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热点专练 上海重难点专题0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热点专练 上海重难点专题0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热点专练 上海重难点专题0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热点专练 上海重难点专题0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热点专练 上海重难点专题0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专题0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目录TOC\o"1-2"\n\h\u命题趋势解读核心知识脉络命题点技巧点拨重难点01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重难点0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重难点0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重难点0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视运动时空变化的关系易混易错总结限时检测(建议用时:60分钟)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三年考情分析2025考向预测2024上海卷T23:太阳视运动2023上海卷T1、T9:时间换算,太阳视运动2022上海卷T20:太阳视运动考点预测:上海卷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需继续关注某区域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变化规律。随着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需继续关注时间换算;需关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的知识运用;需关注结合流水地貌、风向,考查地转偏向力知识的运用。考法预测:2025年题目仍然要求学生阅读区域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如根据城市经度信息,进行区时及日期换算;如根据光伏发电场、日出日落照片、城市街道路灯等情境,以选择题、简述题、绘图题等形式,考查太阳周日视运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如运用地转偏向力分析河岸陡缓原因、在等压线图上绘制风向等。试题数量1-2题,分数占比2-4%。重难点01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1.利用经纬网计算时间2.行程时间的计算3.在日照图上判定时间4.日期变更典型例题1.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元首会议在北京时间5月19日10:00开始,此时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41°N,69°E)的区时为5月19日。【答案】7:00【解析】根据塔什干的经度计算出其位于(69÷15=4……9)东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两地时间相差3小时,且北京位置偏东,时间偏早,故当北京时间为5月19日10:00时,东五区的时间为10-(8-5)=7,为同日7:00。2.某乘客于北京时间12点由上海乘飞机飞往旧金山(西八区),于当地时间8点到达。飞机的飞行时间是()A.4时 B.12时 C.16时 D.20时【答案】B【解析】本题是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根据材料当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8点,可计算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两地时区差(8+8)=24时,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24-12=12时,B正确。故选B。3.下图示意某日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N为北极,虚线为北极圈,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6时。若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月日点。【答案】(0°,180°)6月21日8点【解析】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每天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图示北极圈内为极昼,为夏至日、6月21日,该日只有赤道会出现6点日出的现象,D点位于晨线上,且地方时为6时,故其所在的纬线为赤道(纬度为0°)。夜半球中间经线(即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伦敦时间为0时,即A点的经度为0°,A点经线和C点为同一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的两条经线,合为一个经线圈),故C点的经度为180°,第1题解析中C点的纬度为0°,故C点的地理坐标是(0°,180°)。第1题解析得知图示6月21日。伦敦时间为0时区,与北京时间(东8区)的时差是8小时,东8区位置偏东,地方时(区时)比伦敦时间早,故时间为8点。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舟六号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六号成功对接时,新的一天约占全球的比例(

)A.20% B.40% C.0% D.8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舟六号成功对接时,为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此时0时经线对应的经度约为45°E,新的一天大约所占经度为135°,约占全球的37.5%,B最接近,故选B。重难点0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一.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1.关注某日(某时段)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某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2.关注某个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实践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在实践中的应用(1)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达到一天中最小值时,地方时为0(24)时。(2)定物影: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长越短;反之,越长。物体影子的朝向背向太阳。区域日影朝向与长度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物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物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物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物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物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物影为消失(3)定楼间距(采光):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区,居民区楼距越小(采用冬至日的楼距)。(4)安装热水器、光伏板:确保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倾斜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典型例题1.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运动会期间,上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上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北,7月26日~8月11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即远离上海,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故B正确。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图文材料,回答2-3题。2.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3.夏至日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正午时物影朝(选填:南/北)。海口市居民小区的楼房间距比上海(30°N)(选填:大/小)。【答案】2.C3.86°34′南小【解析】2.两地处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当地纬线的时候,并不是夏至日,A错误;当太阳直射纬线在两地中央纬线以北时,太阳直射纬线离琛航岛较近,琛航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李准滩,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包括琛航岛和李准滩在内的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正确;两地均位于回归线之间,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即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次数一样多,D错误。故选C。3.因海口纬度比上海低、且与北回归线的纬度距离比上海小,故海口市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上海,楼房影子长度偏小,居民区楼距比上海小。4.我国各地正落实近零碳举措,广泛应用光伏路灯进行照明。光伏电板与地面的夹角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图示上海某道路路灯的光伏电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下列地理现象也会出现的是(不定项选择)。A.悉尼(34°S)正午物影达一年中最长 B.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C.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秦岭白雪皑皑【答案】AC【解析】太阳高度有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为保证太阳直射光伏电板,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能,光伏电板与地面的夹角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呈负相关。当图示光伏电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是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即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21日这一天。该日悉尼(34°S)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物影也达一年中最长,A正确;该日距离7月初,即地球位于远日点的时间较近,而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1月初,B错;6月21日这一天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6月21日正处于我国夏季,而秦岭在冬季才会出现白雪皑皑的现象,D错。故选:AC。重难点0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一、某日昼夜长短空间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地有极昼;另一半球则相反(“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二、某地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1.北半球各地: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南半球则相反。2.南半球各地: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昼渐长、夜渐短,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则相反。3.赤道:全年昼夜等长。4.南极、北极:半年极昼、半年极夜。5.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增。三、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四、昼夜长短在实践中的应用1.路灯亮灯(熄灯)时间:昼越长,日落越晚→亮灯越晚、日出越早→熄灯越早;昼越短,则相反。2.夏半年高、低纬地区之间气温差异较小的原因之一: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弥补因正午太阳高度小带来的热量损失。3.短日照植物,如棉花、玉米等,更适合在低纬地区生长,因为低纬地区全年日照时间偏短。典型例题1.2024年7月21日至31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北京(

)A.昼渐长夜渐短 B.正午日影渐长 C.日出东南方位 D.昼长短于新德里【答案】B【解析】2024年7月21日至31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北京昼渐短夜渐长,A错误;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正午日影渐长,B正确;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此时北京日出东北,同时北京纬度高于新德里,因此昼长比新德里更长,CD错误。故选B。2.下图为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判断该日为北半球的(填节气),甲地的昼长大约为小时,上海的昼长则达到一年中的最(选填:大/小)值。【答案】夏至16大【解析】根据本图“极地为海洋”,判断图中极点是北极点→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①结合图1“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判断该日节气是夏至,上海的昼长则达到一年中的最大。②结合图1“昼长=昼弧÷15°”和图2“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判断甲地昼长,可对本图增添“地方时、过甲地的纬线”,再作进一步推断、计算,具体如下图所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核心舱和天舟组合体自主对接后,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据此,完成3-4题。3.发射当日,下列四城市中黑夜最长的是(

)A.伦敦 B.莫斯科 C.纽约 D.悉尼4.在轨驻留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将由快变慢 B.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C.酒泉市白昼先变短再变长 D.南极地区始终处于极夜【答案】4.B5.C【解析】4.放射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半球上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因此黑夜最长的城市应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结合四个选项判断,该城市应为莫斯科,B符合题意。故选B。5.由材料可知,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驻留时间约为2021年10月16日至2022年4月16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1月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错误。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B错误。太阳直射点南移,酒泉白昼变短,太阳直射点北移,酒泉白昼变长,C正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D错误。故选C。重难点0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视运动时空变化的关系一.日出、日落的时空变化规律非极昼区极昼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除北极点以外,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北极点:日出正南、日落正南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极点:日出正南、日落正南南极点: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除南极点以外,日出正南、日落正南南极点:日出正北、日落正北1.太阳提前(推迟)日出的时间,和推迟(提前)日落的时间相同,分别以6点、18点对称;冬、夏对称、且相反。2.日出、日落位置偏离正东、正西的程度:越接近二至日,越大;越接近二分日,越小。二.不同纬度的观察点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物影变化、太阳高度日变化1.赤道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日出~正午~日落的太阳方位东北~正北~西北正东~天顶~正西东南~正南~西南物影长度、朝向的周日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说明]该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正午时太阳在北中天、物影最短且朝南;在被直射的哪一天正午太阳高度=90°,物影消失。其他情况二分二至日情形和北回归线类似。3.北回归线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日出—正午—日落的太阳方位东北—天顶—西北正东—正南—正西东南—正南—西南物影周日变化图太阳高度日变化图4.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北温带)地区[说明]北温带地区除了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外,其他在二分二至日情形和北回归线地区类似。5.北极圈6.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地区7.北极点8.南半球典型例题1.喀山市是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位于东欧伏尔加河畔。下图1为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简图,图2中太阳符号表示10月22日北京时间16:44喀山当地的太阳方位。由此推断,喀山位于图1中的______地。图1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示意图210月22日喀山的太阳视运动路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喀山当地日出东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日落西南,图2中太阳符号表示10月22日北京时间16:44喀山当地的太阳方位,此时太阳位于正南,说明当地时间为12:00,喀山与北京时间差4:44,经度相差71°,可计算出喀山的经度为49°E,结合图1可知,②地最接近,故选B。2.下左图为上海(31°N)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据此在下右图绘制该日地处78°N的某小镇太阳视运动轨迹。【答案】[具体要求(如下图):子夜日落、日出时太阳高度∠1≈11°(1分),正午太阳高度∠2≈35°(1分);太阳视运动方向的箭头(顺时针向)正确。]【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线(23°26′N),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包括78°N)出现极昼现象,即图中画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都应该在地平面上方。太阳在子夜0时正北方落下的同时、随即升起。夏至日78°N任何地点在正午12点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且太阳高度为90°-(78°-23°26′)=35°26′(即图中∠2的数值);子夜0时太阳位于正北天空、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低值、且太阳高度为78°-(90°-23°26′)=11°26′(即图中∠1的数值)。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冬至日、夏至日及L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及方位示意图。据此完成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可以推知该城市可能为(

)A.成都 B.上海 C.昆明 D.广州4.L日可能处于(

)A.1月上旬 B.4月中旬 C.7月上旬 D.10月中旬【答案】3.D4.B【解析】3.读图,该城市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达90°,位于23°26′N;京时间12:30时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地方时为12时,由此计算该地地120°E以西7.5°即112.5°E,综上,该地的坐标为(23°26′N,112.5°E),最有可能是广州,D正确,ABC错误。故选D.4.读图可知,L日当地北京时间约6时日出,约19时日落,昼长约为13时,此时直射点有北半球,AD错误;读图可以看出,夏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而L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到80°,表明L日太阳直射纬度与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差10°以上,由此推算,4月中旬的可能性大,7月上旬的可能性小,B正确,C错误。故选B。如图为哈尔滨(45°N,125°E)某小区圆形小广场照片,该日天气晴好,拍摄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拍摄时间为上午9:20,据此完成5-6题。5.上午9:20的太阳高度约为(

)A.20° B.30° C.45° D.65°6.稍后,从图示角度观察体育器材立柱影子长短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变短、向右 B.变长、向左C.变短、向左 D.变长、向右【答案】5.C6.C【解析】5.太阳高度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所以太阳高度角约为45°,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根据时间和影子的方位,可知现在拍摄方向偏东,右侧为南。稍后,太阳高度角增大,影长应变短,BD错误;面向太阳,太阳的移动方向应向右(顺时针),影子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所以目视方向影子转向左(以拍摄者为参考),C正确,A错误;故选C。1.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日是以恒星为参照物的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是真周期(地球自转360°),主要用于科研。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是假周期(地球自转360°59′),也是昼夜更替周期,主要用于生产生活。2.恒星年≠回归年恒星日是以恒星为参照物的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是真周期(地球公转360°),主要用于科研。回归年是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是假周期(地球公转<360°),主要用于生产生活。3.时区≠区时时区是经度跨15°(东、西12区除外)的地域,属于空间概念。区时是某一时区中间经线的地方时,是时区范围内所有地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属于时间概念。4.地方时≠区时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不同的经度,地方时不同。区时是某一时区中间经线的地方时,是时区范围内所有地区共同使用的时间。5.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116°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比北京的地方时早16分钟。6.同一时刻时间早晚≠同一地点时间早晚地方时和区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指同一时刻全球各地时间的早晚,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人为规定,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早,东12区最早,西12区最晚,据此进行时间计算,只需根据时差进行加、减。同一地点时间早晚,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如早晨7点到校比8点到校要早。7.区时计算中的日期变更日常生活都采用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24,则为第二天的时间,以该数值-24,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区时计算结果若<0,则为前一天的时间,需用+24的结果。日期变更时,要注意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等因素。8.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过日界线的日期的“东减西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见日出。这样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东边的数值较大,所以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日界线是人为规定的一条"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吻合,日界线东侧是旧一天的结束日界线西侧是新一天的开始。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整整早24小时,即日界线东边比日界线西边晚一天。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这就是过日界线的日期的"东减西加”。9.日界线≠180°经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即180°经线作为国际日界线。事实上,考虑到国际日界线附近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方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弯折。因此经过日界线,日期一定变更;经过180°经线,日期未必变更。10.昼夜之分≠昼夜更替≠昼夜长短昼夜之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反射太阳光而亮的半球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但要注意,处于极昼期、极夜期的地区没有昼夜更替现象。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11.近日点、远日点≠冬至日点、夏至日点时间上的区别: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1日前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12.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数值范围是0°-90°。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白天太阳高度大于0°,夜间太阳高度小于0°。一天中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由0°逐渐增大,正午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日落时为太阳高度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范围是0°-90°。同一时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沿直射的经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因此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例如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关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具有对称性,即到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距离相等的纬线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13.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是某日昼长和夜长的对比状况,主要和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期间的任何一天,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是某地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主要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向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移动向南移,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14.一年中昼最长的纬度范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纬度范围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被太阳直射时的那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15.天文四季≠传统四季≠气候四季天文四季是从天文学角度,根据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划分的。夏季是白天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则相反;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我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季节的起点划分四季,与天文含义的四季基本一致。北半球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中,一般把3月--5月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月、7月、8月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月、1月、2月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建议用时:60分钟)小张同学为了迎接2024年的第一缕阳光,特意查询了2024年元旦中国日出地图(下图)。据图回答1-3题。1.图中的“日出”线就是(选填:晨线/昏线)。2.解释2024年元旦住在祖国东边的人要比西边的人先看到日出的原因。3.当上海(121°E)迎来日出的此刻,下列尚未进入2024年的城市是(不定项选择)A.北京 B.东京(东九区) C.莫斯科(东三区) D.纽约(西五区)【答案】1.晨线2.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3.D【解析】1.“日出线”即各地的日出时间,与我们所学习晨昏线中的晨线一致。2.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3.图示上海迎来日出的时间在6:45—7:00之间。因北京(东八区,120°E)与上海地方时仅相差4分钟,故已经进入2024年;东京(东九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已经进入2024年;莫斯科(东三区)比北京晚5个小时,也已经进入2024年;纽约(西五区)比北京晚13小时,约还需【7-(8+5)=-8】8小时才能进入2024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由广东省广州市承办,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19:30(北京时间)在广州天河体育馆开始,开幕式后各项比赛项目相继开始,运动会于11月21日结束。本届全运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届时全国各地体育健儿将同场竞技。据此完成4-6题。4.开幕式开始时,与全球日期分布范围最接近的是(空白部分表示与广州同一日期)(

)A. B.C. D.5.全运会召开期间(

)A.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B.香港日出较前一天提前C.广州塔正午影长逐渐变短D.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6.下列符合全运会期间北京和广州昼长变化速度的是(

)A. B.C. D.【答案】4.B5.A6.A【解析】4.2025年全运会开幕式于11月9日19:30(北京时间)在广州开始,开幕式开始时,地方时为0:00的经度是172.5°W,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是新的一天,即范围从172.5°W向东至180°,跨经度352.5度,与B图最接近,B正确,排除ACD。故选B。5.全运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地理纬度为41°S,距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A正确;香港昼越来越短,日出时间较前一天推迟,B错误;广州塔大楼在北半球,距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影长变长,C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香港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D错误。故选A。6.全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和广州昼长变短,北京纬度更高,昼长变化幅度更大,故昼长变化速度更大,CD错误;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全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快,故两地昼长变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故选A。“追踪型”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太阳能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下图示意“追踪型”太阳能路灯的发电板一天中位置变化。据此完成7-8题。7.若图中反映重庆某地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某日的变化情况,该日可能是(

)A.1月1日 B.5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8.若路灯开启时刻只考虑昼夜长短情况,下列地点夏至日路灯开启最晚的是(

)A.哈尔滨(46°N,127°E) B.北京(40°N,116°E)C.包头(41°N,110°E) D.桂林(25°N,110°E)【答案】7.B8.C【解析】7.据指向标可以判定图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可知,①朝向东北,②朝向东南,③朝向正南,④朝向西南,⑤朝向西北,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应当是“东北—正南—西北”,而重庆这样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应当是夏半年。即位于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只考虑昼夜长短情况,夏至日我国高纬地区的昼长大于低纬地区,一般而言,东部地点比西部地点日出要早。据此,哈尔滨、北京不仅纬度较高且偏东地区,其地方时的日落应当较早,包头、桂林两地点偏西,但包头纬度较高,昼长较长,日落的地方时应当最晚。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美国双子湖地处科罗拉多高原,湖面平静,湖岸周边地势平坦。某营地是欣赏湖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如图示意双子湖和该营地位置。据此完成9-10题。9.若想在该营地拍摄日出时刻太阳同时出现于两湖湖面之上,最适合的拍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10.水面的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减小。不考虑水质差异,站在该营地观察,所观察到的水下能见度最高的是(

)A.正午前后的上湖 B.傍晚时分的上湖C.正午前后的下湖 D.清晨时分的下湖【答案】9.D10.A【解析】9.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日出东南方,结合营地的位置,此时两湖可能同时出现日出于湖上的现象,最适合拍摄,D正确;3月21日和9月23日日出正东,6月22日日出东北,只能拍摄到日出出现在下湖湖面,ABC错误,故选D。

10.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角大,水面反射率低,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阳光穿透的湖水深度更深。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水面反射率高,水面波光粼粼,影响水下能见度。上湖距离营地更近,站在营地观察,上湖水下能见度更高。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杭州(30°N,120°E)某校学生小明为进行日影观测,在开阔地面上竖立了一支铅笔,均匀地放置了7颗鹅卵石,活动当日观察到当铅笔影子落在中间那颗鹅卵石上时,日影最短。图1为观测中拍摄的照片,图2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11-13题。11.图所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9:00 B.11:40 C.12:20 D.13:0012.若海口市某同学进行同样的观测,当地球公转从①位置到②位置过程中,该同学看到铅笔正午影长的变化是(

)A.长→短→无→长 B.短→长→短→无C.无→长→短→无 D.无→长→短→长13.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下列城市能正午看到太阳距离天顶(头顶正上方的天球点)最近的是(

)A.悉尼(34°S,151°E) B.开罗(30°N,31°E)C.广州(23.5°N,113°E) D.海口(20°N,110°E)【答案】11.B12.A13.D【解析】11.由材料可知,观测地点在杭州,地方时即为北京时间,正午日影朝北,所以当这支铅笔影子落在中间那颗鹅卵石上时,日影指向正北方,而图中这支铅笔影子落在中间那颗鹅卵石的西侧,且距离中间那颗鹅卵石很近,故接近地方时12:00,但是还没有到达,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2.海口市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海口市的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太阳直射点南移,逐渐靠近海口市,海口市正午日影由长变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时,太阳直射海口市,海口市正午日影长度为0(即没有日影);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远离海口市,则海口市正午日影逐渐变长。故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3.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太阳距离天顶越近;四地中海口纬度最低,正午太阳距离天顶最近。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4.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1为飞檐景观,图2示意飞檐光照原理。41.从光照角度分析,杭州(30°N)与北京(40°N),同样高度房屋“飞檐”设计的差异是(

)①为了夏季遮阳,北京的飞檐宽度较大

②为了冬季采光,北京的飞檐角度较大③为了夏季遮阳,杭州的飞檐宽度较大

④为了冬季采光,杭州的飞檐角度较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北京和杭州相比,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小,在飞檐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室内获得光照的面积大;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在飞檐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室内获得光照的面积小。所以,为了夏季遮阳,北京的飞檐宽度较大;为了冬季采光,杭州的飞檐角度较大,故本题选D。下图为2024年2月27日某时刻王老师在郑州市某公园拍摄的照片,地表有少量积雪,据此完成15-17题。15.推测拍摄该照片时的朝向(

)A.东南 B.西南 C.正南 D.西北16.想要拍摄到同样的树影朝向和长度,选择的合适时间是(

)A.5月末 B.8月末 C.9月末 D.10月末17.此后一个月内,在该地点同时刻拍摄时(

)A.太阳变高,树木影长变长 B.太阳变低,树木影长变长C.太阳变高,树木影长变短 D.太阳变低,树木影长变短【答案】15.B16.D17.C【解析】15.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总体位于偏南方。结合图中积雪的位置可知,以树为中心,积雪的方向应接近正北方,因此图中太阳位于西南方,摄该照片时的朝向为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想要拍摄到同样的树影朝向和长度,选择的合适时间应与2月27日关于二至日(12月22日或6月22日)对称,因此为10月末,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此后一个月内,直射点往北移动,因此在该地点同时刻拍摄时太阳高度变大,树木影长变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左图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右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18.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

)A. B.C. D.19.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文昌发射中心(19°N,110°E)两地(

)A.昼长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 B.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出方位均由偏北转为偏南 D.日落方位均由偏南转为偏北20.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

)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 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 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答案】18.A19.C20.B【解析】18.结合材料,2022年6月5日7时54分进行出征仪式,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酒泉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出方位和日落方位关于正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