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04 第一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1页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04 第一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2页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04 第一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3页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04 第一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4页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04 第一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2)经济: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3)民族关系: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4)思想文化:农学、数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书法、绘画及雕塑艺术等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任务一江南经济的开发[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西晋发生“八王之乱”有何影响?北方哪些少数民族内迁?2.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在经济发展的启示?史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史料二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摘编自许辉《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1)史料一反映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2)史料二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景?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的要素(1)经济发展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并保护优越的自然环境。(3)经济发展要重视科技和人才。(4)经济发展要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交流。(5)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任务二民族交融[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十六国后期哪个民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者是谁?采取了什么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启示?3.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影响?史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史料二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敦煌壁画)史料三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摘编自[日]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史料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1)依据史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2)史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什么作用?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这次改革的意义。(4)根据史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流融汇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北方民族交融方式实例实质民族迁徙和杂居少数民族内迁①从形式上看,是汉化过程;②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农业化过程;③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亲西汉昭君出塞战争或联合斗争秦、汉北击匈奴,内迁各族反抗西晋2.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侧重点富国强兵制度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