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旺盛——魏晋至隋唐学问纵横贯穿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五大变更1.中心机构的变更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中心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心集权。2.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制终结了九品中正制等制度,既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局,又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养,加强了中心集权。3.土地制度的变更唐朝初期,均田制保证农夫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复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均田制渐渐崩溃,地主土地全部制得到空前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4.赋税制度的发展唐初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夫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夫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法使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肯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变更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5.军事制度的变革唐初的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强中心集权。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减轻了农夫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使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对点训练]1.唐代财赋之事,开元之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之后,权移他官。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这一变更表明唐代()A.中心官制逐步完善 B.赋役负担日益加重C.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D.丞相权力渐渐减弱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财赋之事……事归尚书”“开元之后,权移他官”体现了丞相权力渐渐减弱,D项正确。由“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可知中心官制并不完善,A项错误;赋税名称和掌管官员的变更不能等同于赋役负担加重,且唐代后期推行的两税法相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项错误;C项材料依据不足,解除。二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肯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理论入儒家学说来发展自己,最终发展为“三教合一”。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气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燃眉之急。[对点训练]2.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协作政权统治的须要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唐代科举考试除考查儒家经典之外,还考查道家思想,设立“道举”是为了协作统治者的须要,强化其统治的合法性,B项正确。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虽然受到佛道冲击,但依旧占据思想领域的正统地位,A项错误,解除;C、D两项是设立“道举”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意图,解除。三科举制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庶族地主兴起,士族地主衰落。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动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2.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3.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进了文学的旺盛,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对点训练]3.白居易中举后,前往长安投诗拜谒当时颇出名望的诗人顾况,其一见白居易姓名就笑称:“(京城)米价正贵,居大不易。”后阅其诗作,叹曰:“如此诗句,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白居易)声名大振。白居易凭诗作成名的根本缘由是()A.白居易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B.诗歌在唐朝有独特的文化地位C.顾况是唐朝诗歌集大成者D.正处于旺盛发展的盛唐时期答案B解析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并未开创新的诗歌风格,A、D两项解除;顾况并非唐诗集大成者,C项错误;诗歌不仅是唐朝的文化代表符号,更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擅长诗歌就简单成名,故选B项。四中西贯穿——佛教的传播对魏晋到隋唐时期社会的影响1.政治上:它被封建统治者用来腐蚀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得到很大发展,南方和北方相同的宗教信仰成为隋朝统一中国的条件之一。唐朝时,佛教与道教、儒学并存,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亲密了对外关系。但同时,佛教的盛行也导致了劳动人口削减、军队战斗力减弱、部分官吏不问政事,导致了僧侣贵族与世俗地主的冲突。2.经济上:佛教的盛行催生了一种畸形的社会经济——寺院经济。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同时,僧尼众多,却没有纳入国家的户籍,成为免除赋役的特权阶层,使国家税收削减,国库虚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3.思想文化上:佛教的传入及传播在肯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自魏晋以来,儒学不断汲取佛教、道教思想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也非常流行,我国闻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于此时开凿。[对点训练]4.右侧《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图画事实上反映的是“三教合一”,即儒、释(佛)、道三教合一。这一思想融合局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已有较大发展,故A项错误;宋代新儒学汲取佛教、道教思想发展了儒学,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核心素养培优——历史说明历史说明: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看法、实力与方法。1.内涵阐释:全部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说明,区分只是在于说明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说明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说明,不断接近历史真实。2.课程标准实力达标层次(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说明,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说明,并能对各种历史说明加以理解和评析。(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相识历史说明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觉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说明。(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3.留意事项(1)要留意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说明,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说明,并能对各种历史说明加以理解和评析。(2)要客观论述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相识。(3)要充分相识历史说明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觉问题并对历史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的说明。(4)要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对于大禹的传位过程,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法家则说是启在与伯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种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考核试卷
- 谷物磨制新技术与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专业安全性能强化考核试卷
- 纸制品行业生产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考核试卷
- 通讯设备软件更新与优化考核试卷
- 畜产品加工市场动态分析与竞争策略的制定考核试卷
- 服务标准化与工艺品市场服务考核试卷
- 物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艺术品拍卖实战考核试卷
- 抖音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政策执行合同
- 2024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 《(近)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函数之新定义问题(含答案)
- 鹤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保健按摩师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 中建室外景观园林专项施工方案
- 锅炉生产单位质量安全员、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2023年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游艇概论-第6章-游艇的动力装置
- 2024年度中国钠离子电池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