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_第1页
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_第2页
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_第3页
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_第4页
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PAGE\*ROMANPAGE\*ROMANIII目次总则 1术语 2基本规定 3设计 4一般规定 4管片 4集水井 4水泵 5管线 5控制系统 5施工 7一般规定 7管片制作 7管片安装 7集水井 8防水 8设备安装 8调试 9质量验收 106.1 管片 106.2 集水井 106.3 防水 106.4 机电设备 10运行维护 12附录A内置式泵房设计示意图 13附录B 验收记录表 15本标准用词说明 17引用标准名录 18条文说明 19PAGEPAGE16总则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内置式泵房的建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内置式泵房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和运行维护。术语内置式泵房builtinpumphouse利用轨道下方道床及隧道结构空间收集废水的建构筑物。管片segment隧道预制衬砌环的基本单元。管片的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管片、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复合管片等。集水井drainagesump具有一定容积和深度,用来收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内积水的设施。杂散电流straycurrent在设计或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道床ballastbed支承和固定轨枕,并将其支承的荷载传递至路基面的轨道组成部分。水密处watertightplace与废水直接接触的结构面,且受到水压力作用。吸水坑suctionpit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指对内置式泵房内各种设备实施综合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的系统。基本规定内置式泵房区间隧道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50014的有关规定。泵房布置宜参考AA.0.1A.0.2。管片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的有关规定。有效容积不得小于泵房内最大一15min~20min的出水量,且应在隧道最低点处独立设置。50015的有关规定。内置式泵房上方应铺设盖板,其材料宜采用树脂复合材料。50141B。设计一般规定内置式泵房所有过轨管线均应增设绝缘套管。管片C50Q235B350mm,钢管片背30mm。8.8级以上的钢材。钢管片纵肋板及加强板落料长度允许偏差应在±0.2mm之间,且应与环板顶紧焊接。坡口焊接的焊缝应焊透,质量等级应为二级;其余焊缝等级均为三级。100%6061的有关规定。100mm,且宜在中间设置短加劲板提高管片刚度。集水井C30。5m3,且符合下列公式:V=L×B×D (4.3.3)式中:V——集水井有效容积L——集水井长B——集水井宽D——启泵水位与停泵水位差24环混凝土管片。吸水坑尺寸不应小于800m460m240m128m×480mm。集水井不宜布置在轨道特殊减震段。水泵220m3/h的潜污泵。每台水泵应配备两根反冲洗管,且必要时可作为放空管。排水泵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有关规定,且应根6次。管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BAS设备技术条件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1Ω,且应可靠接地。配电线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泵房的进出管道和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区间废水经潜污泵提升后应由压力排水管通过区间隧道沿行车方向右侧引至相邻车站的废水泵房。控制系统BAS系统监控,且液位控制方式应为远程控制。IP54及以上。水泵应由单独开关控制,且主开关和分开关应具有选择性闭锁功能。当水位下降至超低报警水位时,控制回路应保证水泵均处于停泵状态并反馈报警信号;当水位达到停泵水位时,所有水泵均应停止工作;当水位上升至第一台泵启泵水位时,第一台泵应能正常启动;施工一般规定内置式泵房施工前应进行定位确定内置式泵房的起点、终点及集水井预留位置。内置式泵房防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钢管片表面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管片制作混凝土管片应在内弧面角部对混凝土管片关键信息进行标识。50205的有关规定。钢管片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构件应采用整体钢材,不得拼接;0.5mm;CO2气体保护焊,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JB/T9186的有关规定。S3级,防腐涂料涂刷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75μm;400μm;300μm。节点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管片安装管片安装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管片安装前应查看管片面上标记,确保安装正确。举重臂拼装螺母宜焊接于肋板上,便于钢管片安装。钢管片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焊接变形。管片出现破损应及时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集水井集水井底部应设足够的排水坡度,且坡向吸水坑。轨侧排水沟进入集水井前应设置格栅,格栅孔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集水井内的金属管材及金属构件表面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道床混凝土浇筑时,应两侧同时浇筑或分层交替浇筑。50299的有关规定。防水AA.0.4。设备安装泵检修孔上应安装密闭盖板,控制柜尺寸及位置应根据实际空间结构确定。PE线,并与外壳接地螺栓相连。GB50339的有关规定。潜污泵安装前应对集水井进行清理,并完成防水施工。250mm范围内不宜安装膨胀螺栓,防止出现渗水现象。阀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洁净、朝向正确及启闭灵活。压力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校验,铅封后安装,安装应位置正确、牢固、无渗漏。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和维修;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的底部。控制箱内的接触器、断路器等电器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调试调试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内置式泵房设施调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各连接部位应紧固、无渗漏、运转正常;各设施设备均应灵敏、正确、可靠。潜污泵安装完后应进行调试及试运转,并做好相关记录,且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机转动方向正确;水泵运转无卡阻现象和异常声响;2h;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各密封部位无渗漏水现象;电机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集水井容积、潜污泵扬程和流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管路通畅无堵塞;启泵液位、停泵液位、超低液位、超高液位以及远程控制、现场控制、反馈信号应满足设计要求。质量验收管片Ⅰ 主控项目混凝土管片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的有关规定。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冷弯试验等合格证明。Ⅱ 一般项目环、纵向螺栓孔应畅通,内圆面平整,且不应有塌孔。钢管片表面不应有裂缝,且焊缝应符合施工技术要求。集水井Ⅰ 主控项目集水井尺寸及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有关规定。吸水坑水位控制及设备布置应满足排水能力要求,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Ⅱ 一般项目4环混凝土管片。集水井内金属管材及金属构件表面应具有有效的防腐措施。泵房集水井表面应平整、坚固、洁净,不得有疏松、凹陷现象。6.3 防水Ⅰ 主控项目防水材料应符合其材料性能指标,且应具备相关质量合格证明。泵房防水作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Ⅱ 一般项目防水材料的铺设顺序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施工完成后应采用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成品被破坏。6.4 机电设备Ⅰ 主控项目泵房内各液位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泵房设备、管道及线路安装应符合轨道交通安全行车限界要求。Ⅱ 一般项目控制室应能远程控制水泵启停,且监控系统应能准确反馈泵房内液位变化情况。排水管流向应准确。消防用水情况下,水泵排水应稳定无溢出。压力表应灵敏可靠,指示正确。阀门应安装牢固,工作压力符合设计要求,且动作灵敏可靠。运行维护内置式泵房日常运行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当自控无法实现时应及时修复。采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实现自动监视,且宜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泵房运行管理应符合水泵、阀门等设备的操作规定。泵房应在每年或具有特殊要求时进行停泵集中检修,检查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泵房应定期进行清理;机电设备、管配件应定期进行除锈处理;定期对控制柜防水性、防潮性能进行检查;对泵、控制柜等主要设备进行整体外观检查。日常运行过程中应对泵房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运行电流、电压正常;运行的噪声及振动正常;液位控制正常;格栅内垃圾杂物及时进行清理;定期检查控制柜。日常操作运行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日常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进行作业;维护操作过程中应配备安全用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特殊操作,如电气操作应由持执业资格证的人员进行。附录A内置式泵房设计示意图图A.0.1 内置式泵房断面图图A.0.2 内置式泵房平面布置图图A.0.3 给排水系统图图A.0.4 泵房防水施工剖面图图A.0.5 杂散电流防护图附录B 验收记录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管片主控项目混凝土管片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的有关规定。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进场检验报告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冷弯试验等合格证明。一般项目管片表面出现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且应有完整的验收资料。检查管片修复记录及修复完成后的验收资料环、纵向螺栓孔应畅通,内圆面平整,且不应有塌孔。观察检查钢管片表面不应有裂缝,且焊缝应符合施工技术要求。集水井主控项目集水井尺寸及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钢尺测量吸水坑水位控制及设备布置满足排水能力要求,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进行水泵试运行测试和钢尺测量一般项目吸水坑之间应均匀布置,且宜相隔4环混凝土管片。观察检查集水井内金属管材及金属构件表面应有防腐措施。泵房集水井表面应平整、坚固、洁净,不得有疏松、凹陷现象。防水主控项目防水材料应符合其材料性能指标,且应具备相关质量合格文件。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泵房防水作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GB50108检查施工技术方案一般项目防水材料的铺设顺序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施工技术方案防水施工完成后应采用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成品被破坏。观察检查机电设备主控项目内置式泵房涉及的机电设备和管配件应符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进场检验报告泵房内各液位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泵房设备、管道及线路安装应符合轨道交检查施工技术方案通安全行车限界要求。一般项目控制室应能远程控制水泵启停,且监控系统应能准确反馈泵房内液位变化情况。进行水泵试运行测程配合测验排水管流向应准确。压力表应灵敏可靠,指示正确。观察检查且动作灵敏可靠。本标准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引用标准名录《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碳素结构钢》GB/T700《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299《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JB/T918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内置式泵房技术标准条文说明PAGEPAGE20目次1 总则 20基本规定 224 设计 234.1 一般规定 234.2 管片 23集水井 23潜污泵 234.5 管线 244.6 控制系统 245 施工 25一般规定 25管片制作 25管片安装 25集水井 255.5 防水 25设备安装 261 总则1.0.13 基本规定3.0.1 为满足水位控制及设备安装控件要求,区间隧道结构采用的是混凝土管片+钢管片组合的复合式衬砌结构,管片厚度均为350mm。3.0.3 本条根据《地铁设计规范》14.3.6条确定。设计一般规定4.1.2管片4.2.6为满足吸水坑的尺寸及水泵控制的相关高度要求。集水井一般地段集水井:道床可以设置集水井的最大宽度为800mm,高度不低于890mm,则最大深度不小于600mm。如图1。图1 一般地段的集水井剖面图吸水坑地段集水井:一般地段道床下方设置集水池的最大高度约600mm,不能满足区4.3.5内径为5400mm~5500mm潜污泵4.4.3管线4.5.7 区间废水由车站统一排至室外压力井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控制系统4.6.1 BAS4.6.4 水泵的性能决定了停泵水位的高度,先进的采用内循环冷却的水泵仅需50mm的保护0.030m,一泵启泵水位为550mm,高峰时期而泵同时启动水位为750mm。施工一般规定5.1.3内置式泵房集水池利用隧道结构、道床结构,因此需要考虑泵房内废水对隧道结构、道床结构的相关影响,做好防水措施。管片制作5.2.3二氧化碳保护焊焊缝具有良好的抗锈能力,且焊缝含氢量底,抗裂性能良好。管片安装5.3.1(或邻接块集水井5.4.25.4.4道床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以防止单侧模板跑模。防水5.5.1~5.5.2由于内置式泵房的集水井利用隧道结构、道床结构,因此需要考虑泵房内废水水泥渗透型结晶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有关规定。表1 水泥渗透型结晶防水材料性能试验项目指标外观均匀,无结块含水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