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技术推广手册TOC\o"1-2"\h\u3555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2201271.1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与意义 224111.1.1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 2204091.1.2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340121.1.3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 3292931.1.4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 34304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57341.1.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述 413651.1.6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要素 450281.1.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 422551.1.8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5298821.1.9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与示范 529851.1.10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5163771.1.11收集与传播农业技术信息 5235831.1.12指导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 5120611.1.13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519831.1.1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528981第三章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6251361.1.15农民互助合作 6124991.1.16农业技术推广站 689901.1.17农业技术展览 6104491.1.18互联网农业 6236611.1.19新媒体传播 792611.1.20智能农业技术 7212851.1.21农业社会化服务 727076第四章农业新技术应用 7227191.1.22节能技术的应用 7232921.1.23减排技术的应用 8285871.1.2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 811771.1.25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875061.1.26动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869871.1.27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97394第五章种植业技术推广 94111.1.28品种改良 992941.1.29栽培技术 932011.1.30机械化种植 9302621.1.31病虫害防治 9226821.1.32品种改良 10326611.1.33栽培技术 10230741.1.34设施农业 10282071.1.35产后加工与储藏 10205721.1.36市场分析与营销 1029317第六章养殖业技术推广 1017681.1.37畜牧业技术概述 1067401.1.38畜牧业技术推广内容 10273331.1.39畜牧业技术推广策略 1192251.1.40水产业技术概述 11226301.1.41水产业技术推广内容 11151051.1.42水产业技术推广策略 1129580第七章农业机械化推广 12190771.1.43概述 1278681.1.44主要农业机械化技术 12178881.1.45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措施 1260231.1.46概述 13302201.1.47设备维护 1397311.1.48设备管理 138635第八章农业信息化推广 132971.1.49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3191541.1.50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4222521.1.5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4216461.1.5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157753第九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5163561.1.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 15191071.1.5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 15224971.1.5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16294761.1.5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16138461.1.5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1722010第十章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与评估 1718761.1.58项目策划与申报 1778461.1.59项目实施与管理 17315491.1.60项目监控与调整 17204191.1.61技术普及率 18239321.1.62产量与效益 18296691.1.63农民满意度 1834871.1.64生态环境影响 1857571.1.65推广模式与策略 18294211.1.66政策支持与保障 18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1.1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与意义1.1.1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1.1.2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5)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第二节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与目标1.1.3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推广的技术和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2)实用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要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保证推广的技术能够解决农民实际问题。(3)可持续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4)针对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采取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5)系统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技术研发、推广服务、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1.1.4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2)增强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提升农业产值:提高农业产值,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5)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一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1.1.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为主导,以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等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信息、知识传播到农民手中,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整体。1.1.6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要素(1)部门:部门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导力量,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协调和监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科研单位:科研单位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技术源泉,负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3)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人才培养基地,负责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民技术骨干。(4)推广机构: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实施者,包括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推广机构,负责将农业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5)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载体,负责组织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6)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包括企业、民间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等支持。1.1.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1)政策引导: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2)技术创新: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推广机构开展技术创新,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3)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4)推广服务:推广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将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5)农民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组织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6)社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资金、市场等支持。第二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1.1.8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根据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地方农业实际情况,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1.1.9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与示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同时开展农业技术示范,展示先进技术的实际效果。1.1.10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1.1.11收集与传播农业技术信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收集与传播体系,及时收集国内外农业技术信息,向农民传播实用的农业技术。1.1.12指导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指导农民开展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验证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1.13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定期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推广策略。1.1.1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章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第一节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1.1.15农民互助合作农民互助合作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通过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递给更多的农民。具体方法包括:(1)组织农民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2)田间学校:在田间地头,组织农民现场学习、交流农业技术经验。(3)互助组:农民自发组成互助组,共同学习、应用农业技术。1.1.16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是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其主要方法如下:(1)技术指导:根据农民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指导。(2)技术试验:在推广新技术前,进行试验示范,验证技术的可行性。(3)技术宣传:利用宣传册、墙体广告等形式,普及农业技术知识。1.1.17农业技术展览农业技术展览是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展览活动,展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技术交流与推广。其主要方法包括:(1)展览展示:组织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参展,展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2)交流论坛:举办农业技术交流论坛,邀请专家、企业代表分享经验。(3)现场演示:在展览现场进行农业技术演示,让农民直观了解技术效果。第二节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1.1.18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包括:(1)农业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查询、技术指导等服务。(2)农业电商平台:搭建农业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业附加值。(3)农业大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业发展趋势,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1.1.19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快速传播农业技术信息。具体方法如下:(1)公众号:创建农业技术公众号,定期发布农业技术文章、视频等。(2)短视频平台: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农业技术效果,吸引农民关注。(3)直播平台:通过直播形式,邀请农业专家在线解答农民疑问。1.1.20智能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具体方法包括:(1)智能监控系统: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2)智能设备:研发智能农业设备,如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研发农业,替代人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1.1.21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是通过专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具体方法包括:(1)农业咨询: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咨询服务。(2)农业托管: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降低生产成本。(3)农业金融:为农民提供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缓解农业生产风险。第四章农业新技术应用第一节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农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1.1.22节能技术的应用(1)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例如,推广节能型农机具、优化灌溉制度、采用节能型农业设施等。(2)农业加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降低能耗。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加工设备、优化加工工艺等。(3)农业物流过程中的节能技术: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降低运输能耗。例如,合理规划农产品运输路线、采用节能型运输工具等。1.1.23减排技术的应用(1)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减排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环保型农药、化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等。(2)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减排技术:降低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减少氨氮排放;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处理农作物秸秆,减少甲烷排放等。1.1.2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和有机肥料。例如,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有机肥料等。(2)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气等。第二节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下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几个应用方向:1.1.25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1)转基因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特性的转基因作物,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繁殖效率。(3)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1.1.26动物生物技术的应用(1)繁殖技术: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优良种畜的繁殖率。(2)遗传改良技术: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对动物基因进行改良,提高动物生产功能和抗病力。(3)疫苗研发技术:利用生物技术研制新型疫苗,提高动物防疫水平。1.1.27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1)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2)微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以上生物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将迈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种植业技术推广第一节粮食作物技术推广粮食作物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粮食作物技术推广:1.1.28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粮食作物技术推广的核心。通过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超级稻、抗虫棉等。1.1.29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是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环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1.1.30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种植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如水稻直播、小麦免耕播种等,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1.1.31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粮食作物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可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粮食产量和品质。第二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技术推广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经济作物技术推广:1.1.32品种改良经济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关键。通过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可以提高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益。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转基因抗虫棉、抗病毒蔬菜等。1.1.33栽培技术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推广科学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1.1.34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设施农业技术,如日光温室、大棚、滴灌等,可以延长经济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1.1.35产后加工与储藏经济作物产后加工与储藏是提高附加值、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推广产后加工与储藏技术,如农产品干燥、冷藏、保鲜等,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农民收入。1.1.36市场分析与营销经济作物市场分析与营销对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市场分析与营销技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力。第六章养殖业技术推广第一节畜牧业技术推广1.1.37畜牧业技术概述畜牧业技术是指应用于家畜、家禽等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科学技术和方法。畜牧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1.38畜牧业技术推广内容(1)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饲养密度、饲养方式等方面的技术。(2)疾病防控技术:包括疫苗接种、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技术。(3)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选种选育等方面的技术。(4)养殖设施与设备:包括畜牧场规划、养殖设备选购、维护与使用等方面的技术。1.1.39畜牧业技术推广策略(1)强化培训与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2)建立健全推广体系:构建以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3)开展技术示范与观摩:组织养殖户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其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第二节水产业技术推广1.1.40水产业技术概述水产业技术是指应用于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等环节的各种科学技术和方法。水产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1.1.41水产业技术推广内容(1)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2)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包括优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技术。(3)疾病防控技术:包括病害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技术。(4)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加工技术:包括水产品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1.1.42水产业技术推广策略(1)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制定有利于水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养殖户参与技术推广。(2)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促进科研、教育、产业等环节的紧密结合,提高技术推广效果。(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根据不同地区、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选择推广具有针对性的先进技术。(4)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第七章农业机械化推广第一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1.1.43概述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机械装备和先进技术,替代或辅助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1.1.44主要农业机械化技术(1)耕作机械化:包括耕、耙、镇压等作业,可提高土壤耕作质量,减少人力和畜力投入。(2)播种机械化:采用播种机、移栽机等设备,实现种子、种苗的自动化种植,提高播种质量。(3)施肥机械化:运用施肥机、喷药机等设备,实现化肥、农药的精准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4)灌溉机械化:利用水泵、喷灌、滴灌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5)收获机械化:采用收割机、脱粒机等设备,实现粮食、经济作物的自动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6)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运用农产品加工设备,如碾米机、磨面机等,实现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1.1.45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措施(1)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2)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3)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提供设备维修、技术指导等服务。第二节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1.46概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以下将从设备维护、设备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1.1.47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故障及时排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换油保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定期更换润滑油,保证设备运动部件的润滑。(3)清洁保养:定期清理设备,清除灰尘、泥土等杂物,防止设备磨损和故障。(4)零部件更换:对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及时更换,避免设备因零部件故障而影响生产。1.1.48设备管理(1)设备选购: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合理选购农业机械化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质量可靠。(2)设备使用: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3)设备存放:选择合适的存放场所,保证设备存放环境干燥、通风,避免设备受潮、生锈。(4)设备维修:建立健全设备维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设备故障和。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运行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第八章农业信息化推广第一节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1.1.49农业信息技术概述农业信息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的过程。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1.1.50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农业生产管理(1)作物生长监测:通过遥感技术、物联网等手段,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病虫害防治:运用信息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指导农民进行防治。(3)灌溉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灌溉用水的智能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农业市场服务(1)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收集和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等信息,为农民提供市场参考。(2)电子商务: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农业科技推广(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传播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农业技术培训:利用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等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第二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1.1.5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旨在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其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2)促进农业市场繁荣:通过农业信息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1.5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内容(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信息采集与传输:建立农业信息采集、传输网络,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信息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农业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2)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建设(1)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农业信息网站,为农民提供在线查询、发布、交流等服务。(2)农业信息化终端:推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农业信息化终端,方便农民获取信息。(3)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1)农业信息服务员:培训一支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员队伍,为农民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信息服务。(2)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拔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推广农业科技成果。(4)农业信息服务政策支持(1)政策引导:制定农业信息化政策,引导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资金扶持: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九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1.1.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等。1.1.5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1)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1)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水资源循环利用等。(2)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等,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1)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利用等。(2)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包括粪便发酵、粪便有机肥生产、粪便生物质能利用等。(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废弃物制备有机肥、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废弃物制备生物农药等。(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2)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包括退化土地治理、盐碱地改良、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第二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1.1.5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我国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旨在引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1.1.5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政策:实施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政策: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1.1.5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1)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金托盘协议书范本
- 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格式
- 诊所联营协议书模板
- 货架协议书范本
- 购买社保协议书范本
- 货车运输土方合同协议
- 2025钢筋混凝土加固工程合同
- 2025年贵州省二手房买卖合同
- 超大顶楼出租合同协议
- 豪宅托管租售合同协议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外语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 义齿戴入后的问题(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课件)
- 歌尔在线测评题
- 培训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去外婆家》教学设计二
- 2024年《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冲刺复习讲义
- 2024多级AO工艺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电影鉴赏评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艺术学院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JGJ144-201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