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疏通疑难字词,理解诗句含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分析词中“妙处”的内涵,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词中描绘的洞庭湖恢宏意境,提升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胸怀和高洁人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赏析词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等宏大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词人豪迈的气魄与超然物外的境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2)结合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自我比喻,深入理解其高洁人格与坦荡胸怀,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君子品格的认同与传承意识。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妙处”的内涵,即诗人心境与洞庭风光相融合的美妙体验。(2)解析“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中宏大的意象与豪放气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简介教师首先介绍张孝祥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四川)人。他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中进士,并在廷试中获得第一。曾因触犯秦桧而被下狱。孝宗时,他担任中书舍人和直学士院。张孝祥是南宋前期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早期作品多清丽婉约,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抒发爱国情感。他的著作有《于湖集》和词集《于湖词》。题解接下来,教师解释词牌名“念奴娇”的来历及背景。“念奴娇”是一个词牌名,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位名叫念奴的歌伎。著名的词作包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过”在这里表示经过或路过。洞庭:即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湖南省和湖北省之间。写作背景教师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政敌诬陷而被免职。他在从桂林北归途中,途经洞庭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二、初读——读懂重点词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一解析词中的重要词汇,确保他们能够理解词的意思。琼:美玉。着:附着。扁舟:小船。素月:洁白的月亮。明河:天河,也称银河。表里:指上下内外,这里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岭海: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之前曾在广西任职。孤光:指月光。冰雪:比喻心地纯洁如冰雪。萧骚:形容稀疏凌乱。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沧浪:青苍色的水。挹:舀水。西江:指长江连通洞庭湖的部分,因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组成,形状似舀酒的斗。万象:万物。扣:敲击。内容概述教师对词的整体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把握词的结构和主要意思。上片:先描绘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湖面的清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下片:着重抒情,表达作者内心的清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三、细读——赏析“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内涵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妙处”的具体含义,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教师提问:“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中的“妙处”到底指的是什么?(生:“妙处”是指作者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心灵体验。)教师补充说明: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种美妙的感受难以用语言表达。悠然,是一种闲适自得的状态,描述的是心与物的自然融合。妙处不仅仅是洞庭风光之妙,更是心物融合所带来的美妙体验,这种体验难以言传。“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的豪迈气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句如何表现词人的豪迈气概,并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提问:“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一句是如何体现豪迈气概的?(生: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突显了豪放之气。)教师补充说明:选取“西江”“北斗”“万象”这些宏大的意象,凸显出豪放之气。通过奇特的想象,将西江水当作美酒,北斗星当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展现出作者包罗万象的想象力。这种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了世俗的荣辱得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四、比较阅读教师指导学生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者思想感情的异同。相同点教师提问: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请大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生:两人均驾一叶扁舟在广阔的水面上畅游,有一种自由飘逸之感。)教师总结: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中有“凌万顷之茫然”的感受,两者均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不同点教师提问:虽然同样面对美景,但他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生:张词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苏文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教师总结:虽然两人都处于贬谪之后,但张孝祥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啸”表达了对自己纯洁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苏轼则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五、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布置课后的进一步思考任务。我们学习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理解了词中的关键词汇,了解了词的结构和内容,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