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_第1页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_第2页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_第3页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_第4页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大连理工大学成绩教师签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姓名童凌炜学号200767025实验台号实验时间2008年11月18日,第13周,星期二第5-6节实验名称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主要仪器设备:YB4320G双踪示波器,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原理和内容:示波器基本结构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示波管是核心部分。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由外部玻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通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偏转系统由X、Y两对偏转板组成,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不同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使其幅度适合于观测。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这一过程称为扫描。扫描开始的时间由触发系统控制。示波器的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偏转板上五点也是,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如左图所示:如果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扫描同步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当某些因素改变致使周期发生变化时,使用扫描同步功能,能够使扫描起点自动跟踪外界信号变化,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步骤与操作方法: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其中a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示输入信号的波形;显示李萨如图形时,水平方向接入的是未知的正弦信号,它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往复运动,与竖直方向的另一简谐运动相叠加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李萨如图形。形成椭圆的条件较为简单,当输入的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存在,且大小在+π~-π之间时,即可形成椭圆图形。

圆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椭圆图形。

当输入的两个正弦信号频率相同,信号振幅相同,且两者的相位差为±π/2时,李萨如图形为圆形。实验中Y轴信号为已知正弦信号,X轴为未知信号,经过实验,发现

当fy比fx大很多时,荧光屏上的线条之间不可分辨,形成一个矩形块状图案;

当fy比fx小很多时,荧光屏上显示一条上下振荡的水平线段。试解释全波整流图形存在水平片段的原因。

个人认为,由于示波器上没有精确地显示出波形所在的相对位置,故对这一波形现象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式:

第一种理解方式:

如上图,左图为理论上的全波整流信号波形,右图为实际中由示波器观察到的整流波形,可见实际波形下端未能达到0,即负载端电压值在外部加载电压换向时没有达到最小。

原因可以认为,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不是绝对的,在电压反向加载时,仍有小部分的反向“漏电流”通过二极管,因此在桥式整流电路中,电路电流完全等于零的时刻是不存在的,在正向电压下降到接近0的位置时,由于有反向漏电流存在,故负载两端的实际电流不为零,故电压也不为零,由示波器显示其电压变化状态,变得到了右上图示的“削尾”现象。另外,也可以认为二极管有电流/电压残留现象等等。

第二种理解方式:

如右图所示,波形的形状与实际可见相同,但与上一种理解方式不同的是,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负载两端的电压提前下降到零,维持在零水平一段时间后,重新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到二极管单向导通性质的一个前提:

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微弱。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为“门槛电压”,锗管约为0.2V,硅管约为0.6V)以后,二极管才能直正导通。

由此可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当第一个半周期内末端,电压下降到门槛电压以下时,二极管实际已不能导通,而另两个反向的二极管此时也尚未导通,此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为零,在示波器上表现为X轴上的直线;

当电压进入第二个半周期时,电压由零开始重新上升,但尚未达到门槛电压时,二极管仍然处在不导通状态,此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仍为零;直到电压上升到门槛电压以上,二极管才被导通,此时负载两端才有电压,并且随外源信号呈正弦规律上升。

综合以上两个短暂过程来看,可以发现负载两端电压有一段持续为零的“真空期”,表现为波形即为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短直线片段。

实验体会:

本次实验相比与其他实验,更加接近于一种体验性的实验,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最终的实验数据结果,而在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际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示波器;通过操作示波器,一方面我能够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认识到书本理论和实际操作存在的差距,一方面也体会了示波器中所表现的将一些不可见的动态量转化为另一种量直观地表现出来的方法(锯齿波扫描电压与信号电压的组合是其表现思想的精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