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铃木方翅网蝽预测与防治技术规范2024-04-02发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虫情调查 15虫情预测 26防治方法 37防治效果评价 4附录A(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为害症状和形态特征 6附录B(规范性)悬铃木方翅网蝽调查记录表 8附录C(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上海地区的年生活史 9附录D(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育历期 附录E(资料性)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 附录F(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防治方法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参考 附录G(资料性)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捕食性天敌种类 参考文献 起草。——增加了“虫情调查”一章(见第4章);——增加了“虫情预测”一章(见第5章);——删除了防治设备(见2017年版的4.2)、防治方案(见2017年版的第5章)、灌根防治(见2017年版的6.2.3);——增加了树干绑草绳(草片)的防治方法(见6.1.2);——更改了打孔注药的技术要求(见6.2.3,2017年版的6.2.2);——增加了生物防治的内容(见6.3);——增加了防治效果评价的评价内容(见7.4);——增加了悬铃木方翅网蝽调查记录表(见附录B)、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育历期(见附录D)、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见附录E);——更改了不同防治方法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数值(见附录F,2017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捕食性天敌种类的资料(见附录G)。——2017年首次发布为DB31/T1036—201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4.1.1踏查应于4月中旬至9月下旬进行。4.1.2越冬期调查应于悬铃木冬季修剪结束至翌年3月中旬进行。4.1.3为害期调查应于5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4.1.4为害程度调查应于8月下旬进行。踏查应调查悬铃木树冠叶片有无悬铃木方翅网蝽、锈褐色分泌物及叶片失绿发白等(为害和识别特征参见附录A)。确认有虫情发生后,应进行种群动态调查。24.3.1.1宜选择以悬铃木作为行道树的道路2至3条,每条道路宜采用等距取样法选择10株悬铃木。其他种植悬铃木的绿地或苗圃,随机选择20株,少于20株时全部取样。4.3.1.2每年应调查1次。可剥下每株主干及其向上50cm内一级分叉上所有未脱落的翘皮,调查翘皮下树干、在翘皮上及树穴周围铺装物内的越冬成虫数(成虫识别特征参见附录A.2.1),按附录B.1填写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基数汇总表。4.3.2为害期调查方法4.3.2.1道路或苗圃内悬铃木的取样方法同4.3.1.1。4.3.2.2每10天应调查1次。可利用高枝剪在树冠中下层外缘随机取枝条各1根,用高枝剪夹住枝条避免枝条掉落,每枝条选取靠近顶梢完全展开的叶片5张,分别清点5张叶片上成虫和若虫的数量(形态特征参见A.2),并计算虫口密度和各虫态个体数占总虫量的比例,按附录B.2填写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汇总表。4.4为害程度调查方法4.4.1宜选择以悬铃木作为行道树的道路不少于5条,每条道路采用等距取样法选择10株悬铃木。在其他种植悬铃木的绿地或苗圃,随机选择20株,少于20株时全部取样。4.4.2每年应调查1次。悬铃木叶片的剪取方法同4.3.2.2,根据叶片失绿面积评估每张叶片的受害程度(为害症状参见A.1),按附录B.3填写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程度调查结果汇总记载表。4.4.3叶片受害级别评估可按以下标准进行:叶面上无失绿点为0级;失绿叶面积小于测试叶面积的10%(不包含10%)为1级;失绿叶面积占测试叶面积的10%~20%(包含10%,不包含20%)为2级;失绿叶面积占测试叶面积的20%~30%(包含20%,不包含30%)为3级;失绿叶面积占测试叶面积的30%~40%(包含30%,不包含40%)为4级;失绿叶面积占测试叶面积的40%以上(包含40%)为5级。4.4.4虫情指数应按公式(1)计算。式中:m——为害等级;n——该等级的叶片数;N——调查总叶片数。5虫情预测5.1预测方法5.1.1发生期预测应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动态调查结果,结合越冬期成虫出蛰时间、为害期成虫发生期(参考生活史资料附录C)、将要预报的下一代发生期间上海市的气温预测值以及该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各虫态历期参见附录D),按公式(2)推测下一代的发生期。3F——预测虫态发生期出现日期;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附录E,以均温最靠近表中提供的参考温度值下的参数作为计算依据),按公式(3)推算下一代的发生量。P=P₀I,......................................(3)I——温度t下昆虫的种群趋势关专家不少于5人组成评估组,分析评估同一区域内多个时间段,以及同铃木方翅网蝽的为害程度,预测时间跨度较长的或空间范围较广的多地区半年度、年度6.1.2树干绑草绳(草片)人力允许的条件下,每年9月底可在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前,树干离地面1.5m~1.8m处绑1.5cm~6.1.3.1宜在5月上中旬,结合悬铃木春季剥芽,集中处置芽条,减少春季虫源。6.1.3.2宜在7月至8月,结合防台防汛疏枝修剪,重点清除有虫枝叶,集中销毁修剪的枝叶,压低6.1.3.3宜在12月至翌年2月,结合冬季修剪,减少冬季虫源。46.2.1防治药剂药剂的购买、运输、保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施药人员的选择和个人防护措施应符合GB12475和NY/T1276有关要求。药剂的选择应根据防治方法确定,种类及推荐倍数见附录F。6.2.2树冠喷雾6.2.2.15月中旬监测发现虫口密度达到1头或以上时,应分别于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使用喷雾高度能覆盖树冠顶部的喷雾药械各进行1次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飞防的单位和区域可使用无人机进行防治),每次间隔15d~20d。6.2.2.27月上旬监测发现虫口密度达到150头或以上时,应在7月上中旬补充进行1次喷雾防治。6.2.2.3为防止害虫形成抗药性,宜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6.2.3打孔注药6.2.3.15月上旬监测发现虫口密度达到1头或以上时,应在5月上旬使用打孔注药机进行1次注药防治。6.2.3.2宜在树干距地面50cm~80cm处,使用打孔注药机斜向下45°打孔,孔深3cm~5cm。每株注药5ml~10ml,待药液被植株完全吸收后,再用伤口愈合膏进行封口。打孔数量视植株胸径和注药量而定,一般不超过3个,注药孔相互之间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6.3生物防治宜保护和利用军配盲蝽和小花蝽等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天敌种类参见附录G),开展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防治。7防治效果评价喷雾防治的效果宜在防治措施使用后3d~7d检查;注药防治的效果宜在防治措施使用后7d~15d检查;园艺防治的效果宜在防治措施完成后30d内进行评估。应检查存活的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和成虫数量,并计算虫口密度。不同措施防治效果按公式(4)和(5)计算。式中:Da——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虫口密度;防治后虫口密度。校正死亡率;57.4评价防治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虫口减退率或校正死亡率低于85%,应开展补防。6(资料性)头部:头顶光滑无头刺,触角4节,第3节最长,第2节最短,第1、2节粗,第3、4节细,第4前胸:头兜盔状但中度扁平,前端明显伸过头端,后端扩展至盘域中后缘引出,较高,但略低于头兜,侧纵脊在中纵脊两侧引出,低于中纵脊,3A.2.2卵若虫有5个龄期。末龄若虫:体长1.6mm~1.9mm,宽0.9mm~1.1mm。复眼突出,喙伸达后胸腹第3节最长,第4节膨大。前胸背板强烈外突,中区前、后各具1对2叉刺突、1对单刺,侧缘前、中上部各具1枚单刺,后端有1枚3叉刺;中胸有1对单刺突;前翅芽基部为褐色,后部为黄白色,在其前缘前、中上部各有1枚单刺,中央有1枚2叉刺突。腹部中区黑褐色,侧缘黄白色,背面中央纵列4对单刺,两侧各具6枚2叉刺突。各龄若虫区别特征见表A.1。体长×体宽/(mm×mm)前翅翅芽1无2无7体长×体宽/(mm×mm)前翅翅芽3略有突出中胸小盾片2个明显突起4前胸背板2个刺突明显,无头兜和中纵脊5至第4腹节前缘8(规范性)悬铃木方翅网蝽调查记录表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基数汇总表见表B.1,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汇总表见表B.2,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程度调查结果汇总记载表见表B.3。表B.1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基数汇总表日期地点株数(株)株数(株)株害率(%)成虫总量(头)单株虫口密度(头/株)表B.2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汇总表日期地点各虫态虫口密度(头)各虫态比例(%)成虫成虫表B.3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程度调查结果汇总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各受害级别的叶片数(张)1级2级3级5级9(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上海地区的年生活史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上海地区的年生活史表见表C.1。表C.1悬铃木方翅网蝽生活史10月11月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544444444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一一一一一一一一++++++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4●●●●●●●●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5●●●●●●●●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资料性)卵/1龄/(资料性)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见表E.1。表E.1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种群趋势指数温度(℃)(资料性)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防治方法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参考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防治方法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见表F.1。表F.1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防治方法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参考防治方法10%吡虫啉WP800倍~1000倍10%噻虫嗪ME(AS)注:WP为可湿性粉剂,WG为水分散粒剂,EC为乳油,ME为微乳剂,AS为水(资料性)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捕食性天敌种类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捕食性天敌种类见表G.1。表G.1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捕食性天敌种类科种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sinica蚁科Formicidae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japonicus军配盲蝽Stethoconusjaponicus齿爪盲蝽属(1种)Deraeocoris小花蝽属Oriussp.蟹蛛科Thomisidae三突花蛛Misumenopstricuspidatus[1]LY/T2516—2015[2]LY/T2517—2015[4]鞠瑞亭,李博.悬铃木方翅网蝽:一种正在迅速扩张的城市外来入侵害虫[J].生物多样性,[5]肖娱玉,王凤,鞠瑞亭,等.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活史及发生情况[J].昆虫知识,[6]WeiHP,WangF,JuRT.Spatialdis(Hemiptera:Tingidae)inLondonplanetrees[J].Entomological[7]鞠瑞亭,王凤,李博.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的生理响应[J].昆虫学报,2010,[8]JuRT,WangF,LiB.Effectsoftemperatureonthedeveofsycamorelacebug,Corythuchaciliata[J].Journ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姑苏区朱家湾街179号联东U谷10幢601、701改造工程报告表
- 兽医学体系分支
- 2025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材料关键语与教材知识点的链接(必修一至必修四)
- 《GBT42427-2023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技术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
- 《比亚迪汽车课件概述》
- 【培训资料】企业财务管理讲解会课件示例
- 江苏卷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 《点击进入退出演示》课件
-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全记录
- 《关键词解析》课件
- 初生雏鸡的性别鉴定课件
- 钢筋笼加工检验流程图
- 推进白洋淀景区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 全套电子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
- T∕CAME 1-2019 家庭式产房建设标准
- 2021年卒中中心建设相关制度及流程汇编
- 善意的谎言辩论赛正反方观点
- QC新老7种工具表格
- 中科院《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
- 项目四:旅游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教案)
- 机械故障诊断大作业滚动轴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