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40.60
P40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标准
T/CIECCPAXXX—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Specificationforgreen-designproductassessmentof
double-tanknon-negativ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
T/CIECCPAXXX—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术语与定义、设备及部件结构、绿色设计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中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的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84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GB/T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double-tanknon-negativ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
可直接与供水管网连接,不产生负压,且能够完成瞬时补偿流量、稳定压力及小流量保压功能的设备,
主要由综合水力控制单元、加压泵组、恒压罐体、高压罐体、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综合水力控制单
元由流量控制系统、双向补偿系统组成。
3.2
恒压罐steadypressuretanks
能够使供水保持恒定压力的罐体。
1
T/CIECCPAXXX—2019
3.3
高压罐highpressuretanks
分别连接综合水利控制单元与恒压罐体,高峰供水用于瞬时补偿稳定市政压力及非高峰供水用于夜间
小流量保压。
3.4
综合水力控制单元integratedhydrauliccontrolunit
用水低峰时,通过其实现增压泵对高压罐体进行蓄水,可保证恒压罐体对用户管道起稳压补偿作用,
当用水高峰高压罐体中水可通过其与恒压罐体的水汇合对供水管网进行水量瞬时补偿,夜间小流量状态下,
高压罐体中水可通过其直接供给后端用户。
4设备及部件结构
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部件与结构见图1。
图1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示意图
5绿色设计评价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企业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
5.1.2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及GB/T28001分别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
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
5.1.3清洁生产水平行业领先。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污染物总量控制,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
T/CIECCPAXXX—2019
5.1.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应符合GB/T33000-2016的要求。
5.1.5企业应设置必要的产品检测设备,以确保批量生产与产品检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
5.2评价指标要求
产品的评价指标应按GB/T32161要求从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角度进行选取,包括资源属性指标、
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产品属性指标。产品的评价指标名称、基准值、判定依据(产品检验方法
以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要求见表1和表2。
表1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评价指标要求(设备级)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
不锈钢材料为百分之百可回
材料可回收利用率%100
收物
包装减量化率=1-当年包装
包装减量化率%0.15
重量/上一年包装重量
资源属性
有:-1,无:0,依据质量保
废品率/0
障部数据无报废产品
有:-1,无:0,不锈钢原材
有毒有害材料比率/0
料未含有毒有害物质
d=[∑(ρi×ni)]/P
ρ-能源折标系数;i-能源
消耗种类;
千克标煤/
能源属性产品单耗115.14n-能源消耗实物量;d-单
套
位产品能耗(kg/套);
P-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产品
取1;
固体废弃物kg64.25所有零部件固体废弃物相加
温室气体排放吨CO2/套0.22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
有:-1,无:0(第三方检测
有害气体排放/0
机构报告)
有:-1,无:0(第三方检测
水体污染物/0
环境指标机构报告)
噪音dB58.40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
供应商具备环保认证/具备环保资质认证的供应商
%15.00
资质数量/所有供应商数量
重复用水总量-补充水量/重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92.00
复用水总量
填写,可重用零部件指整个
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使用
零部件重用率%98.37
寿命未到上限的零部件/产
品整体零件数
产品属性查表,可回收再利用的零部
零部件回收利用率%100件占整个产品零件总体的比
率
产品有害毒物/0有:1,无:0
安全性/1电机外壳保护使用安全
3
T/CIECCPAXXX—2019
三台3kw水泵1m距离内实测
运行噪音声压级dB55.00
噪音值
耐腐蚀性小时128经中性盐雾实验测出。
该产品/子模块占用的空间
外形尺寸m35.17
尺寸
表2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评价指标要求(零部件级)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物料名称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
恒压腔体75.97
材料利用率=部件重量/原材料重
资源指标材料利用率高压腔体%83.66
量
汇总管87.47
恒压腔5.21通过solidworks软件测量,根据原
固体废弃物高压腔Kg9.45材料输入和最终设计成型的高压
汇总管0.078腔耗材,计算材料差额
恒压腔0.81퐸=A퐷×퐸퐹
环境指标直接用电和热用电,i电,i
高压腔0.71+A퐷用热×퐸퐹热
温室气体排,i,i
吨EF-排放因子系数=0.70735吨
放
汇总管0.44AD-产品活动系数=设备用电*(8月
度生产14套)
5.3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
各评价指标应按照附录A的方法测定。
6绿色设计评价方法
按照5.1基本要求和5.2评价指标要求开展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并能提供
一定的符合有关要求的验证说明材料,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经过审核,公示无异议的双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4
T/CIECCPAXXX—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指标定义、指标计算方法
A.1资源指标
A.1.1总则
产品、零部件对于资源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计算后填写。
A.1.2包装
A.1.2.1包装减量化
绿色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的适度包装,指薄壁化技术、包装
层数和包装体积减量化、包装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材料选配轻量化、化零为整集装化等几种可实现包装减
量化的方法,提出减量需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平衡,包装材料工艺与传统工艺包装材料的减少率。计算公式
见(A.1):
B
b1i(A.1)
iB
bai,
其中:
bi—第i种产品包装减量化率;
Bi—第i种包装材料用量;
Bba,i—第i种产品包装材料基准指标。
外包装等密度较高的包装材料可测量重量来表示用量,填充物等密度较低的包装材料可测量体积来表
示用量。
A.1.2.2包装材料无毒害以及包装物的生产过程中无毒害(绿色包装标示)
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如包装材料不得含有聚氯乙
烯或其他含卤素的塑料。
A.1.3可回收标示
A.1.3.1包装物可回收标示
提供标识的使用说明和管理文件。包装纸质应符合GB/T19141对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
A.1.3.2产品零件可回收标示
产品或零部件可回收标识应符合GB/T23384的规定。
A.1.4材料利用率
该件(部件/子模块/产品)的重量除以该件所包括的所有零部件的重量之和。计算公式见(A.2):
W
R=(A.2)
∑Wi
其中:
R——材料利用率;
W——该件的重量,单位KG;
Wi——该件所包括的所有零部件的重量之和。
A.1.5可再生材料利用率
可重复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时,易于拆解后可以重复利用或者
易于回收再生的零部件的比重。计算公式见(A.3):
5
T/CIECCPAXXX—2019
W
iire,
W
ii(A.3)
其中:
η—可再生材料率;
Wi,re—该件的可回收的重量,单位KG.
A.1.6废品率
产品综合废品率。综合废品率是指全部废品量占合格品和全部废品总量的百分比。它说明全厂在某一
加工阶段生产工作质量的好坏。用废品数量占合格产品的产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见(A.4):
p
i,fa(A.4)
P
i
其中:
ε—废品率(%);
pi,fa—第i种产品不合格产品产量,单位kg;
Pi—第i种合格产品产量,单位kg;
A.1.7有毒有害材料比率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所占的比率,以及生产、使用、焚烧或填埋处理时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材
料所占的比率。计算公式见(A.5):
Y
ito,
Y
i(A.5)
其中:
ϕ—有毒有害材料比率;
Yi,to—某产品有毒有害材料重量;
Yi—某产品原材料重量
参见相关国家标准。
A.1.8边角料利用率
边角料利用率计算公式见(A.6):
P
i,bianul
P
i,bian(A.6)
其中:
κ—边角料利用率;
pi,bian—第i种产品边角料产量,单位kg;
pi,bianul—第i种产品边角料利用量,单位kg;
*随着材料利用率的提高,边角料利用率权重下降。
A.2能源指标
A.2.1总则
产品对于能源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计算后填写。
6
T/CIECCPAXXX—2019
A.2.2产品能耗
A.2.2.1产品单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计
算公式见(A.7):
N
di
iP
i(A.7)
其中:
i—某产品
di—第i种单位产品能耗(kg/kg);
Pi—第i种合格产品产量,单位kg;
N—第i种产品消耗的能源实物量(能源单位)
首先确定即物料明细表;统计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每种元器件使用的数量(包括不良品、
遗撒品等);使用的数量除以产品的良品数量就是实际单耗;其单位产品的物料消耗需要从ERP系统中进行
数据对接,并从中导出所需要的计算数据。产品质量、合格率需要从产品生产报表中统计产品的报废率以
及次品率计算得到。
A.2.2.2综合能耗
指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
一次能源(标准煤)后的总和,计算公式见(A.8):
Nn
ii(A.8)
其中:
i—能源消耗种类
ρ—能源折标系数
n—能源消耗实物量
A.2.3产值能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的产值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计算公式见(A.9):
z
i
di
P(A.9)
其中:
d—单位产品能耗(万元/kg);
P—合格产品产量,单位kg;
z—产品产值(万元)
合格产品产量的计算原则参考产品单耗的计算。
A.3环境指标
A.3.1总则
产品或子模块对于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部分计算、部分引用填写。
A.3.2固体废弃物
7
T/CIECCPAXXX—2019
按照生产物料表统计固体废弃物。
A.3.3温室气体排放
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可分为三部分组成,计算公式见(A.10):
EEEEEE++
GHG燃烧过程直接用电、热输出固定(A.10)
A.3.3.1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
按照燃料种类分别计算燃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计算公式见(A.11):
EE
燃料i燃烧,i(A.11)
其中:
E燃烧,i—第i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
A.3.3.2过程排放
按照过程分别计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见(A.12):
EE
过程i过程,i(A.12)
其中:
E过程,i—第i个过程分别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
A.3.3.3购入的热力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乘积。统计报告期内,用能
单位生产某种产品的温室气体活动数据与同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乘积。计算公式见(A.13):
EADEFADEF
直接用电和热用电,i电,i用热,i,热i(A.13)
其中:
EGHG—温室气体排放量(T);
AD—产品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EF—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A.3.3.4输出的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乘积。统计报告期内,用能
单位生产某种产品的温室气体活动数据与同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乘积。计算公式见(A.14):
EADEFADEF
输出输出电,i电,i输出热,i电,i(A.14)
A.3.4有害气体排放
根据对废气测试,统计有害气体排放量。
参见相关国家标准。
A.3.5水体污染物
根据对废水的监测,统计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
A.3.6噪音
8
T/CIECCPAXXX—2019
根据噪声测试报告,监测统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A.3.7供应商具备环保认证/资质
要求供应商具有环保认证的比例。计算公式见(A.15):
NU
NU(A.15)
其中:
τ—供应商中具有环保资质的比例;
NUα—供应商中具有环保资质的树数
NU—所有供应商数量
A.3.8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是否有使用循环水
A.4产品指标
A.4.1总则
对产品、子模块或零部件本身具备属性的评价指标,引用填写。
A.4.2零部件重用率
零部件中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最贵产品的)完结之后被重新利用的部分,与全部零部件的比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海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餐饮业大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 2025年GPS高空探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民办学校招生办公室工作计划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计划
-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计划
- 离职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入职工职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轻巧夺冠)
- 2025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下载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耳鼻喉进修汇报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岩芯鉴定手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SAP航空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优秀方案集)
- 江苏工业企业较大以上风险目录
-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课件(PPT 49页)
-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主体分部)
- 锅炉爆炸事故演练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