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内容简介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神经损伤的反应三、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NS)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的、分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NS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各种反应,在机体内起主导作用。NS一方面协调机体内部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另一方面调整机体,使其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两大部分。前者包括脑和脊髓,人脑由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6部分组成。后者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两种成分。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神经胶质则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由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一个神经元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突触大部分分布于树突和胞体的表面,形成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轴-轴突触也可见,树-树突触、体-树突触以及体-体突触较少见。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神经系统的功能极为复杂,它们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二、神经损伤的反应各种物理性创伤、化学物质中毒、感染、慢性疾病以及老化、营养代谢障碍等均可使神经系统发生损伤性反应。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取决于损伤的性质、部位和损伤因素作用时间的长短。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其神经轴突损伤后都发生以下反应: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1.受损轴突的近、远侧端肿胀。2.损伤使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Ca2+内流增加,Ca2+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触发一系列级联反应,激活多种蛋白酶,使细胞骨架崩解,介导神经毒性反应。3.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触传递消失。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4.胞体肿胀,胞核移位,胞核周围的尼氏体分散,染色质降解。
5.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或跨突触变性。
6.血脑或血神经屏障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炎症、免疫反应,这些反应有利于损伤细胞残屑的消除和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三、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下,神经系统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种变化就是可塑性(plasticity)。NS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即指NS改变的能力,是NS的重要特性,是生物体学习新技能、建立新记忆及损伤后修复的基础。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一)不同时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1.发育期2.成年期3.老年期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重组
1.系统内的功能重组(1)轴突长芽伤后重新生长的神经突起——发芽再生性取代内生长走向支配远处目标代偿性扩伸反应性侧枝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2)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3)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指已经存在但没有发挥作用的通路在主要通路失效时开始发挥作用。这一现象常于伤后数周出现,引发一定的自发恢复,但这种恢复是很不充分的。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4)突触效率的改变:CNS可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突触效率的改变。其方式主要有:①侧枝长芽时突触的前端扩大,增加信息传输的面积和效率;②侧枝长芽时使单突触变为双突触;③使新生的突触更靠近细胞体;④增加突触间隙的宽度;⑤增加神经递质的数量;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变细胞的兴奋性等。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2.系统间的功能重组(1)古、旧脑的代偿:哺乳动物的脑在发育上可分为古、旧、新3个部分。(2)邻近或对侧脑组织的代偿。(3)行为代偿。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触视觉替代系统(TVSS)视觉信息可分道至正常时接受躯体感觉、触觉信息的大脑皮质——盲人通过TVSS训练后,可以体验到空间成像,证实接受躯体感觉、触觉信息的大脑皮质经训练后可以担负与身体毫不相干的视觉功能。病灶周围组织替代论:猴试验。对侧半球替代论:一侧大脑半球切除术。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影像学资料证明:在大脑上肢感觉功能支配区域受损后,口的感觉支配区会延伸并取代手的感觉受损部位。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在另一研究中,蒙闭所有参与者的眼睛,从星期一早上9点到星期五下午3点,并让参与者通过手的触摸来学习盲文。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刷擦左手示指,并每天用MRI记录功能反应区。得出结果:该功能反应区从体感皮层(中央后回)转移到了枕叶视觉中心。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3.内源性因素(1)神经生物学因素细胞因子热休克和早期反应基因血管新生(2)神经免疫学因素巨噬细胞自噬作用第一节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4.外源性因素(1)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2)环境的影响(3)功能恢复训练(4)细胞移植(5)物理因子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运动学(kinesiology)是从几何的角度(指不涉及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加在物体上的力)描述和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力学分支。以研究质点和刚体这两个简化模型的运动为基础,并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的运动。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运用物理学方法来研究人体节段运动与整体运动时,各组织、器官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伴随运动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心理等改变。人体运动学是力学、生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相互渗透的学科,是康复治疗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一、运动学总论(一)基本概念
1.质点:指具有质量,但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和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其运动有直线和曲线运动。
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2.刚体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它有一定的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例如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3.力力矩: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4.力偶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5.应力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6.形变和应变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7.弹性模量:某物质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称该物质的弹性模量,也称杨氏模量。运动的外力和内力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三)运动的面与轴:运动有三个面,即水平面、前额面和矢状面。每两个面相交出的线即为轴,也有三个:横轴、纵轴和矢状轴。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三)运动的种类1.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
4.抗阻运动3.助力运动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一)骨骼的生物力学
1.骨的力学性能2.不同应力下骨的性能
3.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二)关节的生物力学1.关节的分型(1)单轴关节(3)三轴关节(2)双轴关节或多轴关节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2.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3.关节的运动链(1)开链运动(2)闭链运动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一)肌肉的特性
1.肌肉的物理学特性
(1)伸展性和弹性(2)黏滞性(3)杠杆原理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2.肌肉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excitability):肌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2)收缩性(contractility):肌肉兴奋时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称为收缩性。(3)运动单位募集。第二节运动学的理论基础(二)肌肉的类型
1.主动肌(agoni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比亚迪售后外包合同协议
- 武威商品房预售合同协议
- 2025全日制劳动合同书(无锡版)新 - 2025版无锡全日制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废弃物处理协议合同模板
- 2025精简版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 商品冷藏运输合同协议
- 2025地区授权代理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建筑材料供销合同协议书
- 商城购物卡合同协议
- 快递背靠背合同协议
- 2025广东中山市殡仪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班组长的选聘、使用、淘汰制度模版(2篇)
- 量子信息技术国内外标准化进展报告(2024)-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
- 2025合法的有限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英译汉)
- 2025年民航华北空管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仓库辣椒管理制度内容
- JJF(黔) 84-202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 产后腰痛的健康宣教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机械、物资材料、劳动力的配备及总体计划
- 广告制作投诉处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