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香湖镇至石溪镇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变更设计-路线说明_第1页
黎香湖镇至石溪镇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变更设计-路线说明_第2页
黎香湖镇至石溪镇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变更设计-路线说明_第3页
黎香湖镇至石溪镇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变更设计-路线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黎香湖互通至清凉山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说明S2-1第1页共3页黎香湖镇至石溪镇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变更设计第二篇路线说明1项目概况1.1变更设计概况原设计中,为避免占用基本农田,K0+248~K1+940段多处拆迁房屋,在石庙段因地形条件较差在K1+190~K1+320、K1+365~K1+675设置了两座大桥,工程造价高,现因南川区用地规划政策调整,为节约工程投资,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对该段路线设计进行优化调整,取消两座大桥,全线采用路基形式。变更类别为较大设计变更。原设计中,K8+920~K9+080段下穿南两高速,南两高速为高架桥梁,该段开挖较大,因未收集到南两高速资料,为避免开挖对南两高速高架桥造成影响,对该段路线设计进行优化调整,降低技术标准,完全利用现状道路线型,减小开挖,避免对桥梁造成影响。变更类别为一般设计变更。因本次变更路线较长,段落较多,整个路线须重新调整桩号,故项目最终设计以本次变更设计为准。1.2变更后项目概况项目起于在建黎香湖互通,可通过黎香湖互通连接黎香湖大道及渝湘复线高速,路线向东北方向延伸,分别途经大观、黎香湖、河图、石溪四个行政区,经过石溪场镇后继续向北,下穿南两高速,本次设计终点止于棕树湾附近,与现状四级公路顺接,通过该公路可通往清凉山、涪陵方向,远期将继续延伸至清凉山片区。本次实施路线道路全长11.137Km,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车行道宽度7m,设计速度40km/h,石溪场镇及南两高速路段限速15km/h。。沿途主要控制点为:起点黎香湖互通、终点四级公路、南两高速,沿线已建成建筑、道路、桥梁。本项目周边路网结构较丰富:高速路南两高速、渝湘复线高速(在建)等级公路省道S532、省道S204、黎香湖大道项目区域大量的四级公路。2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2.1初设批复意见(1)建议下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进一步优化路线,尽量减少工程数量,进一步核实管线等控制性要素,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或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2)建议下阶段加强深挖方地质勘察及边坡防护,结合勘察资料核实土石比例;进一步深化弃土场设计,落实弃土场用地情况。(3)建议下阶段加强地质勘察结合地勘资料,进一步优化桥梁细节,核实好附属构件及下部工程数量,以节约工程造价,优化涵洞形式及管径。2.2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回复:施工图设计阶段执行了初步设计平面线位,同时进一步对沿线地形管线等进行了勘测,并优化了纵断面设计。(2)回复: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了地质勘察,核实了土石比例,弃土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设计。(3)回复: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了地质勘察,根据地质情况优化了桥梁细节设计,同时对项目沿线涵洞形式及管径进行了优化。3路线平、纵面设计3.1路线设计原则本项目总体设计中坚持以下设计原则:(1)强调尽量利用旧路:对于平纵面较好的地段,尽量利用旧路单侧加宽;对于平面较好而纵面差的地段,尽量利用旧路线形,减少纵面填挖量;对于平纵较差不能利用地段,路线考虑尽量多的地段通过或靠近原有旧路,少占农田,减少新征地数量。(2)强调旧桥利用: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根据对旧桥的检测情况合理选取加固利用方案。(3)强调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合理配合:路线设计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公路路线设计是一项立体线形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顺、合理的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处,平、纵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极限指标,当然也不能不顾工程量的大幅增加,而片面追求高指标。(4)强调节约用地:选线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地。(5)强调地质选线: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对于软土路基、顺层易滑、泥石流、溶洞、滑坡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慎重对待,路线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某些不良地质(如溶洞、顺层易滑等)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对于高填深挖路基地段,做好路基边坡岩土情况的勘测工作,查清边坡及基底情况,据此进行填(挖)边坡的稳定计算,采取切实可行及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6)强调环保选线:着重注意高填、深挖对自然景观、植被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开挖、废方堆弃、爆破作业等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7)注重保通设计:旧路上尽量不出现大挖大填,不可避免时修建临时便道保通。3.2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规程路线平纵面及组合设计遵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执行,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车行道宽度7m,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3.3平面设计路线平曲线设计采用了基本形、S形、卵形曲线三种平面线形进行设计。基本形曲线为直线—圆曲线—直线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两种线型;S形曲线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与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反向相接;卵形曲线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线型;各线元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本路线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车行道宽度7m。K0+000-K7+730段路线以新(改扩)建为主,K8+180-K11+137段路线以改扩建为主。路线起点K0+000位于渝湘复线高速黎香湖互通连接道,与之相接形成T形平面交叉渠化设计,后向回龙咀-筲箕凼-唐家沟-瓦窑坪-石溪-李家咀-棕树湾方向延伸,终点与棕树湾附近四级公路顺接。平面线形采用基本型、S型、卵形。本次设计公路路线长度11.137km,路线增长系数1.46;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5.387,平曲线最小半径60m;平曲线总长8.784Km,占路线总长78.87%。K7+400至K8+178.534段为场镇路段,局部平纵指标差,该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0m;该段两侧房屋多,如破坏现有房屋进行展线,社会影响差,拆迁成本将大大增加。为减少本项目工程投资,降低社会影响,该段维持现状不做改动,项目K7+560处圆曲线半径按现状20m控制,桩号K7+361至K7+466段道路纵坡坡长按照现状105m控制,K7+466至K7+646段道路最大纵坡按照现状场镇纵坡7.74%控制,场镇段限速15km/h;K9+040至K9+140段为下穿南两高速路段,南两高速为桥梁结构,为不影响高速路结构安全,该段路线指标按现状道路控制,不进行大开挖,该段圆曲线半径为22m,限速15km/h。其余路段所有平面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3.4纵面设计在平面方案确定后,路线纵面线形及平纵组合设计结合当地水文、路网等,遵循降低工程造价、土石方基本平衡等原则,对路线的纵面线形及平纵组合进行了反复优化设计,力求纵面舒顺,线形流畅,平纵组合良好,线形更加经济合理。本次设计公路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4.669;竖曲线总长3.370Km,占路线总长30.259%;最大纵坡8%(2处,为旧路改造路段,最大纵坡利用现状,K4+868至K5+641段纵坡采取极限值),所有纵面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3.5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根据本项目的地位和使用功能,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和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从项目地区地形条件,地物限制因素综合论证。推荐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车行道宽度7m,双向双车道。主要技术标准详见下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1地形类别山岭重丘区山岭重丘区2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二级公路3设计速度km/h4040(场镇及南两高速段限速15)4停车视距m40405圆曲线最小半径m6060(场镇段20)6最大纵坡%7(8)7(局部旧路改造路段8)7最小坡长m1201208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一般值)6009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一般值)60010车道宽度m3.503.5011路面结构使用年限年12121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1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501/50桥涵涵洞1/25涵洞:1/25经调查,本项目桩号K7+400至K8+178.534段为场镇路段,局部平纵指标差,该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0m,最大纵坡为7.74%;该段两侧房屋多,破坏现有房屋进行展线,社会影响差,拆迁成本将大大增加。为减少本项目工程投资,降低社会影响,项目场镇段完全利用现状道路,场镇段限速15km/h。K9+040至K9+140段为下穿南两高速路段,南两高速为桥梁结构,为不影响高速路结构安全,该段路线指标按现状道路控制,不进行大开挖,该段圆曲线半径为22m,限速15km/h。4施工注意事项(1)平面系统:2000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