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4200字_第1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4200字_第2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4200字_第3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4200字_第4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4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综述目录TOC\o"1-3"\h\u25487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现状分析综述 1265841.1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 182981.2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机遇 3201291.3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内部劣势 49391.4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威胁 5在针对广州港集装箱运输进行竞争力分析时,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集装箱运输竞争环境和条件的优劣势。通过分析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系统总结目前广州港集装箱运输所面临的劣势和机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由于广州港南沙港区地理位置较为便利等优势,占据了全港70%的集装箱货物运输。为此,本文在针对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发展优势分析中,重点对该港区的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1.1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1.1.1区位优势广州港位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交汇点,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国际门户,也是全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此外,广州港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区,与香港港、深圳港等国际枢纽港口在区位上形成湾区港口群,以珠江水系为纽带促进大湾区内各港口间江海联运的便捷性,也对广州港聚集华南区域和内陆腹地的货源起到重要作用。而南沙港区的位置又处于大湾区港口群的中心为主,凭借其作为广州港广州港内唯一的大型深水码头,在该区域具有较大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市场份额。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区域有着大量的工业基地,像佛山、深圳、珠海等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代加工工厂,支撑起了南沙港区以及广州港大部分的集装箱货源。

1.1.2运输成本优势由于西珠地区人工成本较低,因此广州港南沙港区建立在运营成本上便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另外,由于交通运输行业方面的从业人数相对较高,因此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从业人员数量决定了人工成本的高低,从业人员数量越多那么该行业内的人工成本也就愈低,这类人工成本既包含了工资又包含了招人的时间成本。2019年广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数量达55.88万人,相比上一年增长了5.97%,与香港和深圳地区相比,差值均在10万人左右。由此看出,广州市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较多,广州港集装箱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人工成本优势。此外,通过对比香港港口、盐田、赤湾、南沙港区等数个我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可以发现在众多港口中唯有南沙港区具有较低的装卸成本。由于受到政府的支持,船舶在广州港内停留或行驶时都会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以提高南沙港区对于小型船舶的吸引能力。此外,在船舶靠岸时,码头还会就近提供拖船,在提高船舶靠岸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船舶的靠岸成本,成本的降低带动了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繁荣。图3.5广州、深圳、香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数量比较1.1.3内外贸并举优势随着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中日韩自贸协定等逐渐落地实施,区域内的贸易紧密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化中各洲之间的长距离运输需求将逐渐放缓,近洋和区域内的短距离需求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南方最大的内贸主枢纽港设置在广州港,由此使得广州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随着煤炭、有色金属矿、木材等资源内需上升,通过集装箱运输的形式直接提高了广州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这样的贸易形势依托于广州港内外贸并举优势的充分发挥,帮助我国船舶公司加大对内外贸空箱的调配与利用,从而大大减少集装箱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周转效率。由于广州港在整个南沙自贸区具有独一无二的海上运输地位,因此在进行大宗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时具有较大的运输中转延长期,在运输效率方面具备相对优势。此外,广东自贸区作为粤港澳合作的示范区,目前已经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以及珠海横琴落实自贸区相关政策并取得了12500多家企业入驻的佳绩。因此在贸易方面广州南沙能够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助力本地货物以及进出口货物对接市场,推动大湾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1.2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机遇1.2.1政策机遇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强对海上运输线路的投资,并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我国海运的发展。广州港南沙港区是目前广州南拓的龙头项目,从建造之日起变成了全省建造的重点,以期能够成为我国南方国际化港口。如今,南沙港区已经成为了广东省重要的对外运输枢纽,并且承担着国际运输航运中心的角色。从2018年开始,便制定了由广东政府牵头,地区政府积极参与的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在2020年结束,其目标是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运输枢纽,极大地促进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政策机遇下,加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发展成为了国家和地区都共同关注的重点项目。2008年,南沙港区就已经被国家列为保税港区,并且投入大量的财政支持来促进该区域的发展。如今该区域的规划面积达到了7.06平方公里,在这一范围内涵盖了港口作业区、物流设施区以及进出口加工区,这些区域的规划建立推动了港口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如今在2017年,国家把大湾区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促进我国珠江地区的发展,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区域的发展,南沙港区必然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大型运输港。1.2.2港口整合机遇随着近年来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在港口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把港口进行整合式发展,提高港口对周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发展港口经济中的重要发展目标。在2017年,广州市政府开始对广东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公开表示,广东港口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的部署进行统一发展。为整合港口资源在广州港口的发展过程中,把附近的七大港口进行整合,加强对港口资源的利用,提高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这样的整合式发展,使得广州港具有了更加便利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在南沙港区的建设规划过程中,通过港口整合机制能够很好的促进南沙自贸港的发展,同时还将为南沙自贸港提供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中重点强调将推动湾区内港口群整合。大湾区港口群能够通过资源互补并有效利用大湾区港口群众多国际航线的优势以及腹地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优势,实现港口群的协同发展;通过信息电子化、共享化、一体化等方式实现货物在港口群内流通的便利性与快捷性。大湾区港口群整合也将将推动港口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及枢纽港与支线港之间的优势互补。1.3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内部劣势1.3.1结构性不平衡虽然广州港具有较大的集装箱业务能力,在全球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全球第七,这样的集装箱业务能力必然能够促进广州港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港区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广州港具有较大的服务业绩,但是由于整体服务较为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大小港口林立,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从而造成广州港服务质量不统一,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港口内部业务的开展。虽然在南沙港区外围具有大量的深水港区,但是由于对这些港区的利用效率较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港口拥挤,深水岸线利用不足的现象。这种结构性不平衡的发展模式极大的阻碍了广州港的发展,对整个广州港业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1.3.2信息化水平低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使得各个行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加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在港口产业的发展中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港口服务内部的信息交流效率,为港口的整体运营提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港口的信息化水平程度相差较大,其中深圳港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最高。《纲要》中明确提出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需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大湾区内数据一体化、信息一体化。而通过对广州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该港口在信息化进程中起步较晚,并且目前还没有整体实现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信息平台的搭建上,整个广州港集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平台。这样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不但不能够给传播运输提供较快的信息交流,同时在保障港口内部人员的网络需求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不足。信息化水平低是目前广州港所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港口提供服务的时效性和便利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核心港口之一,应当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积极发展港口信息化,夯实智慧港口的发展基础,赋予广州港可持续发展的活力。1.3.3码头配套不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建设形成了多个港区和码头,其中广州港拥有4个海港港区和4个内河港区,深圳港拥有8个港区,香港港拥有15个港区,以及其他港口的众多港区。对比大湾区的深圳港与香港港而言,广州港码头设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数量与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不匹配。在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南沙港区具有较大的集装箱业务市场,纵观广州港整体的码头配套设施便可发现,缺乏有效的港口运输物流行业,并且在港口上所配备的仓储空间、拖船数量、停船位置都不够充分。这一现象说明广州港缺乏有效的配套设施,并且在整个港口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粗放型发展的现象。这一发展模式虽然在前期能够促进港口经济效益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码头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整个广州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的短板。1.4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的威胁1.4.1周边港口激烈竞争由于广州港地处珠海三角区,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海运条件,因此该区域周边具有大量的同质海运港口。这些港口在推动三角洲以及湾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相较于广州港的发展,周边港口的发展为广州港提供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其中,深圳、香港等临海城市都具有大型的国际化港口,这些港口具有较为完善的集装箱业务服务体系,与广州港产生竞争关系,港口群之间的竞争无疑阻碍了集装箱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具体表现如下:2010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全年共计1254.57万TEU,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年共计2369.9万TEU,深圳港为2251万TEU,广州港的吞吐量与其他两港相比差值均高于1000万TEU。直到2018年广州港口的吞吐量才首次超过了香港港口,但依旧落后于深圳港。深圳、香港在货源结构和流向上与广州港较为相似,因此三者之间就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分析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变化时,就应当将这两个港口的竞争威胁和替代效应予以考虑。图3.6广州港、香港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比较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