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DB21B60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3277—2020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PinusKoraiensiscultivationforlarger-sizetimber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T3277—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适宜栽培区........................................................................1培育指标..........................................................................1造林技术..........................................................................2森林抚育..........................................................................3主伐..............................................................................4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要求..........................................................4病虫害防治.......................................................................4档案管理.........................................................................42345678910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适宜栽培区..........................................6附录B(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7附录C(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径级、材质培育目标..................................8附录D(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9附录E(资料性附录)红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10IDB21/T3277—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丁磊、胡万良、孔祥文、金鑫、徐庆祥、姚荣升、姚博、潘丕克、王卫、尚福强、王学东、李国升、霍连发、彭艳、于洪亮、林晓坤、吕媛、邱影、卢正才、陈明海、邓阳、倪鹏跃、李委、肖亮、谢克光、白江元、王志民、王淑红、于晗、朱跃斌。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目录,附录B为规范性目录,附录C为规范性目录,附录D为规范性目录,附录E为资料性目录。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丹东市金山开发区古城路150号,联系电话IIDB21/T3277—2020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松大径材培育的定义和术语、适宜栽培区、培育指标、造林技术、森林抚育、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要求、主伐、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技术措施及指标。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红松产区内的红松大径材林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81森林抚育技术规程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DB21/T706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1291林木育苗技术规程3以生产大径材为培育目标,通过定向培育,在一定的期限内林分平均胸径≥35cm的林分。根据林分的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确定森林的培育目标和方向,应用精细的更新造林技术措施及经4位于长(春)大(连)线铁路以东(铁岭到大石桥一线以东),即北纬39°8′~43°12′,东经122º30′~5当年造林成活率≥90%,第3年保存率≥85%。1DB21/T3277—20205.25.3生长指标不同林龄时低限生长指标详见附录B。林木质量树冠发育健壮,主伐时林木分叉率不超过40%,分叉高度在12m以上,树干通直,10m以下无死结和叉干。径级指标、出材率指标、材质指标详见附录C。6造林技术6.1林地选择a)海拔150m~1800m。b)排水良好的地块,阴坡、半阴坡,坡度≤30°,坡的中下腹,避开冲风口处。c)土层深度(A+B层)≥30cm的棕壤或暗棕壤。d)林地质量等级为Ⅰ、Ⅱ级,地位指数13以上。e)造林地块面积≥2hm2,超过10hm2需要栽植30m~50m宽的阔叶树带或保留相同宽度的萌生阔叶树带。6.2清理林地和定点6.2.1在采伐迹地、荒山、灌丛上要进行全面割除蒿草灌木。亦可进行带状割除。根据造林密度确定割除带的宽度,伐除带要宽(10m以上),保留带要窄(2m以内,要清除升麻、风毛菊、泽兰、马先蒿、茶藨子等红松锈病寄主),伐除带的方向顺山或横山。割除的杂草、灌木、梢头、枝丫等运出林地或沿等高线横山堆放,带宽2m以内,带间距20m穴状整地,规格60cm×60cm×30cm。整地要将穴内草皮、土块打碎,捡出石块、残根、枯枝等杂造林用苗木采用4年~5年I级移植苗(不含嫁接苗),标准应符合DB21/T1291。裸根苗造林在土壤春季解冻深度达到苗木主根长度时,苗木芽萌动之前进行,栽植时期尽量提前。2DB21/T3277—2020营养杯苗造林在雨季或春季进行。6.5.2栽植方法开穴直径30cm,穴深超过苗木主根长5cm左右,栽苗要扶正,根系舒展,先填湿的表土至坑深三分之二,轻提苗木后踩实,覆底土,再踩实,最后覆一层虚土,埋土深度至苗木原根际土印1cm~2cm。栽植时因地制宜地采取苗根沾水、保水剂浸根、挂泥浆等保湿措施,以防苗木根系失水。6.5.3初植密度按照1110株/hm2~2500株/hm2的初植密度进行栽植。6.6幼林抚育6.6.16.6.26.6.3造林后连续割草割灌、扩穴,连续5年,第1~3年每年2次,以后每年1次。割草、割灌在6月中上旬至7月上旬,如遇干旱年份可延至8月上旬进行。将幼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带状(穴状)割除(带宽、穴径1.0m),并清除带内的红松锈病寄主,留茬高度在8cm以下,割除的杂草灌木放在距幼树50cm以外,不得压苗。6.6.4幼林在郁闭前后进行一次伐除过密的生长不良林木及萌生的阔叶树。7森林抚育7.1抚育间伐当林木分化明显,出现自然稀疏现象,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时进行,即13~18年。间隔期≥3年。按Ⅴ级木分级标准,凡定性为Ⅰ、Ⅱ、Ⅲ级木的全部保留,Ⅴ级木全部砍除,Ⅳ级木原则上全部砍抚育间伐后,单位面积株数不低于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详见附录D)。一般间伐3~5次。其它技术要求详见DB21/T706。幼林郁闭后,当树冠下部出现2轮~3轮枯死枝或濒死枝时,即开始修枝。修枝间隔期4年~5年,可对选定的保留木进行修枝,每次修枝可修掉2轮~3轮活枝,一般修枝高度至树冠力枝处(树冠最长枝处)幼龄林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高度不低于树高的1/2,中龄林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高度不低于树高的1/3,枝下高达到10m以上。3DB21/T3277—20207.2.3修枝方法采用力斧、锯(高枝锯)进行修枝或人工上树修枝,切口截面与树干平行,不留枝桩,切口断面力求最小,避免损伤树皮。7.2.4枝条处理对修下的枝条应平铺在林地上,或移除林外。8主伐8.1皆伐对于商品林,林龄≥81年后,进行小面积皆伐;坡度≤5°时伐区面积≤30hm,坡度6°~15°时2≤20hm对于人工林中的地方公益林,林龄≥121年后,进行小面积皆伐,每条采伐带最大宽度不超过30m,保留带宽度不小于采伐带宽度,坡度≤5°时采伐面积≤5hm,坡度6°~15°时≤3hm。天然林和坡度>25°的人工林不得采用带(块)状皆伐;具体技术要求详见DB21/T706。,坡度16°~25°时≤10hm,相邻伐区采伐间隔期>10年。2222,坡度16°~25°时≤1hm28.2渐伐对于林龄≥81年的商品林,一般采用二次或三次渐伐。二次渐伐时,第1次蓄积强度≤50%;第2次采伐视林下幼树的生长情况,达到成林标准时,伐除上层林木。三次渐伐时,第1次蓄积强度≤35%;第2次蓄积强度≤50%;第3次采伐视林下幼树的生长情况,达到成林标准时,伐除上层林木。对于林龄≥121年的公益林,采用三次渐伐。第1次蓄积强度≤30%,第二次<50%,上层木人工起源的可视林下幼树的生长情况,达到成林标准时,伐除上层林木。具体技术要求详见DB21/T706。对于林龄≥81年的商品林,蓄积强度≤40%。对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或林木风倒的林分,蓄积强度≤30%。对于林龄≥121年的公益林,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坡度>25°时蓄积采伐强度≤25%,坡度≤25°时蓄积采伐强度≤30%;地方公益林蓄积强度≤40%,具体技术要求详见DB21/T706。9采伐和修枝作业要尽量在冬季进行,并采用对土壤和植被影响较小的集材作业方式,如采用机械在抚育过程中有目的地保留林内更新的目的树种幼苗(树),特别是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等列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树种,或列入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树种,应选为目标树或辅助树予以保留,详见DB21/T706。4DB21/T3277—2020红松主要病害有红松烂皮病、红松腐烂病、红松溃疡病、红松落针病、红松疱锈病等;虫害主要有红松球蚜、落叶松毛虫等。防治方法参见附录E。11档案管理森林经营单位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资料包括施工作业设计书(一式五份,按照LY/T1646和DB21/T706相关技术要求编制,于施工前一年上报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图表、合同及各经营阶段(营造、管护、抚育等)全部建设过程的技术档案资料等,按照GB/T15781相关技术要求执行。5DB21/T3277—2020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适宜栽培区表A.1红松大径材林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范围自然概况鞍山市的岫岩县,抚顺市的新抚区、顺城区、望花区、东洲区、李石寨区、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本溪市的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石桥子区、平山区、本溪县、桓仁县,丹东市的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凤城市、宽甸东经:122°30′~125°47′北纬:39°8′~43°12′海拔:150~1800m年平均气温:4~10℃县,铁岭市的银州区、清河区、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5℃积温:2800~3600℃辽阳市的弓长岭区。年降水量:600~1100mm4~7月降水量:340~540mm无霜期:127~178天干燥度:0.5~1.1土壤:棕壤、暗棕壤6DB21/T3277—2020BA附录B(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表B.1红松大径材林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林龄(A)10树高(m)3.6胸径(cm)5.3年平均蓄积量地位指数(m/hm)320.93.15.57.79.1156.28.6209.612.316.218.122.223.928.429.830.931.932.933.934.936.02511.614.016.118.119.821.222.523.724.424.825.125.4303510.110.110.710.911.010.810.510.09.54014455055609.27DB21/T3277—2020CB附录C(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径级、材质培育目标表C.1红松大径材林径级、材质培育目标树种红松平均胸径(cm)≥35大径材率(%)≥70出材率(%)≥85超弯株数率(%)≤5病朽、纵裂株数率(%)08DB21/T3277—2020DC附录D(规范性附录)红松大径材林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表D.1红松大径材林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径阶保留密度径阶(cm)18保留密度径阶(cm)30保留密度(cm)(株/hm2)(株/hm2)(株/hm)230061650~20101440~16801110~1260900~1020780~900600~690510~600450~510390~450330~390300~3608203228010121416223426024362402638220690~78028≥402009DB21/T3277—2020ED附录E(资料性附录)红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E.1红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红松烂皮病经营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深入探讨土木工程绿色设计的经典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全面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鹰潭市直属学校选调教师真题
- 家具设计中的文化创意元素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关系研究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工程师题型与答案
- 电工厂面试题及答案
- 探讨创业扶持政策的国际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母婴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 新版比武测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卫生、环境、食品安全防护知识
- 高三一模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针刺伤预防与措施
-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
- 儿科感染性疾病课件
- 快递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以顺丰控股为例
- 暖通提资建筑设计数据
- 基于大数据的展览馆观众行为分析研究
- 老年人卫生健康讲座
-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