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0.13-2019 道地药材 第13部分:杭白芍_第1页
T∕CACM 1020.13-2019 道地药材 第13部分:杭白芍_第2页
T∕CACM 1020.13-2019 道地药材 第13部分:杭白芍_第3页
T∕CACM 1020.13-2019 道地药材 第13部分:杭白芍_第4页
T∕CACM 1020.13-2019 道地药材 第13部分:杭白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地药材第13部分:杭白芍Daodiherbs—Part13:Hang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157个部分:——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第12部分:杭白菊;——第13部分:杭白芍;——第14部分:杭白芷;——第157部分:汉射干。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13部分。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康美(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康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县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东阳市龙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中医医院、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金华市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焱、许冬瑾、何伯伟、乐智勇、王志安、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白1范围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杭白芍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杭白芍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术语和定义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杭白芍hangbaishao产于浙江杭州、金华(磐安、东阳),包括浙中丘陵盆地小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栽培白芍。4来源及形态4.1来源4.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cm~80cm。根粗肥,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无毛。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窄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5cm~12cm,边缘密生骨质白色小乳突,下面沿脉疏生短柔毛;叶柄长6cm~10cm。春季开花,花顶生并腋生,直径5.5cm~10cm;苞片4~5,披针形,长3cm~6.5cm;萼片4,长1.5cm~2cm;花瓣白色或粉红色,9片~13片,倒卵形,长3cm~5cm;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5历史沿革5.1品种沿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芍药入药的史实。《神农本草经》将芍药列为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最早提及赤白,从“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宋代《证类本草》引《开宝本草》云:“今按别本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首次明确提到根随花的颜色分为赤、白。其后明代《本草纲目》云:“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清代《本草崇原》也引文云:“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本草备要》曰:“赤、白各随花色。”《本草害利》云:根据根及花的颜色来分辨白芍和赤芍,但与今之赤白芍花色不一致。《证类本草》引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人家种植。”宋代药用芍药已广泛人工栽培。《本草衍义》云:“芍药,全用根,其品而单叶,山中者为佳。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所强调的“花红单叶”或许是影响白芍种植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各地栽培的芍药品种来看,芍药Paeonialacti-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为其色红白相兼,故调和气血之力独优。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甚民国时期赵熵黄先生在其《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记载:“《本经》中品,《纲目》列于芳草一带山中野生者,其干燥根部长20cm~30cm,径0.6cm~1.0cm,为一种直长之根,外面皮鳞黑褐色而带紫红,具横裂及纵皱;破折面不平坦,露出木质纤维;切开面灰白色而带土红,皮部较薄,呈红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现放射状。白芍为四川及浙江之培植加工制成,故形体比较肥大而整齐,长13cm~15cm,径1.5cm~1.8cm,外面淡红褐色(肉棕色),具短横裂及细纵皱;已经蒸制,故淀粉糊化,质硬坚而呈角质状;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最早提及白芍的产地,云:“今出白山(今江苏江宁)、蒋山(今南京紫金山)、茅山(今江苏句容境内)最好。”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云:“泽州(山西晋城)、白山(今江苏江宁)、蒋山(今南京紫金山)、茅山(今江苏句容境内)、淮南(今安徽淮南、亳州等地区)、海盐(今浙江海盐)、杭越(今杭州、质最佳,因集散地为杭州,故俗称杭白芍……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四川中江,安徽亳县、涡阳等地。”综上分析,从古至今医家对芍药的论述较多。在汉代,赤、白芍的名称与疗效不分;至唐代,虽明确了赤、白芍药名不同,但临床上混用;宋代以后,才将两者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其配伍、炮制、剂量、产地等大相径庭。通过考证历代医家临床使用芍药的状况,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浙江芍药品质佳,在清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杭州及周边地区白芍种植、加工、炮制历史悠久,为道地药材。鉴于白芍为“浙八味”之一,结合文献,本标准采纳杭白芍称谓。杭白芍产地沿革见表1。出处明清芍药始出中岳山谷,今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民国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在杭州笕桥培植者,特称杭白芍,为芍药中之上品习惯认为浙江产者品质最佳,因集散地为杭州,故俗称杭白芍……主产于浙以浙江杭州、金华(磐安、东阳)为中心,包括杭州地区、浙中丘陵盆地小区及其周边地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浙江年平均降水量为980mm~2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h~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白芍的相关杭白芍呈圆柱形,平直或略弯曲,两端平截,长10cm~20cm,直径1.5cm~2.6cm。表面淡棕红色,全体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外皮,粗壮者有断续突出横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杭白芍与其他产地白芍性状鉴别要点见表2。比较项目10cm~20cm,直径1.5cm~2.6cm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cm~18cm,直径1cm~2.5cm比较项目痕,偶有残存的外皮,粗壮者有断续突出横纹断面断面颗粒状,微带棕红色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切片煎熬久煮不蝴久煮会蝴[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95.[2]尚志钧.神农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14.[3]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仲昴庭.本草崇原集说[M].孙多善点校.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