动机保养项目6.1.1定期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应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规定,定期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更换周期一般为5000公里或6个月,具体以车辆使用手册为准。6.1.2检查发动机冷却液发动机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应定期检查冷却液的颜色、气味和液位,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添加。6.1.3检查发动机皮带发动机皮带负责驱动发动机的各个附件,如发电机、水泵等。应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6.1.4清洁发动机外表定期清洁发动机外表,可降低发动机温度,提高散热效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清洁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避免对发动机表面造成损伤。6.1.5检查发动机火花塞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定期检查火花塞的电极磨损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6.1.6检查发动机排放系统排放系统对发动机的排放功能和环保功能。应定期检查排放系统的各个部件,如三元催化器、氧传感器等,保证其正常工作。6.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6.2.1发动机启动困难故障原因:电池电压不足、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发动机机械故障等。排除方法:检查电池电压,清洁电池桩头;检查点火系统,更换火花塞或点火线圈;检查燃油系统,清洗燃油喷嘴,检查燃油泵;检查发动机机械部分,排除气缸压力不足、气门间隙过大等故障。6.2.2发动机异响故障原因:发动机内部零件磨损、松动,如活塞、曲轴、连杆等;外部附件故障,如发电机、水泵等。排除方法:根据异响部位和声音特点,检查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检查外部附件,排除故障。6.2.3发动机过热故障原因:冷却系统故障,如散热器堵塞、冷却液不足等;发动机内部故障,如气缸垫损坏、气门间隙过大等。排除方法:检查冷却系统,清理散热器,检查冷却液液位,必要时更换;检查发动机内部故障,排除气缸垫损坏、气门间隙过大等问题。6.2.4发动机油耗过高故障原因:燃油系统故障,如燃油喷嘴堵塞、燃油泵磨损等;发动机内部故障,如活塞环磨损、气门间隙过大等。排除方法:检查燃油系统,清洗燃油喷嘴,检查燃油泵;检查发动机内部故障,排除活塞环磨损、气门间隙过大等问题。6.2.5发动机排放超标故障原因:排放系统故障,如三元催化器损坏、氧传感器失效等;发动机内部故障,如气缸压力不足、燃烧不完全等。排除方法:检查排放系统,更换三元催化器、氧传感器等部件;检查发动机内部故障,排除气缸压力不足、燃烧不完全等问题。第七章汽车底盘维护7.1底盘部件保养7.1.1概述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承载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并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底盘部件保养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底盘部件保养的具体内容。7.1.2保养周期及内容(1)检查保养周期: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及实际情况,确定底盘部件的保养周期。(2)保养内容:a.清洁:清除底盘部件上的泥土、油污等杂物,保证部件表面清洁。b.检查:检查底盘部件的磨损、损坏情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c.润滑: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d.紧固:检查并紧固底盘部件的连接螺栓,防止部件松动。7.1.3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1)保养方法:a.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清洁、检查、润滑等操作。b.按照汽车保养手册进行部件更换、调整等操作。(2)注意事项:a.保养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划伤、烫伤等意外。b.使用合适的润滑油,避免不同品牌、型号的润滑油混合使用。c.保养完成后,检查部件安装是否牢固,保证汽车行驶安全。7.2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7.2.1故障诊断方法(1)询问车主:了解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如异响、抖动、制动不灵等。(2)外观检查:观察底盘部件是否有损坏、变形、漏油等现象。(3)功能检查:对底盘部件进行功能测试,如制动、转向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4)仪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对底盘部件进行检测,如电脑诊断仪、四轮定位仪等。7.2.2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制动故障:a.故障现象:制动不灵、制动距离过长。b.排除方法:检查制动液位,排除制动液泄漏;检查制动盘、制动鼓是否磨损过快,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检查制动片厚度,必要时更换;检查制动系统是否存在空气,进行放气操作。(2)转向故障:a.故障现象:转向沉重、方向盘抖动。b.排除方法:检查转向机、转向柱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检查转向拉杆、球头是否磨损,更换损坏部件;检查轮胎气压,调整气压至标准值。(3)悬挂系统故障:a.故障现象:悬挂系统异响、行驶不稳定。b.排除方法:检查悬挂弹簧、减振器是否损坏,更换损坏部件;检查悬挂臂、转向节等部件是否磨损,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检查轮胎平衡,调整轮胎平衡块。7.2.3故障排除注意事项(1)故障排除过程中,遵循先易后难、先检查再更换的原则。(2)保证故障排除彻底,避免重复维修。(3)更换部件时,选用原厂配件,保证质量。(4)排除故障后,进行试车,确认故障已解决。第八章汽车制动系统维护8.1制动系统保养8.1.1保养周期与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保养周期通常为每行驶10000公里或每半年进行一次。保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制动液的液位和品质,必要时进行更换;(2)检查制动盘、制动鼓的磨损情况,保证其表面平整、无裂纹;(3)检查刹车片、刹车蹄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4)检查制动系统的各个连接部位,保证无松动、漏气现象;(5)检查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调整至合适的位置;(6)检查制动系统的报警装置,保证其正常工作。8.1.2保养方法与步骤(1)更换制动液:打开制动液储液罐,将旧液排放干净,加入新制动液,直至液位达到规定高度;(2)检查制动盘、制动鼓:使用专业工具对制动盘、制动鼓进行检查,发觉磨损严重或裂纹时,及时更换;(3)更换刹车片、刹车蹄:根据磨损程度,选择合适的刹车片、刹车蹄进行更换;(4)检查连接部位:紧固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5)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制动踏板至合适的位置,保证制动效果良好;(6)检查报警装置:检查制动系统报警装置,保证其在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发出警报。8.2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8.2.1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1)制动效果不良:可能原因有制动液不足、制动片磨损严重、制动盘或制动鼓磨损严重等;(2)制动踏板偏硬:可能原因有制动液管路堵塞、制动泵故障等;(3)制动踏板振动:可能原因有刹车片不均匀磨损、制动盘变形等;(4)制动液泄漏:可能原因有制动液管路破裂、制动泵密封不良等。8.2.2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1)制动效果不良:首先检查制动液的液位和品质,如不足或变质,及时更换;然后检查刹车片、刹车蹄的磨损程度,如有磨损严重,及时更换;最后检查制动盘、制动鼓的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严重,及时更换;(2)制动踏板偏硬:检查制动液管路是否堵塞,如有堵塞,清理管路;检查制动泵是否工作正常,如有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3)制动踏板振动:检查刹车片是否均匀磨损,如有不均匀磨损,进行调整或更换;检查制动盘是否变形,如有变形,进行校正或更换;(4)制动液泄漏:检查制动液管路是否破裂,如有破裂,进行修复或更换;检查制动泵密封是否良好,如有密封不良,进行维修或更换。第九章汽车轮胎与悬挂系统维护9.1轮胎保养与更换9.1.1轮胎保养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直接影响行驶安全。以下为轮胎保养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轮胎气压:保证轮胎气压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气压都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2)检查轮胎花纹深度:轮胎花纹深度应不小于1.6毫米。花纹过浅的轮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车辆抓地功能。(3)定期进行轮胎四轮定位:四轮定位可以保证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4)保持轮胎清洁:定期清洗轮胎,去除胎面上的石子、泥土等杂物,以免划伤轮胎。(5)检查轮胎损伤:发觉轮胎损伤应及时修补或更换,以免损伤扩大导致轮胎报废。9.1.2轮胎更换轮胎更换分为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包括轮胎扳手、千斤顶、拆卸器等。(2)拆下损坏轮胎:使用轮胎扳手拆卸损坏轮胎的螺栓,并用千斤顶将车辆顶起。(3)安装新轮胎:将新轮胎安装到轮毂上,并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螺栓。(4)调整轮胎气压:保证新轮胎的气压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标准。(5)检查轮胎安装情况:确认轮胎安装牢固,无异常情况。9.2悬挂系统维护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车身、缓冲路面冲击、保持车轮与地面接触等功能。以下为悬挂系统维护的步骤及注意事项:9.2.1定期检查悬挂系统部件(1)检查减振器:观察减振器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漏油,应及时更换。(2)检查悬挂弹簧:检查弹簧是否有断裂、变形等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3)检查悬挂臂:检查悬挂臂是否有变形、裂纹等现象,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月桂醇聚醚磷酸钾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网站广告位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动物原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合同变更申请书
- 2025年重组腺病毒P53抗癌因子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风电场建设项目EPC总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简易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年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空气清新香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司机类)核心知识点备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深圳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模)临沂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课件
- 微训练 一文多考 备考高效之诗歌《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 教师版
-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 国际关系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24)
- 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复习讲解学习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