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下实力提升(十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忱,发誓肯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A.19世纪70年头B.19世纪80年头C.19世纪末D.20世纪初2.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探讨可以用来说明()各种运输方式运费之比较(单位:分)运输方式运费(吨/千米)运输方式运费(吨/千米)肩挑34.0驴车18.0马路汽车30.0轻巧铁路2.4独轮车19.2铁路2.0A.近代铁路发展的缘由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3.修筑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20世纪90年头,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缘由是()A.国家财政已能供应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实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须要4.《广州土俗竹枝词》中有一首形容天气转变快的诗:“阳生冬至古今传,底事春归小雪天。有脚也难如此快,想应搭坐火轮船。”这种比方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明末清初B.清朝末年C.中华民国初期D.改革开放以后5.“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气渐渐代替以前运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一般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①近代交通工具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限制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竹枝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申江好,男女不防嫌。榻上横陈同倚枕,内不垂帘,任从观瞻”“客不分男女,可怜特别挤”。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A.交通工具B.社交场合C.男女合校D.男女合演7.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起先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台湾B.天津C.广东D.湖北8.李鸿章曾发出如此的赞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他所赞美的独创是()A.火车B.电话C.电报D.轮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李鸿章材料二凡穷则变,变则通。将来通商各口,洋商私设电线,在所不免。但由此口至彼口,官不允许,总做不到。……然与其任洋人在内地开设铁路电线,又不若中国自行仿办,权自我操,彼亦无可置喙耳。——李鸿章材料三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年11月)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材料四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修建的铁路占21%,以后便在6.9%~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南京国民政府限制的占52.5%,其余为日本、英国、法国等列强所限制。(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李鸿章对于修筑铁路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更?据材料二回答这种变更的缘由是什么?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9分)(2)简要分析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真实目的。(4分)(3)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晚清及抗日斗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5分)课下实力提升(十五)1.选B中国政府修建铁路是从19世纪80年头初修建唐胥铁路起先的。2.选A由表格可知,轻巧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他运输方式的费用低好几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重要缘由。故选A项。3.选B大规模工程的修建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的,而20世纪90年头中国国力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A项是干脆缘由,B项是主要缘由。4.选B“火轮船”在近代中国出现并作为运输工具,起先于洋务运动时期。5.选B从“机械的力气渐渐代替以前运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可知①正确;“交通组织渐渐商业化……均可以一般的交易方式行之”可知②正确;近代交通工具增多,采纳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可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更,故④正确;③在题中没有体现,解除;B项符合题意。6.A材料反映了轮船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变更了封建传统的礼教规范。7.选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电报的开端。8.选B“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说明他所赞美的是通讯方面的独创,解除A、D两项。电报须要“译录”,解除C项。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和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即可,第三小问联系洋务运动相关学问回答;第(2)问,联系所学学问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四所供应的数据,比较中国与外国所占比例变更总结即可。答案:(1)变更:从反对修筑铁路到主见在中国修筑铁路。理由:与其让洋人修筑铁路,还不如自己限制铁路修筑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