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9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9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9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9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常考学问点组合练91、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一现象()A.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B.反映了美国经济的有序发展C.凸显了供求关系的不均衡性 D.干脆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2、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当享有“免于匾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需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政府应当担当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实行了(

)①整顿银行金融业②发放紧急救济金③以工代赈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信任我们保证自己平安和限制自己命运的力气了。”这表明新政()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B.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利益C.稳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D.借鉴了苏联的安排经济体制4、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支付实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这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限制力加强 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旧存在 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5、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把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称为“新经济的成功”。为取得“新经济的成功”,美国政府(

)①奉行财政赤字政策②缩减政府日常开支③加大环境爱护投资④扶植髙新技术产业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经济差距的相识正确的是()A.冷战阻断了东西方正常沟通,不利于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

B.民主德国经济的落后是因为坚持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模式

C.联邦德国经济优于民主德国主要得益于马歇尔安排的救济

D.联邦德国经济的优越最终使民主德国并入,实现德国统一7、《静静的顿河》中描述了一位暴动士兵的话:“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这主要是因为苏俄()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广企业国有化 C.收取固定粮食税 D.坚持劳动义务制8、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驾驭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阅历,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下列能体现列宁这一主见的是(

)A.农业上实行了余粮收集制B.商业上取消一切自由贸易C.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重工业上有安排优先发展9、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人类更美妙的、绚丽的将来而工作……”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

)A.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B.推动农业蓬勃发展C.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D.国民经济基本复原10、有学者在评述斯大林模式时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干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变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者强调的“明显地变更”是指()A.废弃了对工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B.减缓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速度C.取消了农村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D.放弃了生产资料全部制的多元化1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精确的是(

)A.针对问题,苏联经济特殊是农业形势严峻B.创新突破,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C.下放权力,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物质刺激,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2、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坚决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将增加指令性安排指标 B.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C.试图利用市场调整经济 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13、结合所学学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币加入SDR(特殊提款权),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索和探讨,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材料一1717年,英格兰银行确立以每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价格与黄金挂钩,英国事实上起先实行金本位制,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各国在国际结算中大量运用英镑,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双挂钩汇率体系,始终维系到1971年。——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美元取代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25%,欧元启动时,欧盟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27%,而日本GDP最高也曾经占世界GDP比重达17.7%。英镑国际化初期,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美国在二战后该比例也达到15%左右,而日本和联邦德国在推动货币国际化的时候,对外贸易总额也占世界的10%左右。——摘编自李若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镑和美元在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存在的异同点。联系材料二,回答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一般须要具备的条件。

(2)依据材料三概括“资本流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二战后马歇尔安排为例,分析美元走向国际化后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材料

王朝斗争与商业斗争交织在一起,是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大国进行了连绵起伏的王朝斗争,王朝斗争的起因和目的大多为领土宗教纷争、争夺霸权、掠夺财宝、保持荣誉等。地理大发觉后,在16世纪起先的商业斗争是近代早期的一个新现象。商业斗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尚未被占倾的欧洲以外的地区,后起的荷兰、英国、法国向早期扩张殖民的西班牙和葡简牙发起挑战,荷兰、英国、法国之间也由于商业利益和殖民地的冲突和争夺发生冲突和斗争。——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早期国际商贸对于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1.C2.B3.C4.C5.D6.B7.A8.C9.A10.D11.B12.C13.(1)同:都与黄金相挂钩。异:英磅英格兰银行确立,市场行为。美元:国际协议,形成共识。条件:GDP和国际贸易额都要占相当大的比例。

(2)关系: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