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民为贵一、基础学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代桀、纣)B.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代天下)C.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代舜)D.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代天子举荐的人)解析:A项,“其”代天下;B项“之”代舜;C项“之”代天把天下给了舜。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此之谓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B.eq\b\lc\{\rc\(\a\vs4\al\co1(以行与事示之者,尧以天下与舜))C.eq\b\lc\{\rc\(\a\vs4\al\co1(于传有之,苟不志于仁)) D.eq\b\lc\{\rc\(\a\vs4\al\co1(使之主事而事治,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解析:A项,宾语前置的标记;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连词,和;介词,给。C项,均为介词“在”。D项,表顺承;表假设。答案:C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为丛驱爵者,鹯也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解析:A项,“爵”通“雀”;B项,“女”通“汝”;D项,“蚤”通“早”,“施”通“迤”。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解析:C项古今意义相同,一辈子。A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这里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B项,特别: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是表程度的副词。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A.其何能淑 B.虽欲无王,不行得已C.不远千里而来 D.贼仁者谓之贼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的结果;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C项,意动用法,以……为远。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日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行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得天下有道 (方法)B.所恶勿施,尔也 (这样)C.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原野)D.虽欲无王,不行得已 (虽然)解析:D项中的“虽”意为“即使”。答案:D7.与“苟不志于仁”中“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子妻之 B.秦师遂车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不知膝之前于席也解析:例句与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名词作状语。答案:C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之”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代词,指百姓)B.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C.则诸侯皆为之驱矣(代词,指百姓)D.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都是“的”的意思)解析:C项中“之”代指“好仁者”。答案:C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B.孟子认为,得民心是有方法的,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民就可以了。C.孟子用“獭”“鹯”的比方指出,天下暴虐无道的诸侯不行能得民心,想在天下称王,也是不行能的。D.孟子认为当今想称王的人,平常不施行仁政,没做过多少赢得民心的事,而想成就王业,那也是不行能的。解析:B项“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民就可以了”错。得民心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答案:B10.如何理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运用这一形象的比方,说明白百姓对“仁”“义”的渴望和拥护,即施仁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4题。邹与鲁哄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行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注]①哄: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怪、归罪。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诛之,则不行胜诛 (尽)B.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痛恨)C.凶年饥岁 (年岁不好)D.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造反)解析:D项中“反”意为“反过来(对待)”。答案:D1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①而民莫之死也②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③诛之,则不行胜诛④如之何则可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②中“而”为转折连词;③中“之”为代词,代指“百姓”;④中“之”为代词,代指“这件事”。答案:B13.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情愿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需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情愿为他赴难。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溢,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行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缘由。解析: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答案:C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杀吧,又痛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解救。(2)(假如)您施行仁政,百姓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效死了。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状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指责他们了!(假如)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效死了。”三、语言表达1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故事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有个牙科医生,第一次给病人拔牙,特别惊慌,他刚把牙齿拔下来,不料手颤抖,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特别愧疚,”医生说,“你的病已经不属于我的职责范围,你找喉科医生去吧!”喉科医生检查过后,说:“牙齿落到胃里去了,你找胃病专家吧!”胃病专家用X光给病人检查之后说:“牙齿落到肠子里去了,你找肠科教授吧!”……最终,病人屁股朝天地出现在肛门科室,医生用内窥镜一看,惊讶地叫道:“天呀!你的屁眼里怎么长了颗牙齿?快找牙科医生去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要留意故事中的循环特点,围绕医生相互推诿责任来考虑,就能明白故事的寓意。答案:讽刺做事不负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16.依据下面的一句话,发挥想象,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有创意地将其扩展成一段文字。70个字左右。太阳照射小城中的小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品牌形象设计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智能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内蒙古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电子产品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违约金条款
- 2025授权代理的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签订服务合同的关键注意事项
- 2025汽车购买合同协议书
- 2025硕士劳动合同争议调解
-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职员考试真题2024
- 国际经济学(下册国际金融)克鲁格曼-中文答案
- 2025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南校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乡村民宿开发管理运营手册
- 殡葬服务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光大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带答案)
- 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指导试题及答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方案
- 宁波十校2025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