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
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
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
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
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24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高兴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番,霎时间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闲就座,游目骋怀,乃觉有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爱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有所谓苦恼么?

A.印证混浊不行言喻B.印证混沌不行理喻C.见证混浊不行理喻D.见证混沌不行言喻2.(2024泰州中学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法国民航平安调查分析局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空中客车A320型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B.记者从河南省教化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成功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和善的人对和平的憧憬与坚守,避开历史悲剧不再重演。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见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謇,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攸关。3.(2024扬州一中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我原来不能理解父母的确定,在好挚友的奉劝下,我解开了心结。B.感谢诸位老师对犬子的悉心教化,否则他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果。C.一位母亲向公众求助:“我儿子才十六岁就得了绝症,大家肯定不能见死不救啊!”D.她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虽然这次您尽了绵薄之力,但对我来说却是莫大的恩情。”4.(2024徐州考前模拟)下列对联与适用处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架上药生尘。②按脉察情通病理,开方施药除疾根。③只缘芳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④莫思世上无穷事,且尽眼前有限杯。A.①药房②医院③茶馆④酒楼B.①医院②药房③茶馆④酒楼C.①药房②医院③酒楼④茶馆D.①医院②药房③酒楼④茶馆5.(2024无锡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与古典小说、戏曲或传闻有关,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我“七十二变”,爱美丽没有终点,麻雀也能飞上青天。(《西游记》)B.又没有“红娘”式的人物,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西厢记》)C.老听人家夸赞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英雄呢!(《水浒传》)D.你看看你,开了水龙头不记得关,家里都“水漫金山”了。(《白蛇传》)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2024兴化一中四模)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屈原《离骚》)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

(4)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宜未雨而绸缪,。(朱柏庐《治家格言》)

(6)贫而无怨难,。(《论语》)

(7)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20分)(2024如东中学考前全真模拟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奇妙感[英]毛姆①一成天我都在沿江而下。张骞曾追溯过这条河的源头,他行驶多数日之后,才到达一个城镇:他望见那儿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织布,一个青年正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少女将手中的织梭朝他扔去,叫他拿回去问星象家严君平,便会明白到了何处。他果真这样做了,君平马上认出那是织女的织梭,并进而声称,他在张骞手接织梭那天的同一个时辰,望见一颗星宿犯位,闯进了织女星与牵牛星之间。于是,张骞才明白自己已经上溯到银河终点了。②自然,我没有行驶那么远。整整七天,我雇的五个划桨手站在船舷边不停地划桨,此刻我的耳边还仿佛听见桨柄支在木桨架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单调声音,船时常经过浅水河面,擦着河床的石头轧轧作响,船身也在晃动。这时两三个桨手把毛蓝裤管直卷到膝盖,从船舷翻身下水,叫卖着把平底船掀过浅滩。有时我们驶到激流要津,这虽然比不上长江里的惊涛骇浪,但河水湍急,须要呼唤纤夫来拖这帆船。我们一齐下船,帆船在叫喊震天的号子声中突破激流,又进入一帆风顺的河面。③现在夜深人静,我雇的船夫一齐挤在我们黄昏停岸后才整理出来的前舱里,呼呼沉睡。竹席搭在三根木拱上便构成了我一周来的起居室和卧房。一端用假型板封住,木板草草拼上,板间漏出大条大条的缝隙,吹进嗖嗖的寒风。另一端是船夫住的地方,这些健壮的粗汉,白天划桨不停,晚上呼呼大睡,掌舵人也在其中,他从早到晚站在一条当作舵的长桨旁边,穿一件褴褛的蓝布长衫,套上一件褪色的灰布棉衣,头上缠一条黑布帕。除了床,我的舱室内无一物,一只像是盛汤用的浅钵里燃着木炭,因为天很冷;一只装着我的衣物的箱子当了我的桌子,一盏马灯悬在拱木上,随着水的晃动轻轻摇曳。船舱顶篷很低,连我这样个头不高的人都只能牵强直起身。(我以培根的话自慰,高人同高屋一样,顶头常遭殃。)沉睡的人中有一个起先更加大声地打鼾,或许是吵醒了旁人。我听见说话的声音,但很快又归于宁静,打鼾的也停了,我四周又陷入一片宁静。④这时我突然感到,我一向追求的奇妙气氛就在面前,几乎靠近我的身躯。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像是艺术给人的特别魅力,但这种离奇的感觉只可意会完全没法言传。⑤我一生中经常遇到离奇的情境,但只在回顾之际,将它们与我认为的奇妙事物相比,才会显得不同寻常。当我和一位倾国倾城的女演员跳过舞,或穿过了挤满伦敦名流的大厅之后,我才会意识到那或许是了不得的经验。在战斗中,当我不处于巨大的危急,我可以兴致勃勃地视察四周的事态。我曾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向太平洋上的珊瑚岛驶去,那景色的奇妙使我心旷神怡,但只有到后来,喜悦之情才会同奇妙之感携起手来。真正使我感到奇妙的境遇,别人会认为没有多少奇妙可言。我记得那是一天晚上,我在法国布列塔尼海边的一间茅屋里打纸牌,隔壁房里一个老渔夫奄奄待毙,女主子说他会随着潮退而断气。屋外是暴风雨,狂风扑打着窗户,这位在海上饱经风霜的老斗士的最终时刻好像与此番情景适宜。巨浪冲向岩石,撞击出雷鸣般的轰响。我突然感到一阵狂喜,明白那便是奇妙感。⑥而现在,同样的狂喜攫住了我,奇妙感又一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眼前。来得如此突然,真叫我迷惑不解。我不知道它是从马灯投在竹顶篷上的阴影里爬出来的,还是从船舱敞口可以瞥见的河面上飘过来的。我新奇地走到船尾,想弄明白这不行言喻的快乐是什么造成的。沿岸停岸着六七条木船,桅杆高耸,表明它们是上水船。每条船里都静静静的。船夫已入睡很久了。夜并不漆黑,尽管天上有云,却是满月之夜,只不过罩上朦胧月色的河面显得有些阴森。对岸的迷雾模糊了岸上的树木。这的确是一幅令人销魂的夜色,但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异的,也不存在我所探究的东西。我折身回舱。等我直入竹篷舱内,造成那一切显得非凡离奇的魅力消逝了。唉,我太痴,为了探究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其撕成了碎片。不过,我仍旧感到我的船舱,盛炭火的浅钵,那盏马灯,甚至包括我的行军床,都还残留着一丝儿欢愉。我不行能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们了,因为我曾在一瞬之间体验到它们的奇妙。(有删改)7.有人认为第①段与后文关系不大,有人认为这正是一个西方作家在叙述中国见闻时独特的视角。你认为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

8.阐述本文的结构思路。(4分)答:

9.第⑤段写老渔夫去世时作者感到一种狂喜,推断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缘由。(6分)答:

10.探究本文“奇妙感”的详细意蕴。(6分)答:

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A“印证”,证明符合事实;“见证”,当场目睹可以做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这里陈述的对象是“道理”,所以用“印证”。“混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比方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混沌”,我国民间传闻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此处语境为打扫书房,与“窗明几净”相对应的词只能是“混浊”。“不行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不行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此处语境义是“说不出”,应用“不行言喻”。2.答案AB项,成分残缺,应在“等5项加分”后补出“项目”。C项,否定不当,“避开”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项,结构混乱。“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3.答案BA项,奉劝:慎重劝告。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B项,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用于此处正确。C项,语境是求助,语气应恳切、真挚,“肯定不能见死不救”有道德绑架之感,不得体。D项,绵薄之力:微乎其微的力气,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为谦辞。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4.答案A①“人无恙”指的是人不生病,可知此对联与医药有关,再依据“架上药”可确定此对联适用于药房。②“按脉察情”“开方施药”都是医生的行为,再依据“病理”“除疾根”等信息可确定此对联适用场所为医院。③由“芳香”“浓酽”可确定此对联适用场所为茶馆。④能让人短暂放下心思甚至消愁的杯中物,常指代酒,由“眼前有限杯”可确定此对联适用场所为酒楼。5.答案CA项,“七十二变”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绝技;B项,“红娘”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丫鬟;D项,“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的情节;C项,“三头六臂”是《西游记》中哪吒的法术,能变出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6.答案(1)又重之以修能(2)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3)不霁何虹(4)术业有专攻(5)毋临渴而掘井(6)富而无骄易(7)百废具兴(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答案第①段从中国神话引入,写张骞从江河航行到了银河,增加了文章的奇妙色调;与文章标题“奇妙感”以及全文的主题贴合。解析作为开头段,要留意从内容、结构、主题、吸引读者等角度分析。首先明确第①段所写的内容,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即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第①段写张骞从江河航行到了银河,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增加了文章的奇妙色调;再看结构上,主要考虑与标题以及下文的关联,开头的神话故事让文章有了一层奇妙的色调,这就与文章标题“奇妙感”相呼应,同时与文章的主题贴合。8.答案起先两段由张骞上溯银河的故事引入作者的江上航行;接下来两段写江上夜景,作者体会到难以言传的奇妙感;第⑤段以“奇妙感”为线索,回忆在不同地方的人生体验;最终一段,写在中国江上,作者再一次感受到奇妙感驾临 的喜悦,收束全文。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和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考生要留意仔细研读文本,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给文本分层,概括各层的主要内容即可。文章第①段写张骞从江河航行到银河,第②段写“我”在江上航行,这两段可以放在一起,即由张骞上溯银河故事引入作者的江上航行;第③段是写江上的夜景,第④段是写作者从这江上夜景中体会到的难以言传的奇妙感,这两段可以作为其次层;第⑤段回忆自己的离奇经验,回忆在不同地方的人生体验,第⑥段又回到现实,“而现在,同样的狂喜攫住了我,奇妙感又一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眼前”,写在中国的江上,再一次感受奇妙感驾临 的喜悦。整篇文章从标题的“奇妙感”到行文中的“奇妙感受”,以“奇妙感”为线索,把不同地方的人生体验串联在一起。9.答案暴风雨喻示了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