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人教版8下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人教版8下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人教版8下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人教版8下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学习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学习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的器材;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越大。2.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深度越大,压强越;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大小:p=。由该式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和液体的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选填“有关”或“无关”)。4.连通器上端、下端的容器叫作连通器。特点是: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的。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例如茶壶、锅炉水位计等它们都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请你再举一些连通器的实例:、等。【合作探究】探究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现象探究①实验一:如图所示,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橡皮膜表面原来与筒口相平,当倒入水后,橡皮膜会向下凸出。表明水对容器的有向下的压强。②实验二: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液体能从矿泉水瓶侧壁的孔喷出,表明水对容器有压强。如图乙所示,将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空塑料瓶竖直压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实验中竖直向下按压瓶子时,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向瓶内凹,表明水内部向各个都有压强。甲乙(2)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力,所以会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由上图甲中的实验可以看到,容器中液面的深度不同,从容器侧壁孔中喷出的液体射得距离不同,由此想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有关。如下图所示,同样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满水和酒精,水比酒精重,所以水比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更大,由此想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盛水容器、硫酸铜溶液等。(1)U形管压强计①作用:测量液体内部压强。②构造:观察图可知,液体压强计主要由U形管、橡皮管、探头(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三部分组成。(3)原理: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这运用了科学方法中的法。(4)压强计的使用,应注意三点①实验前应检查蒙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连接用的橡皮管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常用方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不漏气;如果不变,说明漏气,则要查出原因,加以修整。②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若出现高度差,需要将橡皮管取下,再重新安装。③不能让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过大,以免使部分有色液体从管中流出,如果流出了,要把连接用的橡皮管取下重新连接。【设计实验】(1)我们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分别仅改变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的方向、深度或换用不同液体等,根据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探头深度和液体密度相同,改变U形管压强计探头的方向。(3)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探头方向相同、液体密度相同,増加深度。(4)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探头深度和方向均相同,换用不同的液体。【实验步骤】操作1:保持U形管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分别沿水平向上、水平向下、沿竖直方向,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实验现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Δh相等。操作2:保持液体的种类不变(水)、探头在水中的方向不变(水平向下),逐渐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实验现象:U形管液面高度差Δh1<Δh2<Δh3操作3: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酒精中,控制深度相同、探头所对某一方向不变,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实验现象:Δh水>Δh酒精【分析论证】①由操作1可得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②由操作2可得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③由操作3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实验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交流讨论】【演示实验】【实验现象】4.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现象(1)在医院输液时,要把药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2)修建水坝时上窄下宽;(3)我国“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深度可达万米。(4)潜水员在不同的深度使用不同的潜水服。【例题1】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装置。(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比较图中的乙和丙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有关。比较图中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探究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推导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用“理论推导法”推导。要想得到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S。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所以计算出液柱所受的重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设想在密度为ρ的液面下有一高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这个液柱体的体积:V=Sh这个液柱的质量:m=这个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Vg=ρgSh平面S受到的压强:p==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2.理解液体压强公式p=ρgh(1)压强公式中的物理量及其单位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为米(m)g为常数,大小为9.8N/kgp表示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单位为帕(Pa)。公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全部使用国际单位。(2)深度h:指液面到某点的竖直距离,而不是高度。如图所示,容器底部的深度为cm,A点的深度为cm。(4)帕斯卡破桶实验帕斯卡在1648年,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裂了。【分析】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大大提高了水的,从而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个压强就对桶壁在各个方向产生很大的压力,把桶压裂了。“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取决于液体的,与液体的质量、重力等因素无关。【例题2】一个鱼缸用隔板隔开两半,分别装入体积相等的淡水和海水(ρ淡水=1g/cm3,ρ海水=1.1g/cm3),两边水面相平,则()A.a、b点的压强相等 B.装入水的质量相等C.装入海水的质量较小 D.a点的压强较大【例题3】有人说,设想你在万米深的“奋斗者”号全海载人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相当于20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的压力果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探究三、连通器1.连通器

(1)连通器的概念:上端、下端的容器叫作连通器。注意连通器的特征:底部互相连通;容器上端都开口;与形状无关。(2)连通器的特点①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将两根玻璃管下端用橡皮管连在一起,管中注入适量的水,将其中一根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手持另一根玻璃管,做成一个连通器,当在连通器中注入水后,就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在连通器中加水,保持一个管筒不动,使另一个管筒升高、降低或倾斜,待水面静止时观察两筒中水面高度。发现当水静止时,两筒中水面总是相平。甲乙②连通器的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的。③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连通器的特点如图所示,想象在连通器底部液体中有一个竖直方向的很薄的液片,我们用它作为研究对象。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力分别是F1和F2,液片静止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F2。设液体密度为ρ、液片面积为S、连通器两侧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ρgh1S=ρgh2S,由此可得h1=h2。这表明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同的。2.连通器的应用(1)茶壶:茶壶的壶身与壶嘴构成,如果壶嘴太高,则倒不出水;如果壶嘴太低,则装不满水,如图所示。(2)锅炉水位计:能通过观察水位计的玻璃管中的水位了解锅炉内的水位,如图所示。

(3)洗手间下水管:U形管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阻碍下水道内的臭味从下水管进入洗手间内,如图所示。(4)乳牛自动喂水器:储水槽与饮水槽构成,水位不相平时水就能流动,使水槽内始终有水,如图所示。

(5)水塔的供水系统:水塔和自来水管道构成,水塔中的水位比水龙头处高,打开水龙头时由于水位要保持相平,水便从水龙头处流出。(6)过路涵洞:涵洞和两侧的水渠构成,引水灌溉时,渠水从路面下面的涵洞穿过公路,如图所示。3.船闸【想一想】三峡大坝高185m,长2309.5m,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轮船是怎样翻过三峡大坝的呢?原来,人们在三峡大坝侧边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连通器——船闸。(1)船闸的基本构造: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见甲图)。(2)船闸的工作过程①一艘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②自行分析轮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往上游的情况。(3)三峡船闸:三峡船闸总长1621m。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只在船闸中要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次升高(或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超过20m,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高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门高近40m,宽近20m,如果平放在地面上,有两个篮球场大。倘若门外的水压在闸门上,设想有10万人每人都用1000N的力来顶着门,也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可见水对闸门压力之大。为此,三峡船闸的闸门足足有3m厚,无愧是“天下第一门”。【例题4】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BCD【例题5】三峡大坝是我国的宏伟工程。(1)船闸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如图1是轮船开往下游时进入闸室后,欲到下游时的示意图,下一步应先打开______,再打开_____。(选填“阀门A”“阀门B”“闸门C”或“闸门D”)(2)如图2所示,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原因是_______。【精讲点拨】1.液体压强公式P=ρgh是经过理论推导得出的,但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计算任意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注意计算液体的压强也可以用p=F/S。2.液体内部压强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种液体相同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液体内某点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该点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形状等因素无关。3.理解公式p=pgh中的深度h:深度是指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不一定是高度,做题时一定要分清所给数据是深度还是高度。4.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方法(1)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压强相等;深度不同,深度h越大,压强p越大。(2)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密度ρ越大,压强p越大;深度不同,根据p=pgh判断。5.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连通器里只有同种液体且液体静止。连通器里如果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时,液面不相平。各种连通器都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归纳整理】第2节液体的压强【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塑料袋底部发生了形变,这是因为水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对塑料袋底部产生压强;若用手挤压袋子的侧壁,放手后塑料袋恢复原状,这是因为液体具有性,所以对塑料袋侧壁也产生了压强:在水中不同位置的A、B两点,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点处。2.3.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则A处的深度是cm,B处水产生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