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1页
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2页
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3页
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意图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充满了豪情壮志。希望通过这节课,你们能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它的美吧!🍃📚💖二、核心素养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的含义,体会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体会诗人情感:通过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如“生”、“死”、“鬼雄”,让学生感受李清照对英雄气概的崇敬和对生命的豪迈态度。

2.教学难点:

-诗词意境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中的“绝句”特点,以及诗中展现的豪放不羁的意境。

-诗歌背景的了解:由于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在学生生活相隔较远,因此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是难点。

-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将诗句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理解诗歌的普遍意义和时代价值。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夏日绝句》的课文,以便于阅读和跟读。

2.辅助材料:准备与宋代历史背景相关的图片,如李清照的画像、宋代服饰等,以及与英雄主题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境。

3.教学视频:选取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讲解视频,辅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

4.教室布置:利用教室墙壁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名言警句,营造诗歌氛围,并准备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感受。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才女,她的诗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出自她的手笔。你们想知道这位才女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优美的古诗,它们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诗人或诗歌?(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夏日绝句》的世界,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首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教师范读,让学生跟读)

-举例说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颂。比如,“生当作人杰”中的“人杰”指的是杰出的人才,“死亦为鬼雄”中的“鬼雄”指的是英勇的鬼魂。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无论生与死,都要有豪情壮志。

-互动探究: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首诗中的“项羽”是指谁呢?(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分组讨论: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并分享你们的观点。(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现在,请大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首诗的意境,并解释其中的一句诗句。(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指导: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诗句中的美感。

4.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诗人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拓展:课后,请大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事迹,以及她的其他诗词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丰富知识面)

5.作业布置(约2分钟):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

1.背诵《夏日绝句》;

2.以“英雄”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英雄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六、知识点梳理《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

1.诗人背景: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诗人,号易安居士。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才情出众。

-诗歌风格:李清照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意象。

2.诗歌形式:

-《夏日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古典诗词的一种形式。

-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押韵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诗歌内容:

-主题:赞颂英雄气概,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时要做杰出的人才,死后也要成为英勇的鬼魂。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仍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过江东。

4.诗歌意象:

-英雄:项羽,古代著名将领,以英勇善战、忠义著称。

-生死:生与死,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5.诗歌情感:

-豪情壮志:诗人通过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自己对豪情壮志的向往。

-忠诚:诗人对项羽的忠诚和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

6.诗歌意义:

-勉励人生:诗歌勉励人们在生活中要有豪情壮志,勇于担当。

-倡导忠诚:诗歌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信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诗歌鉴赏:

-品味诗句: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和语言,感受诗歌的美。

-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七、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提问频率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

-专注度:通过学生的眼神交流、笔记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

-表达能力:关注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中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以及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是否能够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分享成果: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评估学生对《夏日绝句》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有效地展示出来。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新颖的观点,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

3.随堂测试:

-知识掌握: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夏日绝句》诗句含义、诗人背景和诗歌情感的掌握情况。

-应用能力:测试中包含一些应用题,如让学生根据诗句创作自己的诗句,以评估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4.学生自评与互评: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表达能力等方面。

-互评反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同伴间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点。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性指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具体的评价和指导,如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个性化反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辅导: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提供课后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