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_第1页
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_第2页
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_第3页
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_第4页
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行业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TOC\o"1-2"\h\u31276第1章智慧能源管理概述 3180391.1能源管理背景与意义 3126041.2智慧能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366381.3国内外智慧能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323815第2章节能减排政策与法规 4295982.1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体系 4189142.1.1国家战略与规划 430532.1.2政策法规 4323722.1.3行政管理 4100722.1.4经济激励政策 4276362.1.5技术创新与推广 5241222.2国内外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533992.2.1国内法律法规 5235462.2.2国外法律法规 5215062.3政策法规对智慧能源管理的影响 562622.3.1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5313982.3.2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5260782.3.3引导智慧能源技术创新 5198552.3.4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6159702.3.5增强市场竞争力 618531第3章能源大数据与信息通信技术 6226273.1能源大数据概述 651323.2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6320003.3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管理 64489第4章智能电网技术与发展 7154144.1智能电网概述 7163924.2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 7130454.2.1分布式能源 73084.2.2微电网 7314404.3智能电网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852814.3.1高效能源传输与分配 8225784.3.2储能与调峰 8111744.3.3需求侧管理 890244.3.4互动化服务 8167024.3.5安全防护 82259第5章能源消费与需求侧管理 8321525.1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 8276915.1.1能源消费现状 8275205.1.2能源消费趋势 9141515.2需求侧管理概述 9137745.2.1需求侧管理的定义 959055.2.2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 954935.2.3需求侧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9188665.3需求侧管理在智慧能源中的应用 974065.3.1智慧能源系统概述 963535.3.2需求侧管理在智慧能源中的应用实践 913327第6章节能技术与应用 1098716.1节能技术概述 10285626.2节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0111206.2.1煤炭行业 1025176.2.2石油行业 10298506.2.3电力行业 10119326.2.4建筑行业 10115426.3节能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 106617第7章碳排放与碳交易市场 1145897.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述 11188907.2碳排放核算与核查 11287617.3碳交易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1118154第8章智慧能源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 1216418.1智慧能源管理对产业的影响 12226668.1.1优化资源配置 12250228.1.2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12294508.1.3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12300398.1.4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13217758.2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 1398538.2.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3130918.2.2优化产业结构 13210718.2.3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1334928.2.4培育新兴产业 1362778.3案例分析:智慧能源管理助力产业转型 13273818.3.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3238978.3.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164488.3.3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13173448.3.4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1425939第9章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14108359.1跨界融合的意义与趋势 1452119.1.1意义 14185849.1.2趋势 14155039.2智慧能源与新能源产业 14142279.2.1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14263699.2.2跨界融合下的新能源产业 15183629.3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15100359.3.1发展路径 15224779.3.2发展模式 157461第10章智慧能源管理与绿色发展 151513010.1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153198510.1.1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外延 152949410.1.2绿色发展实践及其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152872710.2智慧能源管理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162463110.2.1智慧能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16201310.2.2智慧能源管理对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 162557710.3未来智慧能源管理与绿色发展展望 162687310.3.1智慧能源管理与绿色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16604810.3.2智慧能源管理与清洁能源发展 163017010.3.3智慧能源管理与能源科技创新 162906610.3.4智慧能源管理与绿色产业发展 16第1章智慧能源管理概述1.1能源管理背景与意义能源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供应安全和效率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亦日益严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能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手段。1.2智慧能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智慧能源管理是指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支持下,对能源生产、传输、分配、消费等各环节进行智能化监测、分析和优化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具有以下内涵:(1)能源数据的全面感知: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收集能源系统运行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2)能源信息的智能处理: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潜在价值,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3)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根据能源数据分析结果,对能源系统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4)能源服务的个性化定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高用户用能效率。1.3国内外智慧能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内智慧能源管理现状:我国高度重视智慧能源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能源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智慧能源管理在电力、燃气、热力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智能电网、智慧燃气、智慧热网等。同时新能源、储能、节能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国外智慧能源管理现状:发达国家在智慧能源管理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其特点是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机制成熟。(3)智慧能源管理发展趋势:能源转型和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能源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不断升级,提高能源管理智能化水平;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加速,形成多元化的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激发企业、用户等参与智慧能源管理的积极性;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推动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的全球应用与推广。第2章节能减排政策与法规2.1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国家战略与规划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纳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1.2政策法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法律依据。2.1.3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节能减排的行政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等,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监督与考核。2.1.4经济激励政策实施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2.1.5技术创新与推广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整体水平。2.2国内外节能减排法律法规2.2.1国内法律法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节约能源法:明确了节能的基本要求、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进步、节能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规定。(2)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3)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排放标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定。2.2.2国外法律法规国外许多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1)欧盟:实施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促进成员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实现。(3)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法》明确了能源政策的基本目标,提倡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2.3政策法规对智慧能源管理的影响政策法规对智慧能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政策法规鼓励企业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3.2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政策法规要求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2.3.3引导智慧能源技术创新政策法规支持智慧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能源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3.4强化企业责任意识政策法规明确了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水平。2.3.5增强市场竞争力遵循政策法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第3章能源大数据与信息通信技术3.1能源大数据概述能源大数据是指在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来源多样、类型丰富、价值密度高等特点。能源大数据涵盖了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各个能源品种,包括实时监测数据、历史统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通过对能源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能源行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节能减排。3.2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能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列举了几种关键应用:(1)智能监测与诊断: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能源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设备的智能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预测分析与优化: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能源需求、设备负荷等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为能源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能源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和分析,为能源企业决策提供支持。(4)分布式能源管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监测、控制、优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率。3.3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管理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构建一个高度智能化、互联互通的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利用。智慧能源管理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侧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等手段,实现需求侧的精准管理,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能源,降低峰值负荷。(2)能源交易与调度:构建能源交易平台,实现能源供需双方的实时交易和调度,提高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3)分布式能源协同: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设备之间的协同运行,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4)储能系统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算法等手段,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智能管理,提高储能设备的功能和经济效益。(5)能源安全保障: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对能源系统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通过能源大数据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能源行业将实现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为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第4章智能电网技术与发展4.1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一种以高度集成、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电网。它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分配和消费,从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实现能源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效融合,为智慧能源管理提供坚实基础。4.2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4.2.1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侧的小型、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它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储能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为智慧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撑。4.2.2微电网微电网是一种小型的、局部的电网系统,它由分布式能源、负荷、储能设备、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微电网可实现与主电网的并网运行和独立运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为智慧能源管理提供有力保障。4.3智能电网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的应用4.3.1高效能源传输与分配智能电网通过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调度策略和设备监控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与分配。在智慧能源管理中,智能电网可以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预测能源需求,优化电力调度,降低线损,提高能源利用率。4.3.2储能与调峰智能电网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平滑输出和调峰填谷。在智慧能源管理中,储能系统可以平衡供需两侧的能源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4.3.3需求侧管理智能电网通过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使用电力,实现能源消费的优化。在智慧能源管理中,需求侧管理可以降低峰值负荷,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4.3.4互动化服务智能电网通过互动化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服务。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能源消费情况,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实现能源消费的最优化。4.3.5安全防护智能电网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智慧能源管理中,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物理安全技术,提高电网的抗干扰能力,防范各类安全风险。(本章完)第5章能源消费与需求侧管理5.1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5.1.1能源消费现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特别是煤炭消费占比居高不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西部地区。5.1.2能源消费趋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逐步放缓。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将逐步降低。同时能源消费模式将发生变革,电能替代和智慧能源消费将成为发展趋势。5.2需求侧管理概述5.2.1需求侧管理的定义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用能方式等手段,实现对能源消费需求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降低能源需求峰值,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5.2.2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需求侧管理有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降低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需求侧管理对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2.3需求侧管理的手段与措施需求侧管理的手段包括:政策引导、经济激励、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具体措施包括:能效提升、需求响应、分布式能源、储能应用、智能电网等。5.3需求侧管理在智慧能源中的应用5.3.1智慧能源系统概述智慧能源系统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5.3.2需求侧管理在智慧能源中的应用实践(1)能源消费监测与预测:通过对能源消费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能源需求变化,为需求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需求响应与负荷管理:利用智能终端、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需求侧资源的实时调度和优化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3)能效管理: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企业、建筑、家庭的能源消费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提出节能改进措施。(4)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应用:推动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设施在需求侧的应用,实现能源消费的自主调节和优化配置。(5)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发展电动汽车及智能充电设施,促进电能替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通过以上应用实践,需求侧管理在智慧能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能源消费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第6章节能技术与应用6.1节能技术概述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在能源行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智慧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节能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6.2节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6.2.1煤炭行业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提高煤炭洗选效率、煤炭燃烧优化、热能回收利用等技术。6.2.2石油行业石油行业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节能技术、炼油厂的节能技术以及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技术。如提高油田采油效率、炼油装置热能综合利用、乙烯装置的节能技术等。6.2.3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节能技术应用包括:火电机组节能技术、水电及核电节能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如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热电联产技术、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6.2.4建筑行业建筑行业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如节能门窗、保温隔热材料、绿色建筑设计等。6.3节能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节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降低碳排放。(3)智能化与信息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政策扶持与市场驱动:加大节能技术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节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5)跨行业融合与创新:加强各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节能技术的跨行业融合,实现技术创新。节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于实现智慧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7章碳排放与碳交易市场7.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关键平台。该市场以碳排放权为交易对象,通过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引导企业减少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在此市场中,各国企业和投资者可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从而推动碳排放权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7.2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碳排放核算与核查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平、公正、透明运行的基础。核算过程主要包括排放源识别、排放量计算、排放报告编制等环节。核查则是对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进行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核算和核查制度,为碳交易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7.3碳交易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碳交易市场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碳排放权的价格机制,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碳交易市场为低碳技术和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交易市场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投资流向低碳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碳交易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减排动力。企业通过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实现碳排放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减排动力。(2)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碳交易市场为低碳技术提供融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扩散,助力全社会节能减排。(3)引导投资流向低碳领域。投资者可通过碳交易市场投资低碳项目,实现绿色财富增值。(4)增强国际合作。碳交易市场为各国提供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有助于国际间碳排放权分配和合作。(5)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碳交易市场通过提高碳排放成本,倒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碳交易市场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第8章智慧能源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8.1智慧能源管理对产业的影响智慧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能源管理方式,通过对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为我国能源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智慧能源管理对产业的影响:8.1.1优化资源配置智慧能源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需求预测、能源消费优化,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这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益。8.1.2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智慧能源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各类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这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问题。8.1.3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智慧能源管理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8.1.4提升产业协同效应智慧能源管理可以实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提高产业协同效应,促进产业健康发展。8.2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面对智慧能源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8.2.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推动智慧能源管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8.2.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清洁能源、高效能源,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附加值。8.2.3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产业协同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8.2.4培育新兴产业以智慧能源管理为契机,培育新兴产业,如能源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8.3案例分析:智慧能源管理助力产业转型以某地区为例,通过实施智慧能源管理,实现了以下成果:8.3.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通过智慧能源管理,该地区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结构得到优化,有效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8.3.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运用智慧能源管理手段,实现了能源消费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成本。8.3.3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智慧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8.3.4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智慧能源管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产业协同效应显著,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第9章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9.1跨界融合的意义与趋势跨界融合作为当今世界能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跨界融合在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中的意义与趋势。9.1.1意义(1)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有助于推动传统能源行业向高效、清洁、低碳方向转型,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2)优化能源结构:跨界融合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跨界融合,不同能源领域的技术、资源、信息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9.1.2趋势(1)技术融合: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智慧能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产业融合:能源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区域融合:区域间能源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共同推进能源行业跨界融合与发展。9.2智慧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智慧能源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跨界融合,新能源产业将实现更高效、清洁、安全的发展。9.2.1智慧能源发展现状(1)新能源发电: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成熟,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2)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建设逐步推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运行效率。(3)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9.2.2跨界融合下的新能源产业(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电池、电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2)能源存储:新能源存储技术的突破,为新能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3)能源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能源消费的精细化管理。9.3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跨界融合为智慧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计划提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