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1页
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2页
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3页
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4页
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TOC\o"1-2"\h\u10993第一章招聘管理系统概述 3232491.1系统背景 355731.2系统目标 317561.3系统架构 42224第二章需求分析 448872.1功能需求 4221872.1.1基本功能 4277122.1.2高级功能 5124162.2非功能需求 589512.2.1系统功能 5254372.2.2系统安全性 567742.2.3系统兼容性与可维护性 533862.3用户需求 5107422.3.1招聘负责人需求 5320262.3.2求职者需求 6118582.3.3系统管理员需求 626291第三章系统设计 6137313.1系统架构设计 630793.2数据库设计 6319853.3界面设计 721732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开发环境 8307604.1技术选型 8193184.1.1后端技术选型 879194.1.2前端技术选型 8282324.1.3接口技术选型 8197424.2开发环境 829194.2.1硬件环境 8153224.2.2软件环境 9137024.3开发工具 91664.3.1后端开发工具 9110874.3.2前端开发工具 9107274.3.3调试与测试工具 92640第五章招聘管理模块设计 932535.1岗位管理 9128255.1.1岗位信息管理 9137965.1.2岗位发布管理 1085875.1.3岗位下线管理 10165595.2招聘流程管理 10100915.2.1招聘流程设计 10100945.2.2招聘进度跟踪 10186085.2.3面试安排与评价 1018485.3人才库管理 1046505.3.1人才库建设 10218605.3.2人才库维护 10308345.3.3人才库应用 1115943第六章系统开发与实现 11164486.1数据库开发 11242206.1.1数据库设计 11313936.1.2数据库实施 11218836.2业务逻辑开发 11152616.2.1功能模块划分 11232526.2.2业务逻辑实现 12100626.2.3业务逻辑优化 1299076.3界面实现 1242196.3.1界面设计 1261236.3.2界面编码 12320486.3.3界面优化 1215577第七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3186637.1功能测试 13141617.1.1测试目的 1364707.1.2测试内容 13319987.1.3测试方法 13167657.2功能测试 13163167.2.1测试目的 13209267.2.2测试内容 13260287.2.3测试方法 14152197.3优化策略 14304927.3.1系统架构优化 14307427.3.2代码优化 14226477.3.3网络优化 14204417.3.4硬件优化 146354第八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416658.1部署方案 1486628.1.1部署目标 14102708.1.2部署环境 14153888.1.3部署步骤 15155008.2运维管理 15131058.2.1运维目标 1581518.2.2运维策略 15324688.2.3运维团队 16284178.3系统升级 16172118.3.1升级目标 16132448.3.2升级策略 16185238.3.3升级周期 163851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16185629.1项目管理策略 16250759.2团队协作模式 17145449.3风险管理 1711420第十章用户培训与推广 1858110.1培训计划 182446610.1.1培训对象 18627710.1.2培训内容 183073210.1.3培训方式 1890110.1.4培训时间 181827110.2推广策略 182347510.2.1宣传推广 18179510.2.2试用推广 182979010.2.3合作推广 19969010.3用户反馈与改进 19369210.3.1反馈渠道 192472810.3.2反馈处理 193215210.3.3持续优化 19第一章招聘管理系统概述1.1系统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日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孤岛、流程繁琐、数据统计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招聘效率和人才选拔质量。因此,开发一套高效、便捷、智能的招聘管理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2系统目标本招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招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自动化处理招聘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招聘速度。(2)优化人才选拔质量:通过智能化筛选和评估候选人,保证选拔到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3)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自动收集招聘数据,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以便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决策。(4)提升员工满意度:通过简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透明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1.3系统架构本招聘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招聘相关的数据,如职位信息、候选人信息、面试记录等。(2)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招聘管理的核心业务功能,如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管理等。(3)界面层: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包括PC端和移动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4)服务层:提供系统间交互的接口,支持与其他业务系统(如薪酬福利系统、员工培训系统等)的集成。(5)安全层: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采用加密、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通过以上架构设计,本招聘管理系统将为企业提供一个高效、便捷、智能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平台,助力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第二章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2.1.1基本功能招聘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职位发布与维护:系统管理员可发布、编辑、删除职位信息,并支持职位分类、职位描述、职位要求等内容的自定义。(2)简历投递与筛选:求职者可在线投递简历,系统自动筛选符合要求的简历,并将筛选结果推送至招聘负责人。(3)面试安排与通知:招聘负责人可查看求职者简历,安排面试时间、地点,并发送面试通知。(4)面试评价与录用:面试官可对求职者进行评价,系统自动统计评价结果,辅助招聘负责人做出录用决策。(5)员工入职与离职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录入员工入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岗位、薪资等,并支持员工离职管理。2.1.2高级功能招聘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高级功能:(1)职位推荐:系统根据求职者简历和职位要求,自动推荐匹配的职位。(2)数据分析与报表:系统自动收集招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招聘报表,辅助招聘负责人分析招聘效果。(3)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可设置不同角色的权限,保证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2.2非功能需求2.2.1系统功能招聘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1)响应时间:系统在正常负载下,页面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秒。(2)并发能力:系统应支持至少100个并发用户同时在线操作。(3)数据存储容量:系统应支持至少10000份简历的存储。2.2.2系统安全性招聘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安全性要求:(1)数据安全:系统应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保证数据安全。(2)访问控制:系统应实现用户身份验证,保证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3)日志记录:系统应记录用户操作日志,便于追踪问题和审计。2.2.3系统兼容性与可维护性招聘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兼容性与可维护性要求:(1)兼容性:系统应兼容主流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等。(2)可维护性: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2.3用户需求2.3.1招聘负责人需求(1)方便快捷地发布、编辑、删除职位信息。(2)实时查看求职者简历,筛选符合要求的简历。(3)快速安排面试时间、地点,并发送面试通知。(4)查看面试评价结果,辅助录用决策。2.3.2求职者需求(1)在线投递简历,方便快捷。(2)查看职位要求,了解招聘信息。(3)接收面试通知,了解面试安排。(4)查询面试评价结果,了解招聘进度。2.3.3系统管理员需求(1)录入员工入职信息,方便管理。(2)离职员工管理,保证数据准确性。(3)设置系统权限,保障数据安全。(4)查看招聘报表,分析招聘效果。第三章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输入,展示处理结果。表示层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2)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如用户管理、招聘流程管理、职位管理等。业务逻辑层采用Java、C等编程语言实现。(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完成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数据访问层使用SQL、ORM等数据库访问技术。(4)数据库层:存储系统所需的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系统架构设计示意图如下: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库层3.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功能,降低数据冗余。本系统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业务需求:根据业务场景和功能模块,设计合理的表结构,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2)数据冗余最小化:通过合理的数据分区、索引、关联等手段,降低数据冗余,提高查询效率。(3)安全性:采用角色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保证数据安全。以下是本系统主要数据库表结构设计:(1)用户表(User)字段:用户ID、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角色ID、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等。(2)职位表(Job)字段:职位ID、职位名称、职位类型、职位描述、所属部门ID、发布时间、结束时间、状态等。(3)部门表(Department)字段:部门ID、部门名称、上级部门ID、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等。(4)简历表(Resume)字段:简历ID、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机号、邮箱、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求职意向等。3.3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界面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明了:界面布局合理,信息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和使用。(2)统一风格:界面风格统一,符合企业品牌形象。(3)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终端设备访问,适应不同分辨率和屏幕尺寸。以下是本系统主要界面设计:(1)登录界面:包含用户名、密码输入框和登录按钮,界面简洁明了。(2)首页:展示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职位发布、简历管理、用户管理等。(3)职位发布界面:包含职位名称、职位类型、职位描述等输入框,以及提交按钮。(4)简历管理界面:展示简历列表,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机号等基本信息,支持筛选、排序和搜索功能。(5)用户管理界面:展示用户列表,包含用户名、角色、创建时间等信息,支持新增、编辑和删除操作。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开发环境4.1技术选型4.1.1后端技术选型本招聘管理系统的后端开发采用目前主流的Java技术栈,具体包括以下技术:(1)开发框架:选择SpringBoot作为开发框架,其具有开箱即用、自动化配置、微服务支持等优点,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2)持久层框架:采用MyBatis作为持久层框架,其支持自定义SQL、易于理解和维护,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3)数据库:选用MySQL数据库,其具有高功能、易用性强、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企业级应用。4.1.2前端技术选型前端开发采用目前流行的Vue.js框架,具体包括以下技术:(1)前端框架:选用Vue.js作为前端框架,其具有简洁、易学、高功能等特点,有利于快速构建用户界面。(2)样式预处理器:采用Sass作为样式预处理器,提高CSS编写效率,便于维护。(3)前端构建工具:使用Webpack作为前端构建工具,实现模块化、自动化构建,提高开发效率。4.1.3接口技术选型本系统采用RESTfulAPI作为接口技术,遵循REST原则,实现前后端分离,便于接口的复用和维护。4.2开发环境4.2.1硬件环境为了保证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建议配置以下硬件环境:(1)处理器:IntelCorei5及以上,或AMDRyzen5及以上。(2)内存:8GB及以上。(3)硬盘:至少200GBSSD。4.2.2软件环境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具体如下:(1)操作系统:Windows10(64位)或macOS。(2)数据库:MySQL5.7及以上版本。(3)开发工具:IntelliJIDEA、VisualStudioCode等。4.3开发工具4.3.1后端开发工具后端开发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款:(1)IntelliJIDEA:一款强大的Java集成开发环境,支持SpringBoot、MyBatis等框架。(2)Git:版本控制工具,便于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3)Maven:项目管理和构建工具,便于依赖管理和项目构建。4.3.2前端开发工具前端开发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款:(1)VisualStudioCode:一款轻量级、可扩展的代码编辑器,支持多种编程语言。(2)WebStorm:一款专门针对前端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具有丰富的功能。(3)Git:版本控制工具,便于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4.3.3调试与测试工具调试与测试工具包括以下几款:(1)Postman:一款强大的API调试工具,用于测试RESTfulAPI。(2)JMeter:一款功能测试工具,用于测试系统功能。(3)Selenium:一款自动化测试工具,用于测试Web应用。第五章招聘管理模块设计5.1岗位管理5.1.1岗位信息管理岗位信息管理是招聘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岗位信息的创建、编辑、删除和查询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不同级别的岗位,并为每个岗位配置相应的岗位属性,如岗位名称、岗位编号、所属部门、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5.1.2岗位发布管理岗位发布管理负责将创建好的岗位信息发布到招聘渠道,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系统应支持多种招聘渠道,如企业官网、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管理员可以设置岗位发布时间、截止时间、招聘人数等信息。5.1.3岗位下线管理当招聘周期结束或岗位已满足招聘人数时,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岗位进行下线操作,以避免无效岗位信息占用招聘资源。5.2招聘流程管理5.2.1招聘流程设计招聘流程管理模块应支持自定义招聘流程,包括招聘环节的创建、编辑、删除和排序等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需求的招聘流程。5.2.2招聘进度跟踪招聘进度跟踪功能可以实时显示招聘流程中各环节的进度,如简历筛选、面试安排、面试评价等。管理员和招聘负责人可以随时了解招聘情况,并根据进度调整招聘策略。5.2.3面试安排与评价招聘管理模块应支持面试安排和评价功能。管理员可以设置面试时间、地点、面试官等信息,并记录面试评价。系统还需提供面试评价模板,方便招聘负责人进行评价。5.3人才库管理5.3.1人才库建设人才库管理模块负责收集和整理应聘者简历,建立企业人才库。系统应支持简历的导入、导出、筛选、查询等功能,以便管理员快速查找合适的人才。5.3.2人才库维护管理员可以对人才库进行维护,包括更新简历信息、调整人才分类、删除无效简历等。同时系统还需提供人才库统计分析功能,以便管理员了解人才库的整体情况。5.3.3人才库应用招聘管理模块应支持人才库的应用,如人才推荐、人才储备等。管理员可以根据岗位需求,从人才库中筛选合适的人才,提高招聘效率。通过以上招聘管理模块的设计,企业可以实现对招聘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提高招聘效果和人才储备能力。第六章系统开发与实现6.1数据库开发数据库作为招聘管理系统的基础,其开发过程。以下是数据库开发的关键步骤:6.1.1数据库设计在进行数据库开发前,首先需进行数据库设计。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业务需求,保证数据库结构合理、冗余度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定数据表: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表,包括招聘职位、简历、面试安排、候选人信息等;设计字段:为每个数据表设计合适的字段,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确定关系:分析各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建立合适的关联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等;设计索引:为常用查询字段设置索引,提高查询效率。6.1.2数据库实施在数据库设计完成后,进行数据库实施。具体步骤如下:创建数据库:根据设计文档,创建数据库及数据表;数据迁移:将现有数据迁移至新数据库,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数据库进行功能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6.2业务逻辑开发业务逻辑开发是招聘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2.1功能模块划分根据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等。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6.2.2业务逻辑实现针对每个功能模块,编写相应的业务逻辑代码。以下为部分业务逻辑的实现:职位发布:实现职位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简历筛选:实现简历的搜索、筛选、推荐等功能;面试安排:实现面试时间的安排、调整、通知等功能;候选人管理:实现候选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6.2.3业务逻辑优化在业务逻辑开发完成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和稳定性。6.3界面实现界面实现是招聘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以下是界面实现的关键步骤:6.3.1界面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用户体验原则,进行界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界面布局:设计清晰的界面布局,方便用户操作;设计界面元素:包括按钮、文本框、下拉菜单等,保证界面美观、易用;设计颜色搭配: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提高界面的视觉效果。6.3.2界面编码根据界面设计文档,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界面编码。以下为界面编码的关键步骤:编写HTML代码:构建界面框架;编写CSS代码:设置界面样式;编写JavaScript代码:实现界面交互功能。6.3.3界面优化在界面实现过程中,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提高界面功能和用户体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优化代码:减少冗余代码,提高代码可维护性;优化界面布局:调整界面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优化交互效果:优化动画效果,提高用户体验。第七章系统测试与优化7.1功能测试7.1.1测试目的功能测试旨在保证招聘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符合用户需求,且能够稳定、准确地运行。通过功能测试,可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的要求。7.1.2测试内容(1)基本功能测试:包括职位发布、简历投递、简历筛选、面试邀请、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基本业务流程的测试。(2)权限管理测试:验证不同角色(如招聘管理员、面试官、普通用户等)的操作权限,保证权限设置合理且安全。(3)异常处理测试:检查系统在遇到非法输入、网络异常等情况时的处理能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数据完整性测试:验证数据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是否正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5)界面测试:检查系统界面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布局合理,操作便捷。7.1.3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7.2功能测试7.2.1测试目的功能测试旨在评估招聘管理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等场景下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资源消耗等功能指标。7.2.2测试内容(1)并发测试: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场景,验证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功能。(2)负载测试:逐步增加系统负载,观察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功能变化。(3)压力测试:将系统负载推向极限,观察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功能表现。(4)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系统,观察系统的稳定性。(5)资源消耗测试:评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服务器资源的消耗情况。7.2.3测试方法采用功能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进行自动化功能测试。7.3优化策略7.3.1系统架构优化(1)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2)使用缓存技术,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3)优化数据库设计,提高数据查询效率。7.3.2代码优化(1)优化业务逻辑,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循环。(2)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3)使用设计模式,降低代码耦合度。7.3.3网络优化(1)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带宽。(2)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分散系统负载。(3)优化网络协议,降低网络延迟。7.3.4硬件优化(1)增加服务器硬件资源,提高系统处理能力。(2)使用高速存储设备,提高数据读取速度。(3)采用冗余电源和备份设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八章系统部署与维护8.1部署方案8.1.1部署目标本节主要阐述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后的部署方案,旨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满足企业日常招聘管理的需求。8.1.2部署环境(1)硬件环境为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建议采用以下硬件配置:服务器:高功能服务器,具备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存储:高速存储设备,保证数据读写速度;网络设备:高速网络交换设备,保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建议使用WindowsServer或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建议使用My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建议使用Tomcat、JBoss等主流应用服务器;开发工具:建议使用Eclipse、IntelliJIDEA等开发工具。8.1.3部署步骤(1)服务器部署将服务器部署在安全、稳定的数据中心,保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2)数据库部署在服务器上安装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实例,并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数据库表的设计。(3)应用服务器部署在服务器上安装应用服务器,配置相关参数,保证应用服务器正常运行。(4)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部署到应用服务器上,并进行配置。(5)测试与验收在部署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保证各项功能正常运行。验收合格后,系统可正式投入使用。8.2运维管理8.2.1运维目标保证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8.2.2运维策略(1)监控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备份与恢复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在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恢复系统。(3)功能优化定期对系统进行功能评估,针对瓶颈进行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证系统免受恶意攻击。8.2.3运维团队组建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8.3系统升级8.3.1升级目标根据业务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功能。8.3.2升级策略(1)版本控制采用版本控制系统,对系统版本进行管理,保证升级过程的可控性。(2)升级流程(1)评估升级需求,确定升级方案;(2)编写升级文档,明确升级步骤;(3)在测试环境进行升级,验证升级效果;(4)在生产环境进行升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5)更新相关文档,记录升级过程。8.3.3升级周期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升级周期,保证系统功能的持续优化。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9.1项目管理策略在人力资源行业招聘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策略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以下项目管理策略将贯穿整个项目周期:(1)明确项目目标:项目启动阶段,应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项目目标、业务需求及预期成果。(2)制定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资源分配、风险管理等。(3)建立项目组织结构:设立项目经理,明确项目团队成员职责,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推进。(4)沟通与协调:加强项目团队与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单位的沟通,保证项目需求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5)质量控制:设立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成果进行严格审查,保证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6)变更管理:对项目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和评估,保证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可控。9.2团队协作模式团队协作模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团队协作模式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明确分工: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特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