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FDIS_第1页
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FDIS_第2页
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FDIS_第3页
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FDIS_第4页
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FDI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31DB1302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1302/T405-2014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乐亭县农牧局、乐亭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秀华、王新娥、苏俊坡、闫文香、郭伟、葛志杰、常永辉、朱海丽、徐海波、刘淑玲、崔淑芝、崔锦辉、李洪东、刘瑞莉、刘静、徐卫华。1DB1302/T405-2014绿色食品(A级)茄子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茄子栽培的产地环境、育苗前准备、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茄子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宜选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壤土或沙壤土。4育苗前准备4.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一代杂交种。种子质量符合GB/T16715.3二级以上标准。保护地栽培品种主要有:快圆、二苠、黑晶、黑又亮等;露地栽培品种主要有:黑帅、紫丽圆等。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砧木选择托鲁巴姆。4.2浸种及催芽4.2.1浸种先把种子放入常温水浸泡3h~4h,再放入50℃水中,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30℃后,接穗种子浸泡8h~10h,期间反复搓洗,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液;砧木种子浸种同上,浸泡48h。4.2.2催芽将捞出的种子稍晾后,放入消毒纱布内,外面再用湿毛巾包好,放在30℃~33℃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淘洗2次~3次,每6h~8h翻动一次。种子萌动后降温至25℃~30℃。砧木的种子变温催芽,每天30℃保持8h,20℃保持16h条件下保湿催芽,6d~8d天开始出芽。当7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4.3育苗畦、育苗钵及穴盘的准备4.3.1营养土配制以下方法可任选其一:a)肥沃田土70%,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20%,细炉碴或锯末10%,2DB1302/T405-2014b)肥沃田土60%,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40%。混合均匀过筛。4.3.2营养土的消毒每立方米可加入50%多菌灵粉剂200g,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拌于营养土中,堆闷7d,或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53%代森锰锌40g和2.5%咯菌腈200ml过筛,备用。4.3.3营养土的使用方法直接装入营养钵中,营养钵大小以φ10cm×10cm为宜,装土量以虚土装至与钵口齐平,再把营养钵放置育苗畦中。4.3.4育苗器具的消毒4.3.4.1育苗棚消毒育苗前7d~10d,每亩用硫磺3kg和适量锯末混合分堆点燃熏棚,棚室密闭24h,然后放风排毒气。4.3.4.2育苗器具的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h,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新营养钵可免去此步骤。5育苗5.1播种5.1.1播种时间温室越冬茬,6月中下旬播种;温室冬春茬,11月上中旬播种;塑料大棚春提前,12月下旬播种;春季露地或地膜覆盖,1月上旬~2月上旬播种;夏秋露地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5.1.2播种量保护地栽培,茄子接穗每亩用种量9g~12g,砧木每亩用种量5g~7g;露地栽培,茄子接穗每亩用种量13g~18g,砧木每亩用种量8g~12g。5.2育苗方法5.2.1常规育苗5.2.1.1播种方法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前先把营养钵浇透水,然后将催芽露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钵,每穴1粒种子。覆盖1.0cm厚的营养土。最后将营养钵摆放在育苗畦中,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5.2.1.2温度管理a)播种至齐苗,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8℃~35℃,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20℃~15℃。b)出苗后,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7℃~30℃,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20℃~18℃。c)子叶期,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30℃,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8℃~17℃。d)二叶后,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7℃~28℃,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6℃~15℃;f)定植前锻炼,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5℃~10℃。5.2.1.3湿度管理播种后覆地膜时空气湿度达到80%~90%;待80%以上种子拱土、出土时揭掉地膜后空气湿度达到70%~80%。5.2.1.4水肥管理当幼苗水分不足呈现萎蔫症状,在午前浇与棚温一致的水;有脱肥现象时,可喷施1000倍~1500倍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6%低聚糖素溶液等。5.2.2嫁接育苗5.2.2.1播种方法3DB1302/T405-2014接穗播于育苗畦,播前3d开始给苗床升温,到播种时达到20℃以上,播前1d浇透水。选择晴天上午播种,采取撒播,种子间距2cm~3cm为好,一般每平方米播床出苗2000株~2500株为宜,每亩栽培面积需播床2m2~3m2。播后覆盖1cm营养土,用塑料薄膜封闭升温。待80%以上种子拱土,撤掉塑料薄膜。砧木播于营养钵,砧木比接穗提前25d~30d播种,播种方法同5.2.1.1。5.2.2.2嫁接方法5.2.2.2.1劈接法在营养钵中嫁接。当砧木长到5片~6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位置在砧木第2片真叶与第3片真叶之间。首先将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平切砧木茎,将上部去掉,于茎中间劈开,向下切深为1.0cm~1.5cm的切口。然后将接穗拔下,保留2片~3片真叶,用刀去掉下端,从两侧削成楔形,楔形的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夹子固定。码于苗畦中,扣小拱棚。5.2.2.2.2斜切接法在营养钵中嫁接。当砧木长到5片~6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时将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片在第2片真叶上方的节间斜削,去掉顶端,形成角度为30°左右的斜面,斜面长1.0cm~1.5cm。再将接穗拔下,保留2片~3片真叶,用刀片削成一个与砧木相反的斜面(去掉下端),斜面大小与砧木的斜面一致。然后将砧木的斜面与接穗的斜面贴合在一起,用夹子固定。将嫁接好的秧苗摆放于苗畦中,扣小拱棚。5.2.2.3嫁接前后的管理5.2.2.3.1温度管理嫁接前温度管理同5.2.1.2。茄子嫁接后,前1d~5d保持在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22℃~16℃;5d后,白天温度25℃左右,夜间温度18℃~20℃。5.2.2.3.2湿度管理嫁接前湿度管理同5.2.1.3。嫁接后前5d,保持棚室内空气湿度在90%~100%;嫁接5d~10d,保持棚室内空气湿度在80%~90%;嫁接成活后,保持棚室内湿度在70%~80%。5.2.2.3.3光照管理嫁接后前3d要完全遮光;3d~8d后可逐渐见光;9d后可完全见光。5.2.2.3.4水肥管理同5.2.1.4。5.3壮苗标准株高12cm~15cm,7片~8片叶,叶片肥厚且舒展,叶色深绿;茎粗壮,直径0.6cm~1cm,节间3cm~4cm;第一花蕾出现;根系发达,无病虫症状。6定植前准备6.1整地施肥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定植前要深翻土壤,使其疏松,同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和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N:P:K=15:15:15)20kg,60%撒施,40%沟施。保护地采用高畦,畦高10㎝~15㎝,宽90㎝~110㎝,采用地膜覆盖;露地采用高畦或平畦栽培,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6.2提早扣棚升温保护地栽培,扣棚时间与定植时间,要相距30d以上。在定植前地温要达到12℃以上,方能定植。6.3棚室消毒定植前5d~7d进行棚室消毒,消毒方法同4.3.4.1。6.4浇水造墒4DB1302/T405-2014保护地栽培,定植前5d~7d天浇透水;露地栽培,定植前2d~3d浇透水。待水下渗,定植前做一次垄台找平。7定植7.1定植时间温室越冬茬,8月中下旬定植;温室冬春茬,2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棚春提前,3月下旬定植;春季露地或地膜覆盖,4月中旬~5月上旬定植;夏秋露地栽培,6月上旬~6月下旬定植。7.2定植密度温室栽培,每亩定植800株~1000株;其它栽培,每亩定植1300株~1800株。7.3定植方法选晴天上午进行,从苗钵取出整苗,按计算的株距用刀片在膜上划十字挖穴,栽入苗坨后封严膜口,或用移苗器打穴后栽苗。茄子应适当深栽,深度以子叶节与土壤平齐为度。8田间管理8.1温度管理8.1.1缓苗前,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7℃~15℃。8.1.2缓苗后,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3℃~10℃。8.1.3开花结果期,白天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棚室温度控制在18℃~15℃。8.2湿度管理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8.3肥水管理8.3.1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水量以没过垄台为宜。8.3.2缓苗后,定植7d~8d后浇缓苗水,水后中耕蹲苗。8.3.3当门茄长至4cm~5cm追肥浇水,每亩随水冲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K=16:8:24)15㎏。8.3.4以后每采收一层果实,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K=16:8:24)15㎏。8.4植株管理8.4.1植株调整8.4.1.1保护地植株调整温室栽培采用四干整枝,其它栽培方式采用双干整枝。门茄之下各叶腋的潜伏芽及时去掉。门茄收获后,还要将下部老叶打去,封垄后要不断地把病、老、黄叶摘除,深埋或销毁。8.4.1.2露地植株调整门茄坐住后打去基部侧枝,门茄采收后,摘除下部老叶,当“四门斗”4cm~5cm大小时,除去“对茄”以下老叶、黄叶、病叶及过密的叶和纤细枝,摘下枝、叶集中烧掉。整枝方式有多种:如双干整枝、自然生长等。8.4.2保花保果可用0.4%的2,4-D溶液喷花或蘸花,或者采用熊蜂授粉。8.4.3除草苗期人工拔除杂草,定植后,每亩喷施除草剂5%精喹禾灵乳油3g~5g防治杂草。8.5光照管理8.5.1棚膜选择保护地棚膜选择保温、防老化、无滴效果好,透光率高的EVA薄膜;同时内吊1层~2层内膜,选DB1302/T405-2014择含有无滴剂超薄膜。8.5.2增加光照时间及强度在能够保持保护地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早揭晚盖草苫等保温覆盖设施,白天及时拉开内膜,进入无霜期后,逐层撤掉内膜。冬春生产,如遇连阴天、雾霾等天气,可用补光灯进行补光。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9.2农业、生物、物理防治9.2.1选用抗病品种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9.2.2黄板诱杀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30~40块。9.2.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虫叶、果和植株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减轻病虫害发生。9.3化学防治按照NY/T393的规定进行。防治方法见附录A。10收获茄子果实达到商品果标准时,及时采收上市。6DB1302/T405-2014附录A(规范性附录)茄子病虫害及防治方法A.1虫害防治a)蚜虫和白粉虱:幼虫期喷洒1.5%苦参碱可溶液剂每亩制剂0.45g~0.6g(1,7)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每亩制剂1.8g~2.7g(1,7)。b)红蜘蛛和茶黄螨:幼虫期喷洒0.5%藜芦碱可溶液剂每亩制剂0.6g~0.7g(1,7)。c)斑潜蝇:幼虫期喷洒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每亩制剂10g~15g(1,7)。d)棉铃虫:幼虫期喷洒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每亩制剂15ml~30ml(1,7)。A.2病害防治a)茄子绵疫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