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 李春燕课件 第一节 概述(农学1001)学习资料_第1页
作物栽培 李春燕课件 第一节 概述(农学1001)学习资料_第2页
作物栽培 李春燕课件 第一节 概述(农学1001)学习资料_第3页
作物栽培 李春燕课件 第一节 概述(农学1001)学习资料_第4页
作物栽培 李春燕课件 第一节 概述(农学1001)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小麦26朱新/p>

xkzhu@水稻26张祖建玉米12陆卫平作物栽培学I第一章小麦朱新开扬大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农牧楼N327Tel一节概述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三、我国小麦生产概况四、江苏省小麦生产概况五、我国小麦的分区六、小麦的分类和起源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分布最广、历史最久、面积最大67°N—45°S(20-60°N,20-40°S)35-40%世界人口主食2、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8%~20%(水稻蛋白质含量9%左右);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广西百事达

。1965-2030世界谷物需求量(FAO)3、用途广泛籽粒

麦胚

麸皮

茎秆

4、适应性广5、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人工成本低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

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南至45°S(阿根廷),北至67°N(挪威、芬兰),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20°~60°N和20°~40°S之间。

1.世界小麦面积产量变化1961—2005年世界小麦单产增产Kg/亩中国7.65倍不发达国家1.69倍发展中国家3.71倍世界2.85倍发达国家2.32倍162009年世界小麦总收获面积22543.8万hm2,总产68191.6万t,平均每公顷单产3024.8kg(33.8亿亩,6819.16亿kg,平均每亩201.65kg)种植面积最大的前4个国家是:印度、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世界小麦主产国中国是世界第一小麦主产大国(产量)18国家收获面积(亿亩)单产(kg/亩)总产(亿kg)印度4.36189.38806.80俄罗斯3.99154.54617.40中国3.63316.531149.50美国3.03199.24603.142009年印度、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的小麦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19欧洲国家的单产较高,但其面积较小。国家收获面积(万亩)单产(kg/亩)总产(亿kg)荷兰226.5619.3914.03英国2721528.44143.79德国4839520.56251.90法国7720.5496.44383.28欧洲国家的小麦面积和单产品种类型年度面积(亩)单产(公斤/亩)地区国外冬小麦2003大面积608荷兰冬小麦温室2667前苏联冬小麦小面积966美国小面积1333德国小面积934荷兰国内冬小麦1978小面积871

西藏日喀则地区农科所

1979小面积635江苏东海农科所1978小面积558.56

江苏农学院春小麦19763.911013.5青海省香日德农场197616.1912.25青海省香日德农场与高产相比的差距:(二)、消费量

1997-19985.91亿吨

1998-19995.96亿吨

1999-20005.9亿吨

2000-20016.0亿吨2002--20035.98亿吨2007--20086.17亿吨2008-20096.46亿吨全世界消费量在6亿吨左右,目前略有上升.全球小麦生产与消费(1994-2007)Source:USDAForeignAgriculturalService,(14年中8年产不足需,6年产大于需)

2009-2011年世界谷物与小麦供求情况(亿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1年比2010年(%)产量谷物22.6422.4523.233.5小麦6.856.526.956.5消费量谷物22.3522.7123.101.8小麦6.576.676.822.2贸易量谷物2.762.802.872.4小麦1.301.261.314.4库存量谷物5.315.015.112.0小麦1.991.821.904.3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三)、世界小麦贸易量

1997-1998年度0.9490亿吨1998-1999年度0.9150亿吨(其中美国2890万吨)1999-2000年度1.04亿吨2000-2001年度1.02亿吨2007-2008年度1.04亿吨2008-2009年度1.16亿吨

全世界可供贸易1亿吨其中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占90%(四)、

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采用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品种;增施肥料,合理施肥;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方法;机械化生产,化学除草。

2010年中国粮食作物中各作物的种植比例

三、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作物年份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亿亩%公斤%亿公斤%水稻19984.6821100.0424.4100.01.9871100.020084.386293.7437.5103.11.919096.6小麦19984.4661100.0245.7100.01.0973100.020083.356279.3317.5129.21.1246102.5玉米19983.7859100.0351.2100.01.3295100.020084.4796118.3370.4105.51.6591124.81998与2008年三大作物面积、单产、总产比较(李振声,2010)年份200520152030人口(亿)13.514.516.0需粮食(亿吨)5.25.86.6其中,小麦(亿吨)1.231.411.74中国未来粮食和小麦需求1、面积1974—1999年小麦种植面积在4亿亩以上,26年平均4.37亿亩;

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与1949年相当;

(2009年3.64,2010年3.64(冬小麦3.38亿亩,93%),2011冬小麦3.39亿亩,比上年增118万亩)冬小麦3.39亿亩,比上年增270万亩29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2、总产连续八年增加。2000年—2003年我国小麦连续4年减产,累计减产约2740万吨。2004年—2012年我国小麦连续9年增产。2009年小麦11512万吨,2010年11518万吨(冬小麦10886万吨94.5%),2011年冬小麦11079万吨,比上年增212万吨.1991—2010年间全国小麦总产和单产变化趋势3、单产连续增加。

(2009年315.9,2010年316.5(冬小麦321.8),2011年322?冬小麦326.8,比上年增5)331997年小麦亩产273.0公斤,总产2465.7亿斤

2003年小麦亩产262.1公斤,总产1729.8亿斤2004年小麦亩产283.5公斤,总产1839.0亿斤2005年小麦亩产285.0公斤,总产1948.9亿斤2006年小麦亩产303.3公斤,总产2089.3亿斤2007年小麦亩产306.2公斤,总产2186.0亿斤2008年小麦亩产317.4公斤,总产2249.2亿斤2009年小麦亩产315.9公斤,总产2302.3亿斤2010年小麦亩产316.5公斤,总产2303.6亿斤

“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惊受怕”。在中国:“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惊受怕”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优势区域的集中程度得到提高。虽然我国小麦种植区划和品质区划共有9~10个亚区,目前正逐步趋于向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两大优势产业带集中,面积、总产、亩产分别是全国小麦的60%、68%、115%和11%、9%、88%。

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五省变化情况2009和2008年面积、单产、总产比2003和2002年平均增减省区面积

单产

总产±万亩±%

±kg/亩±%

±亿斤±%安徽474.815.6

115.253.0

101.976.8江苏610.924.4

71.228.4

74.959.8河南1216.218.2

73.523.5

156.734.5山东425.98.7

65.120.3

96.931.1湖北518.053.0

57.635.2

34.4108.6新疆358.933.9

21.86.3

30.742.2河北126.13.6

35.311.6

33.415.8四川158.7-7.6

8.33.9

-3.5-3.9陕西228.0-11.7

19.49.4

-2.6-3.3甘肃130.4-8.5

-1.6-0.9

-5.6-9.5山西-70.4-6.2

-2.3-1.0

-3.5-7.0全国1501.94.4

59.823.3

409.221.9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单产(kg/亩)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单产增减(kg/亩)单产增减(%)我国小麦生产存在不平衡性,促进各省小麦均衡增产潜力很大.4.全国小麦产需基本平衡我国小麦需求量为2100-2172.6亿斤(1.05-1.086亿吨)。

2003年小麦总产1729.8亿斤,产需缺口370亿斤以上。

2007年小麦总产2186亿斤,

当年生产的小麦做到产需平衡,满足我国人民生活的需求,还提高了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手中有粮,遇事不慌”。5.五年来小麦增产的技术原因

(1)、产量高、品质优的良种推广面积扩大。全国各麦区小麦育种专家选育出适合于超高产田、高产田、中产田、旱地中低产田的小麦新品种,各省农业部门正确地确定了主导品种。同时,国家良种补贴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良种覆盖率的提高。

(2)、高产优质小麦栽培关键技术突出,轻简化、规范化,技术推广面积大各小麦主产省的栽培技术人员研究了适合各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关键技术突出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粮食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高产创建活动、小麦条锈病防控工程等项目带动,推广面积大,效益高。河南省温县祥云镇豫麦49-198品种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17.29kg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王海村泰山23号品种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35.66kg

(3)、防灾减灾应变技术提出及时对路,生产上行动迅速,及时促进苗情转化。2004/2005晚播技术----转化----高产2005/2006冻害-----转化-----高产2006/2007冻害-----转化-----高产

2007/2008适当晚播、黄淮麦区南部和江淮之间减少春性品种面积、增加半冬性品种比例-----壮苗-----高产2008/2009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干旱—科学抗旱促转化--高产2009/2010春季低温2010/2011冬春干旱(4)、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天气较好,无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降水时期符合小麦的需水规律6、贸易1961~1995年(34年)进口小麦2697.4亿公斤,占同期进口粮食总量84.4%,占同期小麦总产量13.3%;90年代中期前,中国一直是重要的小麦进口国。2002年净出口8万吨(转折点)2006-2007,进口50万吨(调剂品质少量进口),出口100万吨。在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政策的影响下,2008年以来我国小麦出口大幅减少。同时,由于国内供给充足,而国际小麦价格高位运行,进口也大幅减少。万吨我国小麦供需处基本平衡状态我国小麦进出口显著影响世界价格1995年进口1189万吨1989年进口1488万吨505152

目前我国商品小麦总需求在4000万吨左右。其中优质强筋1000万吨;

优质弱筋500万吨;

优质中筋2500万吨以上。

远期优质强筋、弱筋麦呈增长趋势7.小麦生产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继续推进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定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主要目标面积目标:全国小麦面积稳定。产量目标:实现小麦单产有新的提高。质量目标: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重点强化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目标:加强保优节本、增产增效技术推广。

四、江苏省小麦生产现状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面积和总产占到粮食的38%和28%左右。20世纪90年代,我省小麦面积和产量发展至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最大面积为3599万亩,1999年最高亩产为317公斤,最高总产为1071万吨。

1999年秋播以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压麦扩油扩经,小麦面积迅速下调为2003年的2431万亩,总产仅609万吨。(1)

面积、单产、总产

小麦是江苏省第二大粮食作物,1990年种植面积曾达3599万亩、1999年总产曾达1071万吨

1990年3599万亩

258Kg/亩929.7万吨

1999年3378万亩317Kg/亩1070.8万吨

2000年2932万亩272Kg/亩796.4万吨

2001年2569万亩274Kg/亩704万吨

2002年2574万亩250Kg/亩

644万吨

2003年2430.6万亩250Kg/亩608.7万吨

2004年2401.76万亩

286Kg/亩687.7万吨

2005年2526.66万亩288Kg/亩728.5万吨

2006年2602.31万亩314Kg/亩817.8万吨

2007年

3058.65万亩318Kg/亩973.8万吨(新国统)3053.52万亩318Kg/亩970.6万吨

(省统)3249.9万亩365Kg/亩1185万吨(13市)2008年3109.6万亩321Kg/亩998.2万吨(省统)3228.1万亩373Kg/亩1202.9万吨(13市)2009年3116.4万亩322Kg/亩1004.4万吨(省统)3282.8万亩377Kg/亩1239.1万吨(13市)2010年3139.6万亩321Kg/亩1008.1万吨(省统)3416.3万亩373Kg/亩1275.2万吨(13市)2011年3168.6万亩323Kg/亩1023.15万吨(省统)3461.55万亩376Kg/亩1299.98万吨(13市)创造了一批新的小面积高产纪录:2007年昆山市563kg/亩(5.19亩

)

高邮市达571kg/亩(8.483亩

)2010年柳新农场663kg/亩(3.471亩)

大中农场亩631.3kg/亩(3.066亩)

2010年铜山县柳新农场三块田平均亩产为632.9公斤,是本次验收的最高产量。2010年大中农场三块田平均亩产为602公斤,是苏中第一名。2010年昆山市千灯镇三块田平均亩产为536.9公斤,苏南第一。

2010年,8个县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以上

海安县448kg,宝应县431kg,高邮市419kg,泰兴市409kg,大丰市402kg,沛县402kg,东台市400kg,姜堰市400kg2006年,3县(市)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高邮411kg,宝应410kg,兴化401kg2007年,4县(市)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淮南2块攻关田亩产突破550公斤淮北2块攻关田亩产突破600公斤宝应县415kg,兴化市413kg,灌南县409kg,高邮市404kg2008年,5县(市)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淮南3块攻关田亩产突破550公斤淮北1块攻关田亩产突破600公斤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部验收海安432kg,宝应415kg,高邮414kg,射阳414kg,泰兴412kg徐州铜山沿湖农场1.247万亩,抽查3块田实产达到602kg2009年,9县(市)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淮南3块攻关田亩产突破550公斤淮北3块攻关田亩产突破600公斤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部验收海安442kg,宝应428kg,东台428kg,高邮419kg,泰兴413kg,射阳411kg,大丰406kg,宿豫404kg,沛县401kg,徐州沛县湖西农场1.0528万亩,抽查3块田实产达到642kg,成为江苏小麦高产新纪录

2010年月日部、省级万亩示范片创建规模122.4万亩,比去年增65.3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8公斤,比去年增4公斤。省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16个示范片,各实产验收3块高产田,平均亩产541.6公斤,比去年12个省级实产验收的万亩示范片验收亩产提高了21.9公斤。

2011年夏收全省共有117个小麦万亩片(农业部下达65个),其中22个经省级专家组实产验收的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为580.7公斤,比去年16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41.6公斤提高了39.1公斤(增7.2%),比前年12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19.7公斤提高了61.0公斤(增11.7%)。

2011年8个县(市、区)小麦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分别为:海安县459公斤,宝应县440公斤,高邮市428公斤,兴化417公斤,泰兴市414公斤,江都405公斤,沛县403公斤,姜堰市403公斤。首次出现亩产过450公斤的县(海安县459公斤)泰州市、扬州市小麦单产首次在省辖市中突破400公斤,小麦单产达到410公斤。大中农场抽测3块田平均亩产为670.1公斤,是本年度验收的最高产量,最高田块亩产达689.9公斤,自上年之后再次刷新了我省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五、我国小麦的分区

分3个主区,10个亚区(一)春(播)麦区(1)东北春(播)麦区(2)北部春(播)麦区(3)西北春(播)麦区(二)冬(秋播)麦区(4)北部冬(秋播)麦区(5)黄淮冬(秋播)麦区(6)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7)西南冬(秋播)麦区(8)华南冬(晚秋播)麦区(三)冬春麦兼播区(9)新疆冬春(播)麦区(10)青藏春冬(播)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浙江、江西及上海全部,河南信阳以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的部分地区。小麦生育期间降水340~960mm,无霜期255d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0.1℃~7.3℃,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高达4800℃~6900℃。种植制度一年两熟以至三熟,品种弱冬性和春性。

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大部,冀中南、苏北、皖北、陕关中、晋南、陇天水,共8省区。本区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45%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4.6℃~-0.7℃,无霜期183~211d,年降水520~980mm,小麦生育期降水约280mm。一年两熟,旱地多实行两年三熟。品种为冬性、弱冬性和春性。

丰县沛县铜山邳州睢宁新沂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宿豫沭阳泗阳泗洪徐州市宿迁市淮阴涟水响水滨海盱眙洪泽楚州淮安市金湖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大丰东台盐城市宝应高邮仪征邗江江都扬州市兴化姜堰泰州市泰兴靖江六合江浦江宁溧水高淳南京市海安如东如皋通州南通市海门启东句容丹徒扬中丹阳镇江市张家港常熟太仓吴县苏州市昆山吴江江阴锡山无锡市宜兴溧阳金坛武进常州市苏北灌溉总渠(淮河)长江口江苏小麦区划淮北里下河沿海沿江丘陵太湖麦区2、江苏分区连云港市六、小麦的分类和起源1、起源由野生种进化而来有3个祖先:

野生的乌拉尔图小麦(AA)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组类型(BB)

粗山羊草(DD)

2、分类小麦属于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小麦属(Triticum

L.)(1)将形态分类与染色体组分类相结合法分为5个系22个种

(2)按播种季节分类春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