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02常见命题情境与技巧解读目录情境1高考地理命题情境概析情境2自然地理情境情境3人文地理情境情境4区域发展情境情境5生活实践情境情境6学习探索情境【情境1】高考地理命题情境概析高考地理命题情境设计,在高考命题中利用文字、数据、图片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考察学生对课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情境,利于分析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知识呈现的基本载体,问题展现的基本方式一般而言,高考命题情境的展现主要通过四个维度来进行展开:通过情境的四个维度,将地理现象或过程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提取、逻辑推理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例如,2024年江苏卷通过泛美公路的建设,考查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通过对历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的研究欸,结合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在高考中,地理情境的设置按照不同的方向大致分为三大类,七小类。通过不同类型的情境,体现出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学科性、时效性、公平性,来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测评、时代主题的体现、引导教学改革,实现地理学科的要求。(江苏省小白板2024-2025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学期8月大联考地理试题)2018年6月11日16:00-18:00,受中尺度强对流风暴的影响,阿巴嘎旗(距锡林浩特市90km)及锡林浩特市先后出现了短时大风、沙尘天气。短时沙尘发生时,能见度瞬间下降到不足50m,对交通及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与大尺度系统造成的沙尘天气相比,中尺度强对流风暴的主要特点是(
)A.影响范围大、局地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强度大B.影响范围大、局地性弱、持续时间短、影响强度小C.影响范围小、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影响强度大D.影响范围小、局地性弱、持续时间长、影响强度小2.下列关于不同尺度下形成的沙尘暴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对流性大风主要由大尺度天气系统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B.对流性大风为中小尺度系统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出现在夏季C.由于沙尘暴范围小,对流性大风给预报预警带来较大的难度D.在高空冷涡环流背景下,由低层切变触发的干对流风暴造成的3.2018年春季引起该地沙尘天气明显增多的主导原因是(
)A.前期降水量较少,春季回温较快 B.全球变暖C.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颗粒物质 D.人类活动破坏植被(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三模地理试题)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星组成。由“天璇”连接“天枢”后,再延长“天璇”与“天枢”距离的五倍,便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纬度)。某年9月23日中国台湾省某渔船在太平洋海域捕鱼过程中遇到了风暴,通信和导航设备损毁,无法确定航行方向及位置,天晴后,船员手绘了北京时间17:00的夜空景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表示正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若想回台湾,应该往(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情境2】自然地理情境自然地理情境主要是围绕自然地理要素(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关展开的,来考察学生对自然地理原理、自然现象的形成、自然地理规律的认知、运用能力。在江苏高考中此类情境的设置一般通过选取具体某一自然要素的数据来进行,利用情境中的问题导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原理分析情境设置的问题、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学科论文中的结论。例如,2023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的8-9题,通过提供“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来靠擦学生对海水运动规律及其影响的理解。在解答这类情境题时,可以充分运用一下技巧:明确自然地理情境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该情境类型大致包含过程类情境、变化类情境、系统类情境、措施类情境等。例如过程类以地貌演化为例考察地貌形成的过程原理,变化类情境以气候变化为例考察气候对环境的影响,系统类情境以土壤性质为例考察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措施类情境以自然灾害为例考察应对的措施等。把握自然要素的关联性:自然地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要学会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情境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植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水文→生物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三、具备时空动态关系:在自然地理中自然要素的变化是觉得,不变是相对的。要充分运用的那个太思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运用空间角度,分析自然地理情境的地域差异、尺度变化差异;运用时间角度,分析自然地理情境的过程差异、阶段特征等。(江苏省南通学科基地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射电望远镜可全天候观测,但易受高温影响与无线电信号干扰。2024年10月7日,在日喀则市西35km海拔4100m山坳处,经建设者奋战5个月,顺利完成我国自研的40米射电望远镜主反射体吊装,届时将提高我国探月与深空探测能力。下图为“我国射电望远镜‘六站一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日喀则射电望远镜所处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主要是(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 D.高山草甸带2.项目团队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缺氧 B.强紫外线 C.低温 D.风沙活动3.与其他五站相比,日喀则站(
)A.地处山区,无线电信号干扰少 B.海拔高,受夏季高温影响最小C.直径较大,信号接收能力最强 D.空气稀薄、洁净,观测效果好(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莽山和猫儿山分别为我国某重要东西走向山脉中东段和西段的山峰,对比两山峰发现,在相近海拔处,两地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方面存在差异。下图示意两地常绿阔叶林的种类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有关该山脉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景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季——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B.夏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秋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D.冬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5.图示猫儿山常绿阔叶林种类少于莽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为干扰 B.海拔高 C.水分条件较差 D.坡度较陡(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悬浮泥沙的输送扩散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是渤海高浓度泥沙向黄海输运的重要通道。下图表示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沿37°N断面)海洋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a、b、c、d所示季节分别为(
)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B.夏季、春季、秋季、冬季C.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D.冬季、秋季、夏季、春季7.影响该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蒸发量 B.入海径流 C.盛行风 D.海底地形8.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
)A.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B.监测海洋生态环境C.保障海洋运输安全 D.探寻潮汐运动规律【情境3】人文地理情境人文地理情境主要是围绕人类活动与社会现象展开,来考察学生对人文地理原理、人文现象的形成、人文要素发展、人地关系发展等的认知、运用能力。在江苏高考中此类情境的设置一般通过选取具体某一地区的社会现象或实际案例,利用社会现象的表现来进行问题导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原理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或热点的产生、形成、及其影响。例如,2024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的18-19题,通过以法国古代历史上形成的“条田”文化作为情境,来考察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形成的理解。在解答这类情境题时,可以充分运用以下技巧:明确人文地理情境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该情境类型大致包含地区人口发展类情境、产业区位类情境、交通基建类情境、城乡规划类情境等。例如人口发展类以我国某地区人口变化为例考察人口问题及其发展,产业区位类情境以某一地区农业或工业生产为例考察区位因素的影响,交通基建类情境以中国国家工程为例考察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城乡规划类情境以某一城市的城市规划前景为例考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充分运用动态分析:聚焦人类活动与时空关系,是理解人文地理情境的关键。人类活动的空间关系,如空间分布、空间组织形态、影响因素等。人类活动的时间关系,如阶段特征、过程差异、影响等。对于理解某一人文要素或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人口的增长,在空间上可以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增长差异性,在时间上可以表现为同一区域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口差异,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口差异等。带入价值导向:人文地理的情境设置,其情境选择很多来自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发展战略等。将家国情怀、普世价值观等带入到情境中,可以更好的理解情境设置中所体现出来的共同富裕追求、生态文明建设、公平公正的理念等。(江苏省海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第七届肯尼亚国际工业展于2024年9月12日在首都内罗毕盛大开幕,吸引来自中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及周边地区超过200家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机械、五金、建材、电力设备、整车、配件及轮胎等多个领域的最新产品与技术。下图为“肯尼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肯尼亚在内罗毕举办第七届肯尼亚国际工业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更便捷 B.设施更完善C.地价更低廉 D.劳力更富足2.我国赴肯尼亚参展的电力设备主要有(
)A.光伏与风电 B.风电与核电C.核电与火电 D.火电与光伏3.这些电力设备赴肯尼亚参展主要是因为其(
)A.热带草原气候,光照充足B.生产生活用电多,缺口大C.赤道地区地势高,风力大D.煤炭蕴藏量大,燃料丰富(江苏省射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南田岛位于宁波市象山县,海岸曲折陡峭。岛上村落众多,多顺应山海地形,传统石屋与新式建筑错落交织,海岛农渔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村落用地趋于紧张。下图为“南田岛石屋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南田岛传统民居多以石建屋,主要因为(
)A.其它材料匮乏 B.石雕技艺精湛 C.抵御海洋灾害 D.适应山海地形5.南田岛村落用地紧张,可采取的措施是(
)A.营造宜居环境,优化生活空间 B.优化产业布局,产居协同发展C.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工业发展 D.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土地扩张(2025届江苏省百校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读我国六普(图左)、七普(图右)老龄人口比重分布图(南海诸岛未统计),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省(区、市)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的是(
)A.黑、吉、辽、甘 B.粤、沪、京、津 C.藏、新、黔、桂 D.赣、苏、沪、浙7.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老龄化速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自然条件 C.经济水平 D.技术水平8.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给我国乡村振兴带来影响有(
)A.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B.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C.快速提升城镇化水平 D.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情境4】区域发展情境区域发展情境主要是围绕区域差异、区域发展、国家安全来展开,考察学生对区域比较分析、资源禀赋能力、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城市、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观等的认知、运用能力。在江苏高考中此类情境的设置一般通过某一具体地区的发展战略,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区域特征、评价发展策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024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的24题,通过安徽修建引江济淮工程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来考察学生对区域发展条件差异、跨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解。在解答这类情境题时,可以充分运用以下技巧:明确区域发展情境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该情境类型大致包含区域差异类情境、生态环境类情境、资源开发类情境、城乡发展类情境、国家合作类情境、国家安全类情境等。例如区域差异类以我国不同地区为例考察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类情境以某一具体的生态问题或污染问题为例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资源开发类情境以某一地区资源开发为例考察资源开发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城乡发展类情境以某一城市群融合发展为例考察城市辐射功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等,国家合作类情境以某一具体国际合作为例考察国际合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等,国家安全类情境以某一具体国家安全事件为例考察能源、粮食、水、环境、海洋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等。明确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区域发展情境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不同地区。能够明确不同地区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对于把握区域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强化区域认知素养,融入国家战略思维:强化“区域认知”素养,既要微观解剖典型区域案例(例如教材所提及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纽约的辐射功能、上海的产业结构变化等),又能宏观把握区域间联动规律。结合“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双碳目标”“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安全”等政策背景,带入区域发展情境中进行理解分析。(2025届江苏省百校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这是一个与地区生产总值不一样的排名——《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3》,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重庆位列前10名。江苏有两个城市入选,南京排名高于苏州,居全国第七。南京、苏州分别是江苏省规划的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还是我国唯一获批的跨省都市圈。完成下面小题。1.南京城市发展潜力排名高于苏州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民营经济发达 B.强省会政策 C.经济腹地宽广 D.人才优势明显2.苏州号称“地球上的最强地级市”,被称为“世界工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越上海,仅次于深圳,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枢纽地位突出 B.江苏政策大力支持 C.上海溢出效应明显 D.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调研测试地理试题)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下图为某学者根据我国各省科技、绿色和技术生产力计算出的“各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影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是(
)①劳动力数量与质量
②科技创新水平
③经济发展模式
④自然资源储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以第一产业为主,技术水平较低 B.老工业基地衰落,产业转型滞后C.京津冀虹吸效应,人才流失严重 D.资源日渐枯竭,环境问题较严重5.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各省对应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晋——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B.渝——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全球金融服务中心C.豫——依托黄金水道,积极建设中原交通枢纽D.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促进农旅产业融合6.(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考三模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的黄河两岸,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作为宁夏的主要灌区之一,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宁夏平原有着“有水赛江南,无水似荒漠”的特点,地下水是其重要的水源。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等潜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下图示意宁夏平原等潜水位线分布。(1)据图描述宁夏平原潜水的径流特征。(2)从地形角度,推测宁夏平原土壤盐分含量最高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3)请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宁夏平原保护耕地资源的主要措施。【新考法5】生活实践情境生活实践情境主要是围绕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生活场景或现象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的产生,通过材料模拟生活场景,来考察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要求较高。在江苏高考中此类情境的设置一般某一热点事件为生活实践背景,来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2023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的3-4题,通过四星半月的天文现象观察,来考察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理解。在解答这类情境题时,可以充分运用以下技巧:把握生活实践情境的类型:生活实践情境在自然与人文地理中均可以广泛的设置各种类型的情境。例如天体运动现象(日影变化)、地貌观察、天气变化、自然灾害、植被生长、人口现象、城市问题、产业发展等均可设置。把握生活实践情境的类型,能够把握需要解决的问题方向。尽可能的贴近日常生活实际:该情境内容大多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实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找到相关的影子。在分析此类情境,要将自己融入到情境当中,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带入到情境当中,可能更好的解决情境所设置的问题导向。(江苏省射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2024年春节期间,素有“中国冷极”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迎来独特的冰雾美景。冰雾,又被称为“冒白烟”现象,是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形成冰晶组成的雾,常见于严寒地区的冬季,下图为根河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漠河比,根河被称为“中国冷极”,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更弱 B.距海更远 C.冬季风更强 D.海拔更高2.冰雾景观的形成,与下列条件相关的是(
)①气温低,利于凝结②风力大,加剧寒冷③湿度高,提供水汽④空气优,便于观测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冰雾出现期间,根河与漠河可能(
)A.同时出现日出 B.日出均在东北 C.同时发生日落 D.正午影长相等(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蜀国金沙遗址(30°41′N,104°01′E)祭祀区东部有一九柱建筑,研究发现其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1为九柱建筑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日出方位。完成下面小题。4.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落方位位干(
)A.D1和D4之间 B.D5→D2连线方向C.D3和D6之间 D.D5→D3连线方向5.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则现在金沙遗址所在地较3000年前(
)A.夏至日正午日影长度更长 B.一年中昼夜变幅更大C.冬至日日出方位东更偏南 D.一年中夏季时间更长(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为了观赏难得一见的极地子夜跨洋日全食奇观,某中国游客乘机前往南极。在飞机即将落地时,从舷窗拍摄到下图景观,其中的亮点是太阳的外日冕,而参与日全食过程的月球则是中心的黑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观赏图示奇观的日期和纬度位置可能是(
)A.12月4日
85°S B.12月4日
68°SC.4月10日
85°S D.4月10日
68°S7.拍摄时日全食已发生约1小时,开始地和结束地分别是(
)A.大西洋上空、印度洋上空 B.印度洋上空、大西洋上空C.太平洋上空、大西洋上空 D.大西洋上空、太平洋上空【情境6】学习探索情境学习探索情境主要是通过模拟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考察、研学活动、学术研究等,来还原某一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等,考察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学科理论、地理研究方法、地理推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要求较高。在江苏高考中此类情境的设置中并不是特别的常见,出现的概率较低。但在我国其他地区例如浙江卷、北京卷、上海卷出现的频率较大,可作为预测参考运用。在解答这类情境题时,可以充分运用以下技巧:把握学习探索情境的类型:此类情境大致包含了科学实验、研学活动、学术研究、数据类比等几个大的方向。例如以科学实验为例,其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类:多去丰富自己的学术积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多去关注一些有关地理的学术论文,了解一些前沿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学科素养,能够培养自己学术研究的能力。对于解决学术类情境具有较大的帮助。积极参与户外探究互动: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结成学习兴趣小组,利用课余休闲时间,选择生活地某一具体的地理问题去看展户外实践活动。既能够积累一定的实验、考察的基本过程,也能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舒展自己的身心。(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技巧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生理病理考试题及答案
- 低血糖的相关试题及答案
- 市场调研对广告设计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创意驱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记录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业美术设计师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考生必知的纺织品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2022.12
- 第六章《实数》教材分析定稿课件
- 快餐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 电动给水泵技术规范
- 三笔字训练教程课件
- 船舶关键性设备和系统检测要点(甲板部)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 钢筋加工棚搭设验收表
- 蓝色简约公安警察工作汇报PPT模板课件
- 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开幕式致辞
- 中心试验室运行管理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