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案《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庐山瀑布风景课件。草堂春景图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释题1、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游览过庐山。结合介绍李白(你了解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诗吗?)李白游览庐山后题写了一首诗《望庐山瀑布》。5、读题,解题:读题,理解“望”的意思(远看)。再一次带感情地读题。二、初读全诗,解字词,明诗意1、学生自能读诗,自学生字,并结合课前预习自主释疑,就有疑惑的字词质疑问难。2、正音:(紫、岭),字形:(瀑、庐、炉)说说自己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些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3、交流理解部分词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诗意:遥:远,与题目中的“望”相呼应。银河:天河。九天:天的最高层。三、品字词,谈感受,诵诗句1、引导学生分组品味诗中写得好、写得美的重点字词,并指导朗读。⑴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⑵“挂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不是准确的数字“三千尺”?⑶“疑”字我们在李白的哪一首诗中也学到过?(疑是地上霜)背背《静夜思》结合旧知理解“疑”。2、学生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赞美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3、扣住重点字词再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展开想象,谈谈感受,体会诗歌意蕴及诗人倾注的情感。四、返读全诗,熟读成诵1、再次播放课件,帮助背诵全诗。2、指名背诵全诗,直至全体熟读成诵。五、书写生字炉、银、烟、窗、绝。“炉、烟”的“火”在字左边,捺变点。“银”字有两个竖提,金字旁的竖提高,右边的竖提略向下。“窗”字字形复杂,注意小撇不能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望庐山瀑布》。2、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他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你知道本诗的作者吗?学生介绍,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作补充。这首诗是唐代又一位伟大诗人杜甫写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这个时候,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着草堂附近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4、课件展示草堂外的春景。二、自读自悟初步感受美1、感受节奏美:⑴引导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好节奏。⑵指名读:对有关字进行正音,识记字形后通过范读把握好诗句节奏。2、感悟意境美:⑴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图,边读古诗边想,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要和小组同学研究?⑵引导交流,读懂了什么?⑶引导生质疑,梳理出重点问题。例如:诗人为什么用“含”?三、自主探究深入体验美1、明确方法: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⑵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查资料、讨论,合作画简笔画,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词句练习写话。(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______。柳树______。黄鹂______,白鹭______。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______。)2、引导探究,初步体验美: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把合作作画的一个小组请到黑板旁,提示小组画前商量该怎样画?为什么这样画?3、突破难点:⑴你认为他们画得怎么样?⑵引导理解“西岭”。⑶理解“含”:课件出示“雪山”图,后在此图上出现“窗框”。“窗框”逐渐变化到恰好成为“雪山图”的画框。看图,感悟雪山的壮丽。⑷理解“万里船”实际上说明什么?生看图,感悟作者的心情。4、自主开放,深入体验美:补充资料:借助注释自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一步感悟杜甫回草堂时的兴奋。引导学生为画起名,加深体验。让学生面对图,回味古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古诗。四、诵读古诗,活化表现美美读古诗:1、再现古诗,要求想象生动活泼画面,感情朗读,读出节奏美、韵律美。2、引导背诵。3、表演诵读:模仿古人吟诵之势,根据自我感受看图,表演诵读。4、补充诵读:早发白帝城绝句(迟日江山丽)五、书写生字鸣、吴、含、泊、流、柳、岭仔细观察“鸣、吴、含”的共同部件“口”,区别它们的不同点。(“口”在左边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泊、流:三点水中三点的形态不同,但延长后相交于一点。岭:形声字,右边表音是“令”。柳:看字形,想象柳条下垂的样子,记住一撇别忘记。《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古诗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是绝妙的华章,也是人类文化瑰宝。(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诗人李白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这首诗用字十分精彩,“生”字描写了烟云冉冉上升;“挂”字化动为静,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的景象:“落”字则描画出巨流倾调的气势。“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此诗的精髓之句,比喻奇特、夸张。教师在活动中可通过课件、视频等手段,让幼儿感知“银河”与“瀑布”的壮美之处,充分理解“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的新奇比喻,进一步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活动目标】1.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银河从天上泄落到人间”的比响,体会诗文意境的美好。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通古诗。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庐山瀑布视頻,古诗《(望声山瀑布》,银河与瀑布的图片,教师自备几首古诗的简单图片,《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9,“幼儿学习资料”一一《我爱你中国》【活动建议】1.播放庐山瀑布视频,引导幼儿认识瀑布,感受庐山的美。提问:你觉得布像什么?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庐山是我国的名山,是一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2.教师完整朗通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幼儿欣赏、理解诗意。(1)指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懂了什么?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象?(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含义,重点理解关键词语:“生看”、“挂”、“飞流直下”。(3)播放银河与瀑布的课件,引导幼儿感受银河的壮美,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的精能。3.幼儿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并朗通古诗。(1)教师结合图片朗通古诗,幼儿小声跟念。(请幼儿说说诗人李白当时的心情。)(2)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32页,指读古诗《望声山瀑布》。(3)请幼儿配乐朗诵古诗。4.请幼儿玩游戏“诗画配对”,感受中国古诗的魅力。分别出示《静夜思》、《古朗月行》等几幅古诗的画面,让幼儿观察,教师朗通古诗,请幼儿进行配对《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案「篇三」一、教学要求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学会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瀑布?(生:……)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板书课题:12瀑布2、听课文录音,看录像(1)(2)(3)3、师: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壮观、美丽)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分节学习,来感受瀑布的美(二)学习第一节感受瀑布的声音美1、齐读第一节2、师:这一节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美?(生:声音美)板书:声音3、这种声音美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生:听到的)板书:听见4、师:瀑布的声音像什么?(生:好像……又像……)板书:好像……又像。出示小黑板-望庐山瀑布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5、师:叠叠的浪是怎样的浪?(边说边点叠叠)(生:一排排)6、看录像(4):涌7、风怎么样?(边说边点阵阵)8、师:这两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声音的什么特点?(生:声势浩大)9、指名读10、看录像(5)好像……又像。11、齐读这一句12、师:瀑布的声势浩大,以至于我们才走在山路上就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板书:山路上13、齐读第一节(三)学习第二节,感受瀑布的色美1、指名读第二节师边画简笔画2、师:作者在哪儿看见瀑布?生:正面板书:正面3、师:看见了什么?(生: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板书:望见全身4、师:诗人用了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生:又惊又喜)5、指名读、齐读6、师:为什么又惊又喜?(生:意外,美)7、师:美到什么程度?(生:比喻)8、师:诗人又是怎样比喻的呢?(生:白银)板书:一道白银9、出示小黑板: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10、师:为什么这样比?写出瀑布的什么美?(生:白色、光泽;色)板书:色11、千丈青山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生:高、青)12、看录像(6),体会千丈青山衬着瀑布的景象13、指名读14、齐读第二节(四)学习第三节,感受瀑布的形美1、师:作者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边说边移动人板书:脚下仰望2、师:为什么要仰望呢?(生:山很高,要抬头)3、师:这时诗人又发出怎样的赞叹呢?齐读第三节4、师:现在诗人看到的瀑布像什么?(生:珍珠的屏)板书:珍珠的屏5、看录像(7):屏师:“屏”指什么?为什么将瀑布比作“珍珠的屏”?6、用赞叹的语气读这一句7、师:当阵风吹来,瀑布又有了什么变化?(生:板书:如烟、如雾、如尘)8、师:把瀑布比作珍珠的屏写出了瀑布相对的静态美,这里写出了瀑布的动态美9、看录像(8):时时10、师:多美妙呀,如烟——飘飘悠悠,如雾——朦朦胧胧如尘——四处飞散谁来读这句,把我们带入这种仙境似的美。11、小结: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多么壮观;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濛濛,轻轻细细,又是一种轻柔的美板书:形12、齐读第三节(2)总结小黑板:1、这首诗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美?2、诗人观察和写作的顺序是怎样的?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师:让我们怀着同诗人同样的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一起来读这一首诗放录象(9):全诗朗诵(七)师:真美啊!今天我还要向大家介绍我国的两大瀑布看录像(10)(八)齐声背诵板书:12瀑布山路上听见声音(声)好像远又像正面望见全身(色)一道白银热爱大自然近热爱祖国河山脚下仰望(形)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案「篇四」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鹿柴》教案教材分析古诗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它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写景写人记事抒情。通过学习古诗让我们陶冶情操,体会意境,同时也感受到汉语文化的丰富!《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所作。原诗两首,这是第二首。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诗的大意是: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缭绕着紫色的云烟,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地挂在山川之间。瀑布从峭壁上一泻千尺,好像银河从天而降。这首诗用词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写出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壮观气势。诗人在对壮丽的自然奇景的描绘中,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鹿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作品,主要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本诗的大意是: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映照在青苔上。这首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后两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夕阳的明亮衬托山林的幽暗,愈加让人感到幽暗。这首诗以诗、画、音乐相结合,具有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一贯特点。教学目标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注意疑、响、深。2.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诗句,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搜集李白、王维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激趣导入庐山,风光绮丽,景色秀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畅游于此,写词赋诗,描景状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诗――《望庐山瀑布》。板书《望庐山瀑布》二、设疑自探1.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庐山在哪里?庐山瀑布是什么样?2.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探。(请大家拿出笔,借助工具书,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解决。在读诗句时结合文中的注解,独立学习,认真体会。)1.作者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2.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尝试体会诗中的意境。3.《望庐山瀑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的思想感情?三、解疑合探1.首先看看我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大屏幕,谁能起来读一下这些字词?(教师随机找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认读。特别是瀑和疑。)看来大家对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很不错,接下来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画出重点词看看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重点抓住:紫烟,川,三千尺,九天等词。可以看到瀑布磅礴的气势。)2.紫烟用在这里恰当吗?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感受到什么?(视学生回答情况,师相机补充)(同桌交流后回答。同时教师在学生回答困难的情况下可做适当点拨。紫烟展现了水气升腾的样子;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九天使人想想到瀑布的气势多么壮阔。可以得出诗人见到庐山瀑布那种惊叹,赞美之意。)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站在什么位置观察?你以为哪些词用得格外好?(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作者应是远眺,通过遥字可以看出。)4.指名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同学们在大脑中想像到什么样的景象?5.现在谁能完整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呢?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教师小结:是呀,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庐山瀑布的壮观磅礴气势,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由衷赞美之情,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祖国山水壮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四、质疑再探1.通过学习这首诗大家还有什么疑问?(预设:(1.诗句中哪一句是在远处观察,那一句是在近处观察?(2.对于这首诗的写作修辞上都有哪些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解疑。五、运用拓展1.请你为自己的同桌或同学设计几道题。(预设:1.《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解释词义疑:生:直下:)老师也为大家出了一道题:请拿出你的小画笔,把诗文用图画展示给大家。板书设计: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二课一、设疑自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首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首。1.板书课题:《鹿柴》,指导朗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2.感知课题:从课题中,你读出了什么?3.介绍作者。4.同学们,学习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预设:1.《鹿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2.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从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下面就请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读懂意思,体会感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探提示。(10分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鹿柴》这首诗写了什么?2.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意境你能体会到吗?3.从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二、解疑合探。接下来,大家一起交流下自学效果。1.指名读古诗。2.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诗句意思?(预设:青苔是什么意思?返景是什么意思?复照如何解释?)(指名回答。)3.大家想一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同时老师也可做适当补充。有山林,阳光,青苔等,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副画。)4.在诗中哪些是听到的,哪些是看到的?(指名回答。第一句是听到的,第二句是看到的。)5.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讨论。通过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可以看出山间的幽静和空旷。意思是: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只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6.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你能体会到什么?(分小组讨论,教师可做引导。以光亮反衬幽暗,可以看到山林的幽暗。)7.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指名回答,如果不完整,可以找学生继续补充。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映照在青苔上。)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那么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主要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那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何收获?(组织学生讨论。预设:1诗中写出了山林的幽静。2写出了山林的美丽。3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叹!)小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三、质疑再探看来这节课大家收获真不少,那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谁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可以提出来。(预设:1柴是多音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护理行业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考核试卷
- 羽绒被舒适度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硬件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贷款银行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电子产品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搬运合同书范本
- 2025简易员工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婚礼策划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石油供销合同样本
- 隧道施工知识要点总结上册
- 社保系统保密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规划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瑞幸咖啡认证考试题库(值班主管)
- 工厂自动化规划报告
- 2023年LNG设备操作维护手册培训资料
- 一般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 【MOOC】倾听-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人力资源调配应急演练
- 护士入职心得体会课件
- 艺术涂料施工协议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