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强化训练_第1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强化训练_第2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强化训练_第3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强化训练_第4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强化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真题专练]分值:100分(选择题1~17题,每小题5分,共85分)(2023·山东地理)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2022·江苏地理)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下图为绿江村“水没地”照片。据此回答3~5题。3.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A.岸坡崩塌 B.开山采石C.水位涨落 D.崖壁贫瘠4.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A.2月B.5月C.7月D.10月(2022·江苏地理)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A.多元化 B.内向化C.等级化 D.中心化7.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8.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A.历史文化传承 B.工业与信息化C.自然环境变迁 D.交通区位变化(广东地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9~11题。产棉区贡献率(%)时段(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面积单产面积单产面积单产1950~196522.6130.2726.8548.6152.389.521965~198018.7746.7420.3752.7834.9226.981980~199530.6537.5550.9330.5647.6219.051995~201055.5619.1662.0417.1361.909.522010~201557.4726.4468.0611.1166.679.529.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10.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11.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湖南地理)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12~14题。12.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A.个人喜好 B.人流量多少C.照顾家庭 D.经营便利13.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①扩大服务范围②便于集中管理③降低摊位租金④减少经营竞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江苏地理)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5~17题。15.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16.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千米,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A.2周B.4周C.6周D.8周17.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18.(2023·广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图2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产业效益。(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5分)(2)简述农户参与图3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5分)(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5分)[模拟演练]分值:10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2024·福建漳州模拟)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一般可根据聚落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分为三个阶段。下图示意某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2题。1.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的顺序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2.图中示意的丙阶段,城乡聚落中()A.矿区经济活力充足,趋向独立发展B.区域经济联系紧密,人口流动频繁C.城乡空间结构多元,内部更加封闭D.煤炭产业衰退放缓,产业结构单一(2024·山东潍坊模拟)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下图示意黑龙江某地拍摄的星轨,图中日晷为赤道式日晷(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有人指出该日晷存在明显错误。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星轨()A.表示恒星真实轨迹 B.亮度白天强夜晚弱C.沿逆时针方向形成 D.曝光时间为24小时4.该日晷的错误在于()A.晷针指向 B.晷针长度C.晷盘倾角 D.晷盘大小(2024·江西赣州模拟)位于哥伦比亚境内的东安第斯山,其海拔3000多米处的冻原上有着独特的莲座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较安第斯山脉其他高寒生物区更加丰富。僧袍菊是一种代表性植物,因叶片密,表面有白色柔毛,如同披了一层厚袍而得名,植株可高达10米,细长的“树干”支持着末端的莲座状叶。下图为“僧袍菊生长地的莲座森林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5.该地物种多样性较安第斯山脉其他高寒生物区更加丰富,主要原因是()A.强风天气少 B.降水较多C.纬度较低 D.土壤更肥沃6.僧袍菊上白色柔毛的主要作用是()A.保存植株热量 B.减少叶片蒸腾C.反射太阳辐射 D.增强光合作用(2024·河南安阳模拟)水库热分层是指水库内水体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的现象。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面积约73.3万平方米,集雨面积约50.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约15米,春、夏、秋季表层至底层可分为变温层、温跃层及滞温层,冬季分层不明显。因上下层水体交换,天雹水库每年某季节水质较差。下图为“天雹水库热分层稳定程度指数(可衡量水库水体上下交换的强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天雹水库热分层稳定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速小 B.气温高C.湿度大 D.降水多8.天雹水库水质较差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24·湖南常德模拟)近年来,露营旅游成为广受大众喜欢的新兴旅游休闲方式,露营地成为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露营地分布多呈集聚特征,部分露营地选择布局在高等级旅游景区附近,呈现“傍景”分布特征。也有一些露营地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塑造出具有品牌标识度的露营地,如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露营地等。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露营地数量累积百分比。据此完成9~11题。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露营地数量最多的是()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四川省10.部分露营地布局在高等级旅游景区附近,是因为“傍景”分布可以()①提高品牌影响②实现客源共享③共享政策优惠④减少配套投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乌兰哈达火山露营地能塑造鲜明品牌标识度的独特优势条件是()①独特的地形地貌②优良的生态环境③深厚的文化积淀④便捷的交通运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 B.交通C.市场 D.劳动力13.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B.减弱土壤通气性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14.(2024·江西九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黑方台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起初为荒无人烟的干旱黄土台塬,塬边无泉眼排泄,亦未发生过滑坡。后因修建刘家峡水电站,库区居民迁移至此。人们抽取黄河水发展农业生产,长期漫灌致使黑方台上出现了落水洞、黄土沉降,塬边出现众多泉眼,发生了数百次山体滑坡。下图为黑方台某处台塬边缘滑坡失稳模式图。(1)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台塬边缘饱和黄土层泉水出露的过程。(6分)(2)结合图示,分析台塬边缘黄土滑坡的成因。(8分)(3)列举两项黑方台滑坡治理的农业措施,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精析真题专练1.B2.B[第1题,由材料“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可知亚寒带针叶林生长在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进而推测在该区域其他树种难以生长,物种单一,只有耐寒的针叶林能够大量生长,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的“绿色荒漠”,故选B。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包括生物体内的碳储量和土壤中的碳储量。由材料“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得出亚寒带针叶林数量众多,生物体内碳储量较高;又因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代谢速度慢,土壤中的碳储量较高。整体来看,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积累多,碳储量较高,故选B。]3.C4.C5.D[第3题,绿江村位于鸭绿江水丰水库库尾的半岛上,水库的水位变化对其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坡度较平缓的区域,水位上涨后土地被淹没,水位下降后土地出露,形成“水没地”景观;在坡度较陡峭的地方,水库水位较高时,陡坡下部长时间处于被水淹没的状态,植被失去适宜的生长环境,水位季节性涨落,陡坡上的泥土被侵蚀,导致水位季节性涨落带岩石裸露。故选C。第4题,图中河流、民居和房前屋后植物等是典型的乡村景观要素,位于河流附近的居住地首先要考虑河流水位的高低,保证河流高水位时房屋建筑物不会被水淹没,因此所选择的地点应在地势较高处。河流对岸L线高程代表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图中建筑物的基底位置可以视为水库蓄水最高水位的界线,即与河流对岸L线高程接近。故选C。第5题,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其主要功能为发电。受雨带推移的影响,东北地区每年7、8月进入汛期,汛期来临后,为保证枯水期的发电用水,水丰水库不断蓄水;在汛期结束后,水库水量达到收支平衡。因此,一般10月水丰水库的水位最高,“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故选D。]6.A7.A8.B[第6题,从图中可知,阶段Ⅰ属于本村居民内部联系,阶段Ⅱ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与服装工厂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阶段Ⅲ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以及网上商铺、服装工厂互相联系,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关系,A选项正确。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可以看到本村居民逐步加强对外联系,并非社会关系内向化发展,B选项错误。从阶段Ⅲ的社会关系来看,本村居民、外来人口、服装工厂、网上商铺彼此之间均属平等关系,并未出现等级化趋势,C选项错误。阶段Ⅲ社会主体之间互相联系,多元主体结构明显,未呈现出中心化趋势,D选项错误。故选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到阶段Ⅰ以本村居民为主;阶段Ⅱ村落出现了服装工厂,而随着服装工厂的出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该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加快;从阶段Ⅲ可以看到随着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的逐渐增多,其社会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而本题中的村落在工厂建立后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近郊型乡村受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较为明显,符合本题村落的变化发展规律,A选项正确。边远山区型村落由于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受限,外来人口难以迁入,B选项错误。搬迁撤并型村落一般人口大量外流,并不会出现村落发展壮大的趋势,C选项错误。该村落在服装工厂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从题中并未看出该村落独特的文化传承或自然特色,D选项排除。故选A。第8题,从图中三个阶段发展来看,阶段Ⅱ由于服装工厂的出现促进了外来人口大量迁入,而在阶段Ⅲ由于网上商铺的大量发展,使得村落逐渐发展壮大,该村落受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带动较为明显,B选项正确。从材料和图示发展来看,并未提到该村落传统产业,未体现历史文化传承,A选项错误。从材料和图示中无法获知该地自然环境的变化,C选项排除。从材料可知该村落得以发展壮大,得益于工业的推动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并非交通区位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B。]9.C10.C11.B[第9题,我国三大产棉区中,长江流域纬度较低,光热充足;棉花的生产季节是夏季,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高,晴天多,光热充足,选C。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A错;长江流域降水较多,昼夜温差小,B错;西北内陆地区因气候干旱,土壤发育程度较低,D错。第10题,三大产棉区中,长江流域的面积贡献率在1950~1995年期间一直小于单产的贡献率,以单产贡献率为主,1995年后才转为以面积为主导,A错误;黄河流域的面积贡献率在1950~1980年期间小于单产的贡献率,1980年后才超过单产的贡献率,B、D错;西北内陆地区在1950~2015年期间的面积贡献率都大于单产的贡献率,选C。第11题,近年来西北内陆地区面积的贡献率超过60%,远超其他所有因素的贡献率,原因是新疆等地有大量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可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结合材料可知,2020年新疆棉花的机械采摘率已达69.8%,机械化水平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刺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棉花的总产量在全国的占比进一步增大,①③对,选B。]12.D13.A14.C[第12题,夜市摊贩经营装备和商品往往较多,运输工具相对简单,因此为了经营的便利性,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D符合题意;“短距离流动”与人流量多少、个人喜好无关,A、B不符合题意;“短距离流动”也可以通过减少来回的时间而方便照顾家庭,但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且夜市摊贩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以较少投入获取较高经济收入,C不符合题意。故选D。第13题,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扩大夜市的规模,提高夜市的知名度,从而扩大服务范围,①正确;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方便相关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②正确;集聚的摊贩越多,对摊位的竞争越激烈,有可能会提高摊位租金,③错误;更多摊贩集中,会增加经营竞争,④错误。故选A。第14题,材料说明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由图可知,河大东门夜市经营时间开始比较早,此期间会有下班交通高峰,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会对交通造成影响,A错误;东苑夜市经营时间持续到凌晨以后,如果是靠近居民区,会对居民休息造成影响,B错误;鼓楼夜市经营时间从18时开始,到24时结束,说明夜市经营能避开交通高峰,又不影响居民生活,管理严格,因此其位置应是城市中心区域,C正确;由图可知,鼓楼夜市经营时间比较有序,而另外两个夜市经营时间有可能产生交通拥挤和干扰居民生活等问题,说明这两个夜市管理不规范,D错误。]15.A16.B17.D[第15题,读图可知,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临近阿拉伯海,加之当时航海技术限制,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A项正确。第16题,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离,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约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离,可计算两地距离约为111×10=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航线距离大致为4995km。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快4周就可到达,选B。第17题,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大西洋航线繁忙,加之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新航线的开辟,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D项正确。]18.(1)地处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季风叠加地形影响,降水较充足;山地丘陵地形,利于排水;坡地面积广,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适宜大规模种植。(2)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3)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加强交易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市场影响;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夯实良种繁育及供应基地;建设深加工基地,吸引知名企业及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进入,生产龙胆系列优质产品;利用品牌优势,建设康养、科普、研学和文创等产业基地。模拟演练1.C2.B[第1题,甲阶段主城区的集聚能力增强,区域核心地位凸显;乙阶段主城区发展程度较低,辐射能力较弱,规模较小,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弱;丙阶段城乡聚落空间结构复杂,城乡之间要素流动频繁,社会、经济、空间快速重构,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可以推断,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中乙为初级阶段,甲为发展阶段,丙为后期阶段,故选C。第2题,从图示信息来看,丙阶段地理事物空间流动加强,“城—矿—乡”融合发展,人口流动频繁,经济联系更加紧密,B正确;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后期,矿区发展动力不足,逐渐融入城区,客货流动频繁,A错误;城乡聚落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核心”演变,内部经济联系更加紧密,C错误;煤炭产业衰退,城镇产业结构应向非煤化、多样化方向演变,且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煤炭产业衰退速度快慢,D错误。]3.C4.A[第3题,星轨是固定拍摄设备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该轨道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光线暗时易于拍摄,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星轨亮度相对较弱,适宜在夜间拍摄,极夜地区才可连续曝光24小时。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该星轨沿逆时针方向形成,选C。第4题,北半球的星轨中心为北极星,赤道式日晷的晷针指向北极星,因此晷针应指向星轨的圆心所在方向,图中显示晷针指向错误,选A。]5.B6.A[第5题,结合景观图分析可知,该地形成了高山湖泊,湖岸植被丰富,故该地生物多样性较安第斯山脉其他高寒生物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多,B正确。第6题,僧袍菊分布在海拔3000多米处的冻原上,表面犹如披了一层厚袍的白色柔毛,主要是为了保存植株体内热量以应对严寒的气候,A正确。由于该地降水较为丰富,僧袍菊上白色柔毛不是为了减少叶片蒸腾,B错。材料强调僧袍菊的白色柔毛的厚度,因此其主要作用不是为了反射太阳辐射,C错。白色柔毛阻挡了太阳辐射,不能增强光合作用,D错。]7.B8.D[第7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